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探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田立民
陈巍
尚亚飞
张少勇
李万林
-
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普三科
-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551-1551,共1页
-
文摘
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各类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溶栓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57例,采用大小两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以探讨大小两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DVT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31~79岁,平均53.6±6.5岁。左下肢34例,右下肢21例,双下肢2例,病程3h至5月,平均2.8~14.6d;各类手术后18例,长期卧床9例,糖尿病7例,孕产妇4例,恶性肿瘤2例,
-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尿酸氧化酶/治疗应用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下肢
-
分类号
R364.1
[医药卫生—病理学]
-
-
题名阿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学东
王中华
田磊
杨晓冬
王世华
王育红
-
机构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
出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在2006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用阿替普酶治疗的23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生的单侧DVT,年龄小于75岁,且发病时间在21 d之内。结果 DVT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良好,有17例(73.9%)获临床痊愈,6例(26.1%)获临床好转。泵入阿替普酶时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以输液针眼出血和牙龈出血为主,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内脏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17例(73.9%)恢复正常,5例(21.7%)出现DVT后综合征,1例死于心梗。结论应用阿替普酶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对于病程在2周以上者也能获得临床好转的疗效;采用3 d间断静脉给药法治疗DVT,虽然常有出血不良事件发生,但对患者是安全的。
-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药物疗法
溶栓治疗/方法
阿替普酶
重组
-
Keywords
Venous Thrombosis
Lower Extremity/drug ther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s
Alteplase
Recombinant
-
分类号
R645.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