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草原白蘑菌种分离及菌丝体生长因子的筛选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马荣山
方蕊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
文摘
草原白蘑是我国珍稀食用菌资源,由于草场退化及人为过度采集,产量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草原白蘑且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对其生长因子进行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菌褶处的组织进行分离菌丝体,萌发率为38%。草原白蘑的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当碳氮比为20:1~30:1时,菌丝生长较快。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7.0。VB1浓度为10mg.L-1时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
关键词
草原白蘑
菌丝分离
生长因子
-
Keywords
Tricholoma mongolicum
mycelium separation
growth factor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草原白蘑菌丝体主要生长因子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矫天育
牛长满
苏晓田
-
机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共3页
-
文摘
草原白蘑是我国宝贵的食用菌资源,但由于草原退化及人为过度采收等原因,其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产量不断下降。而且人工栽培至今未获实质性突破。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现对其菌丝体主要的生长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白蘑菌丝体生长温度22~28℃,最佳碳源为淀粉,其次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有机氮源如酵母膏,无机氮源中以氯化铵为好。添加维生素对菌丝体生长无明显影响。pH5.5~7.5,最适pH6,最佳碳氮比为20∶1~40∶1。
-
关键词
草原白蘑
菌丝体
生长因子
草原退化
人工栽培
食用菌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草原白蘑菌种分离及菌丝体生长因子试验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马荣山
凌岚
方蕊
卢媛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
文摘
草原白蘑是我国宝贵的珍稀食用菌资源,由于草场退化及人为过度采集,产量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草原白蘑且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现对其生长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菌褶处的组织进行分离菌丝体,萌发率在35%。草原白蘑的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当碳氮比为20:1~30:1时,菌丝生长较快。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2~28℃,最适pH为6.5~7.0。Vc、VB6和α-萘乙酸能较好地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
关键词
草原白蘑
菌丝分离
生长因子
-
Keywords
Tricholoma mongolicum
mycelium separation
growth factor
-
分类号
Q93-331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蒙古口蘑担孢子萌发及初生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晓婷
郭九峰
王淑妍
李亚娇
袁丽丽
那日
-
机构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6-14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7014)
-
文摘
以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为试材,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担孢子及菌丝体形态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蒙古口蘑担孢子萌发及初生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担孢子呈肾形或椭圆形,大小约为(4~6)μm×(6~9)μm;担孢子在培养基上萌发出肉眼可见的微小菌落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MS培养基中添加1.5g·L^(-1)酵母粉和1.5g·L^(-1)酸水解酪蛋白,对担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初生菌丝菌落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等有关特征,发现有5种明显不同类型的初生菌丝,分别为菌丝绒毛型、菌丝贴生型、菌丝稀薄型、成簇生长型、缓慢生长型。另外,采用rDNA-ITS方法、PCR产物测序及NCBI-Blast比对,证明试验材料为蒙古口蘑。该试验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丝体直接PCR的方法,为进行有关食用菌DNA分子方面研究提供了便利;该研究结果可为蒙古口蘑担孢子交配型研究提供依据,为珍稀食用菌研究积累资料。
-
关键词
草原白蘑
生长发育
有性繁殖
单核菌丝
生物学习性
-
Keywords
Tricholoma mongolicum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exual reproduction
mononuclear mycelia
biological habit
-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