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甲氨蝶呤成功治疗重症关节病型银屑病一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勇虎 曹珊 +3 位作者 赵晴 李建可 王秀环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8期540-541,共2页
甲氨蝶呤是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一线药物,但患者存在治疗敏感性和耐受度的差异,本文报道一例甲氨蝶呤低敏感性重症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治疗过程,起效剂量达40 mg qw,控制病情后加用TNF-α抑制剂维持并减量,随访36周报道其治疗情况。
关键词 关节病型银屑病 甲氨蝶呤 药物低敏感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系建立及其对C-KIT下游抑制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芳颖 冯海凉 +5 位作者 卞晓翠 康维明 于健春 宗静 张丹 刘玉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64-770,777,共8页
目的随着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诊出率不断升高,靶向抑制剂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但国内可利用的GIST模型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建立人GIST细胞模型,探讨靶向抑制剂作用。方法利用手术切除的人GIST腹膜转移灶... 目的随着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诊出率不断升高,靶向抑制剂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但国内可利用的GIST模型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建立人GIST细胞模型,探讨靶向抑制剂作用。方法利用手术切除的人GIST腹膜转移灶组织1例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连续传代培养>20代进行鉴定,绘制增殖周期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D117和DOG-1表达,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法检测C-KIT基因与PDGFRA基因突变,CCK8法观察C-KIT 2种通路抑制剂效果,皮下接种BABL/c-nu裸鼠检测致瘤性,PCR法进行种属鉴定及支原体检测,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检测鉴定细胞身份。结果可在体外连续传代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命名为PUMC-GIST-1,连续传代后细胞可见分枝,呈神经细胞样生长,传代后于第5天到达平台期;CD117和DOG-1表达均阳性;不同代数细胞染色体核型有变化,在38~48条;细胞C-KIT基因11号外显子5'端突变热点区有突变V559D,PDGFRA基因12号外显子CCG-CCA突变。单独用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GDC-0941处理48 h后,PUMC-GIST-1 (F=8.96,P<0.001)和GIST-430细胞(F=3.19,P=0.03)增殖能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AZD-6244处理48h后,PUMC-GIST-1细胞增殖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8,P<0.001;GIST-430细胞增殖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1,P<0.001。联合用药结果显示,PUMC-GIST-1增殖能力减弱,阴性对照组和5μmol/L AZD+5μmol/L GDC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0.41±0.01和0.3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P=0.007;GIST-430增殖能力减弱,阴性对照组和5μmol/L AZD+5μmol/L GDC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2.12±0.11和0.1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61,P<0. 001。PUMC-GIST-1较GIST-430对联合用药低敏感。当AZD与GDC浓度分别为5μmol/L时二者具有协同抑制作用,金正均Q值检验PUMC-GIST-1与GIST-430的q值分别为3.08与3.91,均>1.15。裸鼠体内接种不成瘤;PUMC-GIST-1种属鉴定为人源性,STR结果与原代一致,无支原体污染。结论建立了C-KIT突变的PUMC-GIST-1细胞系,该细胞系对C-KIT靶向药低敏感,为胃肠肿瘤研究提供了新型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KIT 药物低敏感 细胞系 PDGF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