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明中期状元诗文看台阁体向茶陵派的过渡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皓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明代状元诗文与馆阁文学关系密切。明代商辂、柯潜、吴宽三位状元的诗文,初步显示了台阁体向茶陵派的演变过程。正统末年,台阁体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消失,商辂的山水题画诗,代表着馆阁文学的初步转向。柯潜诗文体现的翰苑风流,对茶陵派... 明代状元诗文与馆阁文学关系密切。明代商辂、柯潜、吴宽三位状元的诗文,初步显示了台阁体向茶陵派的演变过程。正统末年,台阁体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消失,商辂的山水题画诗,代表着馆阁文学的初步转向。柯潜诗文体现的翰苑风流,对茶陵派的形成有深层影响。吴宽是茶陵派的重要羽翼,其诗体现了吴中文风与馆阁文学,亦即山林气与馆阁气的融合。对政治的疏远,山林气的融入,以及对诗的偏爱,均体现出明中期馆阁文学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期 状元 台阁体 茶陵派 山林气
下载PDF
尊崇气节,致力于儒雅文学的复壮——由茶陵派向前七子过渡的杨一清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书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5-99,共5页
当李东阳“力不足以御强横”之际,杨一清尊崇气节,致力于儒雅文学的复壮。
关键词 杨一清 李梦阳 茶陵派 李东阳 《四库全书总目》 诗歌创作 浩然正气 庙堂文化 理论批评 前七子
下载PDF
诗应独步难同调,字岂必工终不俗——茶陵派的诗歌艺术特色与诗学理论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司马周 张玉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57-64,共8页
茶陵派在形成和壮大过程中,力图形成诗派的创作特色和诗学理论体系。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有:深厚雄浑,思味隽永;法度森严,不逾典则;尽脱凡近,古意独存;天趣溢发,随意所如。其诗学理论体系包括:诗文各体而不相乱;诗必具格亦必主声;诗贵创... 茶陵派在形成和壮大过程中,力图形成诗派的创作特色和诗学理论体系。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有:深厚雄浑,思味隽永;法度森严,不逾典则;尽脱凡近,古意独存;天趣溢发,随意所如。其诗学理论体系包括:诗文各体而不相乱;诗必具格亦必主声;诗贵创新而风致自别;健笔雄词,起伏顿挫。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台阁末流弊端的深度刺激;台阁文学与山林文学的两难抉择;诗派自身地位确立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诗歌特色 诗学理论 形成原因
下载PDF
《麓堂诗话》:茶陵派的诗论纲领 被引量:2
4
作者 司马周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李东阳一生创作丰富,《麓堂诗话》是他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一直以来被茶陵派成员奉为圭臬,作为茶陵派的诗论纲领指导流派成员的诗歌创作。对《麓堂诗话》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茶陵派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同时有助于研究李东阳在理论指导... 李东阳一生创作丰富,《麓堂诗话》是他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一直以来被茶陵派成员奉为圭臬,作为茶陵派的诗论纲领指导流派成员的诗歌创作。对《麓堂诗话》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茶陵派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同时有助于研究李东阳在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概而言之,《麓堂诗话》主要从诗文各体论、格调说、创新论三个方面论述了茶陵派的诗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麓堂诗话 诗论纲领
下载PDF
应给“茶陵派”重新命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瑞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自《四库全书》编成以后 ,茶陵诗派的提法就广泛流传开来 ,几乎所有的文学史和工具书都把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派称为茶陵派。但这一命名有名不副实之嫌 ,不仅不能准确地揭示这一诗派的特征 ,而且容易给人以误导 ,因此应该根据这一诗派的... 自《四库全书》编成以后 ,茶陵诗派的提法就广泛流传开来 ,几乎所有的文学史和工具书都把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派称为茶陵派。但这一命名有名不副实之嫌 ,不仅不能准确地揭示这一诗派的特征 ,而且容易给人以误导 ,因此应该根据这一诗派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茶陵派 文学流 重新命名
下载PDF
明中期文坛茶陵派与吴中派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司马周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93,共5页
茶陵派与吴中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吴中派在文学上表现出四点地域特征:博学之风、任情之性、尚趣之乐和崇古之情。李东阳与吴中士子交往甚多,不少吴中人士在与茶陵派交往过程中,深受茶陵派诗风的影响,自觉接受了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在师法取... 茶陵派与吴中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吴中派在文学上表现出四点地域特征:博学之风、任情之性、尚趣之乐和崇古之情。李东阳与吴中士子交往甚多,不少吴中人士在与茶陵派交往过程中,深受茶陵派诗风的影响,自觉接受了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在师法取向、诗歌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共同志趣,而人生追求的相异又使两派各有不同。通过对茶陵派与吴中派异同的研究,探讨两派在文学上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茶陵派 吴中文人 馆阁文学 山林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茶陵派研究回顾 被引量:1
7
作者 司马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明初台阁体文学向明中叶复古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而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在此期间担当了历史所赋予的重任,扮演了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对李东阳及茶陵派的研究由冷趋热,从李东阳生平及著作版本,茶陵... 明初台阁体文学向明中叶复古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而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在此期间担当了历史所赋予的重任,扮演了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对李东阳及茶陵派的研究由冷趋热,从李东阳生平及著作版本,茶陵派组成成员,茶陵派文学创作,茶陵派文学理论,李东阳书法风格,茶陵派的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对茶陵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茶陵派 研究 文学创作 诗话理论 书法风格 历史地位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论明中期闽中诗文的转变——从茶陵派到前七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礼炬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4期85-91,97,共8页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陵派内部有多位闽中作家,其中李东阳的门人林俊尤为闽中作家风气转变的典型,是从茶陵派演进到前七子文学创作的关键性人物。到林俊的好友郑善夫之时,闽中文坛基本演变为前七子的风气。考察闽中作家与茶陵派的关系以及文风的转变,观察到明代中期文坛自然的、非断裂式的转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林俊 郑善夫 前七子 转变
下载PDF
论茶陵派之成立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茶陵派之名,源于四库馆臣。茶陵派是一个由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并予以冠名的松散文学流派,是明代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传统积淀等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而言,其形成深受明代结社风气之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论,... 茶陵派之名,源于四库馆臣。茶陵派是一个由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并予以冠名的松散文学流派,是明代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传统积淀等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而言,其形成深受明代结社风气之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论,它已具备文学流派成立的三个层面特征,即盟主意识、统系意识和风格意识。其形成时间上限当在成化九年左右,至迟不晚于成化十三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盟主 风格
下载PDF
《四库总目》茶陵派批评中需要矫正的几种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宗美 《阅江学刊》 2013年第6期98-105,132,共9页
以台阁体为明代文学之正统即"台阁正统"说,是《总目》明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思想。台阁正统说,对明初以来直到明中期的文学坚持的是从宋濂到"三杨"再到李东阳的文学中心论,依此脉络在《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及提要... 以台阁体为明代文学之正统即"台阁正统"说,是《总目》明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思想。台阁正统说,对明初以来直到明中期的文学坚持的是从宋濂到"三杨"再到李东阳的文学中心论,依此脉络在《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及提要所构建的明代文学体系中,台阁体中心以外的作家就不可避免地被四库馆臣作了淡化和边缘化的处理。《四库全书总目》虽然称茶陵为"派",但并不把茶陵派看作一个独具创作风格的文学流派,而是把它归入台阁体在后三杨时代的一种代表。茶陵派归属台阁体之说,其可取之处是注意到了该派多数作家所共具的艺术风格及其渊源,但其缺憾和问题实非少有。《四库全书总目》所持的"立异起衰"说,与钱谦益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将茶陵派与复古派对立起来则是无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总目 茶陵派批评 台阁体说 钱谦益
下载PDF
“金陵四家”与茶陵派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昳丽 《阅江学刊》 201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金陵四家"是活跃在明代中期的一个地域文学团体,他们与茶陵派中的杨一清、乔宇、储巏、邵宝等人关系较为密切。茶陵派对"金陵四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立身行事方面,其次茶陵派还影响了"金陵四家"的诗文倾... "金陵四家"是活跃在明代中期的一个地域文学团体,他们与茶陵派中的杨一清、乔宇、储巏、邵宝等人关系较为密切。茶陵派对"金陵四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立身行事方面,其次茶陵派还影响了"金陵四家"的诗文倾向。茶陵派和"金陵四家"是一种师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家 茶陵派 师承
下载PDF
论茶陵派与“陈庄体”山林派之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化兵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明成化时期君庸臣怠,朝政沉闷胶着,士人普遍具有隐逸心态。茶陵派与陈庄体山林诗派风靡当时并交流密切,正是以此为社会背景和心理基础。同时,两大诗派在隐逸的目的、境界以及文学旨趣上又有分别。
关键词 陈庄体 茶陵派 陈献章 李东阳 庄昶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茶陵派学术史研究——茶陵派文学理论研究回顾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马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茶陵派文学理论的研究较之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成果更为显著和丰富,集中体现在研究者对茶陵派文学理论的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和长远影响。尽管研究者们的见解不一,但在纷至沓来的争辩声中却丰富了李东阳及茶陵派...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茶陵派文学理论的研究较之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成果更为显著和丰富,集中体现在研究者对茶陵派文学理论的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和长远影响。尽管研究者们的见解不一,但在纷至沓来的争辩声中却丰富了李东阳及茶陵派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三个特点:从成果的研究内容看,成果更集中于个案研究;从成果的研究方法看,包括文献资料的考辨,诗话理论的具体阐述,宏观探讨与微观思考相结合;从成果的研究观点看,主要集中于争论茶陵派文学理论的是非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文学理论 学术史 20世纪以来
下载PDF
略论茶陵派在明诗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青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茶陵派 诗歌理论 明朝 诗歌史 文学风格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茶陵派文学创作研究综述
15
作者 司马周 廖素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9期117-120,共4页
20世纪以后,学术界对茶陵派的文学创作日趋重视,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既有对整个流派文学创作脉络的梳理,也有对流派具体作家文本的分析,还有对其文学创作地位和影响的挖掘,成果丰富,角度不一。研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二... 20世纪以后,学术界对茶陵派的文学创作日趋重视,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既有对整个流派文学创作脉络的梳理,也有对流派具体作家文本的分析,还有对其文学创作地位和影响的挖掘,成果丰富,角度不一。研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二是研究领域日趋宽泛;三是研究凸现创作特色;四是全面研究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文学创作 学术史 20世纪以来
下载PDF
论茶陵派诗文的湖湘地域特色
16
作者 秦秋咀 罗丽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其诗文具有较为明显的湖湘地域特色,这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内容上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特色产品四个方面;其二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淡雅气质。
关键词 李东阳 茶陵派 诗文 地域特色
下载PDF
茶陵派陶诗接受与批评初探
17
作者 王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0-87,共8页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作为明代复古文学运动的滥觞,他们否定了明初台阁体从理学角度批评陶诗的做法,对陶诗的审美特征有了深入的把握。使得陶诗批评逐渐脱离理学思想阴影的笼罩,重新走向诗学正路。同时,茶陵派成员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作为明代复古文学运动的滥觞,他们否定了明初台阁体从理学角度批评陶诗的做法,对陶诗的审美特征有了深入的把握。使得陶诗批评逐渐脱离理学思想阴影的笼罩,重新走向诗学正路。同时,茶陵派成员的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徘徊于庙堂与山林之间,表现出越来越依恋田园山林的隐逸心态。这种心态趋向使得陶渊明成为他们诗歌中的日常书写,表现出对陶诗的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陶诗 接受 批评 影响
下载PDF
茶陵派形成时间新证——兼谈茶陵派研究的相关问题
18
作者 何宗美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6-43,48,共9页
关于茶陵派形成于何时,较为代表性的说法,有形成于成化与弘治两说。考察茶陵派形成时间最为关键的问题可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包括核心成员在内的茶陵派文人群体形成于何时,二是李东阳在这一群体的中心地位确立于何时。根据这两个条件,... 关于茶陵派形成于何时,较为代表性的说法,有形成于成化与弘治两说。考察茶陵派形成时间最为关键的问题可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包括核心成员在内的茶陵派文人群体形成于何时,二是李东阳在这一群体的中心地位确立于何时。根据这两个条件,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正式形成时间应为成化后期二十年至二十三年间,而不是形成于成化早期,更不会形成于弘治间。过去茶陵派研究很大程度上摭蔽了成化至弘治文学的研究,在成化二十几年中其大半还不是茶陵派一枝独秀的时期,而是诸家竞秀,各领风骚。研究成化文学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而不是简单地一概归于茶陵派而漠视此外的广阔的文学天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茶陵派 李东阳 形成时间
下载PDF
对茶陵派与复古派关系的三点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8-70,共3页
很多学者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关系有过论述,认为他们之间观点相同的方面是主要的。可是在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观点进行仔细比较之后,会发现它们在儒家"政教观"、复古的方法、审美标准三个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不能... 很多学者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关系有过论述,认为他们之间观点相同的方面是主要的。可是在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观点进行仔细比较之后,会发现它们在儒家"政教观"、复古的方法、审美标准三个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不能笼统地单看到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对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同也要有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廓清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关系的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复古 关系
下载PDF
茶陵派与复古派 被引量:11
20
作者 廖可斌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明代文学研究中,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和前七子复古派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作为当事人,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一方面说过“我师崛起杨(一清)与李(东阳),力挽一发回千钧”,肯定李东阳是复古派的开路人;一方面又批评李东... 在明代文学研究中,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和前七子复古派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作为当事人,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一方面说过“我师崛起杨(一清)与李(东阳),力挽一发回千钧”,肯定李东阳是复古派的开路人;一方面又批评李东阳“承弊袭常”,“工雕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二说似乎自相矛盾,不免滋人疑惑。明末清初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以力诋复古派为职志。他在李东阳与前七子的师生关系上作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复古 李东阳 李梦阳 前七子 刘瑾 复古运动 台阁体 康海 中国古典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