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荆芥属一新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长山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发表了河南荆芥属一新种,即河南荆芥 Nepeta heensisC.S.Zhu,sp.nov.。
关键词 荆芥属 河南荆芥 新种
下载PDF
两种荆芥属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重远 江力宣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2年第6期260-260,共1页
作者研究了荆芥属植物 Nepeta cam-phorata Boiss.& Heldr.in Boiss(NC)和N.argolica ssp.dirphya (Boiss.)Strid &Kit Tan(NA)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NC 和 NA 精油的收率分别为0.75%和0.73%。用 GC-MS ... 作者研究了荆芥属植物 Nepeta cam-phorata Boiss.& Heldr.in Boiss(NC)和N.argolica ssp.dirphya (Boiss.)Strid &Kit Tan(NA)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NC 和 NA 精油的收率分别为0.75%和0.73%。用 GC-MS 法从这2种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52个成分,其中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 NA 荆芥属植物 精油 化学成分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荆芥及其混淆品的种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峰 陈敏 +2 位作者 汪付田 李娜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79,共3页
关键词 裂叶荆芥 混淆品 种子 荆芥属植物 胃肠胀气 唇形科 解表散 罗勒
下载PDF
荆芥繁育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新颖 李杨 +1 位作者 程明明 谢一格 《新农业》 2017年第5期23-23,共1页
荆芥(Nepeta cataria L.),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芳香植物,是我国常用的中草药。其茎坚挺直立,多分枝,基部木质化,株高40-120厘米,叶卵形,被白色短柔毛,花序聚伞状,上部顶生,下部腋生,花冠浅紫色或白色,下唇具紫点,
关键词 荆芥属 浅紫色 多年生草本 短柔毛 唇形科 试验研究 组织培养 初代培养基 假苏 繁殖技术
原文传递
荆芥栽培技术
5
作者 何晓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0期34-34,共1页
荆芥属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冠扇形,株高一般在50-60 cm,根为须根系,较发达,一般分布在10-20 cm的耕作层内;茎为假二叉分枝,无论主茎和分枝,基部圆形,中上部为四棱形。分枝力强,主茎可发生8-11个一级分枝,一级分枝可发生4-6个二... 荆芥属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冠扇形,株高一般在50-60 cm,根为须根系,较发达,一般分布在10-20 cm的耕作层内;茎为假二叉分枝,无论主茎和分枝,基部圆形,中上部为四棱形。分枝力强,主茎可发生8-11个一级分枝,一级分枝可发生4-6个二级分枝,分枝对生;叶为卵形,黄绿色或绿色,有茸毛,长约3-4 cm,宽1.5-2.0 cm,叶片较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着生在主茎及分枝顶部,长约7-15cm不等,花环形、簇生,为紫色或白色,果为瘦果,凹陷,成熟后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二叉分枝 荆芥属 栽培技术 四棱形 唇形科 级分 基部 大田管理 品种产量 水分管理
下载PDF
荆芥的栽培技术
6
《河南农业》 1992年第2期28-28,共1页
荆芥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富含芳香性植物油,以叶片含量最高,味鲜美,具有“消食下气、醒酒、助脾胃、利五脏”等功能。荆芥生育周期短,再生力强,一年中适宜生长季节较长(4~11月)。从播种至开花只需60~70天,从开花至种子成熟... 荆芥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富含芳香性植物油,以叶片含量最高,味鲜美,具有“消食下气、醒酒、助脾胃、利五脏”等功能。荆芥生育周期短,再生力强,一年中适宜生长季节较长(4~11月)。从播种至开花只需60~70天,从开花至种子成熟需25天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属 唇形科 再生力 栽培技术 生育周期 芳香性 生长季节 种子成熟 播种育苗 草苫
下载PDF
速冻荆芥
7
《技术与市场》 2000年第1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速冻机 荆芥属 挂冰衣 漂烫 药用保健价值 工艺流程 冻结成块 原料选择 加工技术 原料处理
下载PDF
散风解表荆芥穗
8
作者 锦达 《家庭中医药》 1995年第3期53-53,共1页
荆芥属唇形科植物,在古代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自元明以来已成为中医临床极其常用的一种疏风解表药,为众多医家所推崇,作为蔬菜的一员就逐渐被人们忘却了。《本草纲目》记载了历代医家对荆芥的盛誉,云:“荆芥,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荆芥 中医临床 唇形科植物 荆芥属 麻疹透发不畅 解表药 一年生草本植物 实验研究 历代医家
下载PDF
荔枝草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蒋毅 罗思齐 郑民实 《医药工业》 CAS 1987年第8期349-351,共3页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的全草粗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体外抑制作用。从中分到八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六个单体为高车前素(hispidulin,I);泽兰黄酮(nepetin,III);4-羟基苯基乳酸(4-hydroxyphenyllactic aci...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的全草粗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体外抑制作用。从中分到八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六个单体为高车前素(hispidulin,I);泽兰黄酮(nepetin,III);4-羟基苯基乳酸(4-hydroxyphenyllactic acid,IV);咖啡酸(caffeic acid,V);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VII);假荆芥属甙(nepitrin,VIII)。其中咖啡酸对单纯疱疹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草 高车前素 泽兰黄酮 荆芥属 咖啡酸 4-羟基苯基乳酸 高车前甙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荔枝草中黄酮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明 于娇 +2 位作者 陈虹 杨杰 王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第4期34-36,53,共4页
目的:为荔枝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0.5%的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42nm。结果:高车前苷与假荆芥属苷分别在0.0472~0.472μg(r=0.99... 目的:为荔枝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0.5%的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42nm。结果:高车前苷与假荆芥属苷分别在0.0472~0.472μg(r=0.9999)和0.0275~0.275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荔枝草在5月上旬未开花前黄酮含量积累达到最大,可参考作为荔枝草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草 不同采收期 高车前苷 荆芥属
下载PDF
烟管蓟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伟 汤良杰 +3 位作者 袁建丹 康钦钊 李丽梅 陈胡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781-6789,共9页
目的研究烟管蓟Cirsium pend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烟管蓟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树脂素-4-O-β-D... 目的研究烟管蓟Cirsium pend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烟管蓟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树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络石苷(2)、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4)、stachannin A(5)、顺丁烯二酸二甲酯(6)、绿原酸甲酯(7)、4-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8)、高车前苷(9)、假荆芥属苷(10)、刺五加苷B(11)、3,5-二羟基苯乙醇-3-O-β-D-葡萄糖(12)、芹菜素二甲醚(13)、丁香脂醇(14)、鹅掌楸树脂醇A(15)、4-O-乙酰基咖啡酸(16)、络石苷元(17)、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8)、高车前素(19)、蓟黄素(20)、(7R,7′R,7′′R,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21)、(7R,7′R,7′′R,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22)、linaroside(23)、大蓟苷(24)、金合欢素(25)、滨蓟黄苷(26)、β-胡萝卜苷(27)、白桦酯醇(28)、柳穿鱼黄素(29)和田蓟苷(30)。结论除化合物7、26和27之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9、18、20、24、25和30之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管蓟 化学成分 滨蓟黄苷 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 荆芥属 白桦酯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