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MC中CD69、CD107a表达上调在诊断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军 钟华 +2 位作者 宋志强 钟白玉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检测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和CD107a的表达,评价其与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集20例药疹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按2×106细胞/孔种植... 目的检测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和CD107a的表达,评价其与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集20例药疹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按2×106细胞/孔种植于24孔板,给予致敏药物刺激,培养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染色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和CD107a分子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107a阳性、CD69阳性、CD107a与CD69双阳性细胞刺激前的比例分别为(0.41±0.18)%、(0.33±0.13)%、(0.12±0.06)%,经致敏药物刺激后分别为(0.38±0.28)%、(0.35±0.12)%、(0.14±0.08)%,刺激前后无明显差异,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107a阳性、CD69阳性、CD107a与CD69双阳性细胞刺激前的比例分别为(0.45±0.25)%、(0.31±0.12)%、(0.15±0.07)%,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经致敏药物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阳性、CD107a阳性、CD107a与CD69双阳性细胞表达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9.01±2.91)%、(1.78±0.76)%、(0.74±0.19)%],和健康对照组、药疹未刺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着致敏药物浓度的增加,CD69和CD107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结论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致敏药物刺激后CD69、CD107a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9 CD107a 药物变态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病人因素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世荫 周劲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75-78,共4页
对516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DA)住院病例,进行有关病人方面好发因素的分析和统计,并以204例非药物变态反应的住院病例为对照。发现儿童与老人发病率低,病人的过敏性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原有的肝病及感染性疾病都与DA的发生显著相关... 对516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DA)住院病例,进行有关病人方面好发因素的分析和统计,并以204例非药物变态反应的住院病例为对照。发现儿童与老人发病率低,病人的过敏性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原有的肝病及感染性疾病都与DA的发生显著相关。对异位性素质与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关系,在临床分析后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间无密切关系。文中并对多价过敏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好发因素 病人因素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治疗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世荫 周劲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通过520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对好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和磺胺类.对易致敏药物的化构特点及由此而引发的交叉过敏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报告了经证实的交... 本文通过520例经确认的药物变态反应病例,对好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和磺胺类.对易致敏药物的化构特点及由此而引发的交叉过敏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报告了经证实的交叉过敏病例.对不同给药途径、用药频度与用量等对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介绍了增加用药剂量使已被致敏尚无临床表现的病例,突发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文中还对滥用药物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大量事实加以陈述并提出应注意防止.对中草药中成药也可致敏和并不少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燕 陈莉 白小红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652-653,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机理 分类 防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伟珍 尹志华 +5 位作者 孔卫红 叶志中 陈雅硕 戴莉萍 陈新鹏 张会昌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发生变态反应的药物种类及变态反应的严重程度。方法对426例在本院风湿科住院的SLE患者及204例在本院内科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发生变态反应的药物种类及变态反应的严重程度。方法对426例在本院风湿科住院的SLE患者及204例在本院内科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和其他慢病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用药史、药物变态反应种类、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结果 426例SLE患者中有121例患者(28.40%)发生了药物变态反应,204例普通内科慢性病患者组中有26例患者(12.75%)发生了药物变态反应(P<0.05)。在SLE组,最常见的易发生变态反应的抗生素是青霉素类56例(13.15%),其次是头孢类抗生素54例(12.68%),中药注射剂25例(5.87%),大环内酯类16例(3.76%)和喹诺酮类16例(3.76%)。皮疹是药物变态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SLE组中对6种药物均发生变态反应的有2例患者,对5种药物发生变态反应者3例,4种药物者5例。结论药物变态反应在SLE患者中较常见,SLE患者可以同时对多种药物发生变态反应,青霉素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药物,中药注射剂也易发生变态反应,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药物变态反应 慢性病
下载PDF
猪苓汤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案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莉 陈思明 +1 位作者 岑凯 卢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6-1386,共1页
猪苓汤出自《伤寒论》,主治水热互结兼有阴伤的水气病症。过敏煎是祝谌予的经方,主治过敏性疾病,通过两方临证加减治疗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取得满意疗效,为推广中医经方在口腔黏膜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思路。
关键词 猪苓汤 过敏煎 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耿东升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日益突出的药物变态反应问题。方法归纳并总结了迄今为止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机制研究。结果与结论基于药物变态反应类型与诱发因素的多样性,提示系统研究药物变态反应作用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类型 作用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59例药物变态反应评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绥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44-445,共2页
159例药物变态反应评析药物变态反应(Drugalergy,DA)又称药物过敏反应,是由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作为变应原或复合抗原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DA在ADR中占有很大比重。现将我院1988~1996年收集到的有效... 159例药物变态反应评析药物变态反应(Drugalergy,DA)又称药物过敏反应,是由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作为变应原或复合抗原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DA在ADR中占有很大比重。现将我院1988~1996年收集到的有效报告表268份中整理出的159份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副作用 内酰胺类 中药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从实验室到临床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蕾 王永铭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4-9,共6页
本世纪初已认识到外源性抗血清和一些合成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但这个问题直到30年代后期磺胺类药物引入后,才得到重视.从历史上看,致敏药物经历了如下的演变:血清制剂→砷、汞等重金属制剂→生物碱制剂→解热镇痛镇静药→磺胺→抗菌素(... 本世纪初已认识到外源性抗血清和一些合成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但这个问题直到30年代后期磺胺类药物引入后,才得到重视.从历史上看,致敏药物经历了如下的演变:血清制剂→砷、汞等重金属制剂→生物碱制剂→解热镇痛镇静药→磺胺→抗菌素(以青霉素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副作用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二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反应类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1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等有害反应.由这种反应弓泼疾病理性过程,就是变态反应性疾... 1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发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等有害反应.由这种反应弓泼疾病理性过程,就是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发的变态反应,称为药物变态反应.凡能被机体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已”成分,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生,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免疫反应发生的物质,称为抗原.引发变态反应的抗原又叫变态反应原或变应原(allergen).变应原对绝大多数人无害,但对有易感性个体,当吸入、口服、注射或接触,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发生机制 类型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孔 梁国庆 容中生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近年来诊断明确、资料齐全的药物变态反应30例作回顾分析.结果:小儿16例,年龄5天~12岁;成人14例,年龄15~65岁.临床表现仅为发热8例,发热伴皮疹18例,发热、皮疹伴药物性肺炎4例.发热表... 目的:了解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近年来诊断明确、资料齐全的药物变态反应30例作回顾分析.结果:小儿16例,年龄5天~12岁;成人14例,年龄15~65岁.临床表现仅为发热8例,发热伴皮疹18例,发热、皮疹伴药物性肺炎4例.发热表现驰张热13例,稽留热9例,不规则发热6例,低热2例,其中长期发热4例,伴相对缓脉4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8例,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各9例.药物变态反应相关药物中抗生素居多(26/30,86.6%),停药或和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药物变态反应可发生任何年龄组,可表现仅为发热,以至长期发热,或伴皮疹、药物性肺炎等,停药或和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恢复正常.本组药物变态反应相关药物中抗生素居多,因此应严格其使用指征,以减少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长期发热 治疗 皮疹 停药 相关药物 药物 严格 结论 年龄组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四——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中)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6 结节性红斑样药疹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双小腿伸侧的红色皮下结节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常见于春秋两季.发病开始先有发热、倦怠、咽痛及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双小腿伸侧出现直径1~5cm大小的皮下结节,表面亮红,略高出皮面,有自... 6 结节性红斑样药疹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双小腿伸侧的红色皮下结节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常见于春秋两季.发病开始先有发热、倦怠、咽痛及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双小腿伸侧出现直径1~5cm大小的皮下结节,表面亮红,略高出皮面,有自觉痛及压痛,数目可由几个发展到几十个,对称分布.1~2周后,结节逐渐消退,颜色先变为暗红,渐而绿黄.结节从不破损,愈后不留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皮疹 药疹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六──药物变态反应的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诊断 药理
下载PDF
某医院2012年药物变态反应147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药物变态反应(DA)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该院2012年发生的147例D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性反应79例(53.7%),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皮肤反应68例(46.3%)。导致DA的药物前三位是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静...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药物变态反应(DA)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该院2012年发生的147例D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性反应79例(53.7%),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皮肤反应68例(46.3%)。导致DA的药物前三位是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最高,发生快,症状重,口服及局部外用药发生率较低,发生慢,症状轻。经停药(或换药)、抗过敏、对症、激素治疗均缓解或好转,6例过敏性休克均治愈。结论应加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等新药、中药的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经过,及时发现DA及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性脑病1例报告
15
作者 匡永锋 许治强 张三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1057-1057,共1页
药物变态反应可引起多系统损伤,其中伴神经系统损伤者约占2%[1].我院收治1例药物变态反应性脑病,报道如下.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药物变态反应性脑病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一 药物变态反应与其它不良反应的区别
16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药物变态反应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至今对其本质和机理尚未完全澄清.为此,本刊特邀李世荫教授作一专题讲座,借以提高药物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认识.由于内容丰富,文字较长,本刊将分为5次连续在刊物上刊载,以飨读者.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过量反应 药物副作用 鉴别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五 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下)
17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0-243,共4页
药物变态反应不是单纯侵犯皮肤粘膜的疾病,皮肤外的各系统器官或组织,包括肝、肾、血液等都有受损的可能.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药热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专题讲座之七 药物变态反应的治疗和预防
18
作者 李世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致多系统功能损害1例
19
作者 匡永锋 张山莲 +1 位作者 许治强 彭光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3-73,75,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多系统功能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药物变态反应的理论与临床实践
20
作者 李世荫 《中国社区医学》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