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PK1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与gga-miR-148a-5p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河玲 朱师良 +1 位作者 何启牮 王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本试验通过构建PDPK1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gga-miR-148a-5p与PDPK1的靶向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gga-miR-148a-5p与PDPK1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PDPK1基因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PGL3-CMV-LUC-MCS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本试验通过构建PDPK1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gga-miR-148a-5p与PDPK1的靶向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gga-miR-148a-5p与PDPK1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PDPK1基因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PGL3-CMV-LUC-MCS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将gga-miR-148a-5p及阴性对照分别与野生型gga-PDPK1-WT-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各组荧光素酶活性。Targetscan、miRbase数据库预测结果显示,gga-miR-148a-5p与PDPK1基因3′UT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gga-miR-148a-5p mimics能够与PDPK1基因3′UTR结合并抑制荧光素酶活性。gga-miR-148a-5p能够与PDPK1靶向性结合,PDPK1是gga-miR-148a-5p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K1 gga-miR-148a-5p 禽白血病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下载PDF
抗白介素-1β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春雨 徐刚领 +6 位作者 于传飞 张峰 王文波 李萌 陈伟 王兰 高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建立抗白介素-1β单克隆抗体(抗IL-1β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HEK293-NF-κb-luc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Steady-Glo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IL-1β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以抗IL-1β单抗参比品通过平... 目的:建立抗白介素-1β单克隆抗体(抗IL-1β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HEK293-NF-κb-luc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Steady-Glo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IL-1β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以抗IL-1β单抗参比品通过平行线分析的方法计算供试品相对效价,并对该方法进行精密性和准确性验证。结果:抗IL-1β单抗供试品及参比品该方法中均存在量效关系,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平行的直线分布。5批抗IL-1β单抗成品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平均值在(84.57±3.46)%^(101.93±7.56)%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2批回收率样品经3次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13.00±15.32)%和(108.53±23.51)%。结论:已成功建立抗IL-1β单抗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IL-1β单抗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L-1β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活性 荧光素酶检测系统
原文传递
5-Azadc和TSA对鸡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ESC多能性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妮 王颖洁 +7 位作者 左其生 李东 张蕾 汤贝贝 连超 毕瑜林 张文慧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6-2184,共9页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其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为初步阐明Nanog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PCR扩增Nanog基因不同长度片段的启动子序列,定向克隆至pGL3-basic载体和pEGFP-N1构建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48h收集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基本转录调控区;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添加5-Azadc或TSA对Nanog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Nanog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选取生长至第3代的ESC,培养基中添加最适浓度的5-Azadc和TSA,每隔两天观察细胞,分析其对ESC体外多能性维持的影响,并对诱导至第10天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3个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GL3/1967活性最强;分别添加或者联合添加5-Azadc和TSA均可使Nanog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5-Azadc和TSA诱导对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6d后,对照组细胞大量分化,细胞克隆无法维持,而5-Azadc和TSA诱导组克隆明显,5-Azadc+TSA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诱导至第10天,对照组细胞完全分化,没有细胞克隆,而诱导组存在大量细胞克隆,联合诱导组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SSEA-1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明显的ESC克隆,而5-Azadc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明显,综上表明,5-Azadc和TSA可有效地通过提高Nanog基因的表达而维持鸡E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多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基因 启动子 5-Azadc TSA 荧光活性检测系统
下载PDF
miR-191通过调控C/EBPβ转录影响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帅 宁小敏 +4 位作者 李美航 仇杨 李艳杰 董培越 杨公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对实验室前期Solexa结果进行深入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不同发育阶段猪皮下脂肪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中筛选出高丰度差异极显著的候选miR-191.采用腺病毒过表达miR-191,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技术方... 对实验室前期Solexa结果进行深入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不同发育阶段猪皮下脂肪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中筛选出高丰度差异极显著的候选miR-191.采用腺病毒过表达miR-191,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等技术方法,初步研究miR-191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miR-191随着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91的猪前体脂肪细胞中miR-191转录本显著增加,并引起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PPARγ和aP2的mRNA水平降低,抑制了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91的猪前体脂肪细胞在48 h C/EBPβ蛋白水平下降了55%.更重要的是,通过TargetScan等算法正向筛选以及MicroInspector反向筛选联合获得miR-191候选靶基因,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实,miR-191可直接作用于C/EBPβ3′UTR,从而降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综上所述,miR-191可能通过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早期标志基因C/EBPβ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1 C EBPβ 猪前体脂肪细胞 表达谱 靶基因预测 腺病毒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下载PDF
鸡Piwil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元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明秀 常国斌 +8 位作者 陈蓉 翟飞 戴爱琴 马腾 王洪志 徐璐 陈静 刘璐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4,共6页
旨在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探讨转录因子对家禽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将Piwil1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体质粒,将重组体分别转染COS-7和GC-1细胞系,... 旨在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探讨转录因子对家禽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将Piwil1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体质粒,将重组体分别转染COS-7和GC-1细胞系,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调控区,并对调控区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对预测的转录因子NF-Y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建重组体质粒,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狼山鸡Piwil1基因的-1 377^-268bp区域在COS-7和GC-1细胞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动活性,-221^+1bp启动子活性几乎完全丧失,在-268^-221bp区域有转录因子NF-Y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认为转录因子NF-Y对启动子活性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转录因子NF-Y为Piwi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重要调控元件,为进一步研究Piwil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l1基因 核心启动子 定点突变 荧光活性检测系统 NF-Y
下载PDF
人热休克因子1对抗增殖蛋白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华 郭东升 +4 位作者 王新兴 张志清 战锐 王晓明 钱令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人热休克因子1(hHSF1)对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HSF1全长编码序列,构建pcDNA3.1(+)-hHSF1真核表达载体,将pcDNA3.1(+)-hHSF1和人prohibitin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pGL3-prohibitin共... 目的:研究人热休克因子1(hHSF1)对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HSF1全长编码序列,构建pcDNA3.1(+)-hHSF1真核表达载体,将pcDNA3.1(+)-hHSF1和人prohibitin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pGL3-prohibitin共同转染HEK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hHSF1对抗增殖蛋白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hHSF1真核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发现hHSF1明显上调pGL3-prohibitin转录。结论:hHSF1对prohibitin具有转录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HIBITIN hHSF1 转录调控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下载PDF
人MicroRNA335的预测靶基因CCL11 CCL26及SOX4的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温志红 代艳 何爽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16-3318,共3页
目的验证人MicroRNA335(hsa-miR-335)与嗜酸细胞趋化因子1(CCL11)、嗜酸细胞趋化因子3(CCL26)、SOX4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选择网络在线的生物信息学软件miRanda和TargetScan共同预测为hsa-miR-335靶基因的CCL11、CCL26、SOX4作为研究对... 目的验证人MicroRNA335(hsa-miR-335)与嗜酸细胞趋化因子1(CCL11)、嗜酸细胞趋化因子3(CCL26)、SOX4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选择网络在线的生物信息学软件miRanda和TargetScan共同预测为hsa-miR-335靶基因的CCL11、CCL26、SOX4作为研究对象。构建CCL11、CCL26、SOX4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MIR-REPORT-CCL11 3′UTR、pMIR-REPORT-CCL26 3′UTR、pMIR-REPORT-SOX4 3′UTR;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真核表达质粒pMIR-REPORT-CCL11 3′UTR、pMIR-REPORT-CCL26 3′UTR、pMIR-REPORT-SOX4 3′UTR、阳性对照质粒分别与Pre-miRTM miRNA335Precursor或阴性对照质粒共转染到293T7/17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CCL11、CCL26、SOX4基因3′UTR与Hsa-mir-335共转染萤火虫(Firefly)和海洋腔肠(Renilla)荧光素酶活性,并与阴性对照对比。结果hsa-miR-335对SOX4的荧光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但并不影响CCL11、CCL26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 hsa-miR-335可靶向调控SOX4,而对CCL11、CCL26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hsa-miR-335 靶基因 基因调控 CCL11 CCL26 SOX4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下载PDF
小鼠miR-151-3p靶基因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欢 李仲文 沈清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1,共9页
采用生物信息软件系统分析miR-151-3p的保守性,并筛选出与小鼠肌肉发育和肿瘤发生相关靶基因:蛋白激酶3(serine/threonine kinase 3,Akt 3),Twist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twist basic helix-loophelix 1,Twist 1)和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 采用生物信息软件系统分析miR-151-3p的保守性,并筛选出与小鼠肌肉发育和肿瘤发生相关靶基因:蛋白激酶3(serine/threonine kinase 3,Akt 3),Twist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twist basic helix-loophelix 1,Twist 1)和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g亚基(calcium channel,voltage-dependent,T type,alpha 1g subunit,Cacna1g)。采用实时定量PCR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对以上靶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超表达miR-151-3p显著抑制Akt 3mRNA表达,而Twist 1和Cacna1g mRNA表达变化不显著;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发现,miR-151-3p显著抑制野生型Akt 3报告载体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突变Akt 3 3′UTR与miR-151-3p结合的位点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得到恢复,而Twist 1和Cacna1g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无此现象,结果证实Akt 3是miR-151-3p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1-3p 靶基因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下载PDF
靶向鸡Stra8基因的miRNA预测及鉴定
9
作者 王颖洁 左其生 +8 位作者 张良良 张文慧 金晶 王飞 纪艳芹 靳锴 何娜娜 李碧春 张亚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6,共8页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学预测软件对靶向Stra8 3’UTR的miRNA进行预测,选择评分最高的miRNA进行慢病毒载体构建;以pRL-TK为内参,分别将miRNA与Stra8 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共转染DF-1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对miRNA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采用3’RACE技术成功克隆Stra8基因的3’UTR;Targetscan生物在线软件预测到靶向Stra8基因的4个特异性较高的miRNA,并成功构建其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gga-miR-1a、gga-miR-31、ggamiR-218均可通过3’UTR序列抑制Stra8基因的表达,其中gga-miR-31抑制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gga-miR-31介导调控的Stra8基因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中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Stra8 gga-miR-31 荧光活性检测系统
下载PDF
Gaussia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for Assessment of Gene Delivery Systems in Vivo
10
作者 Feng Chen Zhen Xu Jing Lu Xiang Lu Wen-li Mu Ya-jun Wang De-pei Liu Chih-chuan Li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gene delivery systems in vivo.Methods Mouse primary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genetically modified in vitro by a retroviral vector harboring a Gaussia lucifer...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gene delivery systems in vivo.Methods Mouse primary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genetically modified in vitro by a retroviral vector harboring a Gaussia luciferase(Gluc) expression cassette.After implantation of these cells into recipient mice,the expression of Gluc was detected in whole blood or plasma collected.Results As little as 10 μL whole blood drawn from the recipient mice could guarantee prompt reading of Gluc activity with a luminometer.And the reading was found in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pleen lymphocytes implanted to the mice.Conclusions Gluc may be useful as an in vivo reporter for gene therapy researches,and Gluc blood assay could provide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gene delivery systems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delivery systems REPORTER Gaussia luciferase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兰 饶春明 +2 位作者 李永红 高凯 王军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895-897,906,共4页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 Trap)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HEK293/D9/Flt-18R(al-pha)/Flt-IL18R(beta),clone V3H9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Steady-Glo Luciferase Assaysystem)进行VEGF Trap的生物学活性...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 Trap)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HEK293/D9/Flt-18R(al-pha)/Flt-IL18R(beta),clone V3H9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Steady-Glo Luciferase Assaysystem)进行VEGF Trap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用VEGF Trap参考品计算供试品的相对百分效价,并对该方法进行精密性和准确性验证。结果VEGF Trap供试品及参考品在该方法中均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3批VEGF Trap原液和6批成品经3次测定,相对百分效价的平均值在(90.00±2.40)%~(116.77±16.5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1批VEGF Trap原液及成品经3次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0.40±2.67)%和(117.20±18.12)%。结论已成功建立VEGF Trap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VEGFTrap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生物学活性 荧光素酶检测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报告基因的抗HER2单克隆抗体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春雨 王馨 +2 位作者 于传飞 徐刚领 王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1,共11页
目的:利用转基因细胞法建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抗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Jurkat-hF... 目的:利用转基因细胞法建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抗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Jurkat-hFcγRⅢa-NFAT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SKBR3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io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HER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同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及方法学验证,并将该检测方法用于不同类型的抗HER2单抗ADCC效应的评价。结果:抗HER2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方法经优化后确定靶细胞为SKBR3细胞,抗体稀释起始工作质量浓度为4 000 ng·mL^(-1),1∶4倍的稀释倍数,效靶比为15∶1,诱导时间为20 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3次独立检测的板间、日间最大诱导倍数(fold of induction,FI)及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的RSD均小于10%; 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6.27±2.01)%、(71.18±1.55)%、(133.17±9.91)%以及(166.55±15.73)%;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2.53±4.01)%、(94.91±2.07)%、(106.54±7.93)%、(111.04±10.48),RSD均小于10%,且该方法也适用于不同变性程度及各类抗HER2单抗的ADCC效应评价。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抗HER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HER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克隆抗体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生物学活性 荧光素酶检测系统 报告基因
原文传递
SV40增强子对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钟宇 邵正 江黎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9,187,共6页
该文采用重叠PCR方法在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op0)中插入SV40增强子构建重组启动子op0-SV40enh,并分析其活性。首先PCR扩增op0 5′-端2.1 Kb片段、op0 3′-端1 Kb片段和SV40增强子序列,重叠PCR拼接三种片段得到插入SV40增强子的op0-SV40... 该文采用重叠PCR方法在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op0)中插入SV40增强子构建重组启动子op0-SV40enh,并分析其活性。首先PCR扩增op0 5′-端2.1 Kb片段、op0 3′-端1 Kb片段和SV40增强子序列,重叠PCR拼接三种片段得到插入SV40增强子的op0-SV40enh启动子并测序鉴定后,酶切连接将其插入pGL3-Basic中的指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载体pGL3-op0-SV40enh。将重组载体pGL3-op0和pGL3-op0-SV40enh分别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op0和op0-SV40enh的相对活性。结果显示,重叠PCR拼接出长度为3.4 Kb的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GL3-op0-SV40enh;op0-SV40enh启动子的活性远高于op0启动子的活性,表明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中插入SV40增强子序列可显著提高其引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40增强子 奶牛op0 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