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的自发荧光现象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旭士 张超英 +2 位作者 刘清梅 董宏平 王晓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本试验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三株不同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以及子实体的自发荧光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处于相同培养条件的三株真菌的荧光分布特点不一 ,并且同一真菌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所表现的荧光现象亦有差异 ,说明真菌的... 本试验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三株不同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以及子实体的自发荧光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处于相同培养条件的三株真菌的荧光分布特点不一 ,并且同一真菌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所表现的荧光现象亦有差异 ,说明真菌的自发荧光具有种属特导性并受到培养基质等因素的影响 ;而培养时间对荧光强度及类别的影响不显著。化学试剂的处理试验表明 ,弱碱性物质对真菌的荧光具有减弱效应 ,而强碱性物质对真菌的荧光则表现为增强 ,提示不同真菌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质结构上和组分上的差异 ,其变化可导致荧光性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自发荧光现象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祥生 王应宗 +2 位作者 付克德 郇宜贤 张彦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3,共3页
实验观察表明,非生物体有消荧光现象,生物体也有消荧光现象。它是激光与物体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是一个多光子过程,并且荧光消失过程伴随二次谐波产生。荧光消失过程中,荧光能量部分地转换为二次谐波信... 实验观察表明,非生物体有消荧光现象,生物体也有消荧光现象。它是激光与物体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是一个多光子过程,并且荧光消失过程伴随二次谐波产生。荧光消失过程中,荧光能量部分地转换为二次谐波信号,经粗略计算,转换效率大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现象 多光子过程 二次谐波产生 植物叶片
下载PDF
“探秘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与荧光现象”活动案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惠 朱鹏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36,共4页
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对“荧光现象”探秘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文献研究荧光现象发生的机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荧光物质:叶绿素a、原卟啉IX、维生素B2、奎宁、荧光增白剂、罗丹明B等;利用这些物质完成趣味荧光实验;调查荧... 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对“荧光现象”探秘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文献研究荧光现象发生的机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荧光物质:叶绿素a、原卟啉IX、维生素B2、奎宁、荧光增白剂、罗丹明B等;利用这些物质完成趣味荧光实验;调查荧光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最终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准确评价荧光现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物质 荧光现象 中学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下载PDF
基于短波紫外光荧光现象快速鉴别静电复印纸的种类 被引量:1
4
作者 崔连义 《刑事技术》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无损、快速静电复印纸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文检仪短波紫外光,对30种不同品牌或相同品牌不同批次的静电复印纸测试并比对分析。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纸张的紫外荧光现象不同,根据纸张在短波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弱、荧光纤维条... 目的建立无损、快速静电复印纸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文检仪短波紫外光,对30种不同品牌或相同品牌不同批次的静电复印纸测试并比对分析。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纸张的紫外荧光现象不同,根据纸张在短波紫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弱、荧光纤维条的长短、粗细、弯曲形状和分布稀疏程度等特征,可鉴别不同品牌或相同品牌不同批次的静电复印纸。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无损、高效、实用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检仪 静电复印纸 快速鉴别 紫外荧光现象
下载PDF
消荧光现象与表面谐波产生
5
作者 李祥生 张孟 +2 位作者 郇宜贤 王应宗 付克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消荧光现象是激光与物质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表面谐波产生的研究中,它常常被忽略。大量研究表明:表面谐波产生与消荧光现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消荧光观点详细讨论了表面谐波产生的机制,提出了... 消荧光现象是激光与物质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表面谐波产生的研究中,它常常被忽略。大量研究表明:表面谐波产生与消荧光现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消荧光观点详细讨论了表面谐波产生的机制,提出了表面谐波产生的消荧光模型。新机制可归纳为:(a)多光子受激吸收产生消荧光光斑,(b)激光热效应等促进自发辐射转向准受激辐射,(c)伴随荧光消失,部分产生荧光的激光能量转换为产生表面谐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现象 表面谐波 光谱 激光
下载PDF
甘薯块根组织感染黑斑病时产生的自发荧光现象及其应用
6
作者 文永昌 郑相如 陆漱韵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6-256,共1页
1986、87两年分别采用上一年无病种薯28个品种/系各3块,取中部切决于切面上蘸接近等量和等浓度的黑疤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孢子悬液,恒温、恒湿培养,定期取样作侵染区组织徒手切片、乳酚油封片用BHZ型0lympus荧光显微镜(B+G滤镜激... 1986、87两年分别采用上一年无病种薯28个品种/系各3块,取中部切决于切面上蘸接近等量和等浓度的黑疤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孢子悬液,恒温、恒湿培养,定期取样作侵染区组织徒手切片、乳酚油封片用BHZ型0lympus荧光显微镜(B+G滤镜激发)观察,取得以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块根组织 黑斑病 自发荧光现象 荧光显微分析法 感病组织
下载PDF
猪肉发荧光现象初步研究
7
作者 肖安东 邓云波 +7 位作者 李裕 周汝顺 匡光伟 隆雪明 徐丽枚 宋跃君 陈启友 吴礼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2,共2页
2010年2月间,有市民发现长沙市某大型超市所售鲜猪肉夜间有荧光现象,随后20多天内又相继有多名消费者反映该家超市所购猪肉在夜间发荧光。
关键词 荧光现象 鲜猪肉 大型超市 长沙市 消费者
下载PDF
如何观察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8
作者 牛波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荧光现象 叶高中生物 叶绿素 分离实验 演示实验 观察方法 实验室 日光灯 变光源 探照灯 手电筒
下载PDF
卫生用品荧光现象的本质及其检测
9
作者 吴永升 曹少波 高海翔 《生活用纸》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卫生用品的荧光现象备受消费者的关注。
关键词 荧光现象 卫生用品 检测 健康问题 生活水 消费者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中荧光现象概念之我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晚苟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5-705,共1页
光合色素受激发光照射产生荧光(fluorescence)是叶绿体色素的光学特性之一。许多教材中都将荧光现象的概念表述为"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潘瑞炽2008;李合生2006;王宝山2004;... 光合色素受激发光照射产生荧光(fluorescence)是叶绿体色素的光学特性之一。许多教材中都将荧光现象的概念表述为"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潘瑞炽2008;李合生2006;王宝山2004;张继澍1999)。我们认为,这一表述容易令人产生歧义,学生也容易产生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现象 植物生理学 叶绿体色素 光学特性 光合色素 光照射 透射光 叶绿素
原文传递
探究“产生荧光现象”的实现条件
11
作者 王廷伟 《生物学通报》 2007年第7期56-57,共2页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中,当学生做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笔者安排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观察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
关键词 荧光现象 叶绿体色素 兴趣小组 学生观 生物学 人教版 绿叶
下载PDF
CuCl团簇组装薄膜的荧光红移现象
12
作者 刘亚楠 刘忠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29-32,共4页
利用气相蒸发技术成功的制备了两个CuCl团簇薄膜样品.CuCl团簇被沉积到单晶Si和石英衬底上,然后覆盖一层NaCl以防氧化.通过透射电镜和选区衍射观察得知,两个样品主要由CuCl纳米晶和少量的Cu聚集体构成,其中C... 利用气相蒸发技术成功的制备了两个CuCl团簇薄膜样品.CuCl团簇被沉积到单晶Si和石英衬底上,然后覆盖一层NaCl以防氧化.通过透射电镜和选区衍射观察得知,两个样品主要由CuCl纳米晶和少量的Cu聚集体构成,其中CuCl纳米晶的直径分别约为3nm和6nm;通过室温下测得的光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CuCl激子吸收峰并未出现,而荧光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可能是激子声子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果.在77K温度观察到由激子声子耦合而展宽的荧光峰,其峰值近似与量子限制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同时观察到来自陷阱态的宽峰.通过比较300K温度下激子荧光峰的展宽和红移量,发现团簇尺寸小的薄膜样品(3nm)中激子声子相互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薄膜 氯化铜 光学性质 荧光红移现象
下载PDF
光源下的“两副面孔”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13
作者 唐亚星(文/图)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第5期54-55,共2页
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他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不过,有人发现当一束强烈的太阳光穿过月桂叶子的乙醇提取液时,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绿色的互补色--红色。难道叶绿素也有“两副面孔”?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
关键词 互补色 乙醇提取液 叶绿素 荧光现象 月桂叶 光合作用 太阳光 生物体
原文传递
SnO2层状纳米结构及其强窄带荧光现象
14
《现代材料动态》 2009年第5期27-27,共1页
在张立德教授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方明博士撰写的论文“SnO2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 andits strong narrow-band photoluminescencet”,在《材料化学杂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作为封底(Baekco... 在张立德教授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方明博士撰写的论文“SnO2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 andits strong narrow-band photoluminescencet”,在《材料化学杂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作为封底(Baekcover)文章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荧光现象 纳米结构 窄带 层状 STRONG 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荧光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杨艳慧 冯平 +2 位作者 思磊 边丽娜 孙亚婷 《食品界》 2024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重金属元素在食品中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的特点,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重金属元素在食品中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的特点,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显得尤为重要。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现象的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简便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荧光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 荧光光谱法 长期摄入 重金属检测 公众健康 荧光现象 重金属元素 环境污染
下载PDF
502胶显现潜在手印后阳离子荧光黄染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国强 罗亚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探究一种安全无毒的新型阳离子荧光黄用于502胶熏显手印后续染色的新方法。通过荧光光谱仪测量了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以色彩模式(Lab)值作为显现效果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溶剂、试剂浓度、不同客体显现效果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初步建立了... 探究一种安全无毒的新型阳离子荧光黄用于502胶熏显手印后续染色的新方法。通过荧光光谱仪测量了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以色彩模式(Lab)值作为显现效果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溶剂、试剂浓度、不同客体显现效果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初步建立了阳离子荧光黄用于502胶熏显手印后染色的操作方法,并与传统的染料罗丹明6G、BBD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阳离子荧光黄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5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95 nm,试剂浓度为0.1g/L的乙醇溶液,就能达到很好的增强效果,并能产生鲜亮的黄绿色荧光,在实际办案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荧光 502胶 潜在手印 增强处理 荧光现象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范芹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1年第6期45-47,共3页
1.荧光增白剂概述 英国物理学家George Gabriel Stokes在1852年首次阐述了荧光现象。1929年,Krais.P首先发现6,7-二羟基香豆素具有荧光增白作用:1940年,德国IG公司研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白剂,并开始了其商品化历程。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纺织品 应用 STOKES 羟基香豆素 物理学家 荧光现象 增白作用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在鱼类细菌性病原检测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其焕 孙佩芳 《水产科技情报》 1987年第1期3-7,2,共6页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或称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c)系对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现象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方法。它较其他生物学染色方法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只需标记一种抗球蛋白抗体,可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优点。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 荧光抗体 抗球蛋白 抗原抗体 医学 特异性 染色方法 细菌性病原 鱼类 荧光现象
下载PDF
关于用汞——铊敏化荧光系统产生激光问题的提案
19
作者 曾传相 王联治 《四川激光》 1982年第1期49-51,共3页
根据卡里奥——夫兰克实验现象,本文提出用汞——铊敏化荧光现象产生激光,以期使铊原子蒸汽能更容易和在更多的谱线上产生更强的激光。
关键词 激光 敏化 光系统 实验现象 荧光现象
下载PDF
苯并[f]吡啶并[2,1-a]异吲哚-7,12-二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属性研究
20
作者 陈晨 张思翔 +2 位作者 季晶晶 阚玉和 胡华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67-370,385,共5页
中氮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因此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定一系列的中氮茚的扩环衍生物:苯并[f]吡啶并[2,1-a]异吲哚-7,12-二酮的荧光光谱,总结出了不同取代基团对这类化合物荧光性质影响的规律.并进... 中氮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因此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定一系列的中氮茚的扩环衍生物:苯并[f]吡啶并[2,1-a]异吲哚-7,12-二酮的荧光光谱,总结出了不同取代基团对这类化合物荧光性质影响的规律.并进一步通过量化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对照,较好的解释了这类化合物的双荧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f]吡啶并[2 1-a]异吲哚-7 12-二酮 荧光性质 取代基效应 量化计算 荧光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