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2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现代荒野保护运动的兴起和早期发展
1
作者 滕海键 赵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4,216,共13页
美国现代荒野保护运动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以美国社会主流荒野观的变化为背景,直接促成因素是汽车旅游的普及对荒野构成了威胁。在奥尔多·利奥波德和罗伯特·马歇尔等荒野保护主义者的推动下,联邦林务局在该时期推出了... 美国现代荒野保护运动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以美国社会主流荒野观的变化为背景,直接促成因素是汽车旅游的普及对荒野构成了威胁。在奥尔多·利奥波德和罗伯特·马歇尔等荒野保护主义者的推动下,联邦林务局在该时期推出了一系列保护荒野的举措,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等方式,将一些荒野区纳入保护。该时期的荒野保护是由白人“精英”发起的,要保护的主要是荒野的审美娱乐和精神文化价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荒野保护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自然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二战后荒野保护的发展也并非完全是环境主义影响的结果,它实际上是此前的荒野保护运动在二战后的延续和深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荒野保护在美国现代荒野保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为二战后的荒野保护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立法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保护 汽车旅游 林务局 荒野协会
下载PDF
公众认知下的成都城市荒野景观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席丹丹 刘斯 +1 位作者 柳钰 孙大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体系,采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法对500名公众进行实地访谈并获取人口统计学特征、价值认知及空间定位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核密度、空间占比分析。【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概念的了解程度及总体认知偏低,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相关性;2)价值因子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分布较为分散;3)公众认为中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高,高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低,与荒野质量等级存在关联性。【结论】后续应着重提升公众对荒野景观的了解程度,平衡荒野公园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占比,保留或营造不同质量的荒野景观,并根据受众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转型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景观价值 公众认知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青龙湖湿地公园
下载PDF
荒野思想下郊野公园的再野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梦秋 刘扬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的问题。荒野思想的加入可重新连接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互动,让原本受到生态破坏的郊野公园得以修复。因此,本研究在荒野思想下运用自然优先、新自然主义种植、野生野趣、与荒野互动共生的设计原则对郊野公园进行探究,总结出更适合郊野公园再野化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思想 城市荒野 郊野公园 再野化设计
下载PDF
黑龙江省荒野格局分析
4
作者 刘伊卓 董思纯 +1 位作者 孔维莹 胡远东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目的】荒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其荒野空间分布特征不仅可以综合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判断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的合理性,也有助于当地荒野保护策略的制定。... 【目的】荒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其荒野空间分布特征不仅可以综合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判断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的合理性,也有助于当地荒野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以黑龙江荒野为研究对象,结合经典荒野制图方法,选取距聚居点的遥远度、距可达道路的遥远度、人口分布密度和生物物理自然度4项指标绘制荒野质量指数图谱,并分析黑龙江省荒野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1)黑龙江省荒野空间格局呈现轴带式分布,即“西南东南低,中间轴带高”;低质量等级以上的荒野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8%,较高质量等级以上荒野占比53.52%,荒野储量大。2)荒野质量越高,景观破碎度越低。3)研究区域内58.27%的高质量荒野未被纳入自然保护区,现有自然保护区划定范围未对全省荒野形成完全覆盖。4)经济发展及气候舒适度是荒野景观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结论】黑龙江省荒野资源储量丰富,整体质量较高且高质量荒野分布集中,但当前未对荒野资源进行完整有效的保护;经济及气候是影响荒野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扩大荒野空间保护范围,构建荒野空间保护体系,加大高质量荒野保护力度,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有助于实现黑龙江省荒野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荒野 空间格局 识别与保护 荒野质量
下载PDF
基于人类活动视角的中国陆域荒野地评估方法
5
作者 李云昊 余博洋 +2 位作者 吴朝宁 李思青 王结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4-3854,共11页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增加,自然生境向人工基质的转换已成为全球野生动物生存的严重威胁,准确识别荒野地的空间范围对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利用较高精度的新型数据,考虑区域尺度上的地理特征构建指标模型,并识别国...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增加,自然生境向人工基质的转换已成为全球野生动物生存的严重威胁,准确识别荒野地的空间范围对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利用较高精度的新型数据,考虑区域尺度上的地理特征构建指标模型,并识别国家尺度荒野地的实践还较少。从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的视角出发构建荒野地识别模型,首先考虑微观视角下人类活动对复杂地理环境的响应特征,构建多要素综合的人类非持续性活动强度计算模型;引入新型数据源,构建空间特征提取算法并建立人工环境和光污染影响指标,明确人类长期活动区;刻画可能的荒野地空间范围,并定量评价其荒野程度。对中国陆域荒野地的识别结果表明:(1)基于人类活动视角构建的荒野地识别模型可有效模拟中国陆域范围内的荒野度分布,其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2)中国荒野地占中国陆域面积的22.47%,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区;(3)结果与基于人类足迹法的荒野地数据对比,重合率超过80%,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且为部分区域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人类活动 可达性 光污染
下载PDF
城市荒野的生态与文化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嘉宁 王志勇 +1 位作者 吴珊珊 谢梦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荒野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凸显。理解城市荒野的综合价值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进而引导城市荒野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目的】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荒野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凸显。理解城市荒野的综合价值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进而引导城市荒野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方法】在解析城市荒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聚焦其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对30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共识,探讨未来可深入推进的方向。【结果】发现学界对城市荒野的理解可归纳为3种倾向:注重特定地点生态特性的城市荒野地、强调居民野性感知的野性体验点、结合生态与体验的城市荒野景观及城市野境。从生态视角来看,不同类型的城市荒野对应着保持或恢复自然主导作用的不同历程,其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的野性自然为城市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从文化视角来看,居民的自然形象、景观偏好和景观体验与城市荒野的意象、评价、求趣与寄情相关联。【结论】基于对城市荒野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辨析,总结出3个方面的联系以供后续研究探讨:1)城市荒野的动态演变是促进荒野感知的关键特征;2)城市荒野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特征对文化感知具有双重作用;3)生态与文化视角的融合共同影响着城市荒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可为风景园林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城市荒野 生态系统 文化感知
下载PDF
中国城市荒野地保护策略研究
7
作者 代璐 赵锋 +2 位作者 刘晓霞 任海涛 李虎兵 《园林》 2024年第7期89-96,共8页
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系统的荒野作为最具有原始自然属性特征的一类景观对城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荒野在城市中难以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探讨中国城市荒野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城市荒野地的保护策略及建议:... 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系统的荒野作为最具有原始自然属性特征的一类景观对城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荒野在城市中难以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探讨中国城市荒野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城市荒野地的保护策略及建议:(1)加强荒野地城市荒野分类保护,将城市荒野分为4大类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策略。(2)基于社会认知论构建荒野价值认同行为三元交互模型,强调个体、社会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塑造荒野价值认同行为。(3)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加强荒野廊道连通性,强调耦合结构与功能的连通性,以达到生态系统最优化。(4)增强荒野在城市中的接受度,提高荒野可达性,控制荒野景观病态分布,建立荒野过渡区,以此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相处。通过以上策略保护荒野景观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城市 城市荒野景观 再野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中西方荒野思想的发展及我国城市野境的内涵
8
作者 尹睿 赵思琦 宗桦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使城市野境研究逐渐被业界关注,并成为探索城市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荒野概念及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荒野思想发展划分为3个不同时期,提炼出中国城市野境中蕴含的荒野思想,并直...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使城市野境研究逐渐被业界关注,并成为探索城市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荒野概念及其思想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荒野思想发展划分为3个不同时期,提炼出中国城市野境中蕴含的荒野思想,并直面我国城市野境民众接受度低、设计缺少本土审美和精神思辨等现实问题。最后,根据城市野境现状,探讨其内涵与发展机遇,旨在助力我国城市野境的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思想 东西方 东方审美思辨 城市野境 本土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鸿 马璐璐 王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34-41,共8页
基于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相关文献梳理和归纳相应研究内容,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内容进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荒野、城市景观、生态修复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从生态、人文... 基于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相关文献梳理和归纳相应研究内容,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内容进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荒野、城市景观、生态修复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从生态、人文、经济三方面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价值维度,由此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①城市荒野景观保护体系构建;②人与城市荒野景观的协和伴生关系。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将为后续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以期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态福祉和保护、恢复城市荒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研究进展 荒野保护
下载PDF
荒野保护视角下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多情景模拟研究
10
作者 周帅 张云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83-91,共9页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超过67%,是典型的生态型城市及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荒野保护对于优化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普洱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荒野制图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栅...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超过67%,是典型的生态型城市及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荒野保护对于优化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普洱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荒野制图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栅格进行荒野质量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高质量的三四级荒野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64.37%和14.27%。使用GeoSOS-FLUS模型,选取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数据作为情景模拟驱动因子,将4个等级的荒野质量作为变量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普洱市2030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演变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在不同限制条件情景模拟下演变规律及特征,针对协调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为目的,对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提出优化布局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荒野保护模式情景下,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将更为平衡,更能符合当前生态保护时代背景下的需要,研究可为普洱市的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普洱市 flus模型 土地利用格局 多情景模拟
下载PDF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中国西部电影的荒野景观价值
11
作者 郝蒋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中国西部电影近40年的创作历程中,在景观书写、主体表达和影像建构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表意系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西部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西部电影理应走出经典时期审美空间“二元对立”的表达系统,将西部地域景观看作相... 中国西部电影近40年的创作历程中,在景观书写、主体表达和影像建构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表意系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西部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西部电影理应走出经典时期审美空间“二元对立”的表达系统,将西部地域景观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探求西部荒野景观的整体价值。通过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荒野”叙述来探寻西部景观的整体性价值,结合生态话语,为中国西部电影的景观书写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和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荒野 中国西部电影 整体性价值
下载PDF
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认知
12
作者 刘庆超 曹晋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159-160,164,共3页
城市荒野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丰富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韧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概念,从多种维度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城市荒野景观与... 城市荒野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丰富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韧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概念,从多种维度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城市荒野景观 自然景观 城市生态
下载PDF
铁观音荒野茶制作新工艺及其品质表现
13
作者 黄宝贵 《东南园艺》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索铁观音荒野茶制作新工艺,鉴定其品质表现的优劣。【方法】采用长年自然生长的铁观音茶青为原料,优化传统制作工艺,形成一套铁观音荒野茶制作新工艺,比较分析制作的荒野茶感官品质及主要香气成分与传统茶叶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索铁观音荒野茶制作新工艺,鉴定其品质表现的优劣。【方法】采用长年自然生长的铁观音茶青为原料,优化传统制作工艺,形成一套铁观音荒野茶制作新工艺,比较分析制作的荒野茶感官品质及主要香气成分与传统茶叶的差异。【结果】采用新工艺制作的铁观音荒野茶外形紧结、蜻蜓头、色泽乌褐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耐泡、叶底亮嫩、三红七绿;荒野茶含有35种香气成分,分别由脂肪族类、醇类、酮类、烯烃类、醛类、吡咯类等六类成分组成,较清香工艺、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香气成分多,滋味浓醇鲜爽、回甘性强、经久耐泡。【结论】由新工艺制作的铁观音荒野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荒野 制作工艺 品质 香气
下载PDF
甘霖唤花醒,荒野生葳蕤
14
作者 熊子伊 甘健(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5期8-8,共1页
从黄沙漫漫到绿草茵茵,从人烟渺渺到游客如织,从叫苦连连到笑容盈盈,无数致力于生态事业的平凡英雄从冬雪飘飘到烈日炎炎,从满头青丝到衰鬓先斑,他们将自己化作一捧水融入祖国大地,浇灌出一片沃野,发展生态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于荒野之... 从黄沙漫漫到绿草茵茵,从人烟渺渺到游客如织,从叫苦连连到笑容盈盈,无数致力于生态事业的平凡英雄从冬雪飘飘到烈日炎炎,从满头青丝到衰鬓先斑,他们将自己化作一捧水融入祖国大地,浇灌出一片沃野,发展生态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于荒野之中生出一片枝叶葳蕤。真可谓是“甘霖唤花醒,荒野生葳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福一方 荒野 生态
下载PDF
城市滨江荒野自发行为安全性提升策略——以重庆市北滨路为例
15
作者 马甜恬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1期94-97,共4页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基于对重庆市渝北区北滨路滨江荒野基本情况及自发行为的行为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人的安全性和滨江带治理提升出发,从影响安全性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2个角度展开分...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基于对重庆市渝北区北滨路滨江荒野基本情况及自发行为的行为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人的安全性和滨江带治理提升出发,从影响安全性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2个角度展开分析,从而为城市滨江荒野区域自发行为安全性的提升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在尊重居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滨江景观 景观安全 自发行为
下载PDF
荒野图像——西部美术的民族性回响:以现当代中国画为例
16
作者 杨瑞瑞 《书画世界》 2024年第4期92-93,共2页
以西北地区荒野景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蕴含着时代背景、创作思想、社会功能等诸多信息。本文以荒野为切入点,分析荒野文化内涵,阐述我国西部荒野图像与情感的交互,从爱国与文化“寻根”两方面表现我国现当代荒野美术作品中的西部情结,... 以西北地区荒野景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蕴含着时代背景、创作思想、社会功能等诸多信息。本文以荒野为切入点,分析荒野文化内涵,阐述我国西部荒野图像与情感的交互,从爱国与文化“寻根”两方面表现我国现当代荒野美术作品中的西部情结,探寻西部美术在审美情感与社会变革中产生的民族性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图像 西部美术 民族性
下载PDF
城市荒野生态价值研究——以重庆广阳岛山地生态修复为例
17
作者 李秋晨 崔叶亮 税嘉陵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城市荒野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而且在调节城市微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荒野面临严重退化与消失的风险。基于此,分析城市荒野概念及分类,总结其生态价值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荒野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而且在调节城市微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荒野面临严重退化与消失的风险。基于此,分析城市荒野概念及分类,总结其生态价值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重庆广阳岛山地生态修复为例,从轻梳理、浅介入、微创修复及系统修复等方面提出修复路径,实现城市荒野的生态价值,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荒野 生态景观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城市荒野视角的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再野化设计
18
作者 张怀誉 张彤 +1 位作者 张晨 尚博天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8期23-25,共3页
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其生态完整性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荒野视角下的再野化设计以回应这一挑战。结合城市荒野的理念和再野化原则,通过栖息地恢复... 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其生态完整性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荒野视角下的再野化设计以回应这一挑战。结合城市荒野的理念和再野化原则,通过栖息地恢复、社区参与和可持续融资等方法,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设计方案。这不仅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是对城市发展范式的重构。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全球类似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视角 黄河兰州段 滨河空间 景观再野化设计
下载PDF
坑底荒野茶为乡村振兴添香增绿
19
作者 吴长波 《国土绿化》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坑底乡有三宝:杨梅州国家森林公园、芎(xiōng)坑白鹇、荒野茶。坑底乡属高海拔地带,茶业是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全乡茶园总面积5200多亩,可采面积4800多亩,茶叶商品价值达336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坑底乡有三宝:杨梅州国家森林公园、芎(xiōng)坑白鹇、荒野茶。坑底乡属高海拔地带,茶业是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全乡茶园总面积5200多亩,可采面积4800多亩,茶叶商品价值达336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三宝”之一的荒野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 茶叶商品 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省宁德市 脱贫增收 荒野 寿宁县
下载PDF
城市荒野生态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嘉 欧桦杰 +1 位作者 金晓东 钱深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3-1713,共11页
荒野是地球表面未受人类开发建设影响或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区域,在城市的局部人为干扰极低区域也存在荒野片段。城市荒野作为城市内部及周边区域中以自然过程主导的景观单元,其物种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处于基本不受人类活动... 荒野是地球表面未受人类开发建设影响或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区域,在城市的局部人为干扰极低区域也存在荒野片段。城市荒野作为城市内部及周边区域中以自然过程主导的景观单元,其物种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处于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状况,因此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的生态过程,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城市荒野有别于一般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等高价值服务功能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完善城市生态网络、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人类世人地矛盾激化的重要机遇。当前,国内外城市荒野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关城市荒野辨识、分类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滞后,制约了城市荒野的价值判断与保护决策。研究系统分析了城市荒野生态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深入辨析了城市荒野的概念、分类与生态特征,探讨了城市荒野与人类的共存挑战和协同机遇,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保护和修复对策,并就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研究旨在阐明基于城市荒野恢复城市与自然联系的机遇和挑战,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自然资本保护与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城市荒野 生物多样性 协同共生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