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行药物诱导睡眠气道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剑蔚 宋蕴安 +2 位作者 张瑞冬 白洁 郑吉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氯胺酮用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儿行药物诱导睡眠气道镜检查(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DISE)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OSAS患儿70例,年龄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氯胺酮用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儿行药物诱导睡眠气道镜检查(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DISE)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OSAS患儿70例,年龄3~12岁,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在10 min内静脉输注Dex负荷剂量2μg/kg,再以1μg·kg^(-1)·h^(-1)静脉输注维持。A组在开始静脉注射Dex时即追加氯胺酮1 mg/kg,B组则在静脉注射Dex 5 min时追加氯胺酮1 mg/kg。所有患儿Ramsay评分>5分后开始检查。记录患儿检查一次性成功率,记录患儿清醒状态(T_(0))、输注Dex负荷剂量5 min(T_(1))、输注Dex负荷剂量10 min(T_(2))、检查时(T_(3))的生命体征,记录患儿因体动而追加氯胺酮的情况和用药后不良事件。结果B组检查一次性成功率高于A组(P<0.05)。B组患儿T_(2)时SpO_(2)低于A组,T_(1)时心率、DBP、SB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_(1)、T_(2)、T_(3)时SpO_(2)、心率均较T_(0)降低(P<0.05),SBP、DBP较T_(0)升高(P<0.05);T_(2)、T_(3)时心率较T_(1)时降低(P<0.05);T_(3)时SpO_(2)较T_(2)时降低(P<0.05)。B组患儿T_(1)、T_(2)、T_(3)时SpO_(2)、心率较T_(0)下降(P<0.05);T_(1)时SBP较T_(0)降低(P<0.05),T_(2)时SBP较T_(0)升高(P<0.05),T_(2)、T_(3)时DBP较T_(0)升高(P<0.05);T_(2)、T_(3)时SpO_(2)较T_(1)时下降(P<0.05),心率、SBP较T_(1)时升高(P<0.05);T_(2)时DBP较T_(1)时升高(P<0.05),T_(3)时DBP较T_(2)时降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1例心动过缓患儿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好转,1例患儿在T_(1)时发生3∶2和4∶3二度房室阻滞,静脉注射氯胺酮后消失。结论Dex复合氯胺酮同步给药较先后给药对OSAS患儿缺氧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更轻,未发生严重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是OSAS患儿行DISE时合适的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儿童 药物诱导睡眠气道镜检查
原文传递
药物诱导睡眠后气道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
2
作者 郭星星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睡眠后气道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入室后,于药物诱导睡眠成功后采用睡眠内镜观察患者气道梗阻情况,根据其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气道梗阻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一...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睡眠后气道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入室后,于药物诱导睡眠成功后采用睡眠内镜观察患者气道梗阻情况,根据其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气道梗阻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术中相关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气道梗阻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结果气道梗阻发生58例,未发生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1.011~1.180)、呼吸暂停次数(OR=7.584,95%CI:1.629~35.312)、低通气次数(OR=1.922,95%CI:1.257~2.940)、咪达唑仑用量(OR=1.284,95%CI:1.019~1.618)为气道梗阻发生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AUC=0.764,95%CI:0.668~0.843);咪达唑仑用量(AUC=0.593,95%CI:0.491~0.691);低通气次数(AUC=0.880,95%CI:0.799~0.936);呼吸暂停次数(AUC=0.890,95%CI:0.811~0.943)。结论患者低通气次数、年龄、呼吸暂停次数以及药物诱导睡眠后咪达唑仑用量是气道梗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诱导睡眠 气道梗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药物诱导睡眠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CT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吉波 胡红杰 +2 位作者 侯铁宁 高航翔 何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药物诱导方法,在睡眠状态下行上气道多层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阻塞性睡...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药物诱导方法,在睡眠状态下行上气道多层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14例,先行清醒状态下吸气末上气道CT扫描;后对其中109例患者经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待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行上气道相应部位CT扫描;比较并测量两种状态下上气道狭窄水平的截面积及气道最小直径,并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直观显示上气道形态。结果:①本组109例OSAS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100%。②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62例患者软腭后气道完全闭塞,其中26例伴有舌后气道闭塞,27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9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40例患者软腭后气道较睡眠前狭窄,其中2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1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完全闭塞,10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7例患者睡眠前后CT扫描软腭后气道及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③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72.60±45.15)mm2,睡眠相(8.26±18.16)mm2(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133.21±120.36)mm2,睡眠相(16.73±30.21)mm2(P<0.01)。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6.91±2.23)mm,睡眠相(1.18±2.14)mm(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8.68±4.32)mm,睡眠相(1.68±2.22)mm(P<0.01)。结论:①运用药物诱导方法的睡眠状态下,对OSAS患者进行CT检查是安全可靠的。②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真实再现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发生时上气道的形态,对临床准确定位上气道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和范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诊断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气道梗阻 药物诱导睡眠 咪唑安定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诱导睡眠对呼吸和气道梗阻的影响
4
作者 郭星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诱导睡眠对患者呼吸和气道梗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拟行药物诱导睡眠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30例。Ⅰ组使用艾司氯胺酮进行诱导睡眠,Ⅱ组使用咪达唑...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诱导睡眠对患者呼吸和气道梗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拟行药物诱导睡眠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30例。Ⅰ组使用艾司氯胺酮进行诱导睡眠,Ⅱ组使用咪达唑仑进行诱导睡眠,患者入睡后,在仰卧位下,使用纤维喉镜监测患者气道梗阻情况,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用药后10 min(T2)、用药后20 min(T3)、用药后30 min(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呼吸频率(RR)、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睡眠呼吸监测指标、气道梗阻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T1~T4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两组SpO2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Ⅱ组SpO2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Ⅰ组RR均低于T0时,T1~T4时,Ⅱ组RR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Ⅱ组RR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药物诱导睡眠期间,Ⅰ组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次数明显低于Ⅱ组,最低SpO_(2)、RR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中无狭窄患者占比高于Ⅱ组,且Ⅳ型狭窄患者占比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诱导睡眠对呼吸抑制较轻,气道梗阻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药物诱导睡眠 呼吸抑制 气道梗阻
下载PDF
手术室外气管镜检查安全镇静的现状及发展
5
作者 孙熠 王海云 《医学信息》 2021年第S01期17-19,89,共4页
气管镜因其具有气道可视化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镇静麻醉的安全性一直是争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各种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的优势与风险,为手术室外气管镜检查麻醉管理提供新... 气管镜因其具有气道可视化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镇静麻醉的安全性一直是争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各种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的优势与风险,为手术室外气管镜检查麻醉管理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对气管镜检查麻醉方式、麻醉药物以及麻醉药物对呼吸系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手术室外气管镜检查麻醉现状的分析,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镜检查 麻醉药物 上呼吸道 药物诱导睡眠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