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标准方法。方法针对1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和血小板上特异性和自身抗体,用Lifecodes LSATM Class I(Luminex试剂盒,磁珠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标准方法。方法针对1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和血小板上特异性和自身抗体,用Lifecodes LSATM Class I(Luminex试剂盒,磁珠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浆中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自身抗体均为阴性;Luminex试剂盒测得:患者血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率为1%,未检出有特异性的HLA-Ⅰ类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存在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论流式细胞术或可成为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实验室标准手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保障。展开更多
随着对血栓性疾病的深入认识,积极抗凝成为公认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方法,普通肝素及及低分子肝素以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为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不良反应也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过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1],其中...随着对血栓性疾病的深入认识,积极抗凝成为公认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方法,普通肝素及及低分子肝素以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为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不良反应也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过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1],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由抗体介导产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血栓形成(HIT with thrombosis,HITT)或不伴血栓形成(孤立HIT)[2]。HIT患病率虽然较低,为0.1%~5.0%[3],但可继发形成致命性血栓,病死率高达5%~10%[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因肝素类药物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往往会忽视HIT和HITTS的发生。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科接受血管介入治疗的610例中,28例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3~7 d出现HIT,其中24例Ⅰ型HIT,4例Ⅱ型HIT,现将4例Ⅱ型HIT报道如下。展开更多
肝素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在治疗心肌梗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栓塞等血栓栓疾病及各种高凝状态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这一严重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肝素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在治疗心肌梗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栓塞等血栓栓疾病及各种高凝状态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这一严重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该现象由Fidlar在1948年年首次描述,1968年,Weismann等报导接受肝素系统性治疗患者并发动脉栓塞并推测可能系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所致。随后的15年中,有关报道逐渐增多,但可能由于缺乏治疗手段及对其发病机制未明,该并发症并没有引起医学界足够的重视,直到1980年,在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并发症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在Thrombosis and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标准方法。方法针对1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和血小板上特异性和自身抗体,用Lifecodes LSATM Class I(Luminex试剂盒,磁珠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浆中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自身抗体均为阴性;Luminex试剂盒测得:患者血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率为1%,未检出有特异性的HLA-Ⅰ类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存在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论流式细胞术或可成为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实验室标准手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保障。
文摘随着对血栓性疾病的深入认识,积极抗凝成为公认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方法,普通肝素及及低分子肝素以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为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不良反应也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过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1],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由抗体介导产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血栓形成(HIT with thrombosis,HITT)或不伴血栓形成(孤立HIT)[2]。HIT患病率虽然较低,为0.1%~5.0%[3],但可继发形成致命性血栓,病死率高达5%~10%[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因肝素类药物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往往会忽视HIT和HITTS的发生。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科接受血管介入治疗的610例中,28例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3~7 d出现HIT,其中24例Ⅰ型HIT,4例Ⅱ型HIT,现将4例Ⅱ型HIT报道如下。
文摘肝素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在治疗心肌梗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栓塞等血栓栓疾病及各种高凝状态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这一严重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该现象由Fidlar在1948年年首次描述,1968年,Weismann等报导接受肝素系统性治疗患者并发动脉栓塞并推测可能系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所致。随后的15年中,有关报道逐渐增多,但可能由于缺乏治疗手段及对其发病机制未明,该并发症并没有引起医学界足够的重视,直到1980年,在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并发症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在Thrombosi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