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彰武县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成果分析
1
作者 温耀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科学测定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对于准确测算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开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随机选取彰武地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综合考虑农作物种植模式,适当增加采样数量... 科学测定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对于准确测算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开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随机选取彰武地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综合考虑农作物种植模式,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对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彰武县地区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系数,对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草谷比 可收集系数 分析
下载PDF
陇东旱作区小麦草谷比及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报告
2
作者 贾财芳 刘力 郭满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28-532,共5页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通过对环县曲子镇宋家塬、环城镇龚淌、环城镇十五里沟、八珠乡苟塬、洪德镇耿塬畔等5个行政村110块小麦田进行监测...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通过对环县曲子镇宋家塬、环城镇龚淌、环城镇十五里沟、八珠乡苟塬、洪德镇耿塬畔等5个行政村110块小麦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环县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3.3万hm^(2),平均产量为2.25 t/hm^(2),总产量7.4万t,草谷比为1.05,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86,秸秆产生量为7.77万t。秸秆可收集量为6.68万t。监测得出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能够准确反映环县2022年小麦秸秆产生量和可收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草谷比 秸秆可收集系数 监测报告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及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顾克军 许博 +4 位作者 顾东祥 张斯梅 张传辉 石祖梁 杨四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5,共7页
为了明确江苏省小麦秸秆资源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江苏省13个春性和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秸秆资源进行调查,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和〉20 cm表示),对... 为了明确江苏省小麦秸秆资源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江苏省13个春性和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秸秆资源进行调查,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和〉20 cm表示),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分别进行烘干称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类型和产量水平对小麦草谷比以及不同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性品种草谷比极显著低于半冬性品种(P〈0.01),春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05-1.07,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38-1.40。2种生态型小麦品种的草谷比均呈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春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0.96-1.42,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1.21-1.77,但年际间有所不同。2010—2011年,在中低产水平(4 000-6 250 kg·hm-2)条件下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显著大于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P〈0.05);而在2012—2013年,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在各产量水平间皆无显著差异。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就0-5、〉5-10、〉10-15、〉15-20和〉20 cm以及穗轴颖壳6个部位秸秆质量占植株秸秆总质量的比例而言,春性品种依次为8.00%、7.06%、6.64%、6.57%、48.00%和23.75%,半冬性品种依次为10.11%、8.07%、7.39%、7.06%、44.53%和22.85%。当籽粒产量区间为〉4 750-8 500 kg·hm-2时,随产量的增加,植株从下至上各个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总体没有显著变化,而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时穗轴颖壳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显著低于较低产量水平(4 000-4 750 kg·hm-2,P〈0.05)。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和麦秸空间分布受品种生态类型和籽粒产量水平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草谷比 秸秆资源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顾克军 顾东祥 +5 位作者 张斯梅 许博 杨四军 张恒敢 张传辉 石祖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9,22,共5页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O),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稻茬麦 草谷比 收集系数
下载PDF
全国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草谷比测定误差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恒敢 顾克军 许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4期48-52,共5页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的流程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样品在不同阶段的干物质质量变化和含水率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草谷比计算误差的影响,推导出基于调查流程的草谷比计算公式,分析了草谷比计算误差的来源,并据...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的流程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样品在不同阶段的干物质质量变化和含水率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草谷比计算误差的影响,推导出基于调查流程的草谷比计算公式,分析了草谷比计算误差的来源,并据此提出减小误差的改进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调查流程中草谷比测定误差影响因素多,来源复杂,对误差影响较大的是样品运输储藏阶段和最后的烘干阶段。运输储藏阶段可通过严格的保水措施减小误差,烘干测试阶段,水稻、小麦的误差较小,大豆、油菜的误差较大。根据理论推导和试验测定结果,提出基于干物质重量的调查方法(干物质法),通过增加2次精确的称量过程直接计算出草谷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误差,还因为不需要保持全水分,可以降低包装、运输、储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普查 草谷比 干燥模型
下载PDF
中国玉米秸秆草谷比及其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4 位作者 姚宗路 贾吉秀 赵亚男 傅国浩 丛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27-234,共8页
针对玉米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区域分布不清等问题,该研究分析9个典型省的玉米秸秆草谷比差异性,并基于草谷比实测值,评价近10a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预测玉米秸秆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草谷比实测值为(0.84±0... 针对玉米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区域分布不清等问题,该研究分析9个典型省的玉米秸秆草谷比差异性,并基于草谷比实测值,评价近10a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变化情况,预测玉米秸秆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草谷比实测值为(0.84±0.23),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草谷比差异显著,随着年份变化,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在不断变化,草谷比逐年变小,从2009年1.2减小到2018年的0.84,估算2018年全国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16×10^8 t,比2009年仅增加3.9%。玉米秸秆东北和华北地区资源量最高,占50%以上,与2009年相比,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资源量有所增加,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略有下降;单位面积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4.51t/hm^2,比2009年增加23%,东北地区最高,其次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然后是华中和西南地区,华南地区最低。预测2025年玉米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2.53±0.58)×10^8 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0.51)×10^8 t。研究为全国各个地区的秸秆合理规划利用提供基本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资源评价 谷物 草谷比 理论资源量 可收集资源量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专题研讨农作物草谷比监测工作
7
作者 《农业工程》 2021年第12期113-113,共1页
近日,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组织召开农作物草谷比监测方法专题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围绕农作物草谷比监测方法... 近日,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组织召开农作物草谷比监测方法专题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围绕农作物草谷比监测方法、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及农作物秸秆基础数据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林科学院 秸秆综合利用 草谷比 专家指导组 专题研讨 研讨交流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
8
作者 赵靖丹 冯志国 +6 位作者 任致贤 李纯燕 杨世英 李晓 包菡 田晓燕 张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等4个旗县20个行政村12个苏木乡镇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玉米草谷比为1.06~1.49,平均值为1.25;玉米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78~0.86,平均值为0.82,数据可为内蒙古东部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区 玉米 草谷比 可收集系数 监测
下载PDF
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测定试验
9
作者 何兰兰 葛红根 尹慧洁 《基层农技推广》 2023年第7期35-38,共4页
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受年份、种植区域、玉米品种、种植方式与产量等因素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提高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为当地及周边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合理规划利用玉米秸秆提供依... 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受年份、种植区域、玉米品种、种植方式与产量等因素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提高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为当地及周边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合理规划利用玉米秸秆提供依据,开展了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测定试验。试验以当地主推玉米品种登海605为研究对象,在玉米成熟收割前1~2d,遴选分布于不同乡镇的5个农业分场,每个分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个典型地块进行取样,按照有关要求制备样本,测定玉米草谷比及机械收割率达100%时秸秆可收集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玉米草谷比为0.58~1.45,平均值为0.94;玉米秸秆可收集系数为79.53%~84.12%,平均值为81.39%。经对比研究发现,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分别受区域、收割质量影响较大,建议测算秸秆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选用周边测定值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谷比 秸秆 可收集系数 测定
原文传递
中国稻草资源量估算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2
10
作者 毕于运 王红彦 +2 位作者 王道龙 高春雨 王亚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7-143,共7页
稻草是中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对中国的水稻草谷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考证,并以此为据,结合水稻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稻草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早稻草谷比为0.68,中晚稻草谷比为1.00;2009... 稻草是中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秸秆种类。对中国的水稻草谷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考证,并以此为据,结合水稻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稻草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早稻草谷比为0.68,中晚稻草谷比为1.00;2009年全国稻草总产量为18443.04万t。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的稻草利用方式,包括稻草快速腐熟还田、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微贮养畜和稻草种植食用菌等。稻草资源肥料化、饲料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高稻草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开发稻草的经济利用价值,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谷比 资源量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估算
11
作者 孙健 马静 +1 位作者 张国森 李晓仁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甘肃省2011—2020年的主要农作物产量和氮(N)、磷(P_(2)O_(5))、钾(K_(2)O)肥料的用量,并根据草谷比估算出甘肃省秸秆年产量,进而计算出秸秆中的总养分含量,为甘肃省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农作物...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甘肃省2011—2020年的主要农作物产量和氮(N)、磷(P_(2)O_(5))、钾(K_(2)O)肥料的用量,并根据草谷比估算出甘肃省秸秆年产量,进而计算出秸秆中的总养分含量,为甘肃省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农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蔬菜,其中2016年产量最高,为1951.48万t,占到了农作物总产量的一半;其次是玉米,2020年产量最高,为616.83万t,占到了农作物总产量的25%。2011—2020年甘肃省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30.93万t、14.93万t和7.83万t。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为1 948.17万t,其中含有N、P_(2)O_(5)、K_(2)O等养分总量分别为19.88万t、5.57万t、30.79万t。当这些秸秆完全还田后可使氮肥减量64.27%,磷肥减量37.31%,钾肥达到零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草谷比 养分资源 化肥减量
下载PDF
内蒙古秸秆资源产量及其饲料化利用潜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红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27-2936,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重要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草谷比、可收集系数估算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及其饲料化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可...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重要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草谷比、可收集系数估算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及其饲料化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00-2020年,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分别增加了3523.66万和3098.69万t,年均增长率为5.72%和5.96%,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20年内蒙古秸秆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征,蒙东地区占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的69.33%;内蒙古秸秆养畜潜力高丰度地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蒙东地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乌海市为秸秆养畜潜力低丰度地区,其余盟(市)为秸秆养畜潜力一般地区。内蒙古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饲料化利用潜力,但区域分布不均衡,蒙东地区是秸秆资源富集和秸秆养畜潜力高丰度地区,应以蒙东地区为重点,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持续推动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产量 种植结构 空间分布 秸秆养畜 载畜潜力 草谷比
下载PDF
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 被引量:444
13
作者 毕于运 高春雨 +1 位作者 王亚静 李宝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1-217,共7页
中国秸秆资源估算存在着统计不完全、草谷比取值不当等问题。该文采用草谷比法,选取经过订正的秸秆草谷比,对中国秸秆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秸秆总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之势;目前中... 中国秸秆资源估算存在着统计不完全、草谷比取值不当等问题。该文采用草谷比法,选取经过订正的秸秆草谷比,对中国秸秆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估算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秸秆总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之势;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2005年全国秸秆总产量达到84183.12万t;稻草、玉米秸、麦秸依然是中国的主要作物秸秆类型;稻壳、玉米芯、蔗渣、甜菜渣等农产品初级加工副产品具有可观的新能源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估算 中国 资源 数量 草谷比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 被引量:39
14
作者 顾克军 张斯梅 +2 位作者 许博 张恒敢 杨四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江苏省23个主要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和单产水平的水稻进行取样调查,分析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水稻草谷比及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秸秆可收集量,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估算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结果表明,水稻... 以江苏省23个主要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和单产水平的水稻进行取样调查,分析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水稻草谷比及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秸秆可收集量,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估算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结果表明,水稻草谷比在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小(0.98~1.03),不同种植方式(0.80~1.19)和不同单产水平(0.83~1.12)间差异较大;当留茬高度为5、15、20和25 cm时,水稻秸秆可收集系数分别为0.815~0.868、0.668~0.732、0.600~0.669和0.533~0.618,水稻秸秆可收集量分别为1 352.16×104~1 458.09×104、1 145.70×104~1 228.13×104、1 043.20×104~1 121.52×104和951.37×104~1 021.30×104 t。估算得到2009年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以干质量计)为1 585.93×104~1 704.92×104 t,比传统方法的估算结果高2.45%~10.14%。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丰富,可收集量主要受留茬高度和种植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草谷比 秸秆资源 收集系数 江苏
下载PDF
中国玉米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其自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5
15
作者 左旭 王红彦 +3 位作者 王亚静 王磊 景丽 王道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29,共7页
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科学估算与评价我国玉米秸秆产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明确玉米秸秆资源开发潜力,促进秸秆资源充分高效利用。利用文献考证法,从大量研究文献中筛选41篇研究论文中的326个玉米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 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科学估算与评价我国玉米秸秆产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明确玉米秸秆资源开发潜力,促进秸秆资源充分高效利用。利用文献考证法,从大量研究文献中筛选41篇研究论文中的326个玉米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玉米秸秆资源在"五料化"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玉米秸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草谷比为1.10;2013年中国玉米秸秆产量高达2.403 368亿t,位居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之首,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适宜用于沼气生产,较适宜于新型能源化利用,即"三化一电";燃用级别为一般适宜级别;在饲料用途方面,玉米茎秆较适宜直接饲喂、适宜加工饲喂,玉米叶梢适宜直接饲喂与加工饲喂;在肥料用途方面,玉米秸秆属于3级有机肥级别;玉米秸秆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较好的原料;玉米秸秆可用于工业加工原料,目前我国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板材、纸浆生产的工业化开发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玉米秸秆资源具有多宜性,玉米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应注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利用结构,将其转化为各种优质的原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资源量 草谷比 自然适宜性 评价
下载PDF
中国棉秆资源量估算及其自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0
16
作者 左旭 毕于运 +3 位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磊 王亚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对棉花草谷比进行系统考证,科学估算和评价我国棉秆资源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充分认识我国棉秆资源的开发潜力。通过文献查询法,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获取具有价值的15篇研究论文中的102个籽棉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我... 对棉花草谷比进行系统考证,科学估算和评价我国棉秆资源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充分认识我国棉秆资源的开发潜力。通过文献查询法,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获取具有价值的15篇研究论文中的102个籽棉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我国棉花的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棉秆资源在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对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棉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不同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棉花草谷比取值5.0为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2013年中国棉秆资源量为3 149.5万t,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的新疆以及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自然适宜性评级方面,棉秆最适宜燃用,亦适宜于用作固化、炭化、气化和发电等新能源化利用,而在沼气生产方面则为次适宜级别。在可饲性适宜性方面,粗棉秆部分均不适宜于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棉花细茎和叶较适宜直接饲喂,适宜加工饲喂。在肥料化利用方面,棉秆经过机械粉碎可直接还田,此外,棉秆是理想的工业加工原料和食用菌基料。棉秆资源具有多宜性,棉秆资源综合利用应注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棉秆利用结构,将其转化为各种优质的原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资源量 棉花草谷比 自然适宜性
下载PDF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利用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192
17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0,共7页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作饲料、秸秆作能源、秸秆作工业原料和秸秆栽培食用菌,但目前作物秸秆利用效果尚难令人满意。秸秆资源利用仍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文对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利用状况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进一步规范秸秆资源量的估算范畴,准确测量和确定各地作物草谷比,探索秸秆资源利用与主体产业的结合方式,拓展相关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资源量估算 草谷比 利用 中国
下载PDF
江苏省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雨辰 陈浮 +1 位作者 朱伟 曾远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5-310,共6页
以正确评价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江苏省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目的,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修正的秸秆草谷比数据,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利用ArcGI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 以正确评价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江苏省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目的,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修正的秸秆草谷比数据,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利用ArcGI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法,对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江苏省理论上可产出秸秆资源量约3.176×107t,可收集量约为3.049×107t,将2010年江苏省产的秸秆资源全部能源化,相当于节省1.496×107t标准煤;水稻秸秆占总量49%,小麦秸秆约占26%,玉米、棉花秸秆约占7%。江苏省秸秆资源分布水平呈5种梯度类型,全省表现"东密西疏、北丰南贫"的资源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估算 区域分布 江苏省 草谷比 ARCGIS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估算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13
19
作者 熊娜 宋洪玲 +1 位作者 刘文武 望飞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4-1411,共8页
【目的】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挖掘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草谷比法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 【目的】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挖掘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草谷比法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其中水稻、马铃薯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2016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306.86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8.32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588.07万t,可转化能源量可折算为733.16万t标准煤。水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薯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结论】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平稳增加,水稻、薯类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农作物 空间分布 草谷比 广西
下载PDF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海蓉 周怀平 +1 位作者 解文艳 杨振兴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458-146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省秸秆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对1980—2013年山西省田间秸秆资源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估算,并利用Arc GIS 9.3软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省秸秆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对1980—2013年山西省田间秸秆资源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估算,并利用Arc GIS 9.3软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虽然不稳定,但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达到1 620.03万t,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大;1980—2013年,秸秆资源量的变化大致分为缓慢上升、平缓波动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各地区农作物秸秆量、玉米秸秆量、小麦秸秆量及单位播种面积秸秆量的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且不均衡性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该研究对山西省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 时空分布 草谷比 山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