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性量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砚 郭彩强 +3 位作者 岳冬梅 刘霞 于虹 王益民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52-256,共5页
中药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的统称,是中国历代医家的长期临床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但长期以来只有定性的描述而没有定量的标准。现对当前中药药性量化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研究,总结分析了中... 中药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的统称,是中国历代医家的长期临床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但长期以来只有定性的描述而没有定量的标准。现对当前中药药性量化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研究,总结分析了中药药性量化研究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应在"源自临床,回归临床"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基于专家量表评估法的中药药性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药性量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药性量化研究专家量表评估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砚 刘霞 +1 位作者 于虹 王益民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中药药性是中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是历代中医医家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但长期以来只有定性描述而没有定量依据。遵循"源自临床,回归临床"的原则,通过建立专家量表评估法进行中药药性量化研究。根据心理学"... 中药药性是中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是历代中医医家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但长期以来只有定性描述而没有定量依据。遵循"源自临床,回归临床"的原则,通过建立专家量表评估法进行中药药性量化研究。根据心理学"专家—新手"的研究范式设计了专家组和学生组,进行了数学模型构建、量表设计调查、信度效度分析等研究。通过对专家组和学生组的中药药性量化数据分析,发现两组量表的数据间有较高一致性,且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中药药性顺序也有较高一致性,为进一步的中药药性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药性量化 专家量表评估法
下载PDF
中药药性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建贵 李永然 高荣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药性量化:方法
下载PDF
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中药药性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乐 丁长松 +2 位作者 黄辛迪 梁力伟 梁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277-4283,共7页
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描述的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QM-BP... 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描述的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QM-BP)模型,实现中药药性的量化表示。方法首先对中药及其对应的功效进行整理,获得"中药-功效"样本对;其次,构建"中药-药向量-功效"3层结构的QM-BP模型,并利用中药的药性数据对模型进行初始化;最后,基于QM-BP模型使用"中药-功效"样本进行训练,得到BP药向量。结果将《中药学》教材所涉及的474味中药及其528个功效基于QM-BP模型训练并结合临床分析,发现训练后得到的BP药向量比药性的初始量化值更能反映中药的属性特征。此外,由于BP药向量与词向量具有相似的性质,发现功效相似的药物对应的BP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近,而功效差异较大的中药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远。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药向量训练模型,在中药药性与功效具有关联性的基础上,对药性量化值进行修正,以期使药性量化值更精确。今后可优化QM-BP模型并开展药对、复方分析,以期探明中药药性及组方配伍中蕴藏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向量 中药药性量化 BP神经网络 药性数据 功效
原文传递
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3种腰痛方剂聚类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丽平 宋庆慧 +4 位作者 朱嘉 郎森艳 马渊 孔焕宇 张万强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腰痛方剂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上的配伍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肾虚、寒湿和瘀血腰痛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Access数据库,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每种证型的方剂分别聚... 目的研究腰痛方剂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上的配伍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肾虚、寒湿和瘀血腰痛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Access数据库,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每种证型的方剂分别聚类分析。结果每种腰痛方剂聚为5个主类时以性微温或温,味辛甘苦,归肾肝脾为主。药性组合特征:肾虚型:甘-微温-肾肝(63%);辛甘苦-微温-肝脾肾(23%);辛苦-温-肾脾(4%);辛甘-热-肾脾心(4%);苦甘-微寒-肾肝(3%)。寒湿型:苦辛-微温-肾肝(31%);辛甘-温-肾肝(26%);辛苦-温-脾胃(14%);甘-微温-肝肾(12%);甘-温-脾胃(11%)。瘀血型:辛苦-微温-肝(27%);甘苦-微温-肾肝(23%);辛甘-温-肝肾(21%);辛苦-微温-脾肾肝(13%);辛-温-肝脾(7%)。结论方剂的组合药性聚类能够反映治则治法的科学内涵,可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量化 方剂药性 药性配伍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刍论感官与中药药性的确定和量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毕磊 姜婷月 +1 位作者 刘欣 崔一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52-6454,共3页
中药药性的量化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的量化标准通常对应着不同的量化结果。为确定符合中药药性理论建立之初药性认识的量化标准,文章从对中药药性及其理论的认识入手,推测古人确定中药药性的思路和工具。认为多感... 中药药性的量化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的量化标准通常对应着不同的量化结果。为确定符合中药药性理论建立之初药性认识的量化标准,文章从对中药药性及其理论的认识入手,推测古人确定中药药性的思路和工具。认为多感官整合是中药药性确定的基础,象思维是中药药性理论形成的影响因素,因而在量化上应考虑各感官刺激的加权运算以及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应用。通过尝试建立公式对中药药性进行量化,以期为统一的中药药性量化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量化 多感官整合 象思维
原文传递
方剂药性特征的表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颜素容 王耘 乔延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7-299,共3页
以单味药的药性为基础,以24个变量为基本指标,给出药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提出方剂药性特征的概念,并给出方剂药性特征的数学表达方法。以方剂药性特征为基础探讨消渴方的药性特征和寒凉类、温热类方剂的药性特征。结果表明,方剂药性特征... 以单味药的药性为基础,以24个变量为基本指标,给出药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提出方剂药性特征的概念,并给出方剂药性特征的数学表达方法。以方剂药性特征为基础探讨消渴方的药性特征和寒凉类、温热类方剂的药性特征。结果表明,方剂药性特征能够反映方剂药性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探讨方剂的配伍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量化 方剂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