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矩阵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钱伟 杨柳明 +1 位作者 王宁 张莉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能够根据水体中有机物的荧光性质对荧光组分特征、种类进行区分。大量原始数据以及常规的手工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该方法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软件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快速转化为... 三维荧光光谱(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能够根据水体中有机物的荧光性质对荧光组分特征、种类进行区分。大量原始数据以及常规的手工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该方法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软件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快速转化为荧光矩阵的思路与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研究者测定参数的不同,结合不同校正方法,可快速地将大量样品的三维荧光数据整合为三维荧光矩阵,通过具体数据验证荧光矩阵形成进行平行因子分析。该方法能够实现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人工干预少,可达到快速、批量完成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处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矩阵 平行因子分析 MATLAB
下载PDF
云南小粒咖啡类黑精荧光矩阵光谱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林芬 王燕华 +5 位作者 王晓婷 弘子姗 刘艳芳 龚加顺 谭超 刘华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41,共6页
本文以云南小粒咖啡为原料制备类黑精,采用三维荧光矩阵光谱分析技术(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a,3D-EEMs)研究咖啡类黑精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光照及存放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征变化。结... 本文以云南小粒咖啡为原料制备类黑精,采用三维荧光矩阵光谱分析技术(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a,3D-EEMs)研究咖啡类黑精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光照及存放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10~80℃范围内云南小粒咖啡类黑精水溶液荧光强度与温度成反比;pH介于5~10之间的类黑精水溶液荧光强度较为稳定;避光存储的类黑精水溶液在60 min内荧光强度变化不显著(P>0.05),而光照时间增加会导致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在浓度小于0.5 mg/mL时,类黑精水溶液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相关系数为0.9846;浓度大于10 mg/mL时会发生荧光猝灭,类黑精水溶液荧光强度与浓度不相关。本研究将为咖啡类黑精光谱特征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粒咖啡 类黑精 三维荧光矩阵光谱分析 荧光强度
下载PDF
激发-发射荧光矩阵结合二阶校正方法检测湖水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忠东 王玉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9-2096,共8页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环境中,对动植物和人类有着严重危害。为了快速检测水环境中的痕量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本文提出利用激发-发射荧光矩阵结合自加权交替归一残差拟合算法(Self-Weighted Al...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环境中,对动植物和人类有着严重危害。为了快速检测水环境中的痕量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本文提出利用激发-发射荧光矩阵结合自加权交替归一残差拟合算法(Self-Weighted Alternating Normalized Residual Fitting Algorithm,SWANRF)检测湖水中的菲、蒽和荧蒽。与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方法相比,SWANRF能够给出更满意的浓度预测结果,菲、蒽和荧蒽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7.2)%,(101.7±7.7)%和(97.9±5.1)%;菲、蒽和荧蒽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240,0.249和0.247μg/L。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未知干扰物共存的湖水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快速检测,且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发射荧光矩阵 二阶校正 自加权交替归一残差拟合 多环芳烃
下载PDF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用于鉴别百合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英 张思维 +1 位作者 张芷柔 陈瑶 《包装学报》 2023年第6期62-72,共11页
为了能够快速判别百合是否掺假,利用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技术对纯百合和掺假百合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并构建了百合及其掺假百合的荧光指纹特征图谱;然后借助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PCA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两种... 为了能够快速判别百合是否掺假,利用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技术对纯百合和掺假百合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并构建了百合及其掺假百合的荧光指纹特征图谱;然后借助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PCA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两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百合中掺假粉末的种类进行了快速鉴别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分类模型均能根据百合样本的EEM荧光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掺假百合样本,且正确分类率均高达95%。利用PCA-LDA和PLS-DA成功建立了快速判别百合掺假的新方法,同时完善了百合荧光指纹特征图谱,有望为建立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百合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掺假判别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激发发射荧光矩阵二阶校正方法直接测定人体血浆样中多沙唑嗪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万瑶 吴海龙 +3 位作者 韩清娟 李元娜 张燕 俞汝勤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多沙唑嗪是一种α-1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地作用于α-1受体,可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又可降低血压。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算法具有独特的"二阶优势",能够在未知干扰组分共存下,直接定量分析体系中感兴趣的组分。本文基于... 多沙唑嗪是一种α-1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地作用于α-1受体,可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又可降低血压。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算法具有独特的"二阶优势",能够在未知干扰组分共存下,直接定量分析体系中感兴趣的组分。本文基于多沙唑嗪稳定的荧光性质,利用激发发射荧光矩阵(EEMs)结合二阶校正算法,成功地直接测定血浆样中多沙唑嗪。血浆样品不需做前期处理。它快速简便,比其它分析方法,既节约试剂又节约时间,是一种对复杂体系感兴趣组分进行直接定量分析的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血浆样 激发发射荧光矩阵 二阶校正
原文传递
利用荧光谱矩阵存储并统计频谱数据
6
作者 祝宏志 徐赟 江飞 《数码设计》 2018年第6期78-78,共1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线电监测系统生成了海量的频谱数据。对频谱监测数据存储和利用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无线电频谱数据采集和存储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种高效无线电监测频谱数据存储设计,并说明了这种设计怎样用于频谱信号的占...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线电监测系统生成了海量的频谱数据。对频谱监测数据存储和利用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无线电频谱数据采集和存储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种高效无线电监测频谱数据存储设计,并说明了这种设计怎样用于频谱信号的占用度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存储 荧光矩阵 无线电监测软件 占用度统计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支持向量机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油种鉴别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春艳 史晓凤 +2 位作者 李文东 任伟伟 张金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基于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溢油类型不同油源原油样品集、引入外扰相似油源样品集进行光谱数据采集,获取其浓度同步荧光光谱矩阵Concentration-Synchronous-Matrix-Fluorescence(CSMF),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两套不同层次的原... 基于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溢油类型不同油源原油样品集、引入外扰相似油源样品集进行光谱数据采集,获取其浓度同步荧光光谱矩阵Concentration-Synchronous-Matrix-Fluorescence(CSMF),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两套不同层次的原油相关样品集进行了多类分类识别。结果表明:主成分载荷图可以很好地反映各个原油相关样品在油源上的相似程度,结合支持向量机可以实现不同溢油类型及不同油源原油的准确分类,对于引入风化和海水外扰相似油源溢油样品集,两类分类区分的结果远远高于多类分类识别的结果。通过详细的主成分分析讨论,为溢油油种鉴别提供了一种利用多类分类识别,逐步缩减嫌疑样本数量,最后通过两两分类实现溢油样品准确识别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参量荧光光谱技术 浓度同步荧光光谱矩阵 溢油指纹鉴定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湖泊水体三维荧光光谱的PARAFAC法在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祝鹏 华祖林 李惠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90-3294,共5页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分析,推导出混合样品与源物质荧光矩阵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系数由因子得分组成,反映了混合样品各来源物贡献率的相对大小,能够作为来源物量化研究的参考指数。在湖泊污染物源解析的应用中,利用混合水样和污染源水样荧光光谱矩阵建立上述关系式,关系式各系数可作为湖泊水体污染源源解析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矩阵 平行因子分析法 源解析
下载PDF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雨水中CDOM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远月 郭卫东 +1 位作者 龙爱民 陈绍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13-2416,共4页
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技术并结合吸收光谱初步研究了2007年厦门梅雨季节期间雨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雨水CDOM的吸收光谱随波长呈指数衰减,代表雨水C... 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技术并结合吸收光谱初步研究了2007年厦门梅雨季节期间雨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雨水CDOM的吸收光谱随波长呈指数衰减,代表雨水CDOM相对含量的吸收系数a(300)范围在0.27~3.45 m-1,均值为1.08 m-1;且降雨初期CDOM含量高于降雨后期。这表明人类活动和当地的大气污染或空气质量对雨水中CDOM的贡献。雨水CDOM的EEMs光谱揭示出2类4个主要荧光峰(2个类腐殖质荧光A和C与2个类蛋白质荧光B和S)的存在。其中2个类腐殖质荧光A和C之间以及2个类蛋白质荧光B和S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其具有相同来源或存在某种内部联系。2个类腐殖质荧光与吸收系数a(300)之间的强正相关性,说明其控制吸收特性的基团可能与控制其荧光特性的基团具有相似性质。结果表明雨水CDOM高吸收和荧光特性在大气化学中的作用不容轻视,在受大气水体影响的太阳辐射的光谱衰减中可能起着潜在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 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吸收 雨水
下载PDF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保卫 赵卫红 +4 位作者 王江涛 邹景忠 韩笑天 王璐 刘亚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718,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法(EEMS),测定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产生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法(EEMS),测定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产生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phanlike)荧光峰组成,主要位置为Exmax/Emmax=270nm/290~310nm,Exmax/Emmax=270—290nm/320~350nm的荧光峰强度比较弱;在Exmax/Emmax=250~260nm/380~480nm(A峰)、Exmax/Emax=310~320nm/380~420nm(C峰)和Exmax/Emmax=330~350nm/420~480nm(M峰)位置均出现零散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其中以A峰为主.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浮游植物量降低时,类酪氨酸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硅藻和甲藻产生的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来源相似,并且甲藻与硅藻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同环境下类腐殖质混合物的组分比例不同,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低的A/C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隔实验 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下载PDF
三维荧光校正法直接测定尿液中的利血平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清娟 吴海龙 +4 位作者 聂瑾芳 夏阿林 朱绍华 张艳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7-830,共4页
利用化学计量学三维数据校正方法中的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SWATLD),不经化学分离,对采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所得到的三维响应数据阵进行三线性成分分解,再基于标样已知浓度,利用简单回归法直接测定尿... 利用化学计量学三维数据校正方法中的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SWATLD),不经化学分离,对采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所得到的三维响应数据阵进行三线性成分分解,再基于标样已知浓度,利用简单回归法直接测定尿液中利血平(Reserpine)的含量.结果表明,当体系的主要组分数取3时,两种方法均可迅速、快捷地得到待测物的浓度,有效地解决了荧光法定量测定时未知背景及干扰物光谱严重重叠而引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血平 尿液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 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
下载PDF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方法用于体液和细胞培养基中五味子甲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晓华 吴海龙 +1 位作者 王建瑶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0-1726,共7页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二阶校正方法,对人体液样(血浆样及尿液样)和细胞培养基样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进行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在血浆背景、尿液背景和细胞培养基背景共存下,当分析体系的组分数分别选...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二阶校正方法,对人体液样(血浆样及尿液样)和细胞培养基样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进行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在血浆背景、尿液背景和细胞培养基背景共存下,当分析体系的组分数分别选择2时,用SWATLD二阶校正方法获得相应五味子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1.6)%,(100.5±6.3)%和(103.6±4.5)%.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复杂分析体系因背景内源荧光性物质与待分析物光谱严重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还可以用于直接快速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甲素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法 二阶校正
下载PDF
交替三线性分解荧光二阶校正法同时直接测定口服液中氨基酸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迪思 吴海龙 +4 位作者 朱绍华 夏阿林 张卉枫 江军朵 俞汝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9-582,共4页
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Y)的荧光光谱相互重叠,用常规方法难以同时直接测定。本研究将交替三线性分解二阶校正算法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相结合,对氨基酸口服液中共存的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分辨和直接定量测定,并用加入标准法对结... 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Y)的荧光光谱相互重叠,用常规方法难以同时直接测定。本研究将交替三线性分解二阶校正算法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相结合,对氨基酸口服液中共存的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分辨和直接定量测定,并用加入标准法对结果进行验证,TYR和TRY的回收率分别为(96.9±2.5)%和(93.2±1.0)%。结果表明,该方法以“数学分离”替代“化学分离”,其它成分及背景不影响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 二阶校正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 酪氨酸 色氨酸 氨基酸口服液
下载PDF
人体结肠组织的内源性荧光分子标记物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秉扬 《三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4,共5页
首次联合采用稳态与瞬态自体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人体结肠组织自体荧光与组织体主要内源性荧光分子标记物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结肠组织主要内源性荧光物质来源于氨基酸类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结构蛋白... 首次联合采用稳态与瞬态自体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人体结肠组织自体荧光与组织体主要内源性荧光分子标记物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结肠组织主要内源性荧光物质来源于氨基酸类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结构蛋白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酶和辅酶类中的NADH、NADPH、FAD以及内源性卟啉。人体组织的几种主要内源性荧光分子标记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有望用来作为辨别正常与癌变结肠组织的一种重要指标。实验得到的初步结果可以为光诱导人体结肠组织自体荧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自体荧光光谱 荧光激发发射矩阵 荧光寿命 内源性荧光分子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薏苡仁产地溯源研究
15
作者 赵汉卿 王斌 +5 位作者 陈瑶 唐章奉 方鑫 陈增萍 杨健 邓婷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共8页
以9个产地的薏苡仁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结合以实现薏苡仁产地的溯源分析。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低EEM荧光光谱的维度;二是利用网格筛选... 以9个产地的薏苡仁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结合以实现薏苡仁产地的溯源分析。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低EEM荧光光谱的维度;二是利用网格筛选法找出PCA降维过程中最优保留主成分数及判别模型超参数。结果表明:基于薏苡仁的EEM荧光光谱数据构建的改进随机森林模型(加入标准差标准化和PCA降维模块)可以对9个产地薏苡仁样本进行准确预测,最佳模型由100棵最大深度为3、叶节点最小样本数为1个的决策树结合16个主成分数(PCs)构建,其对验证集和测试集(共108个样品)的准确度均为100%,优于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的PLS-DA模型(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随机森林算法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产地溯源
下载PDF
三线性分解方法用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数据中一阶瑞利散射的扣除 被引量:4
16
作者 聂瑾芳 吴海龙 +4 位作者 张云 刘亚娟 王建瑶 李勇 俞汝勤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0-1749,共10页
由于荧光分析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数据容易获得等优点,近年来二阶张量校正方法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技术的联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三维荧光分析中,经常出现的一阶瑞利散射干扰往往容易导致建立的三线性模型存在较大的偏... 由于荧光分析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数据容易获得等优点,近年来二阶张量校正方法与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技术的联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三维荧光分析中,经常出现的一阶瑞利散射干扰往往容易导致建立的三线性模型存在较大的偏离,进而直接影响复杂体系中感兴趣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针对该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组分数不敏感的三线性分解算法扣除一阶瑞利散射干扰的新思路.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一阶瑞利散射分别在水平切片矩阵和侧面切片矩阵所处位置相同,沿I-模和J-模同时构建含一阶瑞利散射的三维数据阵,利用三线性分解算法对此各自建模,将一阶瑞利散射当作一个响应组分或因子拟合后从三维数据阵中扣除掉.通过对模拟和实际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扣除体系中的一阶瑞利散射干扰.改进后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受组分数选取不当的困扰.另外,由于同时从两个方向进行一阶瑞利散射扣除,因此不会出现因边缘瑞利散射峰形不完整而扣除不完全的情况.该方法为三维荧光光谱的无损分析提供了新思路,为进一步进行三维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瑞利散射 三线性分解 二阶校正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对不同分区溶解有机物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艳红 陈寅儒 周达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选用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两种吸附剂,对广州市3种地表水体(城市径流、农田径流、森林径流)中不同分区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吸附研究,并以腐殖酸溶液作为标准对照组。以UV254、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作为... 选用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两种吸附剂,对广州市3种地表水体(城市径流、农田径流、森林径流)中不同分区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吸附研究,并以腐殖酸溶液作为标准对照组。以UV254、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作为吸附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UV254上,单壁碳纳米管比多壁碳纳米管平均多吸附11%的DOM。3种地表水样中均无Ⅰ区荧光峰,而有明显的Ⅱ、Ⅲ、Ⅳ区荧光峰。水样中II区、III区、IV区、Ⅴ区荧光峰的位置分别为Ex230/Em345、Ex245/Em445、Ex275/Em320、Ex335/Em380,误差在40 nm内。多壁碳纳米管吸附溶解性有机物的动力学模式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决定系数高达0.994 7。Langmuir方程相对于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描述MWNT-1030对DOM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碳纳米管 溶解性有机物 吸附 荧光激发-发射矩阵
下载PDF
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沛华 杨艳蓉 +3 位作者 刘梦迪 赵晓宇 吴婷 谭吉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3-2142,共10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UV-vis)和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EEM)分析了典型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有机物(WSOM)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WSOM的SUVA_(254)、E_(250)/E_(365)和MAE_(365)值分别为1.79—2.60 m^(2)·... 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UV-vis)和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法(EEM)分析了典型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有机物(WSOM)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WSOM的SUVA_(254)、E_(250)/E_(365)和MAE_(365)值分别为1.79—2.60 m^(2)·g^(−1)、4.56—7.65和0.66—1.17 m^(2)·g^(−1),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PM_(2.5)中WSOM具有较低的芳香度和分子量以及较弱的吸光能力.荧光光谱结果显示,WSOM产生荧光峰的主要范围为λ_(Ex)/λ_(Em)≈(230—250)/(335—380)nm和λ_(Ex)/λ_(Em)≈(260—290)/(330—360)nm,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PM_(2.5)中WSOM主要以类蛋白荧光物质为主;腐殖化指数(HIX)、荧光指数(FI)和自生源指数(BIX)分别为0.49—1.09、2.03—2.68和1.32—1.81,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PM_(2.5)中WSOM的腐殖化程度、芳香性和分子量均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质燃烧排放PM_(2.5)中WSOM的MAE_(365)值与SUVA_(254)和HIX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E_(250)/E_(365)和BIX呈显著负相关性,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PM_(2.5)中WSOM的光吸收特性与芳香性、腐殖化程度和自生源贡献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 颗粒物 生物质燃烧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
下载PDF
超高温堆肥腐殖酸与Cd(Ⅱ)高效络合机制2DCOS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萍 汤佳 +4 位作者 蔡茜茜 刘晓明 余震 吕健 周顺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4-1540,共7页
超高温堆肥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相比于高温堆肥工艺,具有发酵温度更高、腐殖化过程更快、堆肥产物质量更好等优势。然而,超高温堆肥产物作为调理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仍有待明确。采用激发-发... 超高温堆肥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相比于高温堆肥工艺,具有发酵温度更高、腐殖化过程更快、堆肥产物质量更好等优势。然而,超高温堆肥产物作为调理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仍有待明确。采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二维相关光谱(FTIR-2DCOS)方法对比分析了超高温堆肥(HTC)、高温堆肥(TC)和污泥(SS)样品中提取的腐殖酸(HAs)与Cd(Ⅱ)的络合性能及相关反应机制。采用EEM-PARAFAC从HTC,TC和SS样品提取的HAs中鉴定出腐殖酸C1(Ex/Em=270,350/470)、类腐殖质物质C2(Ex/Em=270,325/470)和类蛋白质物质C3(Ex/Em=225,275/330)等3种组分,不同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Ryan-Weber荧光猝灭模型对不同样品中HAs及HAs的各组分与Cd(Ⅱ)发生络合反应的荧光猝灭效应进行拟合,发现来源于HTC的HAs及其组分C1和C2对Cd(Ⅱ)络合稳定性和络合容量(LogKCd=5.72~5.95,CCCd=0.977~0.990)明显优于TC(LogKCd=5.62~5.67,CCCd=0.807~0.823)和SS(LogKCd=4.79~5.29,CCCd=0.476~0.581),表明HTC比TC和SS中HAs具有更好的Cd(Ⅱ)络合能力,而不同样品HAs中组分C1和C2是决定HAs与Cd(Ⅱ)络合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FTIR-2DCOS对HAs与Cd(Ⅱ)发生络合反应时官能团变化顺序进行分析,发现HTC的HAs中羧基是与Cd(Ⅱ)发生络合时响应最为灵敏的官能团。由此推测,超高温堆肥通过促进堆肥腐殖化进程使羧基等不饱和基团含量增加是HTC的HAs与Cd(Ⅱ)具有更高效络合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总之,样品HAs中相对高的腐熟程度以及羧基等官能团对Cd(Ⅱ)络合的高灵敏度是导致HTC络合Cd(Ⅱ)能力优于TC和SS的主要原因。EEM-PARAFAC和FTIR-2DCOS的结合,为定量表征堆肥中HAs与重金属络合性能及解析络合机制提供有力支撑,也为超高温堆肥产品应用于镉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堆肥 腐殖酸 Cd(Ⅱ)络合 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mmercial Humic Acid
20
作者 傅平青 吴丰昌 刘丛强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4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EM)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lucidate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humic substa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and non-...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EM)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lucidate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humic substa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and non-destructive advantage, the EEM was applied to characterizing a commercial Fluka humic acid (FH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EMs of FHA has several Ex/Em peaks. Ionic strength (0- 0.05 mol/L KClO 4) exerted little effect on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FHA, 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5-100 mg/L) of FHA and pH (2-12)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A red shift in the longer wavelength peak reg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r pH values increas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but slightly decreased in the case of pH= 5.0. The protonation constants (lgK’ HL) of peak B were calculated to be 3.57 and 3.13, indicating that peak B was due to carboxyl groups. The r (A/B) values range from 0.61 to 2.59.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 (A/B) and pH was also observe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fluorescence peaks A and B posses similar inheren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酸 有机物分解 激感喷射矩阵荧光光谱 荧光特征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