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来自丝绸之路的回响——杨立青的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初探 |
郭树荟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2
|
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漠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配器技法 |
龚华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转化-发自独特音乐核心的创作过程——由OpenMusic辅助,针对杨立青《荒漠暮色》(为中胡与管弦乐,1998)的专题研究 |
沈叶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4
|
|
4
|
杨立青《荒漠暮色》的地域色彩与新音色 |
赵姝博
|
《当代音乐》
|
2017 |
1
|
|
5
|
杨立青《荒漠暮色》的核心素材之应用 |
吴尘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6
|
从杨立青《荒漠暮色》的个人音乐风格探寻其文化传统 |
王旭青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论杨立青的《荒漠暮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润腔 |
唐荣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8
|
中国传统音乐意韵的艺术升华——杨立青交响音诗《荒漠暮色》音高音色分析 |
唐荣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9
|
营造“有趣味”的声向 透露“不寻常”的情思——“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闻思录 |
钱仁平
|
《音乐爱好者》
|
2001 |
3
|
|
10
|
论国画与管弦乐创作的相通之处 |
张佳乐
张佳音
|
《大舞台》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