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栓药物缓释制剂的研究与评价
1
作者 金海将 张皓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2081-2083,共3页
溶栓是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以往溶栓药物因其半衰期短、需反复或持续使用而致剂量过大引起出血并发症等,其缓释制剂应运而生,理想的溶栓药物缓释制剂是具备缓释药物和靶向性双重功能,药物缓慢释放,半衰期长,
关键词 药物缓释制剂 溶栓药物 药物缓慢释放 血栓性疾病 出血并发症 治疗方法 剂量过大 持续使用
原文传递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丽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8期26-27,共2页
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使用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频繁用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人们研究发明了药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本文简述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格列吡嗪控释(瑞易宁)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新康泰克... 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使用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频繁用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人们研究发明了药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本文简述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格列吡嗪控释(瑞易宁)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新康泰克)胶囊,美施康定,硝苯吡啶控释(拜新同)片、芬必得和茶碱控释胶囊进行了临床应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药物制剂 控释药物制剂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88-188,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对300例患者调查分析来说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和应用进展进行分析和说明。结果本院对300例就诊患者的问卷调查和病例统计研究发现,采用缓释、控释药物的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对300例患者调查分析来说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和应用进展进行分析和说明。结果本院对300例就诊患者的问卷调查和病例统计研究发现,采用缓释、控释药物的患者有76例,所占比例为25.33%,而不采用缓释、控释药物者为224例,比例为74.67%。根据回馈分析,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患者更易接受,同时其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结论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具有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同时治疗效果也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 临床应用 传统药物制剂
下载PDF
中药口服固体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斐 王东凯 陈修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0-1112,共3页
关键词 口服固体缓释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物缓释制剂 中药缓释制剂 生物药剂学 2003年 处方设计 成型工艺 研究工作 中药制剂 中药市场 药动学 国内外 缓释 萘普生 WTO 西药 品种
下载PDF
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伟 宋洪涛 张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缓控释制剂 中药制剂 口服缓释 中药单体化合物 药物缓释制剂 中药有效部位 单味中药提取物 复方中药
原文传递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彩华 周小进 +1 位作者 刘晓亚 陈明清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硝酸铈铵 ( CAN)为引发剂 ,在 N2 保护下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羧乙基纤维素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 ,得出反应较佳条件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 0 .75wt% ,反应... 以硝酸铈铵 ( CAN)为引发剂 ,在 N2 保护下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羧乙基纤维素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 ,得出反应较佳条件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 0 .75wt% ,反应温度 40℃ ,Am( wt)∶ CEC( wt) =1 .5∶ 1 ,反应时间 3小时。以该接枝共聚物为载体制备了药物布洛芬缓释片剂 ,通过测定药物片剂布洛芬在模拟人工肠液中释放速率 ,表明药物片剂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乙基纤维素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物 硝酸铈铵 药物缓释制剂 布洛芬 药物片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