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toxR和tdh基因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冬梅 袁慕云 +1 位作者 许龙岩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51-1457,共7页
目的建立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特异性检测toxR(跨膜转录激活蛋白)基因和tdh(热稳定性直接溶血素)毒力基因的Taqman探针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 目的建立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特异性检测toxR(跨膜转录激活蛋白)基因和tdh(热稳定性直接溶血素)毒力基因的Taqman探针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探针双色荧光PCR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试验;对副溶血性弧菌分离菌株实施检测,了解其tdh基因和tdh基因分布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和3株从食物中毒患者中分离获得的分离株均出现toxR基因和tdh扩增曲线,而溶藻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31株弧菌属其他菌株和肠杆菌科的菌株未见扩增曲线。从食品中分离的3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均未携带tdh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6×102cfu/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和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toxR基因 tdh基因 双色荧光pcr 检测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淑娜 方维焕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3,共5页
以pvuA为内标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应激条件下副溶血弧菌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的表达量。pvuA和tdh基因的荧光定量PCR融解曲线分析表明,两者均为特异性扩增。尽管相同来源的不同菌株间td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以pvuA为内标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应激条件下副溶血弧菌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tdh的表达量。pvuA和tdh基因的荧光定量PCR融解曲线分析表明,两者均为特异性扩增。尽管相同来源的不同菌株间tdh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tdh mRNA平均表达量显著高于海产品分离株((57.2比13.8)。在pH4.0、0.5%和8%NaCl应激条件下,临床株ZJ2和海产品分离株FJ14A的tdh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另一海产品分离株KP34在8%NaCl条件下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低pH应激时tdh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不同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tdh mRNA表达差异显著,临床分离株的tdh mRNA表达量总体上高于海产品分离株,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应激条件下主要表现为tdh mRNA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荧光定量pcr tdh基因 表达差异
下载PDF
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法检测UGT1A1~* 28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拴祚 刘爱宁 +2 位作者 杜敏 来锦云 宋明旭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UGT1A1*28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连接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首先通过连接酶反应,然后结合荧光PCR技术检测UGT1A1*28基因多态性,构建标准品评判该... 目的:建立一种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UGT1A1*28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连接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首先通过连接酶反应,然后结合荧光PCR技术检测UGT1A1*28基因多态性,构建标准品评判该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与DNA测序进行平行比较。结果:此方法能准确地区分UGT1A1*28基因TA_(6/6)、TA_(7/7)及TA_(6/7)基因型,且最低可检测5 ng人基因组DNA,5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可准确检测出UGT1A1*28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 28基因 连接酶链反应 荧光pcr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PCR基因芯片上荧光PCR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郝麟 朱平 +3 位作者 于晓梅 张大成 赵新生 欧阳贱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能否在基因芯片上进行不同的荧光掺入PCR反应并根据基因芯片上荧光的变化判断基因的变异。方法 利用健康外周血 ,正常脐血DNA ,X连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XLSA)家系成员 6人外周血DNA做PCR -SSCP ,并测序确定。设计检测此... 目的 探讨能否在基因芯片上进行不同的荧光掺入PCR反应并根据基因芯片上荧光的变化判断基因的变异。方法 利用健康外周血 ,正常脐血DNA ,X连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XLSA)家系成员 6人外周血DNA做PCR -SSCP ,并测序确定。设计检测此点突变的Taqman探针进行荧光PCR反应 ,在芯片上进行同样的反应 ,与上述反应结果进行对照。利用 4步位点特异PCR结合SYBR荧光染料初筛HLAA2 ,并在芯片上进行同样的反应 ,与上述反应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PCR -SSCP分析与测序确定X连锁遗传性铁幼粒细胞贫血家系两患者的ALAS2基因第 5外显子有G5 14A点突变 ,母亲、外祖母为杂合子携带者。设计Taqman探针对此家系中六位成员DNA与二份正常男性脐血DNA检测与预期结果相符。将上述结果中同样的样本移入芯片进行PCR反应 ,结果与常规荧光PCR反应的结果一致。SYBR荧光染料PCR反应与芯片上SYBR荧光染料PCR反应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结论 利用TaqMan探针与SYBRGreen荧光染料可以在PCR基因芯片上顺利进行PCR反应 ,根据基因芯片上荧光的变化检测出点突变与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 基因芯片 家系 外用 临床应用 贫血 脐血 pcr反应 SYBR X连锁
下载PDF
低表达甘蓝花药发育相关基因小体积荧光定量反应体系的建立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效维 刘海霞 +1 位作者 杨颖丽 康俊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植物发育过程中很多重要基因拷贝数较低。为建立稳定可靠、适于低拷贝微量模板表达分析的实时qRT-PCR小体积反应体系,采用在甘蓝花药中表达量较少的AT-HOOK基因进行小反应体积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研究小反应体积的扩增效率和可行性,并通... 植物发育过程中很多重要基因拷贝数较低。为建立稳定可靠、适于低拷贝微量模板表达分析的实时qRT-PCR小体积反应体系,采用在甘蓝花药中表达量较少的AT-HOOK基因进行小反应体积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研究小反应体积的扩增效率和可行性,并通过对其在甘蓝不同植物器官、不同花药组织和花药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分析,最终建立了稳定可靠而且成本较低的10μL荧光定量分析体系,为进一步大规模深入研究甘蓝花药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及发育调控基因功能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低拷贝表达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基因表达 小体积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可行性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分析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潘克女 张永乐 +1 位作者 刘艳萍 王贤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各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40例HBVDNA病毒含量>105拷贝/毫升的浙江籍(杭州、湖州、金华、绍兴、台州、宁波各40例)HBV感染者的基因型。结果240例HBV感染者... 目的研究浙江省各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40例HBVDNA病毒含量>105拷贝/毫升的浙江籍(杭州、湖州、金华、绍兴、台州、宁波各40例)HBV感染者的基因型。结果240例HBV感染者中基因B型82例占34.17%,基因C型140例占58.33%,基因B,C混合型15例占6.25%,基因D型3例占1.25%,未捡出基因型A、E、F。结论浙江地区HBV基因以B、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D型基因偶见。各地区间基因型分布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拟南芥CHS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 蒋磊 李韶山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598,共5页
在简要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定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UV-B辐射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CHS(查耳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诱导,获得了与传统Northern杂交一致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基因表达的定... 在简要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定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UV-B辐射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CHS(查耳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诱导,获得了与传统Northern杂交一致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高效快捷,避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能同时对多个样品中的起始模板进行准确定量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已逐渐被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查耳酮合成酶基因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定量pcr检测 基因表达 NORTHERN杂交 CHS 放射性同位素 pcr反应
下载PDF
应用FDDRT-PCR技术研究低剂量过氧化氢诱导细胞适应性反应的基因差异表达
8
作者 卫秦芝 庄志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5,共6页
目的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FDDRT-PCR)技术寻找低剂量的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的环境化学污染物(ECPs)诱导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2O2对MRC-... 目的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FDDRT-PCR)技术寻找低剂量的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的环境化学污染物(ECPs)诱导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2O2对MRC-5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选择低剂量和高剂量,并建立低剂量H2O2诱导MRC-5的适应性反应模型。用乳酸脱氢酶漏出率(LDH%)、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验证适应性反应模型。然后用FDDRT-PCR寻找不同方式刺激下差异表达的基因,鉴定和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MTT获得适应性反应的模型,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和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都验证了适应性反应的模型。对不同方式处理的细胞RNA进行FDDRT-PCR,找到60个差异条带。对其中的5个差异条带进行鉴定,发现其中4个已知基因(bcl-2、EIF3S5、NDUFS4、RPS10),1个新基因。荧光定量PCR技术证实5个基因在不同处理组中的表达与荧光差异显示PCR图谱上一致。结论低剂量H2O2可以诱导MRC-5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其中bcl-2、EIF3S5、NDUFS4、RPS10在该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差异显示 pcr 过氧化氢 适应性反应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荧光PCR基因分析仪的快速并行温度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志远 谢秋华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6-22,共7页
提出一种模仿人工经验的智能升降温控制系统,成功地应用于荧光PCR基因分析仪,同时也给出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详细用法及程序。
关键词 荧光基因分析仪 pcr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温度控制 人工智能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检测乳腺肿瘤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应用
10
作者 杨毅 于满 +2 位作者 魏熙胤 史玉荣 牛瑞芳 《现代仪器》 2005年第3期20-23,共4页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以荧光传递为基础多色荧光检测的核酸定量技术。能准确敏感地测定模板浓度及检测基因变异等,该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引入荧光标记探针,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等特点并极大地克服原有PCR技术存在的不足如交叉污染等问题...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以荧光传递为基础多色荧光检测的核酸定量技术。能准确敏感地测定模板浓度及检测基因变异等,该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引入荧光标记探针,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等特点并极大地克服原有PCR技术存在的不足如交叉污染等问题。本文概述目前几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我们应用该技术检测乳腺肿瘤同源异型盒基因BP1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盒基因 pcr技术 荧光定量 乳腺肿瘤 应用 pcr反应体系 定量技术 荧光检测 基因变异 模板浓度 标记探针 交叉污染 技术检测 灵敏性 特异性 BPI 特点 核酸
下载PDF
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EML4-ALK融合基因分型检测
11
作者 钱丽君 胡珊珊 +2 位作者 肖君华 李凯 周宇荀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共9页
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V3a、V3b设计引物、探针,优化连接探针长度及其浓度,建立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检测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特异性、检出限、抗干扰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V3a、V3b设计引物、探针,优化连接探针长度及其浓度,建立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检测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特异性、检出限、抗干扰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能对EML4-ALK融合基因进行有效分型;连接探针长度在30 nt(nucleotide)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最高;连接探针终浓度在0.1~1.0 nmol/L较为合适;设计的引物、探针特异性好,只扩增靶RNA,对其他RNA无扩增;对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的检出限为10 copies/μL,变异体V3a、V3b的检出限为100 copies/μL;在EML4-ALK融合基因RNA标准品检测过程中加入100 ng的肺癌样本RNA作为干扰,检测结果未受到明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ML4-ALK融合基因 连接酶链式反应 基因分型检测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光明 王群力 +3 位作者 陈伟玲 栾国彦 苏文金 梁基选 《检验检疫科学》 2001年第6期6-8,共3页
根据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 (CaMV 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 (NOS)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两对不同的引物和相对应的两种荧光双链探针 ,建立一种应用荧光双链探针的实时PCR定量检测转基因成分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 根据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 (CaMV 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 (NOS)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两对不同的引物和相对应的两种荧光双链探针 ,建立一种应用荧光双链探针的实时PCR定量检测转基因成分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马铃薯、大豆、玉米、甜椒、番茄等实物样品进行了检测 ,发现 11份样品中有 5份检出 35S和NOS基因成分 ,其余 6份样品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荧光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出 35S和NOS两种转基因成分 ,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快速、准确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 检测 35S NOS 根癌农杆菌终止子 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作物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盼盼 谢文佳 +3 位作者 刘燕 王璐 陈蕾 郝莉花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77-81,共5页
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大豆筛选基因35S启动子(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NOS)和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合成了多对检测引物和探针,在筛选各基因合适的检测引物和探针的基础上,摸索引物组合和... 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大豆筛选基因35S启动子(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NOS)和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合成了多对检测引物和探针,在筛选各基因合适的检测引物和探针的基础上,摸索引物组合和扩增条件,最终确定合适的探针引物组合和试验条件,建立转基因大豆快速初筛技术。该方法可在1 h内同时完成对转基因大豆3个基因片段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大大提高检验效率,可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我国大豆的进出口检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大豆 基因成分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吉林地区NGU病原体基因
14
作者 朱文全 郑奇 +1 位作者 王树林 潘福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中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 (CT)基因 ,进一步了解UU、CT感染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Q -PCR技术检测标本 2 5 5 3份 ,其中UU 10 72...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中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 (CT)基因 ,进一步了解UU、CT感染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Q -PCR技术检测标本 2 5 5 3份 ,其中UU 10 72份、CT 14 81份。结果 UU阳性率为 39 4 % (4 2 2 / 10 72 ) ,其中 ,男性阳性率为 11 1% (4 0 / 36 0 ) ,女性阳性率为5 3 7% (382 / 712 )。CT阳性率为 10 1% (14 9/ 14 81) ,其中 ,男性阳性率为 10 6 % (34/ 32 2 ) ,女性阳性率为 9 9% (115 / 115 9)。UU感染率在男女性别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别 (P <0 0 1) ,CT感染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在男性中UU与CT感染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女性CT与UU感染率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FQ -PCR技术检测UU、CT基因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特点 ,其结果对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检测 吉林地区 NGU 病原体 基因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1 位作者 曹际娟 凌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3-26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VP的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实验,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东地区和辽宁地区进...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VP的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实验,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东地区和辽宁地区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VP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VP标准菌株和3株从食物中毒病人中分离株均出现toxR基因和tdh基因扩增曲线,而31株包括溶藻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弧菌属和肠杆菌科的菌株扩增结果呈阴性;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VP浓度与Ct值有很好的反向的线性关系,toxR和tdh线性方程的R2分别为0.999、0.997,最低检测浓度达到3.6×102CFU/mL;检测食品中分离的37株VP只出现toxR基因扩增曲线,未见tdh基因扩增曲线,表明37株VP分离株均未带tdh毒力基因。结论: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VP的特异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toxR基因 tdh基因 TAQMAN探针 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食品
下载PDF
建立禽流感H7和H9亚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秋泉 黄平 +3 位作者 胡守旺 高秀洁 杨杏芬 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H7和H9亚型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virus,AIV)HA-H7基因和HA-H9基因分别设计特异AIV H7和H9亚型特异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分析该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 目的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H7和H9亚型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virus,AIV)HA-H7基因和HA-H9基因分别设计特异AIV H7和H9亚型特异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分析该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等。结果经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后,AIV H7试剂和AIV H9试剂的敏感性达到1×104.67EID50和1×103.80EID50水平,特异性与细胞培养敏感性类似;批内和批间精密度Ct值的CV值均远小于10%,可重复性良好。结论本项目研制的AIV H7和H9亚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好,适合在禽流感H7和H9亚型疫情和人类疑似禽流感病例中检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基因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H7 H9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兆奎 颜培强 +2 位作者 万秀清 李丽杰 杨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依据实时定量PCR原理,参照35S启动子、NOS终止子、GUS基因和NPTII基因序列设计TaqMan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采用美国MJ公司OpticonTM2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对烤后烟叶进行转基因定量检测技术研究,从中筛选出扩增效率高,灵敏度好的PCR引物... 依据实时定量PCR原理,参照35S启动子、NOS终止子、GUS基因和NPTII基因序列设计TaqMan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采用美国MJ公司OpticonTM2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对烤后烟叶进行转基因定量检测技术研究,从中筛选出扩增效率高,灵敏度好的PCR引物和探针序列,同时通过对扩增体系,扩增条件的梯度实验,优化出荧光定量检测的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从而建立了转基因烟草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经验证其检测灵敏度达到0.05%。在2003年6月参加CORESTA(国际烟草科研与合作中心)组织的国际烟草转基因定量检测合作试验中,该优化转基因烟草定量检测技术获得了较好成绩,对盲检样品检测结果评价(Z-score)列国际12家实验室之首,证明此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烟草 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引物 探针 反应条件 pcr
下载PDF
TaqMan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西尼罗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昌平 卢亦愚 +2 位作者 严菊英 冯燕 高筱萍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based Real—timePCR)用于西尼罗病毒(WNV)核酸检测,为WNV的感染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奠定技术基础。方法根据文献公开发表的WNV核酸检测引物和TaqMan探针,优选...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based Real—timePCR)用于西尼罗病毒(WNV)核酸检测,为WNV的感染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奠定技术基础。方法根据文献公开发表的WNV核酸检测引物和TaqMan探针,优选最佳引物探针。应用DNAWorks2.4在线软件设计8条寡核苷酸片段,基于PCR合成包含引物探针扩增区域的230个核苷酸作为WNV模拟核酸。并对TaqMan-based Real—timePCR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该方法对WNV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1~4型等虫媒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对构建的DNA检测灵敏度达100拷贝/反应。结论TaqMan—based Real—timePCR是一种快速检测WNV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WNV的早期感染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基于pcr基因合成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细胞株转录因子表达水平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卫东 祝怀平 +5 位作者 凌斌 孙敏文 陈纲 王群华 朱园园 陈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检测方法 ,以便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细胞株转录因子表达强度。方法 根据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引物 ,采用一步法提取细胞株总 RNA,逆转录获取 c DNA,通过荧光定量的方法...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检测方法 ,以便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细胞株转录因子表达强度。方法 根据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引物 ,采用一步法提取细胞株总 RNA,逆转录获取 c DNA,通过荧光定量的方法对各细胞株的转录因子 T-box expression in T cells( T-bet)、GATA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细胞株NK92、QBC93 9、K5 62、HO-891 0、A5 49、He La转录因子 T-bet的表达强度分别为 0 .90、1 .2 5、0 .96、0 .92、1 .1 1和 1 .1 7,GA-TA3的表达强度分别为 1 .2 3、1 .49、1 .3 0、0 .97、1 .0 5和 1 .3 4。结论 建立了肿瘤细胞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较常规 PCR方法更为简便、快速、准确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检测 肿瘤细胞 转录因子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两系创伤反应明显差异小鼠肺血管通透性及Scyb15基因基础表达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李晓炎 宁心 杨志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两系创伤反应明显差异小鼠伤前、伤后肺血管通透性的及生理状态下Scyb15基因的比较研究 ,初步探讨创伤反应差异的相关解剖结构基础 ,为创伤相关基因背景的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对创伤反应有明显差异的两系近交... 目的 通过对两系创伤反应明显差异小鼠伤前、伤后肺血管通透性的及生理状态下Scyb15基因的比较研究 ,初步探讨创伤反应差异的相关解剖结构基础 ,为创伤相关基因背景的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对创伤反应有明显差异的两系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BST 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模型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肺组织在伤前伤后荧光素钠的含量 ,以此定量反映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Scyb15基因在生理状态下的表达进行定量。结果 两系小鼠间比较 ,在伤后 1h及伤后 4h ,肺血管通透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同系小鼠伤前和伤后比较 ,BALB c在伤后 3 0min ,其血管通透性已显示出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C5 7BL 6在伤后 1h才显示出差异 (P <0 .0 5 ) ;不管是伤前伤后 ,在同一时间点 ,BALB c小鼠的血管通透性均有较C5 7BL 6增高的趋势 ;伤后 4h内 ,两系小鼠的血管通透性呈现持续升高 ;生理状态下 ,Scyb15基因在C5 7BL 6小鼠中的表达量较在BALB c小鼠中的表达量低 ,且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ALB c小鼠和C5 7BL 6小鼠间Scyb15基因基础状态下及创伤后肺通透性变化的显著性不同可能是创伤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 ,这两系小鼠可能存在先天性 (遗传性 )肺血管结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反应差异 肺血管通透性 解剖结构基础 荧光定量pcr Scyb15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