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疗法、神经阻滞联合脊柱调整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杨韵锋 甘庆阳 +2 位作者 吴玲艳 杨猛 潘延斌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药物疗法、神经阻滞联合脊柱调整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Z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接受脊柱调整(... 目的探讨药物疗法、神经阻滞联合脊柱调整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Z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接受脊柱调整(头颈段、胸椎段及腰骶段)治疗。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有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P<0.05),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严重疼痛、头晕、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疗法、神经阻滞联合脊柱调整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ZAP患者的疼痛、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 脊柱调整 药物疗法 神经阻滞 疗效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刘芳 董桦 +2 位作者 李晓雯 逄妍 孙庆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糖尿病前期是指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其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及两者混合状态人群。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前期方... 糖尿病前期是指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其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及两者混合状态人群。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积极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前期方面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中医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骨伤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3
作者 陈书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骨伤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遂川县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骨伤术后疼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实施中医非药物疗法,偶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0例),实...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骨伤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遂川县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骨伤术后疼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奇数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实施中医非药物疗法,偶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ROM)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VAS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RO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骨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生活质量切实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 术后疼痛 中医非药物疗法 耳穴埋豆疗法 艾灸疗法
下载PDF
1994-2022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文艳 李敬华 +5 位作者 田野 王一萌 祖雅琪 孔静静 李国祥 于琦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索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4年6月15日-2022年12月31日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型便... 目的探索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4年6月15日-2022年12月31日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型便秘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16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较高的作者是李瑛、于永铎、刘志顺、罗芳丽,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有“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便秘”“电针治疗”等,关键词聚类为9类;“穴位贴敷”“肠道菌群”成为近3年突现关键词。结论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机构间合作较少;目前,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功能型便秘聚焦于针刺、艾灸、推拿等疗法临床疗效,穴位敷贴疗法及肠道菌群机制研究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功能性便秘 CITESPACE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边小平 寄婧 +2 位作者 孙其斌 陈国栋 董春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医学及社会学价值,以期为中医防治周围性面瘫理论机制及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药物疗法 周围性面瘫 综述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金镇雄 黄晨 唐德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3-878,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肌肉骨骼健康将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药物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相关研究较普遍,但药物都伴随着后续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多种非药物疗法也正探究各自对促进维生素D吸收作用影响。本文旨在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肌肉骨骼健康将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药物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相关研究较普遍,但药物都伴随着后续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多种非药物疗法也正探究各自对促进维生素D吸收作用影响。本文旨在浅析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探讨针灸、推拿和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通过日照、饮食、有氧运动、太极及健美操等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及科研选择适当方法促进维生素D吸收提供参考。同时,为长期居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提供非药物治疗途径控制骨量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药物疗法 维生素D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研究概况
7
作者 胡晓颖 雷婷 +1 位作者 李燕婷 施茵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讨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并对近年来非药物疗法治疗脊源性痛经做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源性痛经 脊柱病因学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方静 朱春秋 +2 位作者 张星星 程祥宇 范军铭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药物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方案,非药物疗法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可以延缓血药浓度下降速度、减少给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稳定患者情绪、提高认知功能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针刺疗法、传统运动疗法、拔罐、推拿... 药物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方案,非药物疗法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可以延缓血药浓度下降速度、减少给药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稳定患者情绪、提高认知功能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针刺疗法、传统运动疗法、拔罐、推拿、耳穴及五行音乐疗法等,西医的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非侵入性脑刺激及心理疗法等。非侵入性脑刺激常见改良电休克、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心理疗法如正念疗法、认知心理疗法、人际社会节奏治疗等。参考文献7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躁狂 药物疗法 中医外治 心理疗法 非侵入性脑刺激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温永梅 刘禹彤 +3 位作者 蒋玉洁 王小丹 徐佳宁 王宏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是指患者因置入导尿管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从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的一组临床表现,表现为尿频、尿急和耻骨联合上区不适感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功能失...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是指患者因置入导尿管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从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的一组临床表现,表现为尿频、尿急和耻骨联合上区不适感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功能失调是膀胱刺激征的病因病机。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患者无法口服或因药物副作用过大不能耐受的情况下,与西医预防性治疗相比,显现出其临床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为一过性、患者易接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及降低麻醉药物副作用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相关研究仍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故未来应着重开展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中医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干预眼肌麻痹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蕊彤 周凌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81-1084,1100,共5页
眼肌麻痹作为神经眼科疑难疾病,其复视等症状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药物治疗本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功能修复依靠神经营养药物。本文对近年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认... 眼肌麻痹作为神经眼科疑难疾病,其复视等症状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药物治疗本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功能修复依靠神经营养药物。本文对近年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认为眼肌麻痹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辨证论治主要以针刺为主,结合电针、推拿、灸法等;西医在明确眼肌麻痹的病因后,主要采取佩戴棱镜、知觉学习、超短波、经皮神经电刺激等非药物疗法。中、西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性高、疗效好及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可为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药物疗法 病因病机 针刺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双心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钰潇 梁健芬 +2 位作者 李甜甜 胡嘉洺 谢舒慧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2926-2930,共5页
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疾病的关注。笔者认为目前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在双心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开始逐渐展露,但目前非药物疗法作用于双心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确实存在科学性的差异性,疾病性质有时难以界定,... 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疾病的关注。笔者认为目前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在双心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开始逐渐展露,但目前非药物疗法作用于双心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确实存在科学性的差异性,疾病性质有时难以界定,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工作者进行更好的临床实践与推广及经验总结。Non-drug treat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non-drug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heart disease has begun to gradually reveal. However, there are indeed scientific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and basic research of non-drug therapy on double heart disease.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efine. How to achieve unity between the two still requires more clinical wor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motion and experience summ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非药物疗法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一 师雯迪 沈文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527-533,共7页
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方法有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上述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疗... 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方法有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上述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疗效较为明确。其中中医外治法可单独或与药物等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具有整体调节的特色诊疗优势,心理疗法对医师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目前关于非药物疗法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多以观察临床疗效为主,少见作用机制探讨及大样本临床研究,相关疗法临床操作规范化也有待进一步研究。Sleep disorder is one of the common symptoms of perimenopause women, which is clinically manifested as difficulty in falling sleep, increasing number of night awakneings, and decreasing sleep quality. Non-drug therapy for perimenopausal sleep disorders includ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acupoint embedding and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therapy, exercise therapy, etc.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above therapy for perimenopausal sleep disorders is relatively clear.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appli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tional methods such as drugs,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vantages of overall 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therapy requires high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hysician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non-drug therapy for perimenopausal sleep disorders mainly focuses on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rarely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large-scale clinical studi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linical operation of related therapies also needs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睡眠障碍 药物疗法 中医外治法 心理疗法 运动疗法
下载PDF
近十年非药物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罗京 刘志丹 张秀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426-432,共7页
近年来,非药物疗法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非手术疗法因其疗效好、见效快、创伤性小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首选。其中,牵引、推拿按摩、刮痧、针... 近年来,非药物疗法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非手术疗法因其疗效好、见效快、创伤性小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首选。其中,牵引、推拿按摩、刮痧、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此外,拔罐、浮针、刃针、练功等中医特色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本文通过对近十年非药物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非药物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非药物治疗治疗颈椎病提供理论支撑,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In recent years, non-drug therapy has shown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Traditional Chinese non-surgical therap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ecause of its good curative effect, quick effect and little trauma. Among them, non-drug therapies such as traction, massage, Gua Sh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relax neck muscles, improve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In addi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such as cupping, floating needle, knife needle, and exercis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neck pain, stiffness and other symptoms by regulating qi and blood, dredging meridian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non-dru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non-dru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non-dru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expand new ideas and methods,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药物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研究进展
14
作者 唐文龙 程孝顶 +2 位作者 曲善忠 王晓旭 严旭洪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颜面部,影响美观。目前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或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疗效虽好,但易复发。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扁平疣方法较多,疗效佳,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该文对近年...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颜面部,影响美观。目前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或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疗效虽好,但易复发。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扁平疣方法较多,疗效佳,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该文对近年来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扁瘊 中医非药物疗法 针刺疗法 头皮针 刺血疗法 耳穴疗法 艾灸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雅婷 苏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成为广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且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非药物疗法作...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成为广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且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非药物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不耐受、拒绝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PSD患者。文章围绕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并对非药物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发病机制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董鹏 苗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4-0058,共5页
研究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研究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IL-1β、PCT、IL-1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AS、MTL、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能够提高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感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减少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四联药物疗法 胃溃疡 胃穿孔 应激反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严天旭 杨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我国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和抗药性,而非药物疗... 我国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和抗药性,而非药物疗法由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逐渐成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将近年来运动疗法、针灸、推拿、饮食控制等非药物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为临床参考和借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老年高血压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防治晕动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金小鄂 姚乃心 +1 位作者 陈卓 李伟红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晕动病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常见的不良感受,严重影响出行体验,随着交通载具的更新发展,晕动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非药物疗法在防治晕动病的同时,能够规避抗晕动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特殊人群的晕动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神经调控... 晕动病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常见的不良感受,严重影响出行体验,随着交通载具的更新发展,晕动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非药物疗法在防治晕动病的同时,能够规避抗晕动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于特殊人群的晕动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神经调控技术可重塑神经状态,减少自主神经症状;习服训练能够提高适应性;心理干预通过改善易感者对晕动病的认知增强其对于晕动病的耐受;针刺疗法绿色高效,以缓解晕动症状为目的。但目前防治晕动病的非药物疗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存在疗效难以维持、缺乏实际环境检验等问题,需要改进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晕动病防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药物疗法 防治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抑郁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璐萍 王巧飞 裘继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6期71-73,共3页
肿瘤相关抑郁(CRD)指患者在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性情绪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伤感等,甚至有自杀倾向。CRD的发生是心理因素、癌性疼痛、治疗因素、癌性疲乏、睡眠障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 肿瘤相关抑郁(CRD)指患者在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性情绪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伤感等,甚至有自杀倾向。CRD的发生是心理因素、癌性疼痛、治疗因素、癌性疲乏、睡眠障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又会增加肿瘤患者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家庭等压力,加重抑郁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疾病转归及预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抑郁 郁证 中医 药物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在老年骨科术后恢复期的应用
20
作者 林泉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31-133,19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恢复期中医非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遂川县中医院老年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分为中医非药物治疗组、常规性西医干预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生命体征、症状评分、疼痛程度等临床情况。结果中医非药物...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恢复期中医非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遂川县中医院老年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分为中医非药物治疗组、常规性西医干预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生命体征、症状评分、疼痛程度等临床情况。结果中医非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恶心呕吐、镇静情况评分均低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分、焦虑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肌力高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4/40)低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的27.50%(11/40),满意度92.50%(37/40)高于常规性西医干预组的75.00%(30/40)(P<0.05)。结论老年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常规性西医干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骨科 恢复期 中医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