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药物后适应及两者叠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明月 马晓静 张兴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298-4300,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药物后适应及两者叠加对择期冠脉介入(PCI)患者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8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PCI组16例,尼可地尔组21例,缺血后处理组27例及叠加组19例。尼可地尔组及叠加...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药物后适应及两者叠加对择期冠脉介入(PCI)患者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8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PCI组16例,尼可地尔组21例,缺血后处理组27例及叠加组19例。尼可地尔组及叠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喜格迈)5 mg治疗,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在再灌注开始1 min内缺血后处理,用药1 w后行PCI。所有患者测定血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中性粒细胞数;术中测定校正TIMI帧数(CTFC);入院及治疗后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术后24 h对照组cTnT、CK-MB水平明显高于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而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的CTFC(帧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31.19±2.86、26.43±1.57、27.19±1.47 vs.26.79±1.40,P<0.05),而后三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数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6.94±0.74)×109/L、(5.98±0.51)×109/L、(5.80±0.50)×109/L vs.(5.88±0.44)×109/L,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WMSI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而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尼可地尔药物后适应与缺血后适应一样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而两者叠加未见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药物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尼可地尔
下载PDF
中药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敏 黄力 +3 位作者 王伟钢 王颖辉 刘海波 王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药物后适应(pharmacological postconditioning)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后的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中药药物后适应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后的再灌注损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药物后适应(pharmacological postconditioning)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后的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中药药物后适应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后的再灌注损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2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示:中药组CK-MB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63.91,95%CI(46.74,81.08),P<0.00001]。3个RCT的Meta分析显示:中药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5,95%CI(0.29,0.87),P=0.01]。对PCI术后2 h、24 h、7 d ST段回落率的Meta分析:PCI术后2 h[OR=1.22,95%CI(0.75-1.96),P=0.42],中药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差异。PCI术后24 h[OR=2.32,95%CI(1.50-3.58),P=0.0002],PCI术后7 d[OR=3.54,95%CI(1.53-8.20),P=0.0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D=-4.26,95%CI(-7.38,-1.15),P=0.007]。在不良事件方面,3个研究的Meta分析,不良事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OR=1.46,95%CI(0.54,3.91),P=0.4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术前给予中药治疗,有利于降低CK-MB峰值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能提高ST段回落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物后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明 王禹 +5 位作者 李天德 陈练 孙志军 王峙峰 沈洪 苏绍萍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60-461,502,共3页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卓药物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比较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PCI的310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给予硝酸甘油+地尔硫卓药物后适应分为药物后适应组(152例)和对照组(15...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卓药物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比较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PCI的310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给予硝酸甘油+地尔硫卓药物后适应分为药物后适应组(152例)和对照组(158例)。结果术后即刻药物后适应组cTFC值较低,MBG分级高。药物后适应组的术后12hST段回落幅度较大,术后5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曲线下面积较小,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另两组随访期间死亡比例和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次数均差异显著。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联合注射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卓进行药物后适应可显著改善再通后心肌的微灌注,减少近期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药物后适应 硝酸甘油 地尔硫卓
下载PDF
人参药物后适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倩倩 黄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人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根,其味甘、平、微苦,性温,归肺、脾、心经,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作用。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种人... 人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根,其味甘、平、微苦,性温,归肺、脾、心经,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作用。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种人参皂苷(gensenosides),另含有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药物后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综述
下载PDF
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韦 姜醒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缺血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物后适应
下载PDF
槲寄生药物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海蓉 孙健 +2 位作者 何志鹏 李雯 李慧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槲寄生提取物(Viscum coloratum extract,VCE)药物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心肌酶学变化及对心肌梗死范围(MIS)的影响。再灌注结... 目的:观察槲寄生提取物(Viscum coloratum extract,VCE)药物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心肌酶学变化及对心肌梗死范围(MIS)的影响。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结果:VCE药物后适应能降低血血清CK和LDH的活力,减少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中的SOD活力(P<0.01);同时可以减小心肌梗死范围(MIS)(P<0.01)。结论:VCE药物后适应可以改善心肌酶学,缩小心肌MIS,对心肌I/R损伤的大鼠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范围
下载PDF
从“覆取微似汗”看缺血后适应与药物后适应
7
作者 张艳虹 徐凤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88-90,共3页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减轻再灌注损伤成为关注焦点,缺血后适应与药物后适应被提出后,逐渐得到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的支持。本文从中医角度阐述了缺血后适应的理论依据,并对如何运用中医治疗联合缺血后适应减轻再灌注...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减轻再灌注损伤成为关注焦点,缺血后适应与药物后适应被提出后,逐渐得到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的支持。本文从中医角度阐述了缺血后适应的理论依据,并对如何运用中医治疗联合缺血后适应减轻再灌注损伤提出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药物后适应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再灌注损伤 临床研究 动物实验 中医角度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药物后适应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蒋智慧 张俊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287-1288,F0003,共3页
作为心肌梗死最受肯定的治疗手段,再灌注(如溶栓、冠脉介入)治疗能及时地开通"罪犯"血管,挽救心肌,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但研究发现,缺血心肌在冠状动脉再通恢复灌注后,其损伤程度反而大于灌注前,此即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 作为心肌梗死最受肯定的治疗手段,再灌注(如溶栓、冠脉介入)治疗能及时地开通"罪犯"血管,挽救心肌,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但研究发现,缺血心肌在冠状动脉再通恢复灌注后,其损伤程度反而大于灌注前,此即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其机制涉及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综述
下载PDF
Cariporid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侯风青 刘慧 吴博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1,216,共3页
目的:观察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建立的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间心梗面积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cariporide和GSH药物后适... 目的:观察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建立的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间心梗面积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cariporide和GSH药物后适应可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在心肌再灌注的开始,一次性给予钠氢交换阻断剂cariporide或抗氧化剂GSH,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两种有效的药物后适应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药物后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药物后适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丽娜 吴玉林 《药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157-162,共6页
综述有关药物后适应的研究背景和进展。药物后适应是根据心肌缺血后适应机制,通过模拟心肌缺血后适应方法,研究用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内源性保护物质呈现的保护心脏作用,是保护心脏的新途径之一。
关键词 药物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药物后适应脑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曾延源 姚声涛 蒲举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1期9-10,共2页
药物后适应是指以脑缺血后产生的适应机制,对脑缺血适应方法进行模拟,研究药物对心肌的激发作用或内源性保护物质对脑保护的作用。此方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再灌注对脑梗死患者所带来的损伤,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研究中得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缺乏... 药物后适应是指以脑缺血后产生的适应机制,对脑缺血适应方法进行模拟,研究药物对心肌的激发作用或内源性保护物质对脑保护的作用。此方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再灌注对脑梗死患者所带来的损伤,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研究中得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本文对药物后适应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加以总结论述,为相应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后适应 保护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12
作者 张国明 孙媛媛 +4 位作者 王斌 叶涛 戴翠莲 丁立成 王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97-703,共7页
目的探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eperfusion/injury,R/I)组、氢盐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Hyd)组和抗霉素A(antimyc... 目的探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eperfusion/injury,R/I)组、氢盐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Hyd)组和抗霉素A(antimycin A,Ant)组共4组。急性心肌缺血45 min后,于再灌注即刻根据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再灌注5 min后处死大鼠,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缺血心肌组织氧自由基、采用分光光度法线粒体复合物Ⅲ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测定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b的mRNA浓度。另24 h后处死大鼠,使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中Cyt-b浓度,胞浆中Cyt-c浓度,使用TUN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再灌注5 min后,Hyd组微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羟自由基浓度显著低于R/I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高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d组复合物Ⅲ活性[(3.52±0.31)U/mgpro vs.(1.43±0.69)U/mgpro,P<0.05]、线粒体膜电位(0.99±0.09 vs. 0.65±0.11,P<0.05),Cyt-b表达量(再灌注5 min后线粒体qPCR:0.82±0.09 vs. 0.41±0.13,P<0.05;再灌注24 h后线粒体Western Blot:0.60±0.09 vs. 0.37±0.08,P<0.05)均显著高于R/I组,胞浆中Cyt-c表达量、凋亡指数显著低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组Cyt-b表达量、复合物Ⅲ活性与Hy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组氧自由基浓度、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Hyd组;Cyt-c表达量和凋亡指数显著高于Hyd组,且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可显著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继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Ant能部分抵消这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膜电位 复合物Ⅲ 药物后适应 氢盐水 大鼠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后适应及药物后适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蕾 刘剑刚 +1 位作者 史大卓 王承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时,尽早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减轻心肌的缺血、损伤和坏死,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再灌注后的心肌损害。近年来,由于溶栓及血管成形术(PTCA)在AMI治疗中的广泛开展,再灌注损伤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减轻再灌注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时,尽早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减轻心肌的缺血、损伤和坏死,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再灌注后的心肌损害。近年来,由于溶栓及血管成形术(PTCA)在AMI治疗中的广泛开展,再灌注损伤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减轻再灌注损伤方面,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无疑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预适应 缺血后适应 药物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药物模拟心肌缺血后适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纪超 刘颖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2期3456-3459,共4页
应用缺血后适应(IPost)的机制进行药物后适应的开发研究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研究热点。IPost的发生机制与其激发心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释放、启动保护性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许多药物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证实参与I... 应用缺血后适应(IPost)的机制进行药物后适应的开发研究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研究热点。IPost的发生机制与其激发心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释放、启动保护性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许多药物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证实参与IPost的发生。现就能够模拟心肌IPost发挥保护缺血心肌作用的相关药物、信号转导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后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多层分析技术评价兔心肌缺血药物后适应模型左心室纵向心肌功能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中慧 李克婷 +3 位作者 田家玮 刘宇杰 冷晓萍 任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多层分析技术评价兔心肌药物后适应的局部纵向心功能变化。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2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与药物后适应再灌注组(ATP—PPost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5min,再灌注30...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多层分析技术评价兔心肌药物后适应的局部纵向心功能变化。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2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与药物后适应再灌注组(ATP—PPost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5min,再灌注30min、60min及120min进行图像采集。每组于冠状动脉阻断后45ra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后分别随机抽取2只兔及剩余兔于实验结束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冠状动脉阻断45min后,两组模型兔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P〈0.05),左室局部心内膜应变(SLsys—endo)、心肌应变(SLsys—mid)、心外膜应变(SI。sys—epi)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O.01),且心内膜变化幅度高于心外膜(P〈0.01)。②与阻断后比较,ATP—PPost组再灌注30min后左室SLsys—enclo、SLsys—mid,SLsys—epi绝对值均增高(P〈0.01),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SLsys—endo绝对值继续增高(P〈0.05);组间比较,ATP—PPost组再灌注各时间点SLsys—endo、SLsys—mid、SI.sys—epi绝对值均较IR组增高(P〈0.01)。③两组各状态下SLsys—endo、SLsys—mid、SLsys—epi绝对值均呈递减状态,各时间点SLsys—endo绝对值均高于SLsys—epi(P〈O.01,0.05)。结论STI多层分析技术可准确评价兔心肌药物后适应模型左室局部纵向心肌功能变化特征,心内膜应变较心外膜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缺血 药物后适应 腺苷 斑点追踪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腺苷药物后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会亚 任敏 +4 位作者 田永梅 刘宇杰 邓颖 王旭东 田家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腺苷药物后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2只健康兔随机均分为3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适应组(IPost)、腺苷药物后适应组(ATP—PPost)。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腺苷药物后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2只健康兔随机均分为3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适应组(IPost)、腺苷药物后适应组(ATP—PPost)。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5min、再灌注120min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阻断后45min每组随机抽取2只兔,其余兔实验结束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阻断45min后处死的兔心肌均可见缺血梗死改变,再灌注后三组亦可见相应改变,且以IR组为著;②冠状动脉阻断45min后,三组模型兔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P〈0.05),左室整体、局部STI指标均较阻断前明显降低(P〈O.01);③再灌注120min后,IPost组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率(GLSrsys)、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Ssys)绝对值增高,ATP—PPost组GLSrsys绝对值增高,IPost组与ATP—PPost组局部纵向收缩期应变率(SrLsys)、局部纵向舒张期应变率(SrLd)、局部纵向收缩期应变(SLsys)绝对值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组间比较,IPost组与ATP—PPost组GLSsys、SrLsys、SLsys绝对值较IR组增高(P〈0.05)。结论STI可准确评价缺血再灌注兔模型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变化特征,准确检测出缺血后适应和腺苷药物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药物后适应 腺苷 斑点追踪成像
原文传递
负荷应变超声评价药物后适应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环向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帅 时嘉欣 +3 位作者 吴新宇 杨宏宇 任敏 田家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制备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兔心肌梗死的环向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探索ATP药物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兔分为2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目的制备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兔心肌梗死的环向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探索ATP药物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兔分为2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与药物后适应(ATP-PostC)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45 min、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后、再灌注60 min及120 min进行图像采集,并获得如下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心内膜环向应变(CSsys-endo)、心肌环向应变(CSsys-mid)、心外膜环向应变(CSsys-epi)等。每组于阻断后及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各处死5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冠状动脉阻断45 min后,两组兔LVEF及HR减低(均P<0.05),左室短轴水平心内膜环向应变(CSsys-endo)、心肌环向应变(CSsys-mid)、心外膜环向应变(CSsys-epi)绝对值明显减低(均P<0.01)。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两组兔短轴水平的CSsys-endo、CSsys-mid、CSsys-epi绝对值增高,与阻断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灌注后,IR组兔的心肌短轴环向应变较阻断后未见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PostC组兔心肌短轴环向应变较阻断后增高(均P<0.05),ATP-PostC组各环向应变绝对值增高幅度明显高于IR组(P<0.05)。ATP-PostC组内比较,再灌注各时间段的CSsys-endo绝对值与阻断后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再灌注60 min后比较,再灌注120 min后CSsys-endo、CSsys-mid绝对值继续增加(P<0.05)。③病理学检查:阻断60 min后,IR组与ATP-PostC组兔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ATP-PostC组各时间点梗死面积百分比较阻断后有所减少(均P<0.05)。与IR组比较,再灌注120 min后ATP-PostC组梗死面积百分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荷应变超声分层可评估兔心肌缺血ATP-PostC模型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各层环向应变变化情况,识别及评价存活心肌功能,且ATP-PostC对心肌的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分层应变 心肌缺血 多巴酚丁胺负荷 药物后适应
原文传递
超声负荷分层应变评价兔心肌缺血ATP药物后适应模型的心肌储备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新宇 姜中慧 +6 位作者 李克婷 赵鹏 杨宏宇 陈艳杰 谢艳秋 田家玮 任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多层分析技术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评价兔心肌缺血ATP药物后适应模型的心肌储备效应。方法:将40只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TP药物后适应组(ATP-PostC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多层分析技术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评价兔心肌缺血ATP药物后适应模型的心肌储备效应。方法:将40只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TP药物后适应组(ATP-PostC组)。两组分别于冠状动脉阻断前、阻断后60 min(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再灌注后120 min(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图像并获得左室局部心内膜纵向应变(SLsys-endo)、心肌纵向应变(SLsys-mid)、心外膜纵向应变(SLsys-epi),记录各房室腔大小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心率。每组于冠脉阻断后、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及再灌注后随机处死2只兔进行伊文思蓝-TTC双染色检查。结果:①冠脉阻断60 min后,两组LVEF减低(均P<0.05),SLsys-endo、SLsys-mid、SLsys-epi绝对值明显减低(均P<0.01);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两组SLsys-endo、SLsys-mid、SLsys-epi绝对值增高,与阻断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再灌注120 min后,两组心肌各层纵向应变较阻断后均增高(P<0.01,P<0.05),且ATP-PostC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IR组(P<0.01);IR组与第一次多巴酚丁胺负荷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两组左室SLsys-endo、SLsys-mid绝对值进一步增高,与再灌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PostC组心肌局部纵向应变绝对值高于IR组(P<0.05)。③病理学结果,阻断60 min后,IR组与ATP-PostC组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20 min后,IR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大于ATP-Pos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多层分析应变技术联合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可早期判定局部心肌功能异常和准确评估心肌储备功能,心内膜纵向应变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缺血 药物后适应 多巴酚丁胺负荷 存活心肌
原文传递
盐酸法舒地尔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智慧 冯广智 +1 位作者 钱志勇 徐曙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通过主动脉根部模拟冠状动脉内给药,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后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I3K抑制剂组、盐酸法舒地尔组、盐酸法舒地尔+PI3K抑制剂组,... 目的通过主动脉根部模拟冠状动脉内给药,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后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I3K抑制剂组、盐酸法舒地尔组、盐酸法舒地尔+PI3K抑制剂组,每组12只。各组于再灌注180 min后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心功能参数、血浆心肌酶、细胞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盐酸法舒地尔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梗死范围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给予PI3K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的后适应效应消失,即盐酸法舒地尔+PI3K抑制剂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梗死范围与盐酸法舒地尔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后适应的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药物后适应 缺血 再灌注 大鼠
下载PDF
通冠胶囊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军 招煦杰 +2 位作者 杨澄 李健 张敏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8X期11-12,共2页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通冠胶囊不同剂量后适应以及缺血后适应方法对大鼠心肌梗死程度、心肌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心脏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通冠胶囊不同剂量后适应以及缺血后适应方法对大鼠心肌梗死程度、心肌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心脏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实验结束后每组半数行NBT染色法及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半数进行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及BAX蛋白表达;并行TUNEL染色测定凋亡指数;心尖部心肌组织测MDA及SOD水平。结果与SO组相比较,各组的梗死范围均明显增加(P<0.01),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与I/R组相比较,IPC组与通冠胶囊HD组均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范围(P<0.01);SO组仅个别细胞凋亡;I/R组凋亡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加,通冠胶囊LD组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也较多,呈弥漫分布;IPC组、通冠胶囊MD组、HD组凋亡的心肌细胞数减少,IPC组、通冠胶囊MD组、HD组凋亡细胞呈散在分布;与IR组相比,IPC组、通冠胶囊MD组、HD组凋亡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l组与IPO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O组相比较,其余各组反应心肌氧化损伤的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IPC组、MD组、HD组心肌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O组相比较,其余各组BCL-2及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PC组、MD组及HD组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IR组(P<0.01);IPC组BAX蛋白表达低于IR组(P<0.01)。结论通冠胶囊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局部氧自由基生成,升高BCL-2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通冠胶囊后适应可部分起到模拟缺血后适应的作用,且作用程度与剂量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冠胶囊 药物后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