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梅毒筛查阳性与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复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凤超 朱安友 +2 位作者 葛鑫 胡建国 柏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人梅毒筛查阳性与确认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各检测指标在老年梅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甲苯胺红试验作为梅毒筛查,对老年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两种方法均为阳性者用荧光梅毒螺旋... 目的:比较老年人梅毒筛查阳性与确认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各检测指标在老年梅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甲苯胺红试验作为梅毒筛查,对老年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两种方法均为阳性者用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法(FTA-ABS)检测及蛋白质印迹法(WB)确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梅毒的76例老年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有72例阳性,阳性符合率94.7%;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72例标本经FTA-ABS及WB检测确证阳性71例,阳性符合率98.6%;并且FTA-ABS检测与WB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为了提高老年人梅毒的检出率及正确性,对梅毒筛查阳性标本,应用TPPA进行确证,有疑义者用FTA-ABS或WB进行进一步检测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明胶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法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
下载PDF
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分析及流程改进建议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兰兰 王巧凤 +6 位作者 崔京涛 许少侠 张伟红 闫文娟 孔令君 杨启文 倪安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对相应流程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 目的通过分析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对相应流程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card test,RPR)。CMIA与TPPA结果不符者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FTA-ABS)验证。结果41 275份血清标本中,经CMIA初筛阳性608份(1.47%),CMIA S/CO值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7.31(2.12,20.33)。608份初筛阳性标本中,TPPA复检阳性仅369份(占60.69%),RPR阳性182份(占29.93%)。239份CMIA阳性而TPPA阴性的标本中,FTA-ABS验证结果显示,Ig M类抗体全部阴性,19份Ig G类抗体阳性。当CMIA S/CO≥1时进行TPPA法复检,TPPA复检阳性者判断为梅毒感染血清学阳性时,假阴性率为4.9%(19/388),假阳性率为0%。结论 CMIA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问题,应当结合TPPA复检结果进行判断,并注意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筛查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卫东 杨均 +2 位作者 郭亮 瞿新 田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4-3175,共2页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较多,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是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国内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也是确诊梅毒的标准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因此.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检测梅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明胶凝集试验 室间质量评价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测定 抗体检测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RPR试验前带现象检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虹娟 唐冬松 +3 位作者 李宇 孙丽梅 刘意 冯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320-2321,共2页
目的 通过探讨梅素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前带现象发生的规律,为减少假阴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收集性病实验室检出RPR前带现象的血清标本48例,进行RPR、不同批次试剂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 目的 通过探讨梅素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前带现象发生的规律,为减少假阴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收集性病实验室检出RPR前带现象的血清标本48例,进行RPR、不同批次试剂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分析各实验间相关性及RPR前带现象凝集反应规律。结果 48例前带现象标本TPPA及FTA-ABS IgG抗体试验结果均为阳性,RPR试验原倍稀释时无颗粒凝集或凝集颗粒较小,且稀释反应前3~4孔(1∶8~1∶16)反应弱,凝集颗粒大小几乎无变化,从第4~5孔(1∶16~1∶32)起凝集反应不断增强,经稀释后滴度为1∶1 024~1∶65 536;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RPR前带现象可通过与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结合凝集反应特点发现,并通过增加稀释倍数避免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 前带现象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实验室筛查方法联合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庞彩云 戴素俊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4种常用实验室筛查方法对非高危人群梅毒抗体筛查的应用,以优化并建立合理的实验室梅毒抗体筛查和复检流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血清标本158例,通过时间分辩免疫荧光法... 目的探讨4种常用实验室筛查方法对非高危人群梅毒抗体筛查的应用,以优化并建立合理的实验室梅毒抗体筛查和复检流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血清标本158例,通过时间分辩免疫荧光法(TRFIA)筛查梅毒抗体为阳性的标本,采用胶体金法(CGT)复检,再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金标准进行复核,并加做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TRFIA和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待测样本不同荧光强度/阳性判断值(S/CO)时,TRFIA、CGT、TRUST与TPPA阳性结果符合率。结果TRFIA 158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经TPPA确诊阳性141例,阴性17例,TPPA、CGT、TRUST复检阳性率分别为89.24%(141/158)、86.08%(136/158)、30.38%(48/158)。以TPPA为金标准,TRFIA、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50%,特异度为0%、100%,准确度为89.240%、96.38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953。当1.0≤S/CO≤15时,TRFIA、CGT、TRUST与TPP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8.95%、87.5%、25.00%;当S/CO值>15,TRFIA、CGT、TRUST与TPP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38.90%。TPPA阳性人群联合TRUST检测现症感染率为34.04%(48/141)。结论采用TRFIA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有必要进行复检以确诊,应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进行现症感染判定,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 胶体金法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查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建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结果,研究其适用性和流程。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住院患者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含量,TRFIA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二者不符者...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结果,研究其适用性和流程。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住院患者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含量,TRFIA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二者不符者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验证。结果 15 786例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TRFIA法筛查阳性317例(2.01%),其S/CO值中位数为20.61(9.48,33.55)。筛查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阳性284例,保留2例。33例结果不一致标本经FTA-ABS验证,1例TP-Ig M阳性(TPPA为保留),2例TP-Ig G阳性。随机抽取TRFIA筛查阴性标本253例,TPPA验证皆阴性。TRFIA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9.08%。结论 TRFIA法适合作为低危人群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筛查方法,可结合TPPA等确诊方法进行结果判断,不一致标本可用蛋白印迹技术或FTA-ABS法第三方验证,或者随访后再次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 抗体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赖玉玲 黄丽芳 雷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111-11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检测不同时期的梅毒的准确率,阐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梅毒及不同时期与类型梅毒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100例梅毒... 目的通过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检测不同时期的梅毒的准确率,阐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梅毒及不同时期与类型梅毒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100例梅毒疑似及后续的确诊病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TRFIA、TPPA、TP-ELISA三种不同方法的检测分析比对,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RFIA、TPPA、TP-ELISA三种方法检测各周期梅毒患者的阳性百分率明显升高;但与TRFIA相比:TPPA、TP-ELISA法对一、二、三周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隐性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下降,经χ~2分析,TRFIA与TP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FIA与TPELI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与TRFIA法相比,TPPA、TP-ELISA法灵敏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与TRFIA法相比,TPPA法的阳性预测值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阴性预测值却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RFIA法相比,TP-ELISA法的阳性预测值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阴性预测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TRFIA法相比,TP-ELISA的阳性似然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PPA、TP-ELISA法的阴性似然比显著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与TRFIA检测法相比,TPPA法和TP-ELISA法的复检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TRFIA、TPPA、TP-ELISA三种方法均能较好的识别梅毒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但TRFI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好,其阳性检出率高且假阳性的干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9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取空腹静脉血5mL,血清分离后采用ELISA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查完毕后行甲...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取空腹静脉血5mL,血清分离后采用ELISA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查完毕后行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查,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ELISA法、TRUST法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6例受检者均经FTA-ABS法检查最终确诊,其中阳性患者68例,占比为79.07%。ELISA法检查最终确诊66例阳性患者,20例阴性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3.02%;TRUST法检查最终确诊60例阳性患者,26例阴性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1.40%;ELISA法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ELISA法诊断的灵敏度均显著高于TRUST法(P<0.05)。结论ELISA法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检查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与金标准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其联合TRUST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感染 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中应用探讨
9
作者 谭玉华 雷泽洪 +2 位作者 刘灿 胡爱武 赵凡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对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临床筛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建立较合理的抗-TP筛查报告流程。 方法 采用TRFIA对7 975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样本再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 目的 对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临床筛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建立较合理的抗-TP筛查报告流程。 方法 采用TRFIA对7 975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样本再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TP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经SPSS13.0和Microsoft 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 975例临床血清标本中,TRFIA共筛检出248例抗-TP阳性样本。初检阳性样本中,TRUST检出阳性76例;TPPA检出阳性233例,阴性15例,TPPA与TRFIA的阳性符合率为93.95%。TRFIA试剂抗-TP浓度在13.50 mIU/mL以上时,TPPA与TRFI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 TRFIA筛查抗-TP较高的灵敏度,但阳性样本应根据抗-TP浓度确定是否需要采用高特异性的抗-TP试剂进行复检验证,复检实验可以选择TPPA试剂,对复检验证后为阳性的样本,应报告TRUST试剂滴度结果,以便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凝集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君霞 巫翠云 何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局部分泌物或渗出物中梅毒DNA。结果:TRUST、TP-ELISA、TPHA、FQ-PCR法灵敏度...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局部分泌物或渗出物中梅毒DNA。结果:TRUST、TP-ELISA、TPHA、FQ-PCR法灵敏度分别为84.3%、96.1%、94.1%、97.1%,特异性分别为93.5%、98%、100%、100%。TRUST在一、三期梅毒的阳性率最低(66.7%和50%);FQ-PCR在一期梅毒阳性率最高。提示TP-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TPHA可作为梅毒确诊方法;TRUST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监测;早期梅毒的诊断首选FQ-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4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永乐 章松平 +2 位作者 马兰 时代强 郑爱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的分泌物、血清... 目的探讨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的分泌物、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TP)检测,比较4种检测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102例早期梅毒患者FQ-PCR检出92例(90.20%),TPHA检出86例(84.31%),TP-ELISA检出88例(86.27%),RPR检出70例(68.6%)。30例非梅毒患者FQ-PCR和TPHA检测均(-),TP-ELISA检出1例(+),RPR检出6例(+)。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诊断首选FQ-PCR进行分泌物或溃疡创面渗出物检测TP-DNA,其次选用TPHA和TP-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RPR在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血清反应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振荣 刘迪 +1 位作者 张捷 崔丽艳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602份标本,其中61例确诊为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RPR阳性标本进行检...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602份标本,其中61例确诊为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RPR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97.8%和91.8%、96.9%;RPR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FQ-PCR法检测的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明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1-572,共2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为金标准,以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为相对标准,将CMIA用于1 090份来自住院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梅毒抗体检测。结...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为金标准,以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为相对标准,将CMIA用于1 090份来自住院和皮肤科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 090份血清标本中,FTA-ABS检测阳性125例,阳性率为11.47%;TPPA检测阳性124例,阳性率为11.38%;CMIA检测阳性126例,阳性率为11.56%。CMIA与FTA-A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CMIA与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以FTA-ABS为金标准,CMIA敏感性为100.00%(125/125),特异性为99.90%(964/965)。以TPPA为相对标准,CMIA敏感性为100.00%(124/124),特异性为99.79%(964/966)。结论CMIA具有自动化、量化、检测周期短的特点,值得推荐为梅毒抗体的实验室批量检测。其与FTA-ABS的检出率相当,是否能用于临床诊断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 梅毒抗体
下载PDF
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最适检测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乐 徐岱 +3 位作者 马兰 章松平 时代强 郑爱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分泌物、... 目的:探究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分泌物、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TP)检测,比较4种检测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FQ-PCR检出92例检出率90.20%,TPHA检出86例检出率84.31%,TP-ELISA检出88例检出率86.27%,RPR检出70例检出率68.6%。30例非梅毒患者FQ-PCR检测全阴性,TPHA检出2例阳性,TP-ELISA检出1例,RPR检出6例阳性。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诊断首选FQ-PCR进行分泌物或溃疡创面渗出物检测TP-DNA,其次选用TPHA和TP-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RPR在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血清反应
下载PDF
TPPA结合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娜 李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结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的住院及手术患者118例,均行TPPA、RPR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查。以FTA-...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结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的住院及手术患者118例,均行TPPA、RPR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查。以FTA-AB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PPA、RPR检查结果,并比较2种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118例疑似梅毒患者中,经FTA-ABS检查确诊梅毒患者65例(55.08%),非梅毒患者53例(44.92%)。65例梅毒住院及手术患者科室分布前三为呼吸内科、妇科及心内科。以FTA-AB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TPPA检查阳性65例,阴性53例;RPR检查阳性61例,阴性57例。TPPA结合RPR诊断的准确率98.31%,比TPPA、RPR单一诊断的89.93%、84.75%高,敏感度98.46%、特异度98.11%、阳性预测值98.46%、阴性预测值98.11%比RPR的83.08%、86.79%、88.52%、80.70%高(P<0.05)。TPPA结合RPR诊断的AUC(95%CI)为0.983(0.940-0.998),比TPPA、RPR单一诊断的0.897(0.828-0.946)、0.849(0.772-0.909)高(P<0.05)。结论:TPPA结合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蓉 滕文友 +2 位作者 何章勇 代国知 郭旺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3050-3052,共3页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方法以TRFIA筛选1.0≤S/CO≤9.9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方法以TRFIA筛选1.0≤S/CO≤9.9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以TPPA为确认方法,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约登指数、似然比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TPPA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88.57%和51.43%,特异度分别为0.00%、96.26%和85.05%,符合率分别为24.65%、94.37%和76.76%,约登指数分别为0.00、0.85和0.36,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23.69和3.44,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00、0.12和0.5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0.92和0.68。结论TRFIA灵敏度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和诊断,胶体金法的灵敏度低,不宜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检测灰区的梅毒抗体不确定标本需用TPPA复查,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 胶体金法
下载PDF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联合检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项明 罗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1期2690-2691,共2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荧光梅毒螺旋体吸收试验(FTA-ABS)对非梅毒感染者784例,既往梅毒感染已经治愈者268例,梅毒在体内活跃、...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荧光梅毒螺旋体吸收试验(FTA-ABS)对非梅毒感染者784例,既往梅毒感染已经治愈者268例,梅毒在体内活跃、危害人体者65例,梅毒早期感染者43例,梅毒假阳性者24例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以组合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TRUST阴性+TP-ELISA阴性或TRUST阴性+FTA-ABS阴性组合,非梅毒感染组的临床符合率为97.9%;TRUST阳性+TP-ELISA阴性或TRUST阳性+FTA-ABS阴性组合,梅毒假阳性组的临床符合率95.8%;TRUST阴性+TP-ELISA阳性组合,既往梅毒感染并已经治愈组的临床符合率为94.0%;TRUST阳性+TP-ELISA阳性组合,梅毒在体内活跃、危害人体组的临床符合率为98.5%;TRUST阴性+FTA-ABS阳性组合的梅毒早期诊断的临床符合率为95.3%;TRUST阳性+FTA-ABS阳性+TP-ELISA阴性3组组合梅毒早期诊断价值最高,临床符合率为97.7%;TRUST阳性+FTA-ABS阳性+TP-ELISA阳性3组组合梅毒早期感染的可能性小,临床符合率为4.6%。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组合顺序反映不同的临床特征。结论梅毒血清学联合检测可互补单一血清诊断方法的不足,正确评价梅毒的临床状态,对梅毒的诊断与病情的观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荧光梅毒螺旋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应用TRUST和FTA-ABS-IgM试验判愈梅毒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琳 刘文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荧光抗体IgM检测治疗后梅毒患者复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1503例梅毒患者经驱梅治疗后在不同时期复查,收集血清标本进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IgG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IgG-TPPA)及IgM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荧光抗体IgM检测治疗后梅毒患者复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1503例梅毒患者经驱梅治疗后在不同时期复查,收集血清标本进行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IgG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IgG-TPPA)及IgM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M)检测。结果各复查期限内FTA-ABS-IgM阳性率均高于TRUST阳性率,48例(48/1503,3.19%)TRUST持续阳性,经3次以上检测FTA-ABS-IgM均为阴性,判定为血清固定。结论TRUST可用于观察疗效,FTA-ABS-IgM可协助临床判定梅毒复发、再感染及临床治愈,对判定血清固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PCR诊断早期先天梅毒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荣 周华 +2 位作者 潘鹏 洪福昌 温桂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947-948,1010,共3页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IgMwestern 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IgMwestern 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血清IgM-WB试验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19S-FTA-ABS),以双盲对照的形式评价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和常规实验室检测(临床+常规血清学方法RPR滴度的比较+治疗)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34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6例拟诊为先天梅毒。34例完成妊娠的梅毒孕产妇病例中,孕妇胎盘和脐带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11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10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40例作为对照的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胎盘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诊断梅毒,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且优于常规综合诊断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 诊断 胎盘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华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5期2026-2026,共1页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梅毒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6份血清同时用TRFIA、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比较各种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TRFI...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梅毒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6份血清同时用TRFIA、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比较各种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TRFIA阳性121例,阳性率12.3%;TPPA阳性118例,阳性率12.0%;TRUST阳性93例,阳性率9.4%;三种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与TPPA结果有很好的符合率,准确可靠,且智能化程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