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护理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3-0196,共4页
探究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个性化护理实施的意义。方法 纳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选择90例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分为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每组45例,研究数据有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依从性、心理状... 探究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个性化护理实施的意义。方法 纳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选择90例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分为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每组45例,研究数据有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依从性、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抑郁与焦虑组间组前比较无差异,P>0.05;睡眠质量、临床依从性、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治疗后患者经个性化护理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临床依从性上升,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况
下载PDF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志云 宋秀宁 +1 位作者 朱秀莲 王俊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637-2637,共1页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术/护理 人类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玉婵 吴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FFA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正确诊断原田病96眼(60.00%);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73眼(45.63%);FFA联合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130眼(86.25%)。采用FFA联合OCT诊断原田病与最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高于FFA、OCT单独诊断的符合率(P<0.001)。FFA造影观察可见早期患者的脉络膜呈斑驳状、背景荧光强弱不均,早期后极部针尖样高荧光,斑点逐渐扩大,晚期荧光渗漏,在视网膜下汇集呈多湖状强荧光团;OCT检查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下低回声,脱离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腔内可见蓝色反光点。结论 FFA联合OTC可依据早期影像表现对原田病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田病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8
4
作者 彭翠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中(FFA)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66例FFA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6例发生不良反应59例,占4.7%:恶心18例,呕吐12例,荨麻疹10例,面色苍白、心慌8例,腹痛...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中(FFA)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66例FFA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6例发生不良反应59例,占4.7%:恶心18例,呕吐12例,荨麻疹10例,面色苍白、心慌8例,腹痛9例,过敏性休克2例。结论尽管FFA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也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良反应会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钠眼底血管造影术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5
作者 彭菊蓉 《上海护理》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荧光 眼底血管造影术 护理配合 眼科检查 静脉注射 眼底照像机 诊断 治疗 眼底摄像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荧光素钠纳米颗粒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应用和安全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倩 蔡雯婷 +3 位作者 金惠子 余咚卉 沈天怡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荧光素钠(PEI-NHAc-FS)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应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只健康棕色雄性挪威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1 mL荧光素钠(200 g·L^-1)加入10 mol的1-乙基-(3-二甲基...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荧光素钠(PEI-NHAc-FS)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应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只健康棕色雄性挪威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1 mL荧光素钠(200 g·L^-1)加入10 mol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混合物中搅拌30 min,再加入10 mo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3 h。然后将该溶液加入到5 mL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76 g·L^-1)中,剧烈搅拌3 d获得PEI-NH2-FS。将2 mL三乙胺加入到PEI-NH2-FS原液中,30 min后再将1 mL的乙酸酐加入混合物中搅拌24 h,合成PEI-NHAc-FS。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观察PEI-NHAc-FS的结构,并对合成的NPs结构进行表征;CCK-8检测其细胞毒性。选取30只大鼠,根据荧光素钠和PEI-NHAc-FS NPs的浓度(5 g·L^-1、10 g·L^-1、50 g·L^-1)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5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进行眼底摄像,采集大鼠眼底血管荧光素图像。用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后,取10只大鼠,随机分为10 g·L^-1荧光素钠组和PEI-NHAc-FS NPs组,每组5只,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5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通过眼底血管造影成像观察病灶处渗漏。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10 g·L^-1荧光素钠组和PEI-NHAc-FS NPs组,每组20只,于注射后10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进行荧光冰冻切片。将1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PEI-NHAc-FS NPs组,每组5只,行组织切片HE染色和视网膜电图检测。采用HE染色和视网膜电图观察PEI-NHAc-FS NPs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结果通过核磁共振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观察到荧光素钠与PEI成功耦合。发射荧光光谱显示,游离荧光素钠和PEI-NHAc-FS NPs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出现在546 nm和544 nm处。CCK-8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荧光素钠和PEI-NHAc-FS NPs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2 h、24 h后,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使用10μmol·L^-1 PEI-NHAc-FS NPs处理24 h和未处理之间细胞存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 g·L^-1游离荧光素钠组和PEI-NHAc-FS NPs组中,均仅显影视网膜主要血管,不能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而在10 g·L^-1游离荧光素钠组和PEI-NHAc-FS NPs组可清晰地显示视网膜主要血管及微血管的结构,且在注射后30 min时血管荧光强度基本相同。PEI-NHAc-FS NPs组在60 min时荧光强度已基本消失,而游离荧光素钠组仍保持较强的荧光强度。10 g·L^-1游离荧光素钠组和PEI-NHAc-FS NPs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经尾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视网膜血管内可见荧光成像;同时病灶部位可见荧光渗漏。游离荧光素钠组在视网膜组织中荧光较强,对视网膜组织有较强的吸附和渗透作用,而PEI-NHAc-FS NPs组在视网膜组织中荧光较弱,对视网膜组织吸附较弱。HE染色和视网膜电图对造影剂进行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PEI-NHAc-FS NPs安全性较好。结论PEI-NHAc-FS NPs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聚乙烯亚胺 造影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前评估表格的应用
7
作者 孙腾 梁晔 +1 位作者 王静 田磊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术前进行规范化术前评价指导,对提高造影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FFA病人3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行FFA检查,观察组造影前采用FFA术前评估表格进行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造影检...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术前进行规范化术前评价指导,对提高造影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FFA病人3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行FFA检查,观察组造影前采用FFA术前评估表格进行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造影检查的配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1、22.838,P〈0.05)。结论FFA术前应用FFA前评估表格进行评估和指导,有助于检查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研究 荧光血管造影术 眼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彩色眼底照相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中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鼎 张小虎 +2 位作者 孙哲 刘晴雨 王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9-782,共4页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征.因此研究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在判断DR病程和分期中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评估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对判断DR临床分期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对比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DR患者136例238眼,所有受检眼先行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对5张非立体、50°视野的照片进行拼图,然后行FFA检查.根据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分别对彩色眼底照相和FFA图像进行分析并行DR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38眼中,彩色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者41眼,占17.2%;中度NPDR者48眼,占20.2%;重度NPDR者66眼,占27.7%;PDR者83眼,占34.9%.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48眼,占20.2%;中度NPDR者42眼,占17.6%;重度NPDR者46眼,占19.3%;PDR者102眼,占42.9%.两者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的一致性较好(κ=0.653,P<0.01).在判断非严重威胁视力的DR(NSTDR)和STDR方面,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κ=0.812,P<0.01). 结论 根据5张50°视野彩色眼底照相拼图对DR进行临床分期是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可以替代FFA法进行PRP时机的预测,但在判断无血管灌注区、隐匿新生血管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术 血管造影术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下载PDF
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联合眼底血管造影在DR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士清 王志立 +1 位作者 李萍 董应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NVG患者中此方法的应用研究较少。目的探讨IFA联合FFA检查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和FFA联合检查的PDR患者79例133眼,其中无虹膜病变100眼,Ⅰ期青光眼红变期21眼,Ⅱ期开角型NVG12眼。所有患眼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采用McNemar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显微镜和IFA检查在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检出率的差异。结果IFA检查显示100眼无虹膜病变患者无异常虹膜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的32眼未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68患眼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21眼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者瞳孔缘或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12眼NVG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中IF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21/21),明显高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71.43%(15/21),2种检测方法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IFA联合FFA检查可以及早发现PDR合并青光眼红变期,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荧光虹膜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吲哚青绿和荧光素血管造影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鹏 惠延年 +1 位作者 白建伟 王庆凤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特征 ,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 Heidelberg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仪 (HRA )对 48例 CSC患者 (96只眼 )进行 ICGA和 FFA....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特征 ,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 Heidelberg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仪 (HRA )对 48例 CSC患者 (96只眼 )进行 ICGA和 FFA.结果 全部受检眼中 ,ICGA都可见造影早期脉络膜有因为动脉充盈延迟而表现的局限性暗荧光区 .在造影中晚期 ,原充盈延迟区内的脉络膜可因通透性增强而有高荧光表现 ,或者因毛细血管小叶缺血而表现的斑片状低荧光 ;其相应部位的色素上皮 (RPE)在 FFA过程中则表现为渗漏或萎缩 .此外 ,在 7只眼中 ,可见脉络膜涡静脉分支扩张及渗漏 .结论 脉络膜静脉及毛细血管瘀血可能是导致 FFA中 RPE渗漏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吲哚花青绿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军 唐朝珍 +2 位作者 唐罗生 朱晓华 姜德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图像特征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17例(18只眼)ARN患者行FFA,分析其图像的特征。结果FFA主要表现为视盘强荧光... 目的研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图像特征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17例(18只眼)ARN患者行FFA,分析其图像的特征。结果FFA主要表现为视盘强荧光,视网膜动脉变细或节段性充盈,周围有斑片状出血遮蔽荧光,静脉迂曲,血管壁渗漏。周边部小血管和毛细血管闭塞,有无灌注区,视网膜坏死区多位于周边部,早期呈弱荧光,后期呈斑驳状强荧光。结论通过FFA检查,能确定ARN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荧光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致过敏性喉头水肿1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家凤 史丰 +1 位作者 杨爱琴 李素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51-351,共1页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术 副作用 喉水肿 并发症 病例报告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眼底正常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下周边视网膜荧光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玲 陈长征 +4 位作者 许阿敏 易佐慧子 何璐 刘珏君 郑红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9-613,共5页
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 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结果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结论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诊断 荧光血管造影术 诊断技术 眼科
下载PDF
正确分析周边部视网膜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长征 王晓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2-565,共4页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观察传统7视野之外的视网膜广泛区域的荧光征象,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和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疾病周边视网膜时优势明显。传统荧光素...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观察传统7视野之外的视网膜广泛区域的荧光征象,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和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等血管性疾病周边视网膜时优势明显。传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正常荧光和异常荧光表现已较明确,但对正常眼周边荧光特征了解尚少。周边部荧光表现不同于后极部和赤道部,需考虑RPE分布不同、色素差异、血管发育及玻璃体后皮质等因素,还要关注年龄及全身代谢疾病的影响。对于部分荧光表现还需要动态全程分析,结合彩色眼底照相和前置镜检查。明确视网膜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正常荧光是判定异常荧光的前提。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诊断RVO、DR等血管性疾病时,需审慎解读UWFFA周边部荧光征象。不断积累周边部视网膜正常和异常的荧光征象判读经验,进一步提升UWFFA技术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诊断 诊断技术/眼科 荧光血管造影术 述评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月先 周娜磊 +3 位作者 安建斌 王佳薇 张斌 马景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7-29,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FEVR患者FFA的诊断标准,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将...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FEVR患者FFA的诊断标准,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将临床检查确诊为FEVR的患者13例、26只眼纳入研究,经过眼前节及眼底的详细检查,并依据Pendergast制定的FEVR分期标准,对13例26只眼进行FEVR分期,应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记录并分析其眼底特征。结果13例26只眼中,1期15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出现无血管区,多位于颞侧,视网膜血管变直、分支增多、异常吻合;2期7只眼,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荧光素渗漏;3期2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较局限;4期2只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脱离;5期0只眼。结论FFA是诊断FEVR的特异检查指标,对FEVR的分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病 增生性 荧光血管造影术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操作及心理护理
16
作者 许巧丽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2期2875-2875,共1页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眼科检查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生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情况动态变化。我科从2008年底开展这项检查,至今...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眼科检查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生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情况动态变化。我科从2008年底开展这项检查,至今已做300余例,均取的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在配合医生做此项检查的护理技术操作及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 心理护理体会 护理操作 护理技术操作 眼底照相机 血液循环 静脉注射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及分型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万程 侯俭 +1 位作者 刘敬 崔凡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特征及诊断分型标准。方法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结果  (1)诊断分型 :凡视网膜病变距黄斑中心凹 1PD以内或累及到 1PD范围以内者均称为黄斑病变。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特征及诊断分型标准。方法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结果  (1)诊断分型 :凡视网膜病变距黄斑中心凹 1PD以内或累及到 1PD范围以内者均称为黄斑病变。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缺血性黄斑病变 (黄斑区有局限性毛细血管闭塞的无灌注区形成 ,有或无黄斑拱环扩大或断裂 )和黄斑水肿两大类。黄斑水肿又分为囊样水肿 (眼底造影晚期形成花瓣样荧光素贮存 )和非囊样水肿 ;根据其病变渗漏范围小于 2个象限的为局部水肿 ,大于 2个象限者为弥漫水肿。 (2 )分型结果 :本组 12 7例 (2 11眼 )中 ,缺血性病变 5眼 ,占 2 .4% ;囊样水肿 2 0眼 ,占 9.5 % ;局部水肿 12 6眼 ,占 5 9.7% ;弥漫水肿 6 0眼 ,占 2 8.4%。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分型 ,敏感可靠 ,易于推行 ,建议制订我国对本病的诊断标准 ,并与我国现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结合应用 ,更能准确的描述其眼底病变 ,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 荧光血管造影术 疾病 分类
下载PDF
应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行婴幼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湘梅 康建芳 +3 位作者 郭金莲 何红辉 张国明 赵东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使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的护理。方法 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童眼底外科就诊的眼底血管类疾病婴幼儿共19例。均使用Retcam进行荧光素眼底血... 目的探讨婴幼儿使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的护理。方法 2014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童眼底外科就诊的眼底血管类疾病婴幼儿共19例。均使用Retcam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FFA确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所有患儿检查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Retcam行婴幼儿F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检查准确、顺利地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术 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 婴幼儿 护理
下载PDF
MPPE的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才喜 李瑞峰 +1 位作者 苑志峰 张胜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85-48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后极部色素上皮病变(multifocalposte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 目的:观察多发性后极部色素上皮病变(multifocalposte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4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5例51眼MP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常规视力、裂隙灯、直/间接眼底镜检查,同时行眼底彩色照相和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视网膜仪(HRA-2)的同步FFA和ICGA检查。结果:多灶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和脉络膜血管循环障碍(包括脉络膜血管充盈延迟以及脉络膜血管的扩张渗漏)是活动期MPPE患者在FFA和ICGA检查中的主要特征性改变。由于长期大量的RPE渗漏,部分患者会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中小部分在FFA检查中还有视网膜小血管普遍渗漏、视网膜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形成、晚期视盘强荧光着色等慢性葡萄膜炎的改变。静止期MPPE患者在FFA和ICGA中的荧光改变则主要为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而脉络膜血管充盈迟缓和血管扩张等循环异常变化基本消失。结论:MPPE有类似CSC的FFA和ICGA改变,但程度更重;其中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类似慢性葡萄膜炎的改变。MPPE的ICGA后期像中的暗黑色低红外荧光灶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病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上皮 吲哚青绿 诊断应用 荧光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行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光约 林淑玲 陈映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在眼科诊断及指导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87例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均能顺利通过...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在眼科诊断及指导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87例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检查,造影图像需与临床病理、血管分布、血流动力学、全身疾病、其它检查结合起来分析,得以明确眼底病诊断;或已明确诊断作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能指导其治疗。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是动态的,能见到眼底循环的细微结构以及许多眼底镜下不能观察到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眼底血管造影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