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驱动法在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小红 王国夫 金自学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第14期36-38,共3页
对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改革。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任务驱动法教学,实现"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思路,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能力。
关键词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 任务驱动法 自主合作学习
下载PDF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评介
2
作者 谢宗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2-722,共1页
关键词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利用》 评介 天然药物资源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俞静静 李风华 +1 位作者 陈素红 吕圭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建立松叶中莽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松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对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2... 目的:建立松叶中莽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松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对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2∶9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3 nm。通过优化参数(溶剂体积、浸泡时间、提取次数)确定莽草酸含量测定前处理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不同产地马尾松及同一产地不同种属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结果:莽草酸的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为加水60 m L超声提取50 min;松叶莽草酸在0.094-1.8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56%);方法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不同种属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为2.62%-0.07%,其中红松、马尾松较高,落叶松最低;在所测的不同产地马尾松中莽草酸的含量为4.28%-2.00%,其中广西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最高,河南产马尾松含量最低。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松叶药材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不同种属松叶中,马尾松含量较高;不同产地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广西、四川、浙江、江苏产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流感特效药 达菲 松叶 莽草酸 八角茴香 产地种属比较 药物资源开发
原文传递
猪肺组织糖胺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 凡飞 +5 位作者 赵小亮 郎银芝 刘潇潇 蔡超 李国云 于广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7-593,共7页
目的:从猪肺组织(去除气管)中提取分离糖胺聚糖并确定其种类和结构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联合酶解提取糖胺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多糖的种类,高效... 目的:从猪肺组织(去除气管)中提取分离糖胺聚糖并确定其种类和结构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联合酶解提取糖胺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多糖的种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与十八角激光散射仪联用法测定其绝对分子质量,采用SAX-HPLC法对酶解二糖进行细微结构分析。结果:从猪肺组织中获得透明质酸(HA)、硫酸乙酰肝素(HS)、硫酸软骨素B(CSB)和硫酸软骨素A(CSA)4种糖胺聚糖,其含量分别为690、490、480和370 mg·kg-1,绝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7、64.3、28.6和26.5 k Da。其中,CSA组分与标准品CSA(牛气管来源)相比,4-硫酸化二糖和6-硫酸化二糖的摩尔比更大,电荷密度更高;而HS中含有结构新颖的△己糖醛酸-氨基葡萄糖(IV-H,△UA-Glc N)二糖,且其绝对分子质量(64.3 k Da)远高于标准品HS(17.3 k Da)。结论:猪肺组织中糖胺聚糖主要含有HA、HS、CSA和CSB,是糖胺聚糖开发的良好资源;其中HS含有高含量的自由氨基葡萄糖(Glc NH2),结构较为新颖,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新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资源开发 猪肺 糖胺聚糖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透明质酸(HA) 硫酸乙酰肝素(HS) 硫酸软骨素B(CSB) 硫酸软骨素A(CSA)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沙蚕中氨基酸含量的HPLC测定及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缪潇瑶 于静 +3 位作者 安叡 尤丽莎 梁琨 王新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沙蚕中15种氨基酸含量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1)...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沙蚕中15种氨基酸含量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1)醋酸钠溶液(p H 6.5)-乙腈(93∶7)为流动相A,乙腈-水(8∶2)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沙蚕中15种氨基酸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5种氨基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9 6,加样回收率(n=6)为96.1%~101.5%,氨基酸衍生溶液在12 h内稳定;氨基酸相对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各品种沙蚕样品得到较好的区分。结论:所建立的条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沙蚕中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主成分分析可用于揭示沙蚕的特征氨基酸,为沙蚕品质特征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物药 沙蚕 主成分分析 氨基酸 海洋药物资源开发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