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茶制作技艺的旅游产品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维锦 李三强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6-100,共5页
茶制作技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把茶制作技艺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内容。中国先后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了六类19种茶制作技艺。基于市场、整体、真实视角,以茶制作技艺为核心,延... 茶制作技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把茶制作技艺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内容。中国先后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了六类19种茶制作技艺。基于市场、整体、真实视角,以茶制作技艺为核心,延伸出来的生态茶园、茶文化遗产廊道、城市茶文化休闲街区、茶节庆会展四类产品是茶制作技艺旅游产品化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品化 路径探析
下载PDF
白玉杯中玛瑙色 红唇舌底梅花香 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
2
作者 王盈欣 赛来西·阿不都拉 《世界遗产》 2017年第6期110-113,共4页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茶于中国文化的渗透似古老榕树于大地的盘根交错,品一杯佳茗,仿佛就能洗涤净化疲惫不堪的灵魂...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茶于中国文化的渗透似古老榕树于大地的盘根交错,品一杯佳茗,仿佛就能洗涤净化疲惫不堪的灵魂。黎民百姓路边搭一茶棚,大碗吃茶;文人墨客湖心亭起一炉火,以茶会友。延续至今的制茶工艺和文献记载的茶——在中国人的生命中都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茶与每一个中国人共享着人生的甘甜与苦涩。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题九曲红梅茶之于祖祖辈辈种茶制茶的龙坞人,又有更加刻肌刻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曲 红梅 雕白 制作技艺 转曲 佳茗 玉杯 工艺 梅花
原文传递
成为茶非遗的“四十四分之一”后他们在论坛上聊了啥?
3
作者 朱冬艳 谢燕青 《茶博览》 2023年第6期34-38,共5页
德昂族是云南省德宏州最古老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把茶叶作为图腾的民族,被誉为“茶的子孙”。酸茶是德昂族世代品饮的古老茶饮,但一直鲜为人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德昂族是云南省德宏州最古老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把茶叶作为图腾的民族,被誉为“茶的子孙”。酸茶是德昂族世代品饮的古老茶饮,但一直鲜为人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入选的名录体量庞大,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德宏州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入选,成为四十四分之一,让更多人知晓了酸茶的文化意义。5月20日,在以“中国茶·世界享”为主题的第五届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从“四十四分之一”出发,更多人讲述了他们和“茶非遗”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昂族 云南省德宏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居少数民族 文化 非遗 论坛 茶制作技艺
原文传递
Link连线
4
作者 姜雄 倪建锋 +5 位作者 梁霖 李晓乐 方祺 陈玲 张影 汪涵 《杭州》 2022年第22期76-77,共2页
杭州又添两项“人类非遗”子项目。近期,在摩洛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顺利通过委员会的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杭州又添两项“人类非遗”子项目。近期,在摩洛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顺利通过委员会的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由来自全国的44个子项目联合申报,其中有两个子项目来自杭州,分别是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和径山茶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申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径山 子项目 茶制作技艺 摩洛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