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功亮 何勇 颜艳倩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皆进行4周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实施观察,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B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A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均降低,且B组积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8^(+)、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A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的CD8^(+)水平低于A组,CD4^(+)与CD4^(+)/CD8^(+)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AST、AL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和TBIL水平显著减少(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高于A组(8.57%),但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且B组生活质量优于A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PHC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分子药物 脾虚型PHC 临床疗效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肺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皮肤不良反应
2
作者 杨文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0-0073,共4页
对肺癌治疗中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医治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 选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32名患有肺癌的病人,全部使用吉非替尼片进行医治,并对其临床疗效、皮肤副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并对DCR、ORR轻重程度进行比... 对肺癌治疗中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医治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 选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32名患有肺癌的病人,全部使用吉非替尼片进行医治,并对其临床疗效、皮肤副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并对DCR、ORR轻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12例女性患者DCR 为(83.33%),ORR 为 (15.00%)。20例男性患者DCR 为(85.00%),ORR 为 (20.00%)。皮肤毒性反应统计结果显示,12女性患者皮肤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83.33%),男性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0.00%)。同时,32例纳入对象中皮肤不良反应Ⅰ度的12例,Ⅱ度 + Ⅲ度的14例,对两种情况的纳入对象的疗效进行分析,发现Ⅰ度患者DCR 为(83.33%),ORR为(25.00%),Ⅱ度 + Ⅲ度患者DCR 为(92.86%),ORR为(41.67%)。结论 对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医治过程中,DCR、ORR能够影响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率及严重情况,皮肤毒性反应严重情况与DCR、ORR 成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RAS 分子药物 皮肤不良反应 吉非替尼片
下载PDF
肝癌发生相关信号通路及其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伏建 徐晨昶 +3 位作者 缪冬鏐 金一琦 张芮毫 陈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95-98,共4页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可通过相关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正常的信号通路能够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相对稳定,但当这些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或失调时,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肿瘤形成...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可通过相关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正常的信号通路能够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相对稳定,但当这些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或失调时,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肿瘤形成和进展。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肝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如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等。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研发了多种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阿帕替尼、厄洛替尼、卡博替尼等,已被用于晚期肝癌的临床治疗,能够使患者明显获益。随着对分子靶向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未来有望通过联合多种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从而实现对肝癌的精准化个体治疗,进而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信号通路 分子药物
下载PDF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婷 赵欢 +3 位作者 朱琳 祖拜达·哈那提 祖力阿亚提·买买提 恩特马合·阿音托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33-36,40,共5页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等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94例患者共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36例次,共应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1种,总体使用频次中奥希替尼片使用频次最高(19.12%);科室分布中以肿瘤科和呼吸科用药患者最多,肿瘤科使用安罗替尼比例最高(29.31%),呼吸科使用阿美替尼、埃克替尼比例最高(均为23.33%);2021年全院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用药频度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安罗替尼;限定日费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阿来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11种药物中,4种药物排序比>1,2种药物排序比=1,5种药物排序比<1;根据小分子靶向药物点评细则,对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共发现用药不适宜33例次,超说明书用药2例次。结论对于小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NSCLC治疗中,医院在药物选择、剂量、联合用药、超说明书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临床工作中医师应及时与患者、药师、护士进行沟通,不断优化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临床用药,为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癌 晚期 分子药物 合理性评价 安全用药
下载PDF
吴煜治疗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经验
5
作者 周芮 谷珍珍 +4 位作者 李韬芝 许可依 崔宁 宋金洁 吴煜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总结吴煜治疗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经验。吴煜认为其病机包括:药毒伤脾,脾胃虚弱,内生湿滞,泄泻频发;病久伤肾,命门火衰,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肝郁脾虚,痛泻自生,泄泻日久,血虚阴亏。治疗上吴煜主张分阶段辨证论治,以脾为主,从... 总结吴煜治疗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经验。吴煜认为其病机包括:药毒伤脾,脾胃虚弱,内生湿滞,泄泻频发;病久伤肾,命门火衰,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肝郁脾虚,痛泻自生,泄泻日久,血虚阴亏。治疗上吴煜主张分阶段辨证论治,以脾为主,从肝脾肾论治。初期补气健脾,利水渗湿;中期温肾助阳,温经散寒;腹泻好转后,注意疏肝养血,顾护阴液。附1则医案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肿瘤 抗肿瘤药物 分子药物 吴煜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鼻咽癌常见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雪熳 彭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178-180,F0003,共4页
鼻咽癌为一种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人群受本病影响而死亡。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咽癌放化疗的作用,提升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深入分析不同分子... 鼻咽癌为一种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人群受本病影响而死亡。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咽癌放化疗的作用,提升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深入分析不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总结其与其他疗法联用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分子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轩维 李文来 +2 位作者 李玥 马聪媛 朱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的有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ADPKD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ADPKD致病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不断取得进展突破,目前已有多种ADPKD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ADPKD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治疗及新药研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信号通路 分子药物 致病基因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梦娇 岑亚莉 +6 位作者 豆白涛 舒柔 李彦玲 邱玲 任诗慧 姚浩 范方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9,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安全性等方面问题也影响其预后。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能力,有助于减少抗原逃逸的发生...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安全性等方面问题也影响其预后。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能力,有助于减少抗原逃逸的发生。部分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抗凋亡和促凋亡信号传导之间的平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还可以调节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信号通路提高CAR-T细胞疗法的抗肿瘤功效,逆转CAR-T细胞的耗竭表型,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分子靶向药物与CAR-T细胞在淋巴瘤中联合使用的疗效、安全性及发挥作用的机制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就CAR-T细胞疗法联合常用分子靶向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CAR-T细胞治疗 分子药物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6-0019,共4页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频发性的恶性肿瘤,且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常规化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以及放射技术、化疗技术等,虽能缩小恶性肿瘤的体积,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但是无法实现宫颈癌高风险患者或者是局部晚期患者的早期治疗...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频发性的恶性肿瘤,且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常规化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以及放射技术、化疗技术等,虽能缩小恶性肿瘤的体积,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但是无法实现宫颈癌高风险患者或者是局部晚期患者的早期治疗目标,所以治疗效果受限。分子靶向药物属于新兴的生物治疗技术,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较常见疗法,其属于后基因药物,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以及附近组织的异常分子,其治疗功效比较稳定和持续,而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以及专一性较强等优势。现阶段,该类药物对于宫颈癌的治疗研究处在探索阶段,治疗药物种类相对有限。本文旨在综述该类药物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作用,以指导宫颈癌的相关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宫颈癌 治疗作用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
10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1,共1页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黄宇贤教授、李玉华教授等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机制。相关成果以综述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耐药性更新》杂志(Drug Resistance Updates)。文章综合分析了CAR-T...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黄宇贤教授、李玉华教授等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机制。相关成果以综述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耐药性更新》杂志(Drug Resistance Updates)。文章综合分析了CAR-T细胞治疗耐药的机制及其逆转CAR-T细胞治疗耐药的机制,以及CAR-T细胞治疗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的协同机制、安全性和未来挑战,探索这种联合疗法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益处,并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 联合疗法 血液恶性肿瘤 恶性血液病 珠江医院 CAR 李玉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护理对策研究
11
作者 韩雲 王娜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77-0180,共4页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期间,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时间阶段在2022.1-2024.1,其中68名病人划分,常规性管理运用在对照组,将细节性护理实施在观察组中,数值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消极情绪比较高,生活质量较低,...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期间,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时间阶段在2022.1-2024.1,其中68名病人划分,常规性管理运用在对照组,将细节性护理实施在观察组中,数值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消极情绪比较高,生活质量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消极情绪消除,皮疹逐步恢复,护理满意度高,同时生活质量增强,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实行给药期间,运用口服分子靶向给药,并在用药期间实行细节护理,可以令患者的消极情绪逐步好转,并且令患者皮疹问题逐步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令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口服分子药物 皮疹 护理
下载PDF
从温病学理论探讨论治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
12
作者 胡新舟 姜博 +3 位作者 吴珍珍 朱国庆 周义浪 田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57-59,64,共4页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皮肤毒性是运用靶向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时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缓解其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甚为重要。从皮肤毒性临床表...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皮肤毒性是运用靶向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时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缓解其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甚为重要。从皮肤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演变规律看,均符合温热病演变规律。采用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进行综合诊治,把“透法”思维贯穿在诊治全过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靶向药物皮肤毒性的治疗提供全程中医药干预治疗思路并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皮肤毒性 卫气营血 透法
下载PDF
研究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成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85-0188,共4页
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常规化疗加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 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常规化疗加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分子药物 中晚期肝细胞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爱军 马森林 吴孟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5-258,261,共5页
目前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手术治疗有其自身局限性,应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正亟需新的综合辅助治疗方式来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相比传统的肿瘤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更能选择性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对机体... 目前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手术治疗有其自身局限性,应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正亟需新的综合辅助治疗方式来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相比传统的肿瘤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更能选择性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新的发展及研究方向。随着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多种信号通路和生物标记物的逐步明确,分子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本文就与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的信号通路、药物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肝癌 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被引量:31
15
作者 贾守薇 刘韬 黄红兵 《肿瘤药学》 CAS 2014年第1期2-9,共8页
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国上市,靶向治疗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已从中获益。早期快速诊断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 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国上市,靶向治疗药物以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已从中获益。早期快速诊断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靶向治疗效果也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从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多方面对分子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国内临床医药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以期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抗肿瘤 不良反应 对策
下载PDF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巩 魏凤梅 +3 位作者 严小杰 高玉芹 孔霞 苗圣波 《肿瘤药学》 CAS 201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根据肿瘤组织在基因、信号转导以及酶等分子生物学上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的伤害较小,已经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研究... 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根据肿瘤组织在基因、信号转导以及酶等分子生物学上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的伤害较小,已经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针对不同作用靶点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阳 周欣亮 +1 位作者 王玉栋 刘巍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7-1010,共4页
0引言 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进展后可出现腹腔积液,如乳腺癌、肺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癌。通常情况下,蛋白含量低,淋巴回流减少以及细胞因子介导激素调控的外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均是胸腹水产生的原因。另... 0引言 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进展后可出现腹腔积液,如乳腺癌、肺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癌。通常情况下,蛋白含量低,淋巴回流减少以及细胞因子介导激素调控的外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均是胸腹水产生的原因。另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6及TNF等调节因子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目前治疗腹腔积液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腹腔积液的治疗主要还是按照以前的治疗标准和准则,包括利尿剂治疗、穿刺治疗和胸腹腔分流,但没有明确的最佳治疗依据及评价标准,患者预后差。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腔积液 治疗 分子药物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不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8
18
作者 国虹 刘卫东 +3 位作者 董桂兰 王连立 汪萍 翟宏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应用索拉非尼后均出现不良反应,但表现及轻重各异。结论分子...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应用索拉非尼后均出现不良反应,但表现及轻重各异。结论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中应加强监护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索拉非尼 不良反应 防治
下载PDF
林丽珠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余玲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4,共2页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经验。林丽珠教授对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的皮疹,常根据其轻重程度、病邪深浅,参考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中斑疹性病变进行辨治,总以肺...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经验。林丽珠教授对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的皮疹,常根据其轻重程度、病邪深浅,参考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中斑疹性病变进行辨治,总以肺胃热盛,血热风燥病机为主,以荆防四物汤加减,并配合自拟皮肤外洗方,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对靶向药物引起的腹泻,分脾胃虚弱型、肾阳虚衰型和肝气乘脾型3型治疗。以上经验为解决肝癌的抗肿瘤新药舒尼替尼不良反应提供了思路和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药疗法 分子药物 林丽珠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宫颈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璐 李林 谢旭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599-603,共5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或化疗。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蓬勃发展为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在宫颈癌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靶向药物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作一...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或化疗。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蓬勃发展为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在宫颈癌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靶向药物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宫颈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