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MS/MS技术的线纹香茶菜白花型与紫花型种质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邱道寿 罗永坚 +1 位作者 徐友阳 张慧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6-29,共14页
【目的】溪黄草是一种我国民间习用传统中草药,其基源植物有3~4种。现有的鉴别和考证研究认为线纹香茶菜是“溪黄草”的正品之一。广泛栽培的线纹香茶菜多为紫花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获得的白花型种质与常规紫花型种质的代谢产物开展... 【目的】溪黄草是一种我国民间习用传统中草药,其基源植物有3~4种。现有的鉴别和考证研究认为线纹香茶菜是“溪黄草”的正品之一。广泛栽培的线纹香茶菜多为紫花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获得的白花型种质与常规紫花型种质的代谢产物开展比较研究,可为正品“溪黄草”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以广泛栽培的紫花型线纹香茶菜种质为对照,比较白花型与紫花型线纹香茶菜间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结果】从两份种质检测到的868种代谢物中筛选到12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有67种在白花型种质中显著上调、58种表现下调。两种质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生物碱、游离脂肪酸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比最高、为45.6%。黄酮类、黄酮糖苷和异黄酮三类差异代谢物在白花型种质中上调数量高于紫花型种质;而黄酮醇类化合物是两种质差异代谢物最多的类别,且多数在紫花型种质中呈显著上调。进一步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25种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47条代谢通路,其中,显著富集的有类黄酮(Flavonoid)、异黄酮(Isoflavonoid)、花青素(Anthocyanin)、黄酮(Flavone)、黄酮醇(Flavonol)、芪类化合物(Stilbenoid)、二芳基庚烷(diarylheptanoid)和姜酚(Gingerol)生物合成及嘌呤(Purine)代谢等途径。【结论】白花型线纹香茶菜种质中黄酮类、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多于紫花型种质,将为后期线纹香茶菜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香茶菜 种质 代谢组学 UPLC-MS/MS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川藏香茶菜庚素的体外抗炎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杨东娟 查广才 +2 位作者 邹湘辉 吴丹彤 伍清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探究川藏香茶菜庚素(Pseurata H)对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分别以浓度为10、20和40μmol/L的Pseurata H干预该细胞模型。利用CCK-8法检测Pseurata H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G... 为探究川藏香茶菜庚素(Pseurata H)对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分别以浓度为10、20和40μmol/L的Pseurata H干预该细胞模型。利用CCK-8法检测Pseurata H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Griess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IL-6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OX-2、iNOS蛋白、p-NF-κB和p-ERK蛋白的表达变化;以RT-qPCR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细胞中iNOS、TNF-α、IL-6和IL-1β的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0、20和40μmol/L的Pseurata H对细胞没有毒性,不同浓度的Pseurata H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NO、IL-6和TNF-α分泌具有很好的下调作用,对iNOS、COX-2、NF-κB、p-NF-κB、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Pseurata H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庚素 RAW264.7细胞 脂多糖 炎症 NF-κB/MAPK通路
下载PDF
内折香茶菜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3
作者 杨东娟 陈艺琳 +4 位作者 苏晓芳 冼钰妍 冯艳冰 李瑶瑶 杨永利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用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内折香茶菜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折香茶菜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2,基数为26;核型公式为K(2n)=52=28m+24sm,全组染色体总长为1.05μm,长臂总长为0.616μm.内折香茶菜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 用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内折香茶菜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折香茶菜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2,基数为26;核型公式为K(2n)=52=28m+24sm,全组染色体总长为1.05μm,长臂总长为0.616μm.内折香茶菜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36%,其核型类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折香茶菜 染色体数目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纤花香茶菜EMS突变体库构建及ISSR与SSR分析
4
作者 刘靖 赵双双 +4 位作者 古敬锋 萧晓吉 谢文波 詹若挺 刘军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为筛选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纤花香茶菜种子的最佳处理条件,利用表型鉴定及ISSR和SSR双分子标记技术对典型表型变异植株进行分析,构建纤花香茶菜突变体库,为纤花香茶菜种质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2%EMS处理7 h为纤花香... 为筛选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纤花香茶菜种子的最佳处理条件,利用表型鉴定及ISSR和SSR双分子标记技术对典型表型变异植株进行分析,构建纤花香茶菜突变体库,为纤花香茶菜种质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2%EMS处理7 h为纤花香茶菜种子最佳诱变处理。利用EMS诱变处理3000粒纤花香茶菜种子,对得到的1262株成株期M 1代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共筛选出489株表型变异植株,变异频率为38.7%,表型变异性状包括高杆、矮杆、粗茎、细茎、分枝、多分枝、叶色深等。M 2代经表型鉴定初步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单株。ISSR分析结果表明,9条引物共扩增出72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有54个,多态性比率为75.00%。22个表型变异植株和对照组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389~0.8472;SSR分析结果表明,13对SSR引物共扩增得到86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1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有54个,多态性比率为62.79%。22个表型变异植株和对照组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5~0.8286。基于ISSR及SSR的聚类分析结果都表明,对照组基本上能与表型变异植株区分开,说明大部分诱变植株与对照组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花香茶菜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 突变体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宿州产香茶菜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余秀萍 汪正宇 +1 位作者 李变变 崔灿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62-67,共6页
目的建立香茶菜中19种无机元素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中5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宿州产13批香茶菜样品,以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建立19种无机元素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品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单因... 目的建立香茶菜中19种无机元素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中5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宿州产13批香茶菜样品,以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建立19种无机元素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品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其中砷,镉,汞,铅,铜元素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钠、铝、铁,硼、钛、锰、铜、锌、钡,铬、镍、钼、铅,砷、镉、汞,镁,钾、钙质量浓度分别在0~5000 ng/mL、0~500 ng/mL、0~50 ng/mL、0~10 ng/mL及0~50μg/mL、0~200μg/mL范围内与各元素仪器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00),检测限为0.0003~0.300 ng/mL;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46%~102.26%,RSD为1.06%~3.19%(n=6)。13批样品中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20,主成分1-7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871%。5种元素的污染情况均较轻微。结论13批宿州产香茶菜样品中前述5种元素的整体潜在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州 茶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指纹图谱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毛萼香茶菜Ⅱ型二萜合酶的挖掘与功能鉴定
6
作者 梅一婷 梁苗苗 +1 位作者 李静一 贾美荣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3期206-213,共8页
目的从毛萼香茶菜中挖掘Ⅱ型二萜合酶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毛萼香茶菜的根、茎、叶、顶芽4种组织中挖掘Ⅱ型二萜合酶候选基因,通过RT-PCR方法获取候选基因cDNAs,运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携带候选基因... 目的从毛萼香茶菜中挖掘Ⅱ型二萜合酶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毛萼香茶菜的根、茎、叶、顶芽4种组织中挖掘Ⅱ型二萜合酶候选基因,通过RT-PCR方法获取候选基因cDNAs,运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携带候选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基于大肠杆菌异源表达体系及GC-MS测定分析技术进行二萜合酶基因的催化功能鉴定。结果分别从毛萼香茶菜的根、茎、叶、顶芽组织中提取总RNA,经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4个Ⅱ型二萜合酶候选基因IeTPS1、IeTPS2、IeTPS3和IeTPS4。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体系对其中的IeTPS1和IeTPS4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发现IeTPS1能够催化底物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生成对映-柯巴基焦磷酸(ent-CPP),命名为IeCPS4;IeTPS4能够催化底物GGPP生成柯巴基焦磷酸(normal-CPP),命名为IeCPS5。结论从毛萼香茶菜中筛选并鉴定了两个新的Ⅱ型二萜合酶基因IeCPS4和IeCPS5,其中IeCPS5是首个从毛萼香茶菜中发现的专一合成normal-CPP的二萜合酶基因,这不仅丰富了毛萼香茶菜的二萜合酶种类,而且为毛萼香茶菜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萼香茶菜 转录组测序 二萜合酶 萜类生物合成 功能验证
下载PDF
川藏香茶菜丙素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小鼠脓毒性休克
7
作者 曹海若 张玮 +2 位作者 李明远 杨燕青 李玉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川藏香茶菜丙素(Iso C)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性休克是否具有缓解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利用LPS预刺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以及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系。通过... 目的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川藏香茶菜丙素(Iso C)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性休克是否具有缓解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利用LPS预刺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以及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系。通过加入多种NLRP3炎症小体激动剂活化经典NLRP3炎症小体。利用胞内转染LPS活化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利用转染聚脱氧腺苷酸(poly A:T)活化AIM2炎症小体。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活化产物caspase-1的剪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上清中NLRP3依赖与非依赖的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细胞内钾离子含量。体内实验:挑选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脓毒性休克组(LPS组),Iso C治疗组(LPS+Iso C组)。ELISA分析小鼠血清和腹腔灌洗液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情况,并观察注射LPS后小鼠48 h内生存时间,绘制小鼠生存曲线。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在BMDM细胞中Iso C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多种激动剂引起的经典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以及胞内转染LPS诱导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P<0.05),Iso C对NLRP3炎症小体非依赖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Iso C对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无显著影响(P>0.05)。Iso C不影响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上游信号钾离子外流(P>0.05)。在人THP-1细胞中Iso C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脓毒性休克组相比,Iso C治疗组小鼠血清和腹腔灌洗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中草药来源的Iso C可以特异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缓解小鼠脓毒性休克,是潜在的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小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香茶菜丙素 NLRP3炎症小体 脓毒性休克 川藏香茶菜
下载PDF
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昊 杨俊 钱江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 目的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长短两种腺毛,歧伞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仅具短腺毛,显脉香茶菜仅具长腺毛且腺头较大;歧伞香茶菜的非腺毛最长,细胞数最多;大萼香茶菜气孔密度高且较大。结论可从叶表面毛茸和气孔的特征鉴别4种香茶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显微特征
下载PDF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向阳 汪正宇 +1 位作者 方敏 郭秀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香茶菜主要含有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及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不同产地香茶菜进行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本文从香茶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香茶菜主要含有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及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不同产地香茶菜进行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本文从香茶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香茶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茶菜 二萜类 三萜类 茶菜甲素 抗肿瘤
下载PDF
4种香茶菜属植物微性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德强 杨俊 +1 位作者 王文昊 镇兰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 目的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微性状有明显不同:岐伞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密被较长毛茸,叶尖极度突起或明显突起;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稀被较短毛茸,毛茸多分布在叶脉、叶缘,叶尖微凹或突起。结论微性状鉴别方法简便,可以区别香茶菜属不同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菜 歧伞香茶菜 大萼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微性状特征
下载PDF
鄂西香茶菜素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丽嘉 李继成 +2 位作者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7-1059,共3页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抗肿瘤作用 茶菜 急性黄疸型肝炎 茶菜属植物 药理作用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细叶香茶菜中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纳智 姜北 +3 位作者 牛雪梅 林中文 李朝明 孙汉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 (Isodontenuifolia (W .W .Smith)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新的对映_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 (3β ,6α ,15 β_trihydroxy_1α...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 (Isodontenuifolia (W .W .Smith)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新的对映_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 (3β ,6α ,15 β_trihydroxy_1α ,7β_diacetoxy_11β ,16 β_epoxy_ent_kaurane) (1)和细叶香茶菜乙素 (1α,6α ,11β_trihydroxy_3β,7β_diacetoxy_ent_kaur_16_en_15_one)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香茶菜 唇形科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细叶香茶菜甲素 细叶香茶菜乙素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下载PDF
细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雪芬 韦荣芳 +5 位作者 卢文杰 吴练中 朱大元 宋国强 冯胜初 徐任生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3期6-6,共1页
本文报道自细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分得两个二萜成分,经鉴定甲素为sodoponin,乙素为新化合物6α-acetylsodoponin,命名为ternifolin。
关键词 细叶香茶菜 细叶香茶菜甲素 细叶香茶菜乙素 二萜类
下载PDF
大萼香茶菜中的二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燕玲 梁晓琴 +4 位作者 黄艳 潘立卫 侯萍 任晨阳 李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13-2119,共7页
为研究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C 18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 H NMR、13 C NMR和HR-ESI-MS等波谱数据,以及结合参考文献,鉴定了这... 为研究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C 18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 H NMR、13 C NMR和HR-ESI-MS等波谱数据,以及结合参考文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3个二萜,它们分别是19-羟基陶塔酚(1)、macrophynin E(2)、inumakoic acid(3)、inumakiol D(4)、4β-carboxy-19-nortotarol(5)、(-)-lambertic acid(6)、2-oxo-5-fagonene(7)、isodoterniofiln B(8)、长管贝壳杉素E(9)、长管香茶菜素A(10)、牛尾草素H(11)、16 S-dihydrolongikaurin A(12)和ent-3 S,16 S,17-trihydroxy-kauran-2-one(13)。所有得到的二萜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萼香茶菜 二萜 19-羟基陶塔酚 16 S -dihydrolongikaurin A 牛尾草素H
下载PDF
长叶香茶菜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15
作者 常燕玲 梁晓琴 +4 位作者 黄艳 潘立卫 侯萍 任晨阳 李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木栓醇(1)、齐墩果酸(2)、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3)、2α,3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 a,3a,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5)、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6)、cleistocalyxin(7)、熊果醇(8)、2α-羟基乌苏酸(9)、2a,3a,24-三羟基熊果-12,20(30)-二烯-28-酸甲酯(10)、maquatic acid(11)和2α,3α,24-三羟基-12,20(30)-二烯乌苏酸(12)。以上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香茶菜 三萜类化合物 3β-羟基-齐墩果烷-11 13(18)-二烯-28酸 2a 3a 24-三羟基熊果-12 20(30)-二烯-28-酸甲酯 木栓醇
下载PDF
毛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清治 晁金华 +1 位作者 王汉清 孙汉董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2期1-4,共4页
从河南省新县产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唇形科)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得到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外,分得了四个二萜化合物。经各项光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证明:其中两个为已知化合物香茶菜醛(isodonal)(1)和冬凌草素(oridonin)(... 从河南省新县产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唇形科)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得到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外,分得了四个二萜化合物。经各项光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证明:其中两个为已知化合物香茶菜醛(isodonal)(1)和冬凌草素(oridonin)(3);另外两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香茶菜醇(isodonol)(2)和毛叶香茶菜素(maoyerabdosi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香茶菜 二萜化合物 茶菜 冬凌草素 茶菜 毛叶香茶菜 齐墩果酸
下载PDF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明惠 姜北 +1 位作者 赵勤实 孙汉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花香茶菜 Isodon sculponeata(Vaniot) 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花香茶菜干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其中一... 目的 研究黄花香茶菜 Isodon sculponeata(Vaniot) 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花香茶菜干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黄花香茶菜戊素 (sculponeatin E, ) ,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 (enmein, ) ,epinodosin( ) ,epinodosinol( ) ,大萼变形甲素 (m acrocalyxoformin A, )和大萼变型乙素 (macrocalyxoform in B, )。结论 化合物 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和 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香茶菜 唇形科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黄花香茶菜戊素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总序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兰 王莱 +1 位作者 孙坤 王汉卿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2-65,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和蓝萼香茶菜(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galaucocalyx(Maxin)Hara)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鉴定出46种和40种组分,所鉴定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占其...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和蓝萼香茶菜(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galaucocalyx(Maxin)Hara)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鉴定出46种和40种组分,所鉴定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占其全油的84 77%和73 5%.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序香茶菜 蓝萼香茶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大萼香茶菜中的新二萜化合物 被引量:10
19
作者 石浩 何山 +1 位作者 何兰 潘远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natural product antitumor agents,a new diterpenoid named macrocalyxin J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abdosia macrocalyx(Dunn) Hara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Based o...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natural product antitumor agents,a new diterpenoid named macrocalyxin J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abdosia macrocalyx(Dunn) Hara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Based on IR,MS,1H NMR,13C NMR and 2D NMR spectroscopies,the structure of macrocalyxin J was determined as(1α,6β,11β,14α)-1,7∶6,20-diepoxy-6,11-dihydroxy-6,7-seco-ent-kaur-16-ene-7,15-dione-14-acetate.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 was assayed by MTT method.Macrocalyxin J was shown to have a potency in vitro against the cultures of Hel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萼香茶菜 B断裂贝壳杉烯 大萼香茶菜癸素
下载PDF
内折香茶菜乙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继成 杨丽嘉 +1 位作者 刘兰琦 叶启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1-683,共3页
内折香茶菜乙素是从内折香茶菜 Rabdosia inf lexus(Thumb) Kundo叶中分离得出的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 ,实验证明 ,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 ,对 L ewis肺癌 ,小鼠肉瘤 S1 80 实体型及腹水型、小鼠肝癌 HCA实体型及腹水... 内折香茶菜乙素是从内折香茶菜 Rabdosia inf lexus(Thumb) Kundo叶中分离得出的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 ,实验证明 ,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 ,对 L ewis肺癌 ,小鼠肉瘤 S1 80 实体型及腹水型、小鼠肝癌 HCA实体型及腹水型等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对以小鼠溶血素形成为指标的体液免疫有轻度抑制作用 ,而对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折香茶菜 内折香茶菜乙素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