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茼蒿优良品种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曲士松 孙晋斌 《农业知识》 2001年第22期25-25,共1页
茼蒿属半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8~20℃.12℃以下生长缓慢,可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但停止生长。只能在春秋两季种植。现选育的适宜越冬栽培的茼蒿品种,耐寒性较强、产量较高,适宜日光温室栽培。
关键词 茼蒿属 半耐寒蔬菜 优良品种 越冬栽培 日光温室栽培 冷凉 适宜温度 平均叶数 叶宽 开展度
下载PDF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卫红 《现代农业》 2017年第2期5-5,共1页
茼蒿又叫蓬蒿、蒿菜、蒿子杆,它的花很像野菊,又名菊花菜。嫩茎、叶长而肥厚,全叶缘边呈羽状深裂,裂片呈倒披针形,叶缘锯齿状或有深浅不等的缺刻。依叶的大小及缺刻深浅又分大叶种及小叶种。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又有蒿之清气、菊之甘... 茼蒿又叫蓬蒿、蒿菜、蒿子杆,它的花很像野菊,又名菊花菜。嫩茎、叶长而肥厚,全叶缘边呈羽状深裂,裂片呈倒披针形,叶缘锯齿状或有深浅不等的缺刻。依叶的大小及缺刻深浅又分大叶种及小叶种。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又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鲜香嫩脆的美誉,营养成分丰富。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属 高产栽培 羽状深裂 倒披针形 大叶种 菊花菜 嫩茎 叶缘 营养成分 冷凉
下载PDF
秋栽茼蒿产量高
3
作者 梁茂荣 马鲁英 游志新 《农业知识》 2002年第15期24-24,共1页
茼蒿属菊科草本植物,喜欢冷凉气候,所以,秋季栽培产量高、品质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浸种催芽播种前3~5天,把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冲洗干净,稍微晾一下,放在15~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3~5天即可出芽。
关键词 茼蒿属 秋栽 秋季栽培 浸种催芽 冷凉气候 栽培技术 播前灌 沙壤地 平畦 造墒
下载PDF
山区夏秋冷凉露地种植茼蒿新品种对比试验
4
作者 谷建华 张洪亮 李群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第2期63-64,共2页
茼蒿属菊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约在唐朝中晚期引至我国中原栽培成功,最初作为药材收录于药王孙思邈《千金方》里。茼蒿'味甘,辛,无毒,可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保健蔬菜。茼蒿在冬、春... 茼蒿属菊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约在唐朝中晚期引至我国中原栽培成功,最初作为药材收录于药王孙思邈《千金方》里。茼蒿'味甘,辛,无毒,可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保健蔬菜。茼蒿在冬、春、秋季保护地种植越来越普遍,北方春、秋栽培为好,南方冬、春、秋三季均可栽培。但在夏季山区冷凉区域反季节栽培研究不够系统。现比较几种茼蒿品种在山区高海拔露地夏季栽培表现,为筛选适宜陕南留坝栽培的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属 单株产量 小区产量 开展度
下载PDF
经遗传工程改造的花色
5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7期6-6,共1页
Florigene B.V.宣布利用它近期获得专利的转化/再生系统改造茼蒿属(Chrysanthemum)花色.通过导入一种与花瓣色素形成有关的基因——苯基苯乙烯酮合成基因,使出色商品化品种“Money maker”的花色变为白色.经过广泛评估,荷兰遗传改良委... Florigene B.V.宣布利用它近期获得专利的转化/再生系统改造茼蒿属(Chrysanthemum)花色.通过导入一种与花瓣色素形成有关的基因——苯基苯乙烯酮合成基因,使出色商品化品种“Money maker”的花色变为白色.经过广泛评估,荷兰遗传改良委员会批准Florigene的请求,允许它在若干限制条件下,进行遗传改造茼蒿属的花卉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属 合成基因 CHRYSANTHEMUM 再生系统 苯基苯 乙烯酮 MAKER 遗传改造 色素形成 MONEY
下载PDF
青蒿素究竟来自哪里?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冰 《甘肃农业》 2015年第19期60-60,共1页
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的。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而不是"青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
关键词 青蒿素 屠呦呦 黄花蒿 原植物 方溃 茼蒿属 乙醚提取 草蒿 西汉末年 东汉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