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蚕颗粒体病毒与低剂量化学农药混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永官 陈锦绣 +3 位作者 徐德进 邵经根 邓余良 任家福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较低温度下,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的效果不甚理想。试验证明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能增强病毒侵染力。经较大面积示范,亩施颗粒体病毒100毫克加杀虫双10毫升,防效可达83.2~93.5%,显著高于单用。
关键词 茶蚕病毒 杀虫双 混用试验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增殖技术研究
2
作者 丁永官 章东方 +2 位作者 陈锦锈 徐德进 邓余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1期61-63,60,共4页
以天然食料茶技接种茶蚕颗粒体病毒感染茶蚕幼虫批量增殖病毒,在室内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增殖茶蚕颗粒体病毒量的多少是随着接种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其感染浓度以1×10-2mg/ml为宜,感染时间以病毒感... 以天然食料茶技接种茶蚕颗粒体病毒感染茶蚕幼虫批量增殖病毒,在室内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增殖茶蚕颗粒体病毒量的多少是随着接种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其感染浓度以1×10-2mg/ml为宜,感染时间以病毒感染后7—9d为高;茶蚕各龄每条感病虫尸病毒含量是随虫龄的增大而成倍增加,在生产中以4龄幼虫和感染病毒为好.野外增殖病毒以9—10月期间茶蚕幼虫为2—3龄期,剂量病毒6g/ha标准粉常规喷雾,至茶蚕感病末期到死亡后1—2d采收为宜;取得了增殖病毒死虫65.625kg/ha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病毒 增殖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毒性及诱变性试验
3
作者 蒋家璞 黄晓沐 +5 位作者 姜宗荣 刘茜 姚根和崔守强 赵恒奎 阙惠芬 叶如美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95-195,共1页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毒性及诱变性试验蒋家璞,黄晓沐,姜宗荣,刘茜,姚根和崔守强,赵恒奎,阙惠芬,叶如美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分离的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对茶区的害虫茶蚕的防治效果达75.5~97.5%,是一种选择性专一、...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毒性及诱变性试验蒋家璞,黄晓沐,姜宗荣,刘茜,姚根和崔守强,赵恒奎,阙惠芬,叶如美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分离的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对茶区的害虫茶蚕的防治效果达75.5~97.5%,是一种选择性专一、不污染环境、经济有效的生物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病毒 微生物农药 毒性 诱变性
下载PDF
生物杀虫剂—茶蚕颗粒体病毒的细胞学研究
4
作者 黄晓沐 蒋家璞 +2 位作者 姜宗荣 刘茜 赵恒奎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用生物杀虫剂茶蚕颗粒体病毒接种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和鸡胚细胞未能引起细胞病变,茶蚕颗粒病毒亦不能在其中增殖,接种病毒颗粒后5天的原代细胞和盲代3代的细胞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未发现病毒包涵体。CHL细胞的空斑实验证实... 用生物杀虫剂茶蚕颗粒体病毒接种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和鸡胚细胞未能引起细胞病变,茶蚕颗粒病毒亦不能在其中增殖,接种病毒颗粒后5天的原代细胞和盲代3代的细胞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未发现病毒包涵体。CHL细胞的空斑实验证实了该病毒未感染CHL细胞,但进行的CHL细胞微核试验出现可疑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病毒 中国仓鼠肺细胞 鸡胚细胞 空斑实验 微核试验 生物杀虫剂
原文传递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5
作者 阙惠芬 杨传文 +1 位作者 袁方 蒋家璞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杀虫剂的亚慢性毒性研究,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设三个剂量组(100,500,1000mg/lg)和对照组,每组20只动物,喂养90天。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生长发育健康情况等,实验结束时进行血液...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杀虫剂的亚慢性毒性研究,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设三个剂量组(100,500,1000mg/lg)和对照组,每组20只动物,喂养90天。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生长发育健康情况等,实验结束时进行血液学、生化学及病理学检验,结果证实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上差异,说明该杀虫剂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实验动物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杀虫剂 颗粒体病毒 亚慢性毒性 农药安全性实验 AbGV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