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诗英译中“音”、“形”、“意”传递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詹星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3-394,共2页
中国具有深远的茶文化和诗文化,茶诗就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茶诗可从其内容、音韵、形式和意境入手。文章着重从茶诗叠词、茶诗意境和茶诗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茶诗英译中"音"、"形"、"意"的传递,期待通...
中国具有深远的茶文化和诗文化,茶诗就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茶诗可从其内容、音韵、形式和意境入手。文章着重从茶诗叠词、茶诗意境和茶诗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茶诗英译中"音"、"形"、"意"的传递,期待通过茶诗英译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英译
“音”、“形”、“意”
传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归化异化理论视阈下中国咏茶诗英译策略微探
2
作者
谢媛媛
王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识茶、品茶、咏茶之文化绵远悠长,以茶及茶事活动为核心的典籍也浩如烟海,但作为茶文化与古典诗词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茶诗文化相关译介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文章拟在归化异化理论支撑下,以中国古典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物...
中国识茶、品茶、咏茶之文化绵远悠长,以茶及茶事活动为核心的典籍也浩如烟海,但作为茶文化与古典诗词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茶诗文化相关译介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文章拟在归化异化理论支撑下,以中国古典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出发,解析咏茶诗的译介策略,以期推进中国茶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从而使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助力中西方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英译
归化
异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诗英译中的“三美”再现研究
3
作者
江小雨
高韩
张发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34期9-12,共4页
作为茶之故乡和诗的国度,中国具有深厚悠久的茶文化和诗歌文化。茶诗,既是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茶诗兴起于唐,在宋代步入辉煌。因此,研究宋代茶诗对于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作为茶之故乡和诗的国度,中国具有深厚悠久的茶文化和诗歌文化。茶诗,既是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茶诗兴起于唐,在宋代步入辉煌。因此,研究宋代茶诗对于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为支撑,对宋代茶诗及其英译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茶文化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理论
茶诗英译
宋代
茶
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六羡歌》英译探语言共性视阈下的茶诗翻译
被引量:
3
4
作者
姜怡
余悦
林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茶诗是透视古老中华茶文化的一个窗口。唐朝茶圣陆羽为怀念恩师所作的《六羡歌》,字里行间饱浸茶人的清廉高雅、志行圣洁,是颇具代表性的茶诗佳作。英、汉分属关系较远的两个语系。英语结构紧密,低语境形合;汉语组接灵活,高语境意合;英...
茶诗是透视古老中华茶文化的一个窗口。唐朝茶圣陆羽为怀念恩师所作的《六羡歌》,字里行间饱浸茶人的清廉高雅、志行圣洁,是颇具代表性的茶诗佳作。英、汉分属关系较远的两个语系。英语结构紧密,低语境形合;汉语组接灵活,高语境意合;英诗关联清晰,讲音步重节奏,汉诗含蓄朦胧,论平仄重韵律;加之茶诗兼有融本土思想、传统文化与茶专门知识为一体的特异性,使其英译颇具难度。但以人类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为语际转换基础,经过译者对原文的深层结构及目标语表层语言结构中多个可选项的反复斟酌,各方协调兼顾,"求同",以增加译语文本在目标语读者中的可读性,达到传介茶文化的目的;"存异",以将典籍茶诗的独特修辞与行文方式等艺术魅力再现,提高中国的文化地位。《六羡歌》的翻译过程有望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英译
《六羡歌》
语言共性
协调异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葛艳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5-70,77,共7页
诗学象似性是诗歌的美学特质。从数量象似、音韵象似和图形象似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中比较典型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具体分析了译者如何灵活应用这些象似手段和各种修辞方法,有效整合形式、意义、情感,并与审美之间相...
诗学象似性是诗歌的美学特质。从数量象似、音韵象似和图形象似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中比较典型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具体分析了译者如何灵活应用这些象似手段和各种修辞方法,有效整合形式、意义、情感,并与审美之间相互作用,给译文增添了丰富的象似元素,生产出高额的象似价值,译写出等值于、甚至是超值于原诗诗学象似性的译文。诗学象似性不仅是诗歌的创作原则,也是诗歌翻译的译写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学象似性
数量象似
音韵象似
图形象似
茶诗英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言至七言诗·茶》英译本的“传神达意”
6
作者
姜欣
寇增平
邱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5期14-18,共5页
茶诗英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文根据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提出的“传神达意”典籍诗歌英译的总标准,选取《一言至七言诗·茶》现有英译本作为分析文本,分析此译本“传神达意”方法。此诗颇有特...
茶诗英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文根据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提出的“传神达意”典籍诗歌英译的总标准,选取《一言至七言诗·茶》现有英译本作为分析文本,分析此译本“传神达意”方法。此诗颇有特点,为唐代元稹所作一首以茶为题、摹状而吟的宝塔诗。翻译此诗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达意的同时保持原作形神的独特风味。通过分析探讨,可以看出“形之传神”为此译本亮点,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不妨以“形之传神”补偿“达意”局限,以形塑神,以神带意;用深层含义努力补偿表层含义,剥丝去茧,重现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茶诗英译
传神达意
宝塔
诗
茶
文化
汪榕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篇分析与古茶诗翻译的理性阐释——以《七碗茶歌》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玉龙
詹建英
姜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54-360,共7页
借助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纯理功能,人际纯理功能以及语篇纯理功能,从及物性、语气和情态、主位推进模式三方面对《七碗茶歌》及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分析得出,译者在英译茶诗时最好能够沿用原诗的过程类型、环境成分和参与者,保持原诗的...
借助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纯理功能,人际纯理功能以及语篇纯理功能,从及物性、语气和情态、主位推进模式三方面对《七碗茶歌》及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分析得出,译者在英译茶诗时最好能够沿用原诗的过程类型、环境成分和参与者,保持原诗的语气和情态,使用原诗的主位推进模式,从诗歌的叙事方式、感情基调和语言架构三方面对译文加以把握。如果出于诗歌整体意象的表达,押韵的需要等原因,可以适当对译文的表达加以调整。因此,译者可以把系统功能语法看做一条准绳,在翻译时比照准绳上下调整。此外,通过分析也证明了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茶诗英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印象式、个人感受式的诗歌诠释方式,为茶诗英译注入了理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纯理功能
《七碗
茶
歌》
茶诗英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古代茶诗的英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程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95-395,共1页
我国作为历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时光打磨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更是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魅力。经过长期发展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意义,在历史不断变化的...
我国作为历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时光打磨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更是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魅力。经过长期发展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意义,在历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茶香,使历代研究学者沉醉在其中,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开始向着世界强国方向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经济贸易交流逐渐频繁,因此,茶文化也继而传入西方国家,在传播过程中有学者发现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导致茶文化传播中不断产生各种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对茶诗的翻译和实践。如何让更好的实现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融合中西方文化共同发展,促进中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在其他国家文化中散发出同样闪光的色彩,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话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茶
文化
茶诗英译
策略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雪峰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1,共2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茶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闽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产茶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闽茶文化除了泡茶的技艺,茶道,还包含了茶诗等。本文从闽茶的概要出发,对闽茶名称、茶道及茶诗的英译进行概述,并着重分析...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茶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闽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产茶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闽茶文化除了泡茶的技艺,茶道,还包含了茶诗等。本文从闽茶的概要出发,对闽茶名称、茶道及茶诗的英译进行概述,并着重分析了闽茶茶道以及茶诗英译中的唯美之处,以实际了解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
茶
文化
茶
道
茶诗英译
唯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诗英译中“音”、“形”、“意”传递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詹星
机构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3-394,共2页
文摘
中国具有深远的茶文化和诗文化,茶诗就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茶诗可从其内容、音韵、形式和意境入手。文章着重从茶诗叠词、茶诗意境和茶诗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茶诗英译中"音"、"形"、"意"的传递,期待通过茶诗英译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关键词
茶诗英译
“音”、“形”、“意”
传递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化异化理论视阈下中国咏茶诗英译策略微探
2
作者
谢媛媛
王玉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110364073)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143)。
文摘
中国识茶、品茶、咏茶之文化绵远悠长,以茶及茶事活动为核心的典籍也浩如烟海,但作为茶文化与古典诗词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茶诗文化相关译介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文章拟在归化异化理论支撑下,以中国古典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出发,解析咏茶诗的译介策略,以期推进中国茶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从而使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助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
茶诗英译
归化
异化
文化交流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a poems
domestication
alien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诗英译中的“三美”再现研究
3
作者
江小雨
高韩
张发勇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34期9-12,共4页
基金
202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探究——以茶文化为例(202010298040Z)。
文摘
作为茶之故乡和诗的国度,中国具有深厚悠久的茶文化和诗歌文化。茶诗,既是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茶诗兴起于唐,在宋代步入辉煌。因此,研究宋代茶诗对于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为支撑,对宋代茶诗及其英译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茶文化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三美”理论
茶诗英译
宋代
茶
诗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六羡歌》英译探语言共性视阈下的茶诗翻译
被引量:
3
4
作者
姜怡
余悦
林萌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基金
大连理工大学2008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DUTHS2008320)
文摘
茶诗是透视古老中华茶文化的一个窗口。唐朝茶圣陆羽为怀念恩师所作的《六羡歌》,字里行间饱浸茶人的清廉高雅、志行圣洁,是颇具代表性的茶诗佳作。英、汉分属关系较远的两个语系。英语结构紧密,低语境形合;汉语组接灵活,高语境意合;英诗关联清晰,讲音步重节奏,汉诗含蓄朦胧,论平仄重韵律;加之茶诗兼有融本土思想、传统文化与茶专门知识为一体的特异性,使其英译颇具难度。但以人类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为语际转换基础,经过译者对原文的深层结构及目标语表层语言结构中多个可选项的反复斟酌,各方协调兼顾,"求同",以增加译语文本在目标语读者中的可读性,达到传介茶文化的目的;"存异",以将典籍茶诗的独特修辞与行文方式等艺术魅力再现,提高中国的文化地位。《六羡歌》的翻译过程有望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茶诗英译
《六羡歌》
语言共性
协调异同
Keywords
tea poetry translation
Six Desires
language universality
common-diverse balanc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葛艳梅
机构
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5-70,77,共7页
基金
太原工业学院一般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网络翻译之超文本译本研究(2014RY04)
文摘
诗学象似性是诗歌的美学特质。从数量象似、音韵象似和图形象似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文本中比较典型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具体分析了译者如何灵活应用这些象似手段和各种修辞方法,有效整合形式、意义、情感,并与审美之间相互作用,给译文增添了丰富的象似元素,生产出高额的象似价值,译写出等值于、甚至是超值于原诗诗学象似性的译文。诗学象似性不仅是诗歌的创作原则,也是诗歌翻译的译写原则。
关键词
诗
学象似性
数量象似
音韵象似
图形象似
茶诗英译
Keywords
poetic iconicity
quantity iconicity
prosodic iconicity
graphic iconicity
tea poetry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言至七言诗·茶》英译本的“传神达意”
6
作者
姜欣
寇增平
邱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5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文化模因的跨时域表征与古今茶著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7BYY057)。
文摘
茶诗英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文根据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提出的“传神达意”典籍诗歌英译的总标准,选取《一言至七言诗·茶》现有英译本作为分析文本,分析此译本“传神达意”方法。此诗颇有特点,为唐代元稹所作一首以茶为题、摹状而吟的宝塔诗。翻译此诗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达意的同时保持原作形神的独特风味。通过分析探讨,可以看出“形之传神”为此译本亮点,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不妨以“形之传神”补偿“达意”局限,以形塑神,以神带意;用深层含义努力补偿表层含义,剥丝去茧,重现内蕴。
关键词
典籍翻译
茶诗英译
传神达意
宝塔
诗
茶
文化
汪榕培
Keywor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a poetry
Conveying the meaning in its full flavor
Pagoda-like poem
Tea culture
Wang Rongpei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篇分析与古茶诗翻译的理性阐释——以《七碗茶歌》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玉龙
詹建英
姜欣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54-360,共7页
文摘
借助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纯理功能,人际纯理功能以及语篇纯理功能,从及物性、语气和情态、主位推进模式三方面对《七碗茶歌》及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分析得出,译者在英译茶诗时最好能够沿用原诗的过程类型、环境成分和参与者,保持原诗的语气和情态,使用原诗的主位推进模式,从诗歌的叙事方式、感情基调和语言架构三方面对译文加以把握。如果出于诗歌整体意象的表达,押韵的需要等原因,可以适当对译文的表达加以调整。因此,译者可以把系统功能语法看做一条准绳,在翻译时比照准绳上下调整。此外,通过分析也证明了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茶诗英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展示了不同于传统的印象式、个人感受式的诗歌诠释方式,为茶诗英译注入了理性思维。
关键词
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纯理功能
《七碗
茶
歌》
茶诗英译
Key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meta-functions
Qi Wan Cha Ge
translation of tea poem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代茶诗的英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程
机构
大庆师范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95-395,共1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策略研究--以寒山诗的全球本土化翻译为例>(17WWB063)
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阐释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本土化研究>(15RW07)
文摘
我国作为历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时光打磨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更是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魅力。经过长期发展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意义,在历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散发出迷人的茶香,使历代研究学者沉醉在其中,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开始向着世界强国方向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经济贸易交流逐渐频繁,因此,茶文化也继而传入西方国家,在传播过程中有学者发现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导致茶文化传播中不断产生各种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对茶诗的翻译和实践。如何让更好的实现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融合中西方文化共同发展,促进中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在其他国家文化中散发出同样闪光的色彩,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话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茶
文化
茶诗英译
策略分析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雪峰
机构
西安翻译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1,共2页
文摘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茶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闽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产茶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闽茶文化除了泡茶的技艺,茶道,还包含了茶诗等。本文从闽茶的概要出发,对闽茶名称、茶道及茶诗的英译进行概述,并着重分析了闽茶茶道以及茶诗英译中的唯美之处,以实际了解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感。
关键词
闽
茶
文化
茶
道
茶诗英译
唯美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诗英译中“音”、“形”、“意”传递初探
詹星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归化异化理论视阈下中国咏茶诗英译策略微探
谢媛媛
王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诗英译中的“三美”再现研究
江小雨
高韩
张发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六羡歌》英译探语言共性视阈下的茶诗翻译
姜怡
余悦
林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
葛艳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言至七言诗·茶》英译本的“传神达意”
姜欣
寇增平
邱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语篇分析与古茶诗翻译的理性阐释——以《七碗茶歌》的英译为例
李玉龙
詹建英
姜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古代茶诗的英译策略研究
李程
《福建茶叶》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
李雪峰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