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筛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细胞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芝燕 王妍 +1 位作者 徐元基 于晓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筛选细胞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TA1和TA2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TA1-Luc和pTA2-Luc导入COS-7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上述报...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筛选细胞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TA1和TA2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TA1-Luc和pTA2-Luc导入COS-7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上述报告基因系统的细胞克隆。以特异性HDAC抑制剂缩酯环肽FK228,N-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和曲古抑菌素A(TSA)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评估TA1和TA2启动子对HDAC抑制剂的反应;并采用此细胞模型对其他抗肿瘤药物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初步筛选。结果稳定转染的COS-pTA1及COS-pTA2细胞对HDAC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FK228:相关系数为0.7236;SAHA:相关系数为0.7997;TSA为相关系数为0.9815;P<0.01),其中COS-pTA1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有效避免因样品活性低而出现漏检。COS-pTA2细胞的特点是检测背景低,特异性强,可以有效排除假阳性的标本。两种细胞模型的联合筛选,可以鉴定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结论该细胞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 荧光素酶报道基因 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端粒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巩艳 房殿春 罗元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4-696,共3页
目的 研究插入端粒片段的荧光素酶报道质粒在胃癌细胞的转染及它对相邻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胃癌细胞中端粒位置效应的存在。方法 将pTET OFF调节质粒和携带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pTRE2 Hyg Luciferase反应质粒共转染胃癌细... 目的 研究插入端粒片段的荧光素酶报道质粒在胃癌细胞的转染及它对相邻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胃癌细胞中端粒位置效应的存在。方法 将pTET OFF调节质粒和携带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pTRE2 Hyg Luciferase反应质粒共转染胃癌细胞SGC790 1,经强力霉素(deoxycyline)诱导2 4h后检测报道基因活性,观察强力霉素诱导的抑制反应。然后将插入有端粒片段的荧光素酶报道质粒pBX质粒和对照质粒pBX ntf (noteloemerefragment)分别与pTET OFF调节质粒共转染细胞,在强力霉素诱导下,检测报道基因活性的改变。结果 共转染pTET OFF和pTRE Hyg Luciferase质粒的SGC790 1细胞,在强力霉素作用下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活性逐渐降低。强力霉素诱导分别共转染有pTET OFF和pBX质粒或pTET OFF和pBX ntf的细胞时,前者荧光素酶活性较后者降低4倍。结论 转染TET OFF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胃癌细胞SGC790 1受强力霉素的诱导抑制;转染入胃癌细胞中的端粒片段降低了存在它附近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端粒位置效应 荧光素酶报道基因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