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道”研究三题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声波 周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荔枝道"这一称谓在古代文献中非常罕见,大概晚清吴焘的《川中杂识》中才正式出现,但今天学界所谓的"荔枝道"则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前学界及舆论界虽普遍使用这一称谓,但理解往往有偏差,和史实不符合,故应当谨... "荔枝道"这一称谓在古代文献中非常罕见,大概晚清吴焘的《川中杂识》中才正式出现,但今天学界所谓的"荔枝道"则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前学界及舆论界虽普遍使用这一称谓,但理解往往有偏差,和史实不符合,故应当谨慎使用。洋州越大巴山而南的道路用"洋巴道"指代更准确。"荔枝道"成为驿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为杨贵妃贡鲜荔而开,它和当时唐国力的强大以及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道 洋巴 驿 荔枝 唐代
下载PDF
荔枝道早期史考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久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荔枝道虽著名于唐代,但并非新开辟的交通道路。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荔枝道的发韧、开辟与巴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先秦时期已然得到使用,并发挥着重要和经常的交通作用。
关键词 荔枝道 巴文化 开辟 形成
下载PDF
荔枝道沿线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3
作者 张杰 《营销界》 2019年第29期186-187,共2页
荔枝道沿线富集的自然遗产、生态资源,为发展生态友好、低碳环保、供给平衡、稳健长效的生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贯彻国家生态战略宏观布局,结合当地区域发展现实情况,立足本土特色,制定长期发展与阶段建设目标。打破地方行政区... 荔枝道沿线富集的自然遗产、生态资源,为发展生态友好、低碳环保、供给平衡、稳健长效的生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贯彻国家生态战略宏观布局,结合当地区域发展现实情况,立足本土特色,制定长期发展与阶段建设目标。打破地方行政区划的隔阂与壁垒,按照荔枝道沿线文化与生态的天然分布,进行系统规划布局。充分挖掘沿线生态资源、大力完善生态建构、有效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加快生态经济发展,形成生态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道 生态经济 生态资源构成 生态产业规划
下载PDF
荔枝道与杜甫荔枝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飞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4期16-22,共7页
蜀道,在古代是连通秦地和蜀地的道路。荔枝道乃是蜀道的一条支线,因为杨贵妃送荔枝之道的传说而得名。杜甫《病橘》《宴戎州杨使君东楼》等诗作提及荔枝,杜甫还曾经过泸戎地方并品尝过当地荔枝,《解闷十二首》用到四首诗的篇幅专谈荔枝... 蜀道,在古代是连通秦地和蜀地的道路。荔枝道乃是蜀道的一条支线,因为杨贵妃送荔枝之道的传说而得名。杜甫《病橘》《宴戎州杨使君东楼》等诗作提及荔枝,杜甫还曾经过泸戎地方并品尝过当地荔枝,《解闷十二首》用到四首诗的篇幅专谈荔枝,可见杜甫关注民生、同情百姓、企望政治清明的拳拳之心。杜甫的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唐代白居易、杜牧以及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后世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道 杜甫 荔枝
下载PDF
唐天宝荔枝道达州段线路再考证
5
作者 申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蜀道申遗正如火如荼,再次考证唐代天宝荔枝道达州段的线路,对进一步研究古蜀道线路具有重大意义。“荔枝道”这一名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罕见,最早于清代吴焘《川中杂识》中出现。荔枝古道达州段是古蜀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荔枝古道... 蜀道申遗正如火如荼,再次考证唐代天宝荔枝道达州段的线路,对进一步研究古蜀道线路具有重大意义。“荔枝道”这一名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罕见,最早于清代吴焘《川中杂识》中出现。荔枝古道达州段是古蜀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荔枝古道上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经济价值。2017年四川考古研究所在达州地区新发现的唐代摩崖造像可以进一步为荔枝道的走向提供佐证;兼以古典文献与古道遗迹辅助,考证出唐代达州段境内的荔枝道线路走向为由大竹经达川区至宣汉,宣汉自马渡乡通过鹰背场入境万源,在万源经庙垭乡、三官场与石窝场,由万源出四川进入陕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荔枝道 古蜀 驿 线路考证
下载PDF
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纪要
6
作者 李勇先 《文史杂志》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2024年6月,蜀道文化出版工程阶段性学术成果、“蜀道文库”系列出版成果《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正式出版。6月28日,《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举办,发布荔枝道文化保护最新学术成果。与会专家学... 2024年6月,蜀道文化出版工程阶段性学术成果、“蜀道文库”系列出版成果《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正式出版。6月28日,《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式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举办,发布荔枝道文化保护最新学术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就探寻古蜀道荔枝道历史脉络、加快蜀道合作申遗进程、挖掘发挥蜀道文化意义和多重价值、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进行交流发言,为下一步工作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遗 荔枝道 文化遗产保护 文旅融合
下载PDF
杨贵妃所嗜荔枝贡地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龙 蔡东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6-90,共5页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喜吃荔枝的绝世佳人。但是,正史中并未确载杨贵妃所嗜荔枝之贡地,以致自宋以降便出现了岭南和涪州两地之说。宋人苏东坡《荔枝叹》、乐史《太平寰宇记》等持涪州说,而元、明、清时期的地理志、野史笔记、荔枝谱记也...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喜吃荔枝的绝世佳人。但是,正史中并未确载杨贵妃所嗜荔枝之贡地,以致自宋以降便出现了岭南和涪州两地之说。宋人苏东坡《荔枝叹》、乐史《太平寰宇记》等持涪州说,而元、明、清时期的地理志、野史笔记、荔枝谱记也多持此说。但是,唐人杜甫《病橘诗》、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则持岭南说。通过梳理和考辨史料,结合实地踏勘,认定涪州当为主要贡地,理由有三:一则唐时涪州盛产之荔枝并不亚于岭南;二则涪州至长安仅二千多里而岭南至长安则四、五千里,利于保鲜和节约开销;三则作为蜀人的杨玉环在成为玄宗宠妃后倍思家乡荔枝乃人之常情。当然,由于杨贵妃的侍宠和名相张九龄的宣扬,岭南亦有过贡献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贵妃 涪州 岭南 荔枝 荔枝道
下载PDF
洋巴道发展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航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136-145,160,共11页
作为古蜀道之一的洋巴道,萌芽于秦汉时代,初步开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洋巴道曾作为驿道使用,在各朝中地位可谓最高,贡杨妃荔枝途经此道更使其名气大增。两宋时期洋巴道为汉中地区与川东地区民间往来的商旅要道,南宋以后它还在抗... 作为古蜀道之一的洋巴道,萌芽于秦汉时代,初步开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洋巴道曾作为驿道使用,在各朝中地位可谓最高,贡杨妃荔枝途经此道更使其名气大增。两宋时期洋巴道为汉中地区与川东地区民间往来的商旅要道,南宋以后它还在抗金抗蒙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明清时期其战略地位凸显、军事功能突出,成了兵家必争的军旅孔道。清中期以来,随着秦巴山区的开发,洋巴道也走向了近现代的繁荣。在翻越大巴山的诸条蜀道中,它的地位虽次于金牛道和米仓道,但在川陕二省交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巴 荔枝道
下载PDF
走进通江通达古道
9
作者 向晖 《巴蜀史志》 2021年第6期24-31,共8页
通江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米仓山南麓,为出入川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通江“形势”,为“依三巴之旧域,控全蜀之左隅”。《通江县志(稿)》记:“通江县域,下连渠达,上接汉沔,川陕黔鄂之交通,夔渝梁垫之往来,莫... 通江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米仓山南麓,为出入川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通江“形势”,为“依三巴之旧域,控全蜀之左隅”。《通江县志(稿)》记:“通江县域,下连渠达,上接汉沔,川陕黔鄂之交通,夔渝梁垫之往来,莫不以此为捷径。”两条古道贯穿南北,即洋(陕西洋县)壁(通江唐置壁州)古道和荔枝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地纪胜》 四川东北部 兵家必争之地 荔枝道 米仓山 王象之 通江县 陕西洋县
下载PDF
An Ecological Alternative for the Control of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 in Sheep in Northern Veracruz (Mexico)
10
作者 Amalia Cabrera Nunez Miguel Angel Lammoglia Villagomez Iliana Del Carmen Daniel Renteria Rebeca Rojas Ronquill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queous infusion of cracked soursop seeds on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s an organic dewormer compared to a commercial one in GNE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 egg popul...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queous infusion of cracked soursop seeds on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s an organic dewormer compared to a commercial one in GNE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 egg population in crossbred hair sheep (Blackbelly-Khatadin) of the northen region of Veracruz. The aqueous infusion was prepared adding 93.5 g of cracked soursop seeds in 1,875 mL of boiled water and let stand for 12 h. Crossbred ew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very 19 days: (1) 10 mL of cracked soursop infusion orally (n = 27), (2) 15 mL of cracked soursop infusion orally (n = 27), and (3) 2 mL of Febendazole subcutaneously (n = 26). Feces (2-5 g) were collected directly from the rectum of each animal on the following days: 0, 19, 38 and 57 days post treatment. Nematode egg popula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McMas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re was a reduction overtime (P = 0.05) in all treatments in parasite egg popul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P = 0.10) in egg population across treatments. In conclusion, aqueous infusion of soursop cracked seeds proved to be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in the control of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in crossbred hair sheep in the region of northern Veracru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P soursop seed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 parasi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