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师科普对COPD患者吸入剂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佟春香 蒋娟 +3 位作者 朱海英 陈娴 郝恺帝 刘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药师进行吸入剂用药宣教及干预对患者吸入剂依从性和肺功能的改善,评估科普干预效果,进而优化科普干预的方案、方法和资源。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某院呼吸科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的COPD住院患者(30岁≤年龄≤75岁)50... 目的探讨药师进行吸入剂用药宣教及干预对患者吸入剂依从性和肺功能的改善,评估科普干预效果,进而优化科普干预的方案、方法和资源。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某院呼吸科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的COPD住院患者(30岁≤年龄≤75岁)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不进行用药宣教及干预,实验组给予用药宣教及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对每例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价及登记患者剩余药物剂量、购药情况等信息,再收集患者此时间段的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医保情况都无差异(P>0.05);患者入院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使用方法评分4~8分不等,没有满分10分,用χ^(2)检验方法分析有差异、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K检验方法分析无差异;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实验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使用方法评分均为满分10分,而对照组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使用方法评分仍为入院时的4~8分不等,两组间有差异;出院时实验组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为0,对照组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多为-5,个别为0,出院时患者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两组间有差异,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实验组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为0,而对照组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多为-20、-10,个别为0,患者实际药量与计划剩余药量差值用χ2检验方法分析有差异、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K检验方法分析无差异。肺功能数据收集不完整。结论在呼吸内科,药师对COPD患者进行吸入剂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正确性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科普 COPD 吸入剂 依从性
下载PDF
路径管理模式指导的药师科普服务预防学龄前儿童药源性疾病的价值及对家长用药安全意识的影响
2
作者 邓丽华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模式指导的药师科普服务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药源性疾病(DID)及家长用药安全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收治的学龄前肺炎患儿80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模式指导的药师科普服务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药源性疾病(DID)及家长用药安全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收治的学龄前肺炎患儿80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家长予以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管理模式指导的药师科普服务。比较两组患儿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家长用药安全意识、处方失误率及半年内DID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AS-8评分及用药依从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用药安全意识优于干预前(除对照组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均咨询医生),观察组家长用药安全意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处方失误率及DI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管理模式指导的药师科普服务在学龄前儿童门诊用药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家长用药安全意识,降低处方失误率及DI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科普 儿童 药源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