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高旭晖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1-26,共6页
-
文摘
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即使侵入了,菌丝的分枝、生长也较缓慢;近平展着生的嫩叶及叶片伤口更易感染;茶树品种间因叶片角质层的厚度、栅栏组织层次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紧,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
关键词
茶赤叶斑病
茶树
叶片
解剖结构
叶位
-
Keywords
Tea Red Leaf Spot Tea leaf Leaf structure Leaf position Leaf spreading angle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药剂对茶赤叶斑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效果
- 2
-
-
作者
董照锋
程光禄
曹秀荣
-
机构
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镇安县达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64-67,共4页
-
基金
陕西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商洛茶叶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转化”[KJCX-2015-02]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植物提取物防控茶叶病虫害技术研究与推广”[NYKJ-2019-SL01]
-
文摘
为茶叶大田茶赤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直接测量法筛选茶赤叶斑病原菌的适宜培养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戊唑醇、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武夷菌素、多抗霉素对茶赤叶斑病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体外抑制效果,筛选安全高效防治茶赤叶斑病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茶赤叶斑病原菌的最佳培养基为茶叶5 g/L+PDA培养基。430 g/L戊唑醇SC 90μg/mL处理168 h后对茶赤叶斑病菌丝抑制率达100%,抑制效果最好且持久;500万芽孢/mL和400万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WP对茶赤叶斑病菌丝抑制率达94.49%和93.96%,两者差异不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2%武夷菌素AS 65μg/mL对茶赤叶斑病菌丝抑制率达69.55%,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武夷菌素抑制作用较差。6%春雷霉素WP 100μg/mL对孢子的抑制率达89.01%,抑制效果较好。
-
关键词
茶赤叶斑病
菌丝
分生孢子
体外抑制
效果
-
Keywords
Phyllosticta theicola
mycelium
conidia
in vitro inhibition
effect
-
分类号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高旭晖
郭胜好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
文摘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_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_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_1-0.7079X_2,r_(Y1.2)=0.8274,r_(Y2.1)=-0.8189,两因子对病害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田间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显著,骑马洲>福鼎>凤凰水仙,与室内接种一致。
-
关键词
茶赤叶斑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
Keywords
tea red leaf spot
occurrence pattern
influential facto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丽丽
孙钦玉
杨云秋
高旭晖
-
机构
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
-
出处
《茶业通报》
2009年第4期154-155,共2页
-
文摘
在实验室内分离、纯化了茶赤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 theicola),对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云六号等10个品种进行了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茶树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
关键词
茶树品种
茶赤叶斑病
抗性鉴定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茶树水分生理及抗旱性的研究概况与探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伍炳华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水分对茶树生育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同时茶树在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干旱过程中,发展了各种形态、生理以及生化的适应机理并籍以逃避或者忍耐水分亏缺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茶树水分生理和抗旱性方面的诸多研究,并结合作者的有关工作,着重介绍和探讨了茶树的避旱性和耐旱性;最后指出茶树抗旱性与其他生理过程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
-
关键词
茶树根
水分生理
抗旱性
水分亏缺
避旱性
压力势
气孔计
茶赤叶斑病
新梢
适应机理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日照茶区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段永春
牟朴
-
机构
山东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山东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最大的茶区,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其茶园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日照、临沂、青岛等市。其中,日照是山东茶园面积最大的一个市,全市现有茶园22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70%以上,茶园主要分布在东港区、岚山区。根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日照茶树虫害的种类有15种左右,2015年危害较重的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茶橙瘿螨、黑刺粉虱;在病害上,
-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茶橙瘿螨
黑刺粉虱
绿盲蝽
淮河以北
茶赤叶斑病
茶轮斑病
茶云纹叶枯病
茶煤病
鲜叶采摘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