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创作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牛运清
姜智芹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5,共6页
-
文摘
荒诞小说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新秀。本文采用比较文学视角 ,对卡夫卡和中国新时期的荒诞小说创作从求同与辨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并深入到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寻根探源。
-
关键词
影响研究
结构
悲剧性
卡夫卡
荒诞小说
比较文学
中国
当代
文学影响
-
Keywords
Kafka
New Period
absurd novels
compare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阿瑟·伯格学术荒诞小说的后现代戏仿与话语游戏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马汉广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9,共6页
-
文摘
阿瑟.A.伯格的四部学术荒诞小说在戏仿传统侦探小说的基础上,把理论论证变成了小说的叙述,把小说故事变成了理论讨论,在碎片拼贴之中对某个学科各家各派理论主张全面加以介绍,从而解构了现实的谋杀而使之成为了一种话语运作的符号,提供了一种后现代小说创作的新规范。
-
关键词
阿瑟·伯格
戏防
荒诞小说
话语游戏
-
Keywords
Arthur Berger
parody
Absurd Novels
game of language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精彩纷呈的意象——以施蛰存荒诞小说《魔道》为例
- 3
-
-
作者
翁菊芳
-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68-71,80,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07JA751037)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资助项目(2007D344)
-
文摘
以《魔道》为例,着重考察施蛰存荒诞小说在意象视野观照下的丰富内涵,指出施蛰存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心理分析见长,因此,以"意象"这样一个与文学和心理学有着双向关联的角度为切人点,不失为理解施蛰存荒诞小说的有效方法,并由此获得对施蛰存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
关键词
施蛰存
意象
荒诞小说
精神世界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新时期中国荒诞小说
- 4
-
-
作者
陈素娥
-
机构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借鉴西方及拉美文学的荒诞小说,它们或借鉴荒诞手法表现其荒诞意识,或蕴有荒诞效果;主要表现形式有:准荒诞小说、荒诞效果小说、荒诞小说等。
-
关键词
荒诞
中国荒诞小说
-
Keywords
absurd
Chinese absurd novels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施蛰存荒诞小说泄义现象浅析
- 5
-
-
作者
翁菊芳
-
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施蛰存研究"(项目编号:07JA751037)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200522001)
-
文摘
依据弗氏的本能理论剖析施蛰存荒诞小说的泄义现象,可以获得一种新的审美认识,即施蛰存相信或希望经验与感知之外另有一个世界存在,他的写作由心灵主宰而不为外部世界左右,这一点为文学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施蛰存
荒诞小说
泄义
文学
-
Keywords
Shi Zhe - cun
fantastic novels
venting
literature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荒诞意识的表达透视新时期荒诞小说的发展
- 6
-
-
作者
毛鸽
-
机构
浙江杭州浙江财经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9期46-48,共3页
-
文摘
本文以"现代性"为视点,力求从当代语意的荒诞角度,对新时期荒诞小说做出一些相对全面的梳理和阐释,也从另一方面指出正是荒诞意识表达的需要促进了新时期荒诞小说的发展;从新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中寻找荒诞意识的发展轨迹,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把握荒诞主题在当代文学中的变奏、颠覆与消解,从而指出荒诞的困窘与超越。
-
关键词
荒诞性
荒诞意识
现代性
新时期荒诞小说
-
分类号
I247.8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卡夫卡的荒诞小说看人类的异化悲剧
- 7
-
-
作者
黎爱斌
王白波
-
机构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永新二中
-
出处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
文摘
卡夫卡的荒诞小说十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被外物和体制所异化的图景及宿命抗争、孤苦无依的生存境遇,表现了作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注,卡夫卡荒诞小说的这种异化主题和悲剧主要通过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等三方面表现出来。
-
关键词
卡夫卡
荒诞小说
异化悲剧
-
Keywords
Kafka
absurd novels
alienation tragedy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中国荒诞小说及其特征
被引量:7
- 8
-
-
作者
林辰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把《斩鬼传》、《平鬼传》、《常言道》、《海游记》、《鬼话连篇》合收于一册,取名《荒诞奇书》,以作为《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寓意卷》的首册,显然,这不仅表明《大系》的《寓意卷》以选编荒诞小说为主体,而且也体现着编者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深邃的用心,即认为:在千姿百态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荒诞小说这一支——正象盛开着牡丹、荷花、秋菊、腊梅、桃红李白的百花园里,还有铁树、八宝、仙人掌一样。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现实生活
荒诞派戏剧
秋菊
作品
神怪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仙人掌
寓意
中国小说史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表现丑冷的新路与偏执——读残雪的荒诞小说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吴慧颖
-
出处
《求索》
198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青年女作家残雪的两部中篇和约十个短篇,是清一色的荒诞小说。它开掘潜意识的阴暗面,描写了污浊环境、痛苦人生和病态心理。赞誉者认为是新时期文学最佳之作,称她为“圣者”,把她和鲁迅并列。贬抑者觉得晦涩玄奥,不堪卒读,内容有害。究竟怎样看待这些独树一帜因而引人注目和引起争议的作品呢?本文拟从指出形式特点入手,进而分析内容,略陈管见。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新时期文学
潜意识
女作家
鲁迅
病态心理
作品
表现手法
荒诞派
和约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外来影响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尹鸿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0,20,共5页
-
文摘
(一) 19世纪末以后,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信仰危机、社会动荡、核威胁等,沉重打击了西方人以理性崇拜为核心的自恋心理传统,当代一位西方哲学家惊呼,“现在已经再也没有共同的西方世界了,再也没有共同信奉的上帝了,再也没有有效准的人生理想了,再也没有那种虽在彼此敌对中,虽在生死决斗中仍然使大家相互之间有敌忾同仇的东西了。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中国新时期
荒诞性
外来影响
残雪小说
卡夫卡
作品
别无选择
马尔克斯
荒诞派戏剧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借鉴与创新:西方荒诞派文学与我国新时期荒诞小说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许鹏远
-
机构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75,共5页
-
文摘
一 西方荒诞派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战后的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全面的幻灭感。在人们的心目中,上帝已经死了。
-
关键词
荒诞派文学
荒诞小说
新时期
借鉴与创新
西方现代派文学
文学思潮
艺术手法
非理性
存在主义
荒诞性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再论伊德尔夫“新荒诞小说”的品质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栗原小荻
-
机构
四川省作家协会
-
出处
《阴山学刊》
1999年第4期99-103,共5页
-
文摘
伊德尔夫的新荒诞小说,善于使用“误读法”,重在突出表现殊性,思想、取材、内容、人物大都极其“严肃”且很“具体”,毫无琐屑和漂浮之感,笔锋的“轴心”总是围绕着人性的使然在转动,自觉运用“神话”这一文学母题,创设神人互溶的荒诞,也是其显著特色之一。
-
关键词
伊德尔夫
新荒诞小说
误读法
神人互溶
-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卡夫卡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的比较
- 13
-
-
作者
陈才斌
凌娟
-
机构
西昌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9期90-91,共2页
-
文摘
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坛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荒诞小说,但人们在寻求其外来影响时大都把目光盯在存在主义文学、黑色幽默小说,特别是荒诞派戏剧上,而忽略了卡夫卡的荒诞小说。其实卡夫卡的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有更多的可比性。卡夫卡小说与新时期荒诞小说具有许多相似性,但笔者将重点论述二者差异性并从东西文化的背景层面来展开。
-
关键词
卡夫卡
新时期
荒诞小说
比较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两岸荒诞小说比较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王淑秧
-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2-96,共5页
-
文摘
当代两岸小说中,都有一批具有“荒诞”特色的小说,它们在两岸同类小说中有什么共同的审美价值,相互又有什么特点所在;它们在两岸产生的背景、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家族中所存在的“荒诞派”文学之间、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怪诞”现象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似乎都应是对“两岸荒诞小说比较”这个命题从理论上进行探索时不应忽视的方面。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中国传统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
小说家
台湾社会
文学家族
作品
大陆小说
作家
生存状态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荒诞小说模式
- 15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95-95,共1页
-
文摘
孙先科在《典型观的拓展与艺术的多样化》(《小说评论》90年4期)一文中指出:荒诞是艺术地观照现实的一个新的角度,是审美地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荒诞小说有意打破生活中的现存秩序,按照艺术的逻辑,而非生活本身的逻辑给以重新改造,重新结构。荒诞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非逻辑,甚至是反逻辑的荒诞世界。荒诞世界中的形象鲜为活生生的人,更不要说是丰满立体的性格,这不是它所追求的,而多为扭曲变形的人。
-
关键词
现实世界
特殊方式
非逻辑
生活中
荒诞小说
角度
小说评论
艺术手段
重新结构
扭曲变形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写实文学的调节与补充——新时期荒诞小说试论
- 16
-
-
作者
赵捷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44,共4页
-
文摘
什么是荒诞?它是指社会生活或自然物中一种反常的、不合理的现象或形式,它或表现为形体的被扭曲、或表现于事物的不伦不类的组合,由于它远超出常人的经验与习惯,从而使人产生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感觉。荒诞不存在于现实中。
-
关键词
新时期
荒诞小说
作品
描写
文学艺术
社会生活
主体意识
荒诞感
调节
现实生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苍老的浮云》看荒诞小说的意蕴及价值
- 17
-
-
作者
马亦超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X期70-74,共5页
-
文摘
在当代文坛上,作品未能发表就引起不少读者喜爱的现象恐怕还不多见。虽不能说只有青年作者残雪一人,而她却属其中的一个.当她的中篇小说《黄泥街》写出之后,还没有变成铅字,就引起了许多青年大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惜花赞大量的时间和笔墨去争相传抄和欣赏,这才引起了几家杂志编辑的注意,相继发表了她的《公牛》,《山上的小屋》等一系列短篇小说,到1986年,她的中篇小说《苍老的浮云》发表之后,就在当代文苑中带来了一股残雪热,以至于有人不无偏激地几乎否定了整个当代文学。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坛
文学作品
短篇小说
传统文化
中篇小说
文学艺术
当代中国
青年作者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新时期荒诞小说——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描述之三
- 18
-
-
作者
斐人
-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4-18,26,共6页
-
文摘
新时期荒诞小说是在对现实及历史深度挖掘和重新认识、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十年动乱"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社会、历史、自我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而现实的精神处境恰好与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处境产生了某种空间上的同构。
-
关键词
荒诞小说
文学
残雪
现代主义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荒诞小说的衰微——对新时期一种文学现象的分析
- 19
-
-
作者
皇甫风平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2-36,共5页
-
文摘
在西方及拉美文学影响下,我国新时期出现了各式各样可归结为荒诞文学的创作,他们或借鉴其荒诞手法,或表现共荒诞意识,或蕴有荒诞效果。表现形式有:准荒诞小说、荒诞效果小说,荒诞小说等。
-
关键词
新时期
文学现象
荒诞小说
衰微原因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诸葛亮再骂王朗(荒诞小说)
- 20
-
-
作者
柴明卿
-
出处
《河南林业》
1999年第2期48-49,共2页
-
文摘
话说诸葛亮羽扇纶巾,从《三国演义》信步走出,不想到了一个所在,但见霓虹闪烁,车水马龙,兼以街道两旁多的是发廊、洗头城、洗脚城、恋歌房,贾自思量:自己究竟是身处何地何方、何年何夕? 正疑惑间,忽闻女子俏笑莺莺。诸葛亮眼角一扫,心中不免一惊:那妖娆女子刚从夜总会送出的银须老者,不正是被自己骂死的原汉朝大老元臣、时任魏国司徒的匹夫王朗吗?诸葛亮眯起双眼,又想:王朗听了自己的斥责,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
关键词
诸葛亮
荒诞小说
王朗
《三国演义》
杏林
甲壳虫
孔明
气短胸闷
夜总会
道德楷模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