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的巴戟天“苦辛”药味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丹 郭红叶 +1 位作者 戎立保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以辛补之,故巴戟天的五行属性应为“水中木”,药味以苦辛为主。该文尝试通过查阅巴戟天在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性味归经及药象的记载,结合巴戟天与25味药精五行属性含“水”中药的功效对比,并采用“汤液经法图”对含巴戟天代表性方剂调肝汤、巴戟天丸进行解析,尝试确定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下巴戟天的苦、辛药味,为其组方配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汤液经法图 药味 药性 苦味 辅行诀
下载PDF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组方药味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鄢海燕 邹纯才 +2 位作者 魏美玲 高征征 杨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7-571,共5页
目的:对瓜蒌薤白滴丸及其组方药味的抗心肌缺血药效进行研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药物组9组,分别灌胃给予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白酒汤(均相当于生药22.5 g/kg),瓜蒌薤... 目的:对瓜蒌薤白滴丸及其组方药味的抗心肌缺血药效进行研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药物组9组,分别灌胃给予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白酒汤(均相当于生药22.5 g/kg),瓜蒌薤白滴丸3.75、11.25、22.5、33.75、45 g/kg及复方丹参滴丸0.085 g/kg,1次/d,干预7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测定血浆SOD、NO、HDL-C、MDA、CAT、LDH、CK水平;对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瓜蒌薤白滴丸22.5、33.75、45 g/kg组分别有10、11、12个时间点ST段明显回落(P<0.05),回落时间点数多于其他各组;瓜蒌薤白滴丸22.5、33.75 g/kg能同时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浆SOD、MDA、CAT、NO、HDL-C、LDH及CK水平(P<0.05或P<0.01);瓜蒌薤白滴丸各剂量均能改善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瓜蒌薤白滴丸能有效对抗ISO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效果优于瓜蒌、薤白单用及瓜蒌薤白白酒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滴丸 组方药味 抗心肌缺血 药效
下载PDF
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及药味归属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延平 王艳宏 +4 位作者 杨炳友 葛广波 杨凌 王秋红 匡海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37-1846,1853,共11页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采用与牵牛子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化痰、泻下通便、兴奋子宫、抗炎、免疫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牵牛子性味药理学评价系统,对牵牛子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阐明中药药味物质基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牵牛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增加尿量、化痰、增加大肠推进率作用,其中多糖组分作用极为显著。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免疫增强、兴奋子宫作用,其中酚酸组分大多作用极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成2类进行分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为一类,主要与利尿、增加大鼠大肠推进率、化痰有关;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为一类,主要对增加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增强免疫、兴奋子宫有关。结论: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的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归属:牵牛子不是单药味中药,而是具有苦味和辛味的复合药味中药;牵牛子的苦味、辛味是可拆分的;牵牛子的利尿、增加大肠推进率、化痰作用可能是其苦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促进胃、小肠蠕动、抗炎、免疫增强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是其辛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化学拆分组分 性味药理学 药味归属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筛选壮骨关节丸毒性药味高效筛选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颖 王茉 +3 位作者 景莉君 张宁 陈书琴 韦英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33-141,共9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高效筛选壮骨关节丸中有毒性的药味。方法:将受精后1天(1 day post fertilization,1d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方中12种药味不同浓度水煎液和醇提液中,观察记录给药后2-6 dpf或2-8 dpf的死亡数量,于3 dpf...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高效筛选壮骨关节丸中有毒性的药味。方法:将受精后1天(1 day post fertilization,1d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方中12种药味不同浓度水煎液和醇提液中,观察记录给药后2-6 dpf或2-8 dpf的死亡数量,于3 dpf显微检视斑马鱼幼鱼状态,SPSS软件计算6 dpf的斑马鱼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斑马鱼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补骨脂、续断、乳香没药、独活和木香的水、醇提取液,以及鸡血藤和狗脊的醇提液毒性较大,致鱼卵黄囊肿大、变形或变黑,提示与肝毒相关,6 dpf鱼的LC50为33.2-392.7μg·m L-1(已折算为生药量,下同);淫羊藿水、醇提取液均在1 500μg·m L-1致鱼卵黄囊肿大、变黑,LC50为1 100-1 350μg·m L-1,有一定毒性;鸡血藤和狗脊的水煎液,以及骨碎补、桑寄生和熟地黄的水、醇提取液未致鱼脏器明显改变,LC50大于1 500μg·m L-1,故安全性较好。结论:斑马鱼模型高效辨识了壮骨关节丸不同药味毒性差异,可实现复杂中药中潜在毒性物质的在体、实时、动态、规模化的高效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关节丸 斑马鱼 毒性药味 肝毒性
下载PDF
中药处方药味剂量大小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芦柏震 王春雷 周俐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中药处方药味剂量大小与治病效果、副反应产生密切相关,如何组方用药及处方药味剂量大小,各学者争论颇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理、法、方、药方面给我们在用药组方上启迪颇多,以"经方"为切入点研究中药处方剂量大小必将... 中药处方药味剂量大小与治病效果、副反应产生密切相关,如何组方用药及处方药味剂量大小,各学者争论颇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理、法、方、药方面给我们在用药组方上启迪颇多,以"经方"为切入点研究中药处方剂量大小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处方 药味剂量 大小 利弊
下载PDF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的药味频率分析 被引量:50
6
作者 陈德溯 方肇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对 1990— 2 0 0 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 6 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 ,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 对 1990— 2 0 0 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 6 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 ,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八月札和黄芪等健脾理气药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79%、71%、71%、4 3%和 4 3% ;丹参、当归、莪术、延胡索和郁金等活血祛瘀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86 %、6 4 %、6 4 %、5 0 %和 5 0 %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在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5 7%和 36 %、36 %和 2 9%、2 9%和 14 % ,是常用的基本抗癌药味 ;生地、丹皮、鳖甲、龟板和知母等滋补肝肾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71%、5 7%、5 0 %、4 3%和 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晚期 药味频率分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改善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的药味频率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梅 陈露 周岱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7期107-109,共3页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探索改善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的常用中药药味、药性及证治规律,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护肝中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79年1月~2011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978年...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探索改善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的常用中药药味、药性及证治规律,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护肝中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79年1月~2011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978年1月~2011年10月)文献256篇,筛选出83篇关于中药对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的文献,进行药味频率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有随机对照的占87%,无随机对照的占5%,单用中医药护肝有效的占11%,中药对介入引起肝损害起保护作用的占71%。在改善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的用药中除湿退黄类、清热解毒类、补气滋阴类、健脾理气类、活血化瘀类使用频率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依次分别为白术、黄芪、茯苓、党参、茵陈蒿、柴胡、郁金、半夏、延胡索、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使用频率依次为46%、43%、42%、36%、36%、34%、30%、28%、28%、25%、2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肝功能损害应谨守病机,以顾护脾胃、益气滋阴为本,适时结合除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法,以充分发挥中医药长于整体辨证,保肝护肝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 中药 药味频率分析
下载PDF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小燕 唐晓霞 +3 位作者 余跃 田港 贾艳丽 宋霄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研究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对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抑制红细胞溶血、抑制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OH... 目的:研究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对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抑制红细胞溶血、抑制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OH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对红细胞溶血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肝匀浆自发性过氧化;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以及·OH;对铁离子均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结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组成药味 体外抗氧化 DPPH 自由基
下载PDF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药药性和药味间关系(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若琼 张继红 张小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93-698,共6页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200味中药药性和药味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五种药味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强位于甜味与酸味间,中药药性与五味也存在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甜味与酸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药性.
关键词 中药 结构方程模型 建模 药味
下载PDF
从《内经》药味理论认识“十八反”“十九畏”配伍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俊杰 陈子杰 +1 位作者 刘永刚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五脏苦欲补泻、毒药学说为《内经》中重要的中医医学理论,其中蕴涵有相反相成用药配伍思想,这些理论对认识"十八反""十九畏"用药思想的内涵有着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反治法思想揭示了一种具有独特内容的、反常态的... 五脏苦欲补泻、毒药学说为《内经》中重要的中医医学理论,其中蕴涵有相反相成用药配伍思想,这些理论对认识"十八反""十九畏"用药思想的内涵有着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反治法思想揭示了一种具有独特内容的、反常态的重视多重矛盾的共现特征,在治疗上求其本质,为解决多重矛盾,在用药上要敢于打破用药配伍禁忌原则"反其道而用之",综合解决各种问题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十八反 十九畏 药味 配伍
下载PDF
某院中药饮片处方药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萍 李翔 王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中药饮片处方药味,分析影响药味的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门诊内服中药饮片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1200张进行点评。结果调查120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522人,女性患者678人,平均年龄(...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中药饮片处方药味,分析影响药味的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门诊内服中药饮片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1200张进行点评。结果调查120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522人,女性患者678人,平均年龄(51.48±16.58)岁,平均一张处方药味(16.36±4.07)味。不同性别、年龄、医师职称、就诊科室药味数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张调剂差错处方中,药味数在20以上处方差错概率最高为11.92%;67张不合理处方中药味20以上处方出现不合理概率最高为9.27%。结论患者性别差异、年龄大小,开药医生资历以及不同疾病种类对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有所影响,调剂差错的发生和不合理处方的出现频率都与中药处方药味有直接关系。少数科室中药处方药味过多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呼吁医师开方精细化调整,用药精当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中药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处方 药味 影响因素 调剂差错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免疫复方药味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枬 谢雪 +1 位作者 周翎 王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389-2391,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复方的药味配伍作用。方法:以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采用析因设计方法,考察免疫复方药味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当免疫复方的君药和佐使药固定为黄芪、丹参和牡丹皮时,与只用一味臣药相比,白花蛇舌... 目的:研究免疫复方的药味配伍作用。方法:以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采用析因设计方法,考察免疫复方药味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当免疫复方的君药和佐使药固定为黄芪、丹参和牡丹皮时,与只用一味臣药相比,白花蛇舌草与小蓟合用,可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小蓟与仙鹤草合用,仙鹤草与白花蛇舌草合用,只表现为单独使用小蓟或白花蛇舌草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白花蛇舌草与小蓟有交互影响,具有协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小蓟与仙鹤草及白花蛇舌草与仙鹤草之间没有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复方 血管内皮细胞 药味配伍 析因设计
下载PDF
关于中药饮片处方药味、剂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红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调查比较古、现、今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味数、剂量数,了解它们的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500首方剂、《现代实用方剂》(1989年版)[1]中500首方剂及本院2008年前半年... 目的:调查比较古、现、今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味数、剂量数,了解它们的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500首方剂、《现代实用方剂》(1989年版)[1]中500首方剂及本院2008年前半年处方中的5 000张处方,将处方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剂量数均渐增加,然后根据药理学进行分析。结论:药味、剂量的变化应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味 剂量数 增加 分析
下载PDF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汤液经法图》药味组方法则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小凤 储全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4-16,共3页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汤液经法图 药味组方法则
下载PDF
煎剂药渣药味的尝检与饮片切制规格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献云 江照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5-1215,共1页
关键词 煎剂 饮片 切制规格 药味 药渣 中药 药房工作 直接影响 市场 浙江
下载PDF
论五行为本的药味配伍立方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华楠 邓中甲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从五行理论探讨方剂的药味配伍。中药五味配五行而具有相应的五行功用,以药味配伍组成方剂,是治疗机体五脏功能失常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 五行 药味 方剂配伍
下载PDF
《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后去麻黄药味加减法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亚运 彭佳 +3 位作者 刘蕾 任海峰 罗嗣祺 黄金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413-415,共3页
小青龙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名方,临床广为应用。各医家虽对其疗效加以肯定,但对于《伤寒论》40条后小青龙汤去麻黄药味加减法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看法或是争议。在结合代表医家的主要看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概括,对小青龙方从病... 小青龙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名方,临床广为应用。各医家虽对其疗效加以肯定,但对于《伤寒论》40条后小青龙汤去麻黄药味加减法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看法或是争议。在结合代表医家的主要看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概括,对小青龙方从病机、药物配伍、方后药物加味、方后去麻黄药味的合理性等几方面的详细阐述,赞同方后注药味加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青龙汤 方后注 方后注药味加减法 去麻黄
下载PDF
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药味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姝婧 马玉侠 +1 位作者 赵岩 高树中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6期3-4,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泄泻脐疗用药的药味规律,为小儿泄泻脐疗临床组方遣药提供指导。方法:中文科技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检索近20 a(1991年~2010年)有关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现代论文,从650本中医古籍中手工检索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条文,进行统... 目的:总结小儿泄泻脐疗用药的药味规律,为小儿泄泻脐疗临床组方遣药提供指导。方法:中文科技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检索近20 a(1991年~2010年)有关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现代论文,从650本中医古籍中手工检索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条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涉及的辛、苦、甘、酸、涩、咸、淡等7类药味中,辛、苦、甘味出现频次较高,其中辛味出现频次最高。结论:治疗小儿泄泻主要选用辛散、苦燥、甘补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泄泻 脐疗 药味规律
下载PDF
正交t值法研究当归拈痛汤的镇痛有效药味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建平 泰阳 +1 位作者 王强 孟建国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冰醋酸小鼠疼痛模型评价当归拈痛汤拆方的抗痛风作用,精简处方。方法采用正交t值法对当归拈痛汤拆方。选择小鼠醋酸扭体模型,通过镇痛作用评价当归拈痛汤抗痛风的活性,筛选当归拈痛汤镇痛有效药味。结果各拆方均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通过对冰醋酸小鼠疼痛模型评价当归拈痛汤拆方的抗痛风作用,精简处方。方法采用正交t值法对当归拈痛汤拆方。选择小鼠醋酸扭体模型,通过镇痛作用评价当归拈痛汤抗痛风的活性,筛选当归拈痛汤镇痛有效药味。结果各拆方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正交t值表中显示当归、羌活、防风、茵陈、苦参、猪苓、泽泻、升麻、葛根为降低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的有效药味,苦参作用较大。结论当归拈痛汤抗痛风作用与镇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拈痛汤 醋酸扭体 正交T值法 有效药味
下载PDF
中药汤剂配伍选择药味的药理和化学依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公林 石小玲 《陕西中医函授》 1992年第2期16-18,共3页
分析了中药汤剂正确与不正确配伍对有效成分及有益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的影响和对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临床配伍不仅要遵循古典的中药配伍原则,还要从药理、化学角度审视之。
关键词 配伍 药味选择 药理 药物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