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性变化论”的诃子煨后固肠止泻炮制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婧 王巍 +3 位作者 王一帆 王月南 郑舒意 张强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685-687,695,共4页
目的基于“药性变化论”探究诃子煨后固肠止泻作用增强的炮制原理。方法以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建立小鼠腹泻模型,以诃子生品及砂烫炮制品为治疗药物连续给药7 d,以cAMP和cGMP在肺与大肠组织的含量变化分析诃子炮制对归经的影响;以胃排空和... 目的基于“药性变化论”探究诃子煨后固肠止泻作用增强的炮制原理。方法以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建立小鼠腹泻模型,以诃子生品及砂烫炮制品为治疗药物连续给药7 d,以cAMP和cGMP在肺与大肠组织的含量变化分析诃子炮制对归经的影响;以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来考察炮制对诃子升降浮沉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腹泻现象严重,胃残留率下降,小肠推进率升高,肺与大肠cAMP升高,cGM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诃子生品及制品组体重升高,腹泻现象缓解,胃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肺与大肠cAMP下降,cGMP升高。同时,诃子生品组肺cAMP/cGMP值低于大肠,诃子制品组大肠cAMP/cGMP值低于肺。结论诃子煨后固肠止泻作用增强的炮制原理为诃子炮制后作用趋势趋下,偏于归大肠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炮制 药性变化论 小鼠腹泻模型 固肠止泻
下载PDF
中药炮制药性变化论 被引量:24
2
作者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0-471,共2页
本研究对中药炮制技术和理论形成以及发展脉络进行概括,重点对炮制引起中药药性的变化理论进行梳理,形成了药性变化理论。总结为中药炮制四大传统理论,即中药生熟论、中药制药论、辅料作用论、药性变化论。对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趋势进... 本研究对中药炮制技术和理论形成以及发展脉络进行概括,重点对炮制引起中药药性的变化理论进行梳理,形成了药性变化理论。总结为中药炮制四大传统理论,即中药生熟论、中药制药论、辅料作用论、药性变化论。对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加强对中药炮制转化,也就是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将是解析中药炮制原理的必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药性变化理论 炮制转化 炮制原理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3
作者 袁忠林 王鸿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8期20-25,共6页
目的:对2019年-2021年临床科室送检样本中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KP)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本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引发感染的科室分布和耐药性,以求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合理性指导。方法:收集相应年度临床送检的样本,并以对应样本中检出... 目的:对2019年-2021年临床科室送检样本中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KP)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本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引发感染的科室分布和耐药性,以求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合理性指导。方法:收集相应年度临床送检的样本,并以对应样本中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为资料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三年来在本院所引起临床感染的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的特征。结果:临床样本中KP检出率呈逐年增高态势,以ICU、康复、骨科/脑外等科室增多为著,样本主要为痰、脓、尿等;KPCRE、KP-CRE/ESBL等耐药菌检出株数也逐年增多,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耐药率均显著增高;近三年,痰样本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本院患者检出的KP及其耐药菌株在ICU等重点科室分布较多,又以呼吸道等感染性样本为主,且其耐药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故其已成为本院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菌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科室分布 样本分布 药性变化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院内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夏少梅 郭海波 林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4-506,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控制院内感染,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74株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174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53.4%)为主要菌种,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控制院内感染,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74株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174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53.4%)为主要菌种,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9.0%);分布主要在痰标本(37.9%)、尿标本(31.0%)和血标本(17.2%)中。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两性霉素B99.4%、5-氟胞嘧啶94.2%、氟康唑87.4%、伊曲康唑56.0%。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密切关注真菌的耐药变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防止和延缓耐药株进一步扩大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药敏试验 药性变化
下载PDF
山东省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发病趋势和耐药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 王贵升 +6 位作者 田夫林 陈书民 兰邹然 马慧玲 孙圣福 李运兰 李玉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年第6期28-31,共4页
对近十年来山东省内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血清型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一直存在的,并呈上升趋势。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沙门氏菌病。而且... 对近十年来山东省内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血清型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一直存在的,并呈上升趋势。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沙门氏菌病。而且,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除了常见的血清型O2、O35、O78和O88外,还分离到了禽类中少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O138和O147血清型,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酵蔗糖的菌株占70%,不发酵蔗糖的菌株占30%;沙门氏菌中70%为副伤寒沙门氏菌,也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存在。这一结果对细菌性疫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考。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对传统的防治细菌性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性,但是两种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大肠杆菌所分离菌株的共敏感药物仅占18.18%,沙门氏菌所分离菌株的共敏感药物仅占14.29%;同一种菌不同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与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和盲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为更有效地防控细菌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鸡沙门氏菌 发病趋势 生化鉴定 血清型检测 药性变化分析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院内感染与耐药性变化分析
6
作者 鲁俊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5期169-170,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院内感染以及耐药性变化状况,为有效控制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重症监护室(ICU)送检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在4年间共出现真菌感染168例,在各类标本中痰液所...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院内感染以及耐药性变化状况,为有效控制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重症监护室(ICU)送检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在4年间共出现真菌感染168例,在各类标本中痰液所含真菌构成比最高为38.7%,位居第二的是尿液标本所含真菌构成比为31.5%。血液及粪便标本所含真菌构成比均为17.3%。在所分离的168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比例最高为54.8%(92/168),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9.0%(32/168)与光滑念珠菌为7.1%(12/168)。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99.3%;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为94.5%;氟康唑的敏感率为87.6%;伊曲康唑的敏感率为56.1%。结论 ICU病房应做好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工作,注意真菌的耐药变迁并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延缓耐药菌株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深部真菌 院内感染 药性变化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院内感染与耐药性变化的分析
7
作者 李忠平 耿敏 +1 位作者 李锋 成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4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真菌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所收集的ICU送检标本的检测报告。结果样本共检测出真菌168例,其中患者痰液中真菌含量39.7%,尿液中真菌含量30.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真菌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所收集的ICU送检标本的检测报告。结果样本共检测出真菌168例,其中患者痰液中真菌含量39.7%,尿液中真菌含量30.5%,血液中真菌17.0%,粪便中真菌含量17.5%。168例真菌样本中,白色念珠菌92例,占总数的54.8%,热带念珠菌32例,占总数19.0%,光滑念珠菌12例,占总数7.1%。患者对多种药物存在耐药反应。结论重症监护室内应该加强对真菌感染控制,且注意药物用量,降低耐药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深部真菌 院内感染 药性变化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的监测与分析
8
作者 江利东 张川 +3 位作者 郑碧霞 程金川 谢晖 卫琦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6期646-647,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ICU近两年来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2002~2004年8月ICU住院病历,收集其中革兰阴性菌培养报告的具体情况。结果革兰阴性菌共分离出143株,占感染细菌的比例为64.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17.4%)及大... 目的了解本院ICU近两年来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2002~2004年8月ICU住院病历,收集其中革兰阴性菌培养报告的具体情况。结果革兰阴性菌共分离出143株,占感染细菌的比例为64.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17.4%)及大肠埃希菌(10.3%)为主。97.3%来自痰液标本。亚胺培南的总敏感率最高(80.1%),对头孢他定的敏感率4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48.2%。感染以ESBLs阳性细菌为主。结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17.4%)及大肠埃希菌(10.3%)为主。亚胺培南的总敏感率最高(80.10%),对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的其他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革兰阴性菌 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下载PDF
我院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金玲 孙敬英 石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0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七台河地区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儿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指导。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儿科感染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62例感染病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率为100%... 目的探讨七台河地区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儿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指导。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儿科感染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62例感染病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率为100%。各种抗生素使用频次依次为头孢他定(55%),罗红霉素(23%)和青霉素(22%)。结论七台河地区儿童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以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为主,抗生素应用品种较单一,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呼吸道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所使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抗生素 药性变化 耐药率
下载PDF
论临床结核病耐药性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分析与研究
10
作者 张锡林 冯通明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对临床结核病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1年经确诊的20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菌株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最终确定治疗前后耐药菌谱的变化... 目的对临床结核病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1年经确诊的20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菌株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动态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最终确定治疗前后耐药菌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2000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均值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单药例数是有一定差异的,以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药物的耐药例数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耐药性显著增加,前后对比呈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AMK)、卷曲霉素(Capreomycin,CPM)以及对氨基水杨酸(Sodium Aminosalicylate,PAS)三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及复敏率较高。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菌株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准确获取耐药菌株耐药性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同时对目前使用EMB等药物治疗的方案提出警示与质疑,尽快地开发新一代的毒性低、效率高的抗结核药物是目前解决抗结核治疗困境的一个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性变化趋势 动态监测
原文传递
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抗药性治理及其田间抗药菌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毕秋艳 马志强 +3 位作者 韩秀英 张小风 王文桥 赵建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为了明确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田间抗药性水平发展态势,于轮换用药前后,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河北、山西、河南3省葡萄主要种植区11个葡萄园试验地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田间采集的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抗药... 为了明确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田间抗药性水平发展态势,于轮换用药前后,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河北、山西、河南3省葡萄主要种植区11个葡萄园试验地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田间采集的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抗药的菌株其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不同地区轮换用药后,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水平变化态势因用药流程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或混合用药进行葡萄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治理时,需制定合理的施药流程,并根据抗药性治理的效果不断完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菌 甲霜灵 药性变化动态 药性遗传稳定性 合理用药流程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在中药七情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骏 曼琼 +3 位作者 邓毅 杨志军 杨秀娟 李鹏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6-280,共5页
中药七情是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代谢组学主要研究代谢谱差异,通过分析代谢物以及代谢通路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阐释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配伍用药的作用关系。通过归纳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分析中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 中药七情是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代谢组学主要研究代谢谱差异,通过分析代谢物以及代谢通路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阐释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析配伍用药的作用关系。通过归纳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分析中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7种配伍方式产生的增效、减毒、药性变化及作用机制,为客观地阐释中药七情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七情 配伍 机制 整体观念 增效 减毒 药性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