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史”论冯友兰荀学研究方法论的嬗变
1
作者 李娴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重点在于论述荀学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正”和“负”的研究方法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荀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中国哲学史新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的指导下,融合新理学体系对荀子哲学进行重构,阐发荀学思想的价值,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智慧和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荀学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下载PDF
论荀悦对荀学的接受与转化
2
作者 刘延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在儒学暗淡的汉魏时期,荀学依然发挥着影响力。作为荀子的后人,荀悦在谶纬神学流行之际,继承其祖遗风,将荀子的自然天道观与东汉流行的“天人感应”说进行整合与重建,主张破除迷信、重视人为,体现出对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挺立;他主张“... 在儒学暗淡的汉魏时期,荀学依然发挥着影响力。作为荀子的后人,荀悦在谶纬神学流行之际,继承其祖遗风,将荀子的自然天道观与东汉流行的“天人感应”说进行整合与重建,主张破除迷信、重视人为,体现出对儒家人文主义精神的挺立;他主张“尽心力、任天命”,提出“三势”说,对荀子的“天生人成”思想进行转化应用;其“刑礼兼”的礼法并重的观点,则直接继承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可以说,荀悦的思想乃汉魏之际荀学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悦 荀子 荀学 接受史
下载PDF
论荀学的正统性及其对三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兼论荀学与法家学说的比较
3
作者 杨万江 《邯郸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2-75,共14页
长期以来,认为荀学歧出于儒家正统的说法严重地败坏了荀学的声望,并扭曲了人们对荀学的认识和理解。从梳理儒家正统,特别是商政法治传统开始,讨论荀学的道德理论、法权理论、法治市场经济理论和天下理论如何与三代到孔门中正人之价值的... 长期以来,认为荀学歧出于儒家正统的说法严重地败坏了荀学的声望,并扭曲了人们对荀学的认识和理解。从梳理儒家正统,特别是商政法治传统开始,讨论荀学的道德理论、法权理论、法治市场经济理论和天下理论如何与三代到孔门中正人之价值的儒家正统存在继承和发展关系,以此奠定荀学在儒家正统中的地位。与粗暴对待文明传统且没有价值根基的法家相比,一个在“明于天人之分”的法权价值框架内展开人类自由和利益关系的荀学,才是中国传统真正的法治精神和从德性到自由的现代性方向,最后总结了荀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 正统 三代政道
下载PDF
荀学与儒家的学统和道统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中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由于受传统和历史的影响,学术界对荀学的性质和定位,仍然存在着问题。无论是从儒家学统上还是在道统上,荀学都是孔子儒学的承继者和光大者,是毫不动摇地维护和弘扬儒家学术知识统一理想及人格和社会政治理想的重镇。
关键词 荀学 儒家 学统 道统 圣人 王天下
下载PDF
贾谊、荀学与黄老——简论贾谊的学术渊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晓乐 庄大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属于黄老之学的范围。贾谊的儒家思想因素往往被他纳入自己的黄老学系统,因此,他不能成为所谓"醇儒",同时,人们研究他的黄老之学也无法忽视其儒学中心和基础,这种思想类型和学术风格是从荀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贾谊的荀学师承使他的原本具有黄老学成分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向黄老之学靠拢,最终成为以进一步黄老化的荀学为主体的新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荀学 黄老 学术渊源
下载PDF
近代“经今古文”学派与“荀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铮 刘成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经今古文学派"的对立,可以说是自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经今古文学派"的研究和认识,近代以来可谓是鼎盛时期,但却很少涉及今、古文学派学者针对"荀学"不同态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问题。鉴于"经今... "经今古文学派"的对立,可以说是自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经今古文学派"的研究和认识,近代以来可谓是鼎盛时期,但却很少涉及今、古文学派学者针对"荀学"不同态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问题。鉴于"经今古文学派"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从经今古文学派对于"荀学"的不同态度出发,深入探寻近代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今文学派 近代古文学派 荀学
下载PDF
惠栋荀学思想刍议——以《荀子微言》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应宪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4,共7页
惠栋是乾嘉汉学吴派宗主,经学熟洽,著述等身。《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惠栋节选《荀子》篇章,作案语阐述微言。他以《易》理解《荀》义,以“绘事后素”释“礼后”,由“尊儒”论重“师法... 惠栋是乾嘉汉学吴派宗主,经学熟洽,著述等身。《荀子微言》是他的一部重要荀学著作,也是汉学家专治《荀子》的肇始之作。惠栋节选《荀子》篇章,作案语阐述微言。他以《易》理解《荀》义,以“绘事后素”释“礼后”,由“尊儒”论重“师法”,由辨“危、微、精、一”以驳程朱,均透露出松崖的学术旨趣,体现了《荀子微言》真正“微言”之所在。在《松崖笔记》、《九目翟斋笔记》、《易微言》、《九经古义》等著作中,惠栋多处论及《荀子》,反映其“尊荀”思想。在清代中叶的荀学复兴运动中,惠栋占有重要一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栋 荀子微言 荀学复兴
下载PDF
荀学与思孟学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青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2,24,共9页
荀子所处的文化历史语境与子思、孟子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导致了荀学在价值取向与言说策略上与思孟之学的重要差异。而荀子诗学与孔子和孟子诗学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是这种差异的反映。
关键词 荀学 思孟学派 诗学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荀学与思孟后学的关系及其对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涅 《东岳论丛》 2003年第1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思孟之学 荀学 宋明理学 关联
下载PDF
“学术与政治之间”——以梁启超“荀学”评价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0,共5页
梁启超在不同时期对"荀学"评价的变化,展示了他一生游离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活动轨迹。在梁启超热衷于政治宣传的时期,他抨击"荀学"。在政治失意游历欧洲之后的几年中,他借学术手段而行其政治思想,这段时间他对"... 梁启超在不同时期对"荀学"评价的变化,展示了他一生游离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活动轨迹。在梁启超热衷于政治宣传的时期,他抨击"荀学"。在政治失意游历欧洲之后的几年中,他借学术手段而行其政治思想,这段时间他对"荀学"的评价与早年不同,但并不客观。梁启超晚年全身心投入学术事业以后,能够客观评价"荀学",为其一生的学术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荀学 学术 政治
下载PDF
荀子:“心伪”与“大本”——从清儒荀学研究的不足看当下荀学复兴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路德斌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2-22,共11页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个千年衰微不振的困顿境地。事实上,荀学与孟学一样,皆乃"大本"得立之学,只是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的工作不是通过"性"概念而是通过"伪"一概念来完成的。透过"伪"之概念,荀子确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知性主体,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复兴 心伪 大本
下载PDF
从《明史》和《清史稿》看荀学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之声 周炽成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
明清是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时期。《明史》《清史稿》是记载明清历史发展的大宗史料。《清史稿》出现荀子的次数比《明史》多14次,并且与荀子有关的内容在两史中的分布和关切也各不同。荀学对明清官方的影响处于边缘地位,明清时代对《荀... 明清是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时期。《明史》《清史稿》是记载明清历史发展的大宗史料。《清史稿》出现荀子的次数比《明史》多14次,并且与荀子有关的内容在两史中的分布和关切也各不同。荀学对明清官方的影响处于边缘地位,明清时代对《荀子》的重视、荀子性恶论的评价、荀子传经的关注亦各不同。明清荀学经历了由抑荀到扬荀的发展演变,与两代的政治、学术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考察两史成书的背景,清代实学发展与荀学复兴基本没有影响《明史》对待荀子的态度,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史稿》对荀子的态度。十九世纪末以来的西学传入对《清史稿》记载和评价荀子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清史稿 明清 荀子 荀学 西学 影响
下载PDF
试论“荀学”对“秦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6,共4页
作为秦地文化的"秦文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秦地也是战国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作为战国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无疑与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荀子》一书思想与... 作为秦地文化的"秦文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秦地也是战国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作为战国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无疑与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荀子》一书思想与韩非、李斯等人以及与《吕氏春秋》、《尉缭子》、《商君书》等书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确认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的确是先秦战国时期的集大成的思想学术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 秦文化 秦文化区
下载PDF
汉唐荀学的嬗变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涛 《船山学刊》 2012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本文以两汉至唐代为研究区间,考察荀学的嬗变结构及其发展特点。两汉时期,汉儒重视荀子礼论等外王学,并对荀子人性论大多采取包容态度。魏晋至隋朝,荀子地位总体上仍受重视与肯定,这一时期的儒者继承荀子的重礼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则对... 本文以两汉至唐代为研究区间,考察荀学的嬗变结构及其发展特点。两汉时期,汉儒重视荀子礼论等外王学,并对荀子人性论大多采取包容态度。魏晋至隋朝,荀子地位总体上仍受重视与肯定,这一时期的儒者继承荀子的重礼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则对荀子有较多贬损。唐代荀学存在着尊荀与贬荀两种路向,尊荀派势力在荀学的一些重要领域都与贬荀派有着交锋,彼此的影响不分轩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荀学 礼论 人性论
下载PDF
蓬勃兴起的荀学研究——全国首届荀子学术研讨会概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孔宝 《管子学刊》 1991年第1期92-94,83,共4页
由山东孔子学会、临沂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荀子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0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论文(专著)近30篇(部)。与会学者就如下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
关键词 荀子 学术研讨会 齐文化 思想体系 荀学 自然观 临沂地区 政治思想 学者 孔子
下载PDF
荀学的焦点:体常尽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太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6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荀学 体常尽变 荀子 常变观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苏轼的哲学思想及其荀学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金旺 《宜宾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97-105,共9页
苏轼的道心人心论与理学家的含义不同,显示了他用当时流行的术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从其性与天道所具有的超越性看,苏轼的思想具有孟学一路的特点。但从苏轼人心的认知功能及人性论等来看,他的思想又有荀学的特征。苏轼的思想由于... 苏轼的道心人心论与理学家的含义不同,显示了他用当时流行的术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从其性与天道所具有的超越性看,苏轼的思想具有孟学一路的特点。但从苏轼人心的认知功能及人性论等来看,他的思想又有荀学的特征。苏轼的思想由于自身完善性的需要,他一方面吸收了孟子天道超越性思想,以便确立道德信仰的终极根源;另一方面他出于对实践和规范人的礼法制度的重视,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荀子思想的影响。台湾学者刘又铭认为荀学在当今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因而具有荀学品格的苏轼之学也就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孟学 荀学 认知之心 超越性
下载PDF
荀学的基本精神与齐文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晨阳 《管子学刊》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荀学的基本精神与齐文化高晨阳一、引言文化乃人的创造物。因此,它必然是人的精神或心灵的外现或外化。反过来说,某种形态的文化体现着某种特定的精神或心灵。从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看,这种精神可以分为两种:实践理性和认知理性。认知... 荀学的基本精神与齐文化高晨阳一、引言文化乃人的创造物。因此,它必然是人的精神或心灵的外现或外化。反过来说,某种形态的文化体现着某种特定的精神或心灵。从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看,这种精神可以分为两种:实践理性和认知理性。认知理性重在求真,以认识和支配对象为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理性 齐文化 荀子 实践理性 逻辑学 基本精神 认识论问题 荀学 主体与客体 思孟
下载PDF
文明接榫与文化疏通:王恩洋荀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5-32,共8页
民国荀学研究当有王恩洋先生的一席之地。王恩洋荀学研究看似属学案体式,实则具有深刻的问题意识与文化关怀,已然具备了现代学术视野。其研究构成了文明接榫与文化疏通两大学术景观,融摄了中西横纵向比较与中国哲学古今比较两大学术论... 民国荀学研究当有王恩洋先生的一席之地。王恩洋荀学研究看似属学案体式,实则具有深刻的问题意识与文化关怀,已然具备了现代学术视野。其研究构成了文明接榫与文化疏通两大学术景观,融摄了中西横纵向比较与中国哲学古今比较两大学术论域。从文明接榫角度观之,王恩洋从中西经验论映照与比勘维度,得出了荀子是中国二千年前之经验哲学大师的结论,实含有将荀子思想与世界文明接榫的学术意旨。从文化疏通角度观之,将荀子置诸先秦甚至中国哲学史中定位,辨通儒佛,引佛论荀,融摄孟荀,以孟荀合观的研究视域,从义理研究与训诂梳理、学理分析与情理共鸣、阐扬其长与不避其短三大维度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实含有还原荀子与文化疏通之学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接榫 文化疏通 民国荀学 王恩洋 荀学研究
下载PDF
荀学历史命运的再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文郁 Hou Jian 《孔学堂》 2015年第4期59-67,194-207,共23页
荀子对先秦原始儒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原始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高峰,尤其在传承儒家经典方面功勋卓著。但荀子及其学说在两汉经学居于主流的时代地位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荀子学说与被奉为官方学说的董仲舒公羊学的根本对立。中唐时代由... 荀子对先秦原始儒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原始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高峰,尤其在传承儒家经典方面功勋卓著。但荀子及其学说在两汉经学居于主流的时代地位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荀子学说与被奉为官方学说的董仲舒公羊学的根本对立。中唐时代由于韩愈和杨倞的推动,荀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韩愈的"大醇小疵"却又为荀学的发展罩上了阴影。韩愈对荀学的发展既有功也有过。宋明理学昌盛时期,荀学再次陷入低谷,因为荀子性恶论被误解,其天人相分说又与理学家们的天人合一说格格不入,这注定了荀学被理学家们封杀的命运。清代乾嘉学派的崛起为荀学的发展廓清了道路,荀学出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局面。晚清出现的短暂"排荀"运动不过是当时春秋公羊学回光返照的一个投影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 董仲舒 韩愈 杨倞 汪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