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间断时间序列方法综合评价
1
作者 刘天 向泉 +4 位作者 秦周 宋开发 姚梦雷 黄继贵 赵婧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78-1184,共7页
目的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广义回归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Prais-Winsten回归、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 目的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广义回归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Prais-Winsten回归、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IMA)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4种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别分析手足口病,计算超额风险(excess risk,E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4种不同方法分析结果采用Meta分析进行合并,计算综合ER及95%CI。评价4个模型残差自相关性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选择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MAPE最小的方法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反事实估计法计算相对下降(relative decrease,RD)。结果2011—2019年共报告57286例手足口病例,年均发病率9.33/10万;2020—2022年共报告7693例,年均发病率4.00/10万,两个时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比(incidence rate ratio,IRR)为2.33,95%CI:2.28~2.39]。最优ARIMA模型为ARIMA(1,0,1)含回归项。GLM、Prais-Winsten回归、ARIMA、GLS 4种模型计算ER依次为66.04%(95%CI:33.11%~82.76%)、63.15%(95%CI:2.85%~86.02%)、59.26%(95%CI:9.24%~81.73%)、58.41%(95%CI:3.57%~82.06%)。Meta分析合并的ER为63.00%(95%CI:46.00%~79.00%)。ARIMA模型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MAPE最小为85.02%,为最优模型。利用ARIMA进行亚组分析显示,2020年1月—2022年12月、2020年1—6月、2020年7月—2021年12月、2022年1—12月的RD依次为39.22%、94.94%、20.41%、41.62%;0~<1岁、1~<3岁、3~<6岁和≥6岁的ER依次为70.53%、57.58%、-11.47%、-86.52%。结论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不同时期、年龄人群的降低作用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药物性干预措施 间断时间序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天 吴杨 +2 位作者 陈琦 黄继贵 罗曼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NIDs)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9日(2015年第1周)至2021年1月3日(2020年第53周)荆州市NIDs周发病数。2015年1周至2020年5周作为历史数据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BSTS)... 目的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NIDs)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9日(2015年第1周)至2021年1月3日(2020年第53周)荆州市NIDs周发病数。2015年1周至2020年5周作为历史数据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BSTS)模型并预测2020年6—53周NIDs发病数。2020年6—53周实际值分别与2015—2019年同期NIDs发病数、模型预测值比较,采用相对下降(RR)评价NPIs对NIDs的影响。分病种、分性别、分年龄、分类(甲乙类、丙类;呼吸道、肠道、血源及性传播、自然疫源性)、分时期(6—18周、19—24周、25—53周)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020年6—53周累计报告NIDs 20种18952例,较2015—2019年同期下降45.26%。基于BSTS模型,2020年6—53周较预期下降60.42%(95%CI:50.98%~69.66%),其中甲乙类NIDs、丙类NIDs分别下降36.63%(95%CI:30.60%~43.19%)、60.72%(95%CI:33.97%~85.32%)。6—18周、19—24周、25—53周分别下降70.29%(95%CI:56.88%~83.29%)、61.71%(95%CI:45.34%~79.13%)、55.68%(95%CI:45.60%~67.29%)。从传播途径来看,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RR=61.53%,95%CI:22.60%~100.87%);其次为肠道传染病(RR=19.72%,95%CI:2.98%~35.29%)。分年龄来看,15~64岁年龄组下降幅度最大(RR=72.74%,95%CI:65.68%~80.10%),其次为0~14岁年龄组(RR=54.51%,95%CI:19.78%~87.15%)。分地区来看,2020年不同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发病率与降幅存在正相关性(r_(s)=0.714,P=0.058)。RR最大的前5位病种分别为风疹(999.77%,95%CI:−2326.82%~4510.97%)、流行性感冒(68.93%,95%CI:91.76~117.10%)、猩红热(88.59%,95%CI:64.78%~112.12%)、手足口病(86.09%,95%CI:77.46%~94.5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8.54%,95%CI:28.11%~127.26%)。结论NPIs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大幅降低湖北省荆州市NIDs发病数,其效果在人群、疾病、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干预措施 传染性疾病 公共卫生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荆州市
原文传递
流感大流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敏 彭质斌 余宏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1-1233,共3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是指人群中出现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超出国界和洲界,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流感大流行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药物性干... 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是指人群中出现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超出国界和洲界,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流感大流行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药物性干预措施包括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数量有限。特别是对于资源匮乏的国家,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是阻止疫情蔓延的有效途径。常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包括隔离、检疫、社会隔离、旅行措施、医院内感染控制、个人卫生、公共卫生信息沟通和消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药物性干预措施 隔离 检疫 医院内感染控制 个人卫生 公共卫生信息沟通 消毒
原文传递
2014—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刘天 阮德欣 +1 位作者 姚梦雷 陈红缨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分析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变化及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发病的降低作用。方法收集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数据、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三间分布特征,采用BSTS模型及... 目的分析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变化及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发病的降低作用。方法收集荆州市2014—202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数据、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三间分布特征,采用BSTS模型及相对下降指标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降低作用大小,同时分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014—2021年荆州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118例,年均发病率9.18/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县发病率居3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10~14岁年龄组。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NPIs作用下,2020—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下降45.20%(95%CI:8.78%~79.23%)。0~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下降51.44%(95%CI:33.19%~67.75%)、26.89%(95%CI:-28.99%~80.69%)、64.69%(95%CI:11.67%~115.13%)。结论2014—2021年荆州市流行特征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NPIs对荆州市全人群,尤其是0~4岁、10~14岁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降低作用明显,持续加强NPIs措施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药物性干预措施 儿童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疫苗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娟娟 吴谦惠 余宏杰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0-671,共12页
在全球新冠肺炎持续流行、病毒变异频发的背景下,我国长期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反弹的双重压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余宏杰研究团队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 在全球新冠肺炎持续流行、病毒变异频发的背景下,我国长期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反弹的双重压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余宏杰研究团队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通过临床评价、构建基于群体和个体水平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等,在疫情的各个阶段针对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疫苗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评价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建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奠定了科学基础,为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制定疫苗免疫策略等提供了直接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流行病学 传播动力学 疫苗免疫 药物性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癌因性疲乏治疗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德慧 刘寨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44-148,共5页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可致身体、情感的痛苦和认知力的减弱,极大地干扰了正常功能。CRF的机制至今尚未明确。CRF的补充与替代医学疗法包括针灸、中药、太极拳、气功、按摩疗法等,非药物干预包括运动、光疗法、心理干...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可致身体、情感的痛苦和认知力的减弱,极大地干扰了正常功能。CRF的机制至今尚未明确。CRF的补充与替代医学疗法包括针灸、中药、太极拳、气功、按摩疗法等,非药物干预包括运动、光疗法、心理干预、饮食疗法等,药物干预包括肉碱、他替瑞林、促红细胞生成素、哌醋甲酯、安非他酮等。CRF的研究与治疗现状决定了明确相关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标准方案的制定,是CRF研究领域的第一要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的机制 补充与替代医学疗法 药物性干预措施 药物性干预措施
下载PDF
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家武 汤春辉 +10 位作者 戴梅 段江 李艳红 杨剑 杨涛 高燕 班登 朱基财 袁廷运 李银 付红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2-927,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组的危险因素。结果1145例患儿中男677例、女468例,就诊年龄1.7(0.5,4.1)岁,≤3岁758例(66.2%),>3岁387例(33.8%)。有基础疾病89例(7.8%)、无基础疾病1056例(92.2%)。接种疫苗者(≥1剂)319例(27.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48例(65.3%),死亡6例(0.5%)。普通组1051例、重症组94例。重症组的接种疫苗的比例、就诊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36例(38.3%)比283例(26.9%)、0.5(2.6,8.0)比1.6(0.5,3.9)岁、1.3(1.0,2.7)×109比2.7(1.3,4.4)×109/L、0.17(0.12,0.24)比0.21(0.15,0.16),χ^(2)=4.88、Z=-2.21、-5.03、-2.53,均P<0.05]。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有基础病的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11.6±5.9)比(5.3±1.8)d、41例(43.6%)比48例(4.6%)、67(26,120)比20(15,32)U/L、51(33,123)比44(34,58)U/L、56.9(23.0,219.3)比3.6(1.9,17.9)U/L、12.0(4.9,56.5)×10^(-3)比3.0(3.0,7.0)×10^(-3)pg/L,t=-20.43,χ^(2)=183.52,Z=-9.14、-3.12、-6.38、-3.8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白细胞计数(OR=1.88,95%CI 1.18~2.97,P<0.01)、C反应蛋白(OR=1.18,95%CI 1.06~1.31,P<0.01)、铁蛋白(OR=1.01,95%CI 1.00~1.00,P<0.01)、白细胞介素6(OR=1.05,95%CI 1.01~1.08,P=0.012)、D二聚体(OR=2.56,95%CI 1.44~4.56,P<0.01)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降低(OR=0.84,95%CI 0.73~0.98,P=0.030)均是住院患儿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以≤3岁的患儿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是发生重症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 Omicron 药物性干预措施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4-2020年流感发病强度的变化情况
8
作者 游倩 姜晨彦 +5 位作者 郑雅旭 吴寰宇 潘浩 袁政安 张娟娟 余宏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4-1230,共7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2014-2020年流感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流感发病强度的变化。方法基于上海市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流感监测数据,对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缺报漏报和ILI标本采集情况进行评价,计算ILI就诊百分比(ILI%)、流感... 目的评估上海市2014-2020年流感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流感发病强度的变化。方法基于上海市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流感监测数据,对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缺报漏报和ILI标本采集情况进行评价,计算ILI就诊百分比(ILI%)、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和流感发病率,利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构建“反事实”情况下2020年流感发病强度的基线,以定量估计上海市2020年流感发病强度的相对变化。结果2020年上海市ILI缺报漏报情况评价得分和ILI标本采集情况评价得分<5分的医院占比分别为9.68%和21.05%。上海市2014-2019年和2020年的ILI%分别为1.51%(95%CI:1.50%~1.51%)和2.31%(95%CI:2.30%~2.32%),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4.27%(95%CI:24.02%~24.51%)和7.15%(95%CI:6.78%~7.54%),流感发病率分别为3.66‰(95%CI:3.62‰~3.70‰)和1.65‰(95%CI:1.57‰~1.74‰)。上海市2020年的ILI%升高了45.25%,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和流感发病率分别降低了78.45%和51.80%。结论2020年上海市流感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发生改变,ILI%有所升高,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和流感发病率均有所降低,流感监测质量的改变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发病强度 药物性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