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4 位作者
唐江华
徐文修
王娜
郝维维
李怀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层荚粒所占比例影响很小。着粒密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密度处理较最高密度处理着粒密度提高了63.16%。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增高,茎节节间长度呈增大趋势,而茎粗呈现减小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试验设计条件下以5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复播大豆
密度
荚粒分布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唐江华
苏丽丽
+4 位作者
张永强
李亚杰
徐文修
赵有来
胡春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6,166,共5页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滴灌
耕作方式
农艺性状
荚
粒
空间
分布
荚
粒
数量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唐江华
徐文修
王娜
郝维维
李怀胜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伊犁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31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
新疆干旱区水循环与水利用实验室开放题(XJYS0907-2012-04)
文摘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层荚粒所占比例影响很小。着粒密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密度处理较最高密度处理着粒密度提高了63.16%。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增高,茎节节间长度呈增大趋势,而茎粗呈现减小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试验设计条件下以5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滴灌
复播大豆
密度
荚粒分布
产量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Summer soybean
Planting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pod and seed
Yield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唐江华
苏丽丽
张永强
李亚杰
徐文修
赵有来
胡春辉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6,166,共5页
基金
新疆科技特派员项目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3001)
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GRI2014078)
文摘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关键词
夏大豆
滴灌
耕作方式
农艺性状
荚
粒
空间
分布
荚
粒
数量
产量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drip irrigation
tillage pattern
agronomic trai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d and seed
number of pod and seed
yield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永强
张娜
唐江华
徐文修
王娜
郝维维
李怀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唐江华
苏丽丽
张永强
李亚杰
徐文修
赵有来
胡春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