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预处理对乳酸发酵草莓汁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红艳 李增权 徐明磊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4,共8页
为提高乳酸发酵草莓汁品质,将不同功率(150、300、450 W)超声波应用于草莓汁乳酸发酵前处理环节,研究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对乳酸发酵草莓汁的营养及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草莓汁中酚类物质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 为提高乳酸发酵草莓汁品质,将不同功率(150、300、450 W)超声波应用于草莓汁乳酸发酵前处理环节,研究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对乳酸发酵草莓汁的营养及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草莓汁中酚类物质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改善乳酸发酵草莓汁的感官品质。其中,300 W超声波处理草莓汁经乳酸发酵后具有更低的色差值,更高的红色值、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且该产品具有更优良的感官品质。这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前处理方式应用于草莓果汁的乳酸发酵,研究结果为提高草莓乳酸发酵果汁综合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超声波预处理 乳酸发酵 色泽 抗氧化活性 感官评价
下载PDF
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潘见 曾庆梅 +2 位作者 谢慧明 杨毅 徐惠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热敏性果汁——纯草莓汁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下,草莓汁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压力为350MPa,保压3min即可全部杀灭;霉菌和... 本文研究热敏性果汁——纯草莓汁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下,草莓汁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压力为350MPa,保压3min即可全部杀灭;霉菌和酵母菌较大肠菌群耐压,压力为350MPa,保压10min可全部杀灭;果汁中虽含多种耐压菌,但经500MPa,保压15min处理,菌落总数还可降至30cfu/ml,达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超高压杀菌 菌落总数 霉菌 酵母菌 大肠菌群
下载PDF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汁中的多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建波 刘伟 +2 位作者 崔艳梅 赵道远 杨明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4,共4页
建立了浊点萃取(CPE)对草莓汁中的7种农药(克百威、异丙威、甲霜灵、杀扑磷、敌草隆、烯酰吗啉和苯噻酰草胺)进行萃取富集,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 建立了浊点萃取(CPE)对草莓汁中的7种农药(克百威、异丙威、甲霜灵、杀扑磷、敌草隆、烯酰吗啉和苯噻酰草胺)进行萃取富集,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Tween-20),该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分析物进行提取与富集。实验确定了CPE方法的优化条件:Tween-20的浓度为3%(V/V)、硫酸钠和正丁醇的浓度分别为12%(W/V)和5%(V/V)、平衡温度为50℃以及平衡时间为40min;色谱条件:流动相为V(甲醇)∶V(水)=70∶30,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在草莓汁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5%~92.8%,检出限是0.9~2.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残留 草莓汁
下载PDF
草莓汁加工过程中Vc变化及其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愿军 熊卫东 +2 位作者 许克勇 樊浩丽 侯红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94,共5页
 以新鲜草莓果实为原料,对草莓汁加工过程中的Vc含量变化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洗方式对草莓V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快速清洗有利于草莓果中Vc的保存;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草莓Vc含量亦有较大影响,热水热烫、蒸汽热烫均可使草莓...  以新鲜草莓果实为原料,对草莓汁加工过程中的Vc含量变化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洗方式对草莓V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快速清洗有利于草莓果中Vc的保存;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草莓Vc含量亦有较大影响,热水热烫、蒸汽热烫均可使草莓的Vc含量降低,而微波热烫较热水热烫及蒸汽热烫的Vc保存率高,且微波热烫后草莓果中的Vc含量还较原始果中提高了1.77%~5.31%;热压榨方式有利于保持草莓的Vc含量;澄清工序中,冷却澄清结合添加0.03%EDTA+0.03%植酸有利于保持草莓中的Vc;草莓汁灭菌时采用90℃灭菌15min的效果最好,而且其Vc保存率可达98.56%;灭菌后快速冷却有利于草莓汁中的Vc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加工过程 微生物C 含量变化 控制方法
下载PDF
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陆道礼 李国文 +1 位作者 陈庶来 董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初步考察了影响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变化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考察指标,对维生素C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三因素中含空气量对维生素C的变化有显著影响。最佳加工贮藏... 初步考察了影响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变化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考察指标,对维生素C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三因素中含空气量对维生素C的变化有显著影响。最佳加工贮藏初步工艺为:采用热榨加工工艺,在15-18℃冷室,无氧贮藏方式。为草莓汁的进一步加工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加工贮藏 热榨 加工工艺 维生素C 稳定性 保存率 影响 因素 变化
下载PDF
中温协同超高压处理对草莓汁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尹琳琳 杨建涛 +3 位作者 刘海涛 叶韬 汪姣 陈计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11,共6页
研究中温协同超高压(45℃、400 MPa、15 min)技术对鲜榨草莓汁在4℃贮藏条件下的微生物、流体特性、组织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超高压技术相比,中温协同超高压处理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在贮藏期间无微生物增值(对数值小... 研究中温协同超高压(45℃、400 MPa、15 min)技术对鲜榨草莓汁在4℃贮藏条件下的微生物、流体特性、组织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超高压技术相比,中温协同超高压处理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在贮藏期间无微生物增值(对数值小于1),霉菌、酵母菌均无检出;鲜榨草莓汁的流变学特性更偏向于假塑性流体、黏度增大;组织中果胶含量升高、悬浮稳定性增强;色泽稳定性方面亮度增加,而红色度减弱(a*减小)、黄色度增加(b*增大),△E变化较大,浊度与褐变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中温协同超高压处理后,4℃贮藏期间鲜榨草莓汁的各项品质的稳定性均优于单纯超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超高压 中温 贮藏品质
下载PDF
超滤技术对草莓汁中重要芳香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同一 李景明 +1 位作者 倪元颖 阎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7-220,共4页
选用“宝交早生”草莓为原料研究了超滤技术对草莓汁中重要芳香成分的影响及主要原因。在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PS-SPS)三种超滤膜的比较中筛选出适宜草莓汁澄清的PS膜和PS-SPS共混... 选用“宝交早生”草莓为原料研究了超滤技术对草莓汁中重要芳香成分的影响及主要原因。在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PS-SPS)三种超滤膜的比较中筛选出适宜草莓汁澄清的PS膜和PS-SPS共混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浓缩果汁中芳香成分,作气谱分析,比较超滤前后芳香成分的变化,共混膜对芳香成分的保留率优于PS单一膜,酸类、醇类芳香成分的保留优于酯类的保留。实验确定了超滤中引起芳香成分损失的三种因素:超滤膜的吸附作用、筛分作用、超滤中循环处理引起的挥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草莓汁 芳香成分
下载PDF
嗅探分析(sniffing)在草莓汁芳香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景明 阎红 +1 位作者 倪元颖 蔡同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将嗅探装置 (sniffing)与气相色谱 (GC)联接 ,采用感官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草莓汁芳香成分 ,检测到 1 9种对整体香气有作用的芳香组分。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 (GC MS)方法对上述芳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确定了其中的 1 5... 将嗅探装置 (sniffing)与气相色谱 (GC)联接 ,采用感官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草莓汁芳香成分 ,检测到 1 9种对整体香气有作用的芳香组分。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 (GC MS)方法对上述芳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确定了其中的 1 5种芳香成分。通过比较 ,发现感官分析具有更直接、更灵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芳香成分 检测 感官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 嗅探分析
下载PDF
酶法生产草莓汁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利娜 王璋 许时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9-92,共4页
研究了直接榨汁、解冻后榨汁、纤维素酶酶解、果胶酶酶解四种方法对生产草莓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生产草莓汁效果最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酶加入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草莓汁出汁率、花色苷及Vc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 研究了直接榨汁、解冻后榨汁、纤维素酶酶解、果胶酶酶解四种方法对生产草莓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生产草莓汁效果最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酶加入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草莓汁出汁率、花色苷及Vc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制取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是:酶加入量0.005%、酶解时间1h、酶解温度50℃。此条件下生产的草莓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果胶酶 花色苷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冷冻草莓汁异味成分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见 周典飞 +3 位作者 王颖 王莉 王硕 张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7-230,共4页
为了解超高压处理的草莓汁在冷冻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物质的主要成分,400MPa压力处理15min的草莓汁分别置于-60、-18、-5℃条件贮藏4周时间,采用不同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和气质联用法分析、鉴定草莓汁冷冻贮藏后香气成分,找出异味... 为了解超高压处理的草莓汁在冷冻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物质的主要成分,400MPa压力处理15min的草莓汁分别置于-60、-18、-5℃条件贮藏4周时间,采用不同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和气质联用法分析、鉴定草莓汁冷冻贮藏后香气成分,找出异味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草莓汁经冻藏后香气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不悦的异味;通过对比新鲜草莓汁,发现草莓汁在冻藏后产生了硫化氢和异辛醇,该两种物质是草莓汁冻结异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质谱联用法 草莓汁 异味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对草莓汁果胶甲酯酶钝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波波 王丹 +3 位作者 马越 张超 赵晓燕 霍乃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14-316,338,共4页
研究不同条件超高压处理及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对调配草莓汁果胶甲酯酶(PME)钝化作用的影响。以完成调配的草莓汁为对照,分别考察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以及处理次数对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高压处理及UHT处理与对... 研究不同条件超高压处理及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对调配草莓汁果胶甲酯酶(PME)钝化作用的影响。以完成调配的草莓汁为对照,分别考察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以及处理次数对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高压处理及UHT处理与对照组相比都能导致PME酶活性降低(p〈0.05)。200、400MPa(30℃,20min)处理对PME钝化效果与UHT处理相当,达到一定压力(600MPa)钝化效果明显强于UHT处理;超高压处理时间越长,PME钝化效果越明显;超高压协同温度30~60℃处理对PME钝化无显著差异;超高压处理时间一定,增加处理次数对PME钝化作用不明显。贮藏30d后,不同处理PME酶活性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超高温瞬时灭菌 调配草莓汁 果胶甲酯酶
下载PDF
草莓汁中糖酸组成分析及其在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佳秀 张春岭 +3 位作者 刘慧 陈大磊 刘杰超 焦中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8-273,共6页
为了解草莓汁的糖酸组成特点并探索其在掺假鉴别中的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个品种草莓果汁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索其在草莓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草莓汁中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葡... 为了解草莓汁的糖酸组成特点并探索其在掺假鉴别中的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个品种草莓果汁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索其在草莓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草莓汁中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不同品种草莓果汁中各种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葡萄糖与果糖的比值受品种影响较小,柠檬酸占检测到总有机酸含量的62.39%~82.73%。通过分析草莓原汁及其掺假样品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线性辨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对草莓果汁与掺加梨汁、苹果汁、杏汁和桃汁等掺假样品的区分,而且掺假量越大,区分效果越好。草莓果汁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成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能够对掺假草莓果汁进行较好地区分,可用于草莓果汁掺假鉴定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高效液相色谱 可溶性糖 有机酸 掺假鉴定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强脉冲磁场对草莓过氧化物酶的钝化及对草莓汁的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江涛 郑必胜 肖凯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1,105,共4页
以冷冻丙酮法制备草莓过氧化物酶粗酶液。以愈创木酚、双氧水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测过氧化物酶活性;以草莓汁为原料,施加强脉冲磁场进行杀菌实验。研究了磁感应强度、脉冲数对过氧化物酶活性、草莓汁中菌落总数、霉... 以冷冻丙酮法制备草莓过氧化物酶粗酶液。以愈创木酚、双氧水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测过氧化物酶活性;以草莓汁为原料,施加强脉冲磁场进行杀菌实验。研究了磁感应强度、脉冲数对过氧化物酶活性、草莓汁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28±1℃)下,当磁感应强度为18.9T,脉冲数为9个时,就可以把草莓过氧化物酶活性钝化到处理前的8%;当磁感应强度达到17.3T以上,脉冲数达到12个以上时,菌落总数可以降低到100cfu/mL以下,霉菌、酵母菌可以被全部杀灭,可以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磁场 草莓过氧化物酶 草莓汁 钝化 杀菌
下载PDF
超高压和UHT对草莓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波波 王丹 +3 位作者 马越 张超 霍乃蕊 赵晓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和超高温瞬时灭菌对调配草莓汁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未处理调配草莓汁为对照,研究不同压力、处理时间、协同温度、间歇次数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PPO残余活性。处理压力越大... 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和超高温瞬时灭菌对调配草莓汁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未处理调配草莓汁为对照,研究不同压力、处理时间、协同温度、间歇次数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PPO残余活性。处理压力越大,PPO活性越小,600MPa处理与UHT处理对PPO钝化作用相当。400MPa条件下:30℃时,较短时间超高压处理(20~40min)PPO活性变化不显著,60min处理显著降低;20min时,30~45℃协同超高压处理PPO活性基本无变化,60℃与超高压对PPO活性钝化的正协同效果更明显;间歇性处理2次10min(20min)与20min(40min)1次处理相比PPO活性下降(P〈0.05);贮藏30d后,UHT处理酶活性恢复约14.4%(P〈0.05),各超高压处理组与0d贮藏相比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超高温瞬时灭菌 草莓汁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聚砜、磺化聚砜及共混膜在草莓汁超滤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同一 李景明 +1 位作者 闫红 倪元颖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6-39,共4页
选用“宝交早生”草莓为原料研究了超滤技术在草莓汁超滤澄清中的应用选用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PS-SPS)3种超滤膜,通过比较果汁通量衰减、超滤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pH值和澄清度的... 选用“宝交早生”草莓为原料研究了超滤技术在草莓汁超滤澄清中的应用选用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PS-SPS)3种超滤膜,通过比较果汁通量衰减、超滤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pH值和澄清度的影响、超滤膜清洗后水通量恢复率,筛选出适宜草莓汁澄清的PS膜和PS-SPS共混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果汁中芳香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PS-SPS对芳香成分的保留优于PS,果汁中的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澄清 草莓汁 聚砜 磺化 共混膜 膜分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草莓汁中损伤亚致死大肠杆菌与酿酒酵母的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晓婵 赵伟 +1 位作者 杨瑞金 吴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9-83,共5页
为探寻高压脉冲电场对果汁中微生物的杀灭情况,揭示亚损伤微生物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以草莓汁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高压脉冲电场对草莓汁中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损伤亚致死细胞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汁中大肠杆菌亚致死细胞... 为探寻高压脉冲电场对果汁中微生物的杀灭情况,揭示亚损伤微生物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以草莓汁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高压脉冲电场对草莓汁中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损伤亚致死细胞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汁中大肠杆菌亚致死细胞数目受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一定处理条件下(25kV/cm、200μs、10℃)大肠杆菌亚致死对数值最高达到1.339,亚致死细胞数目较多;但酿酒酵母亚致死情况受处理条件的影响较小,且亚致死对数均低于0.4,亚致死细胞产生数目较大肠杆菌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草莓汁 大肠杆菌 酿酒酵母 亚致死
下载PDF
高压均质对草莓汁中抗氧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帅希祥 杜丽清 +1 位作者 涂行浩 张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0,共5页
以新鲜草莓汁为原料,研究了高压均质对草莓汁中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草莓汁中总酚、维生素C、花色苷含量均逐渐减少;40 MPa压力处理显著降低了总酚含量(p<0.05),但对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 以新鲜草莓汁为原料,研究了高压均质对草莓汁中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草莓汁中总酚、维生素C、花色苷含量均逐渐减少;40 MPa压力处理显著降低了总酚含量(p<0.05),但对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80和120 MPa压力处理显著降低了这三个指标的含量(p<0.05)。经过不同压力均质处理后的草莓汁的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抗氧化活性,与未经处理的草莓汁相比均下降,且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草莓汁的FRAP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p<0.05),80 MPa压力显著降低了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p<0.05),说明草莓汁中抗氧化成分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高压均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榨汁条件对草莓汁组成及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孔繁东 张智明 林昌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17,共6页
草莓经热榨(HP)、冷榨(CP)及冷冻解冻榨(FTP)汁,3种汁于5~6℃贮存40d,3种压榨汁总糖、还原糖、Vc、单宁、可溶固形物含量及pH值降低,总酸升高;草莓汁中Vc不稳定,极难保存;草莓汁中花青苷不稳定,损失... 草莓经热榨(HP)、冷榨(CP)及冷冻解冻榨(FTP)汁,3种汁于5~6℃贮存40d,3种压榨汁总糖、还原糖、Vc、单宁、可溶固形物含量及pH值降低,总酸升高;草莓汁中Vc不稳定,极难保存;草莓汁中花青苷不稳定,损失很快,3种果汁无明显差异,最终草莓汁的色泽主要是聚合色素的色泽;HP汁聚合色度,褐变指数较高,褐变速度较快,FTP汁褐变速度相对较慢,褐变程度较低;草莓汁中Vc、单宁、还原糖含量与聚合色度、褐变指数负线性相关,与花青苷色度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 草莓汁 花青苷 色度 贮存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对草莓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晓婵 赵伟 +2 位作者 杨瑞金 顾艳洁 李春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在不同电场强度(20-35kV/cm)处理时间(100—400μs)处理对草莓汁杀菌效果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还进一步比较了高压脉冲电场和传统热杀菌(95℃,30S)处理后和贮藏过程中草莓汁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在不同电场强度(20-35kV/cm)处理时间(100—400μs)处理对草莓汁杀菌效果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还进一步比较了高压脉冲电场和传统热杀菌(95℃,30S)处理后和贮藏过程中草莓汁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压脉冲电场的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草莓汁抗氧化活性略有降低,但其损失程度比传统热杀菌小.且在储藏过程中保存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脉冲电场 抗氧化活性 热杀菌
下载PDF
草莓汁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娜 孙翔宇 战吉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48,共4页
草莓汁的澄清是草莓汁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澄清效果会影响草莓汁的品质和货架期。以红颜草莓为原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最佳作用条件,再使用果胶酶... 草莓汁的澄清是草莓汁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澄清效果会影响草莓汁的品质和货架期。以红颜草莓为原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最佳作用条件,再使用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法澄清草莓汁。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用量为0.015 g/L,壳聚糖处理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6 g/L,水浴时间25 min,水浴温度55℃,草莓汁p H值3.3。采用果胶酶-壳聚糖(果胶酶0.015 g/L和壳聚糖0.6 g/L)复合法澄清草莓汁,透光率为97.3%,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法,因此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澄清法可作为一种良好澄清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果胶酶 壳聚糖 复合澄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