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系)、定植期及摘心方案的茶药菊产量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栾新生 陈发棣 +4 位作者 房伟民 史亚东 陈素梅 张飞 管志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比较5个茶用和药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CH7-12’、‘CH7-18’、‘CH7-32’的产量水平并筛选出适宜高产的定植期和摘心方案。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三个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分别是5月7日、5... 目的:比较5个茶用和药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CH7-12’、‘CH7-18’、‘CH7-32’的产量水平并筛选出适宜高产的定植期和摘心方案。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三个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分别是5月7日、5月27日、6月13日,裂区为5个茶药菊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分别为不摘心,早一次摘心,晚一次摘心,二次摘心,于盛花期测量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比较不同栽培措施的差异。结果:‘苏菊9号’、‘CH7-12’和‘CH7-18’为高产品种(系),产量高于其余2个品种(系)。5月27日定植、生长期二次摘心处理下5个新品种(系)的生长、开花指标及单株产量显著优于其它处理。随着摘心时间的推迟,株高显著降低,二次摘心后冠幅、单株花数、单株产量和估算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27.6%、50.4%、41.0%和50.0%,但株高较不摘心降低30.7%。结论: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三个因素对茶药菊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系) 茶药菊 定植期 摘心次数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