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规范——从“茶水发炎”事件谈起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力丹 高学巍 《现代视听》 2007年第8期5-8,共4页
本文以目的与手段的理论,讨论了今年春发生在传媒界的"茶水发炎"事件。作者认为,在新闻职业规范的判断上,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是非。道德应是一般采访应遵循的底线,法律法规则是特殊情况下必须遵循的底线。
关键词 茶水事件 合理性 道德 规范
下载PDF
浅议陷阱式报道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以“茶水发炎”事件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晓华 《新闻世界》 2012年第11期45-47,共3页
2012年7月29日晚,央视品牌栏目《焦点访谈》的《男科门诊的秘密》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方面,观众对于医院男科门诊现状的混乱表示愤怒和抗议;另一方面,众多业内学者、媒体从业人员从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道德角度对... 2012年7月29日晚,央视品牌栏目《焦点访谈》的《男科门诊的秘密》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方面,观众对于医院男科门诊现状的混乱表示愤怒和抗议;另一方面,众多业内学者、媒体从业人员从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道德角度对记者报道的失范进行口诛笔伐。实际上,"茶水发炎"事件并非"新闻",而此类"钓鱼执法"式新闻报道也屡见不鲜。本文以"茶水发炎"事件为个案,从媒体和记者角度分析该事件中二者是如何筛选事实以说明观点从而模糊新闻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对陷阱式新闻报道滋生的原因与利弊做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水发炎”事件 陷阱式报道 职业规范
下载PDF
茶水门事件与“拔苗助长”——再评“茶水门”事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赞宁 东南大学卫生法学研究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99-200,共2页
"茶水门"事件发生后,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此作出回应:医疗机构的检验是针对特有指向的检验品来测试,并没有首先鉴定是尿液、茶水还是啤酒的程序,样品里只要有一些物质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物质有相似情况,仪器就会诊断出... "茶水门"事件发生后,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此作出回应:医疗机构的检验是针对特有指向的检验品来测试,并没有首先鉴定是尿液、茶水还是啤酒的程序,样品里只要有一些物质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物质有相似情况,仪器就会诊断出来,如红白细胞等(这是属于假阳性反应,是正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水事件 新闻发言人 医疗机构 卫生部 白细胞 检验 尿液
下载PDF
(3)“茶水发炎”事件并不存在媒体误导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畅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共1页
“茶水发炎”事件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给予回应。针对“茶水事件”,卫生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机构的检验仪器,是针对有特别指向的检验品”,仪器本身没有鉴定样品是否为尿液... “茶水发炎”事件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给予回应。针对“茶水事件”,卫生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机构的检验仪器,是针对有特别指向的检验品”,仪器本身没有鉴定样品是否为尿液的程序,只会在等同于尿液的情况下进行检测。毛群安指出:媒体此次新闻策划“误导广大公众,并且已经使很多患者对医院检查结果产生了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 医疗机构 新闻策划 茶水发炎”事件
下载PDF
从“茶水发炎”事件审视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5
作者 陈佳雨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3期1-2,共2页
从记者以隐性采访的方式,体验式报道用茶水冒充尿液在不同医院进行尿检,并得出不同检测结果 ,其中部分医院诊断病人有发炎症状入手,批评医疗机构的所谓内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结合隐性采访的特征、优缺点等进行分析和思考,认为隐性采... 从记者以隐性采访的方式,体验式报道用茶水冒充尿液在不同医院进行尿检,并得出不同检测结果 ,其中部分医院诊断病人有发炎症状入手,批评医疗机构的所谓内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结合隐性采访的特征、优缺点等进行分析和思考,认为隐性采访虽然能够更加真实反映社会热点事件的真相,推动社会改革,但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法律约束和道德遵循,客观公正引导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维护社会良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水发炎”事件 隐性采访 利与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