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耀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存质量测量量表(BREF)、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病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干预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秀娟 赖根祥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5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 目的观察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1、2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定患者对维持治疗的态度、病情状况等,自编服药依从性评定调查表评价患者随访2年的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随访1、2年时观察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其维持治疗态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家庭干预、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爱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8期166-166,共1页
目的评价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我院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治疗过程,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实施家庭干预联合药... 目的评价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我院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治疗过程,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实施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的42例患者。对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PS评分(阳性症状评定量表)与SAN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结果两组入院时SAPS评分与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4,t=0.217,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候SAPS评分与SA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171,t=2.961,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实施家庭干预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干预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6期225-226,共2页
目的: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采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 目的: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采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BPRS评分及ITAQ、NOSIE评分,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与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ITAQ、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精神分裂症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红丽 李岳朋 +1 位作者 尚正君 李信缔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门头沟区龙泉医院2018年1~9月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5例。入选患者全部接受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3个月后评估药物依从性评... 目的分析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门头沟区龙泉医院2018年1~9月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5例。入选患者全部接受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3个月后评估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简版(QLES-Q-SF)量表。结果共61例患者完成研究,与训练前比较,训练结束3个月后患者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估简版(Q-LES-Q-SF)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训练程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少梅 麦兰花 +1 位作者 李晓彤 郭献锋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出院后临床症状、药物自我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依从性水平、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PANSS评分、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念疗法药物自我技能掌握程度评分、整体依从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I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恶化率及暴力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疗法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有助于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技能掌握程度及依从性水平,增强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随访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正念疗法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临床症状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2期3446-3447,共2页
目的: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常规护理+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及... 目的: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常规护理+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半年后,干预组的用药依从率为97. 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4%(P=0. 026 <0. 05);干预组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 036 <0. 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精神症状,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用药依从性 康复效果
下载PDF
CCT与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訾晨晨 王佳慧 杨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补偿训练(CCT)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MSS... 目的:探讨认知补偿训练(CCT)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MSST+CCT联合分阶段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认知策略练习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药物管理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病人住院时间与服药总天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3,P<0.01),服药总时间与CCT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379,P<0.05),CCT练习策略总次数与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0,P<0.05)。干预前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认知功能测定(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学习结束后,观察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ANSS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在干预前后各时间点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1),对照组在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有所降低(P<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0.01),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2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症状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0.05~P<0.01),MMSE总分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增加(P<0.01);2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较课程结束后仍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和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CT与MSST联合干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精神病症状和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认知补偿训练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