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商周时期制陶荫室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迪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5,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周都邑制陶作坊研究"(批准号:18CKG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我国制陶荫室起源于何时?本文提出从考古学上辨识制陶荫室的标准,梳理商周时期的制陶作坊材料,辨识出5处制陶荫室,发现:至少从西周早期开始,制陶作坊中已经有荫室的设置;制陶荫室主要用于泥质陶的晾坯;周代都邑的制陶作坊尤其注意利用这一技术保证陶坯质量;制陶荫室的辨识增加了我们对当时制陶作坊生产组织的认识。
-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制陶作坊
荫室
-
Keywords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Pottery Workshop
Shading-chamber
-
分类号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复合材料发展史话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郭遇昌
-
出处
《纤维复合材料》
CAS
1989年第1期55-57,共3页
-
文摘
在我国,追溯复合材料的历史是很古老的,我国的漆器有悠久的历史。1972—74年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是公元前196年西汉初年的文物,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些漆器用丝、麻作增强材料,用大漆作粘结剂,制成鼎、酒壶、盆具、茶几等物,器形多样,工艺精巧,它们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却依然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七十年代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葬中的各种兵器,如用于车战的长达三、四米的多戈戟和殳,戟和殳的杆芯为木制,外部包以纵向竹丝,以丝线进行环向缠绕。
-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曾侯乙
器形
环向缠绕
胶结剂
油漆技术
荫室
车战
工匠们
漆酚
-
分类号
TQ327.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山里小学
- 3
-
-
作者
向仁佑
-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8-48,共1页
-
文摘
山里小学,像一眼山泉,不断喷吐出清亮甘甜的水。这泓泉水,涓涓而流,从春流到夏,从秋流到冬,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倾泻在我胸臆中……以前,那里没有高大明亮的教学大楼,没有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也没有平展的课桌,甚至连围墙也没有。几间简陋的教室,连同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都刻满了岁月沧桑的印痕。
-
关键词
岁月沧桑
教学大楼
摇摇头
春天来了
荫室
周勤
分回
下平
果香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说话的艺术
- 4
-
-
作者
东耳
-
出处
《中国记者》
1987年第9期27-28,共2页
-
文摘
虽然《诗经》里便有“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的话,但真要被拎着耳朵挨训,总是不好受的。所以前人有“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一类遗训,无非是要人讲究些说话的艺术。“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是讲究说话艺术的范例,也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优旃讽谏秦二世的事不见得都耳熟能详,姑录之:“二世立,又欲漆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
关键词
言提其耳
优旃
邹忌讽齐王纳谏
荒唐之言
善言
兴味索然
使人
荫室
新闻工作
小吏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漫谈涂料之王——油漆技术小史
- 5
-
-
作者
李亚东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7年第4期36-38,共3页
-
文摘
中国的油漆技术历史悠久,中国的漆器闻名世界。走进湖南博物馆的陈列大厅,你会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些精美漆器所吸引,它们已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却依然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这些漆器是用中国特产的生漆涂刷加工的。生漆是漆树的分泌物,它形成的漆膜坚硬光亮,耐热耐水耐油,抗腐蚀性极好,这些优良特性是任何涂料都无法比拟的,所以。
-
关键词
油漆技术
小史
漆膜
荫室
抗腐蚀性
马王堆汉墓
中国特产
面漆
催干剂
中国古代科技
-
分类号
K876.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