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药类法象”角度解读气机的升降浮沉
1
作者 赵洁茹 张效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及药性升降应遵循自然规律,即顺应“神机气立”而得以正常运行。因此“药类法象”是药性升降浮沉的理论基础,可应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促进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引出对临证用药的启发,为理解气机升降理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类法象 升降浮沉 脏腑气机 气味厚薄阴阳 神机气立
下载PDF
张元素“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药类法象”理论探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金萍 王振国 陈花英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39,共2页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灵活运用,则是张元素"法象"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 药类法象 张元素
下载PDF
王好古与药类法象理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乔文彪 张亚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5-747,共3页
药类法象是中医探索药物作用和疗效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其特点是利用药物的自然属性来分析药物的性能及疗效,该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经易水学派的吸收整理,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学理论。本文系统分析王好古对药类法象理论的贡献,以及此理... 药类法象是中医探索药物作用和疗效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其特点是利用药物的自然属性来分析药物的性能及疗效,该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经易水学派的吸收整理,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学理论。本文系统分析王好古对药类法象理论的贡献,以及此理论的优劣之处,为中药学研究提供一种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类法象 法象 汤液本草 王好古
下载PDF
中药法象及其现代理论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欣 秦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92-397,404,共7页
总结并分析传统中药法象的形成与发展状况,为现代中药法象新理论提供支持;并以象思维及哲学方法为指导,进行新理论构建实践。第一,继金元时期《药类法象》等专著问世以来,临床应用研究尤其是现代药学药象研究不断深入,而法象释药尚待完... 总结并分析传统中药法象的形成与发展状况,为现代中药法象新理论提供支持;并以象思维及哲学方法为指导,进行新理论构建实践。第一,继金元时期《药类法象》等专著问世以来,临床应用研究尤其是现代药学药象研究不断深入,而法象释药尚待完善与创新,中药法象理论亟待科学发展。第二,拟定了现代中药法象的三个基本理论内容;拟定了以新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的、以临床应用与实践为中心的单味中药的“法象释药”研究体例原则。今后将通过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传统“中药法象”理论,构建临床中药学的新分支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 传统与现代 理论构建 象思维 法象 药类法象
下载PDF
药类法象的意义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传湘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2,共3页
药类法象是中医用以探索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其特点是把药物的基本功能、功效应用与药物气味厚薄、质地色泽、采收时节、入药部位和药材生熟应用等不同方面联系起来,形成物从其类、同类相求、同形相趋的法则,并用此指导... 药类法象是中医用以探索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其特点是把药物的基本功能、功效应用与药物气味厚薄、质地色泽、采收时节、入药部位和药材生熟应用等不同方面联系起来,形成物从其类、同类相求、同形相趋的法则,并用此指导临床用药。这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学内容,找出了一种指导临床用药的规律,使临床药物学由经验积累用药向在理论指导下用药转变和提升。这种探索对丰富和发展中药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思辩的方法,由于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和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故当今应以"去粗取精"之态度来利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类法象 理论 法象 法象
原文传递
张元素运用天人相应理论用药法象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雅 安宏 +1 位作者 孙晨耀 王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为"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的滥觞。张元素发扬此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取象比类的推理方式,将药物理论与运气相结合,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为"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的滥觞。张元素发扬此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取象比类的推理方式,将药物理论与运气相结合,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将药物按照气味之厚薄分为"风生升""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本文简单介绍这一理论,并用辩证的态度加以评注。药类法象以其独特的思辨方式将药物进行架构,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辩证地了解其对药物性味的归纳,取其精华,以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 药类法象 张元素
下载PDF
论中药的法象药理 被引量:36
7
作者 于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8-649,共2页
法象药理是中药学传统理论中,用来探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兴盛... 法象药理是中药学传统理论中,用来探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兴盛于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亦广为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在中药药性理论中,升降浮沉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是与药类法象思想的确立互为需要而又相互促进发展的。根据法象理论临证用药,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前人归纳的用药方法和规律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因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度束缚了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应当利用法象药理的积极作用,对其消极的影响加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 理论 药类法象 比象
下载PDF
基于系统评价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升陷汤加味论治心力衰竭的法象药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博通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138,共5页
目的基于曹洪欣教授及张明雪教授运用升陷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运用系统评价对升陷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进一步确认,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辅助探讨其治疗该疾病的中医机理。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Wanfangdata、VIP、CBM、... 目的基于曹洪欣教授及张明雪教授运用升陷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运用系统评价对升陷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进一步确认,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辅助探讨其治疗该疾病的中医机理。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Wanfangdata、VIP、CBM、Cochrane图书馆至2018年10月31日。纳入升陷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将升陷汤药物在BATMAN-TCM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数据库及TCMID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在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BATMAN-TCM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系统评价结果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升陷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优于常规西药组[RR=1.29,95%CI(1.17, 1.42)],网络药理学结果分析显示升陷汤依据药类法象分类寒沉藏类药物与心力衰竭的治疗关系密切(P<0.01)。结论系统评价结果进一步说明了专家应用升陷汤治疗心力衰竭的合理性,说明了升陷汤对治疗心力衰竭具有潜在疗效,且升陷汤中蕴含的寒沉藏法有可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这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及更进一步的基础实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陷汤 心力衰竭 药类法象 网络理学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基于取象思维在《神农本草经》中对治脾系病证中药的归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岩 王佰庆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取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思想,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密不可分,《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其隐含的取象思维比比皆是,依照张元素以药物的气味厗薄、升降浮沉的异同及其辨证关系的药类法象将《神农衣... 取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思想,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密不可分,《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其隐含的取象思维比比皆是,依照张元素以药物的气味厗薄、升降浮沉的异同及其辨证关系的药类法象将《神农衣草经》中治脾常用中药的条文进行归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思维 药类法象 神农本草经
下载PDF
“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探析
10
作者 赵永鑫 刘南阳 +1 位作者 裴卉 李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36-2338,共3页
“风药胜湿”理论源于秦汉,成于金元,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补充,“风药胜湿”理论日趋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中。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药类法象”的思想,将《内经》中“风胜湿”引入临床,确立了“风药胜湿”理论。该理论... “风药胜湿”理论源于秦汉,成于金元,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补充,“风药胜湿”理论日趋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中。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药类法象”的思想,将《内经》中“风胜湿”引入临床,确立了“风药胜湿”理论。该理论作为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和模式。本文讨论的“风药胜湿”中风药,所指为“药中味薄者”,即现代意义上的狭义风药。“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风药健脾、风药升阳、风药宣肺、风药开玄、风药增效五个方面。风药升散之性易耗气伤阴,损人元气,使用时应注意配伍和用药时长,以求祛邪而不伤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药类法象 风能胜湿 玄府 柴胡 升麻 增效
下载PDF
易水学派李东垣风药升阳配伍特点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尹铭 周波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59-562,共4页
易水学派医家李东垣主要的学术思想是脾胃论,其重视应用风药培植后天脾胃,升发清阳。升阳风药配伍“湿化成”等药物可达到益气升阳、升阳散火、微泻阴火的目的。李东垣辨证论治,制方非仅以益气升阳为主,兼湿浊、阴火等征象亦降浊、泻火... 易水学派医家李东垣主要的学术思想是脾胃论,其重视应用风药培植后天脾胃,升发清阳。升阳风药配伍“湿化成”等药物可达到益气升阳、升阳散火、微泻阴火的目的。李东垣辨证论治,制方非仅以益气升阳为主,兼湿浊、阴火等征象亦降浊、泻火,升降兼顾,使人体之气周流,足为后世医者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阳 易水学派 药类法象 李东垣
下载PDF
浅析张元素药物分类模式结合五脏补泻规律的药学理论创新
12
作者 郑新璐 韦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张元素是金代著名医家,开创了易水学派,对《黄帝内经》及五运六气具有深刻的认识。通过阴阳五行的架构以及五运六气的推衍,创新了以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为药性分类的药理学模式,并且深化《内经》五脏补泻理论,将五脏补泻之法与临床用... 张元素是金代著名医家,开创了易水学派,对《黄帝内经》及五运六气具有深刻的认识。通过阴阳五行的架构以及五运六气的推衍,创新了以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为药性分类的药理学模式,并且深化《内经》五脏补泻理论,将五脏补泻之法与临床用药相结合,扩展了夫妻子母补泻之法,将五脏补泻规律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四气五味 五脏补泻 易水学派 物分模式 药类法象 创新用
下载PDF
张元素对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金涛 翟双庆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8-2431,共4页
文章通过探讨张元素对药物的认知思维,分析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理论的建构。其在“药类法象”的思维视角下,以“四气”和“五味”为基础,分析药物气味厚薄,辨明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势,以人体与天地四时比类的思维为基础,构建药物顺应天地... 文章通过探讨张元素对药物的认知思维,分析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理论的建构。其在“药类法象”的思维视角下,以“四气”和“五味”为基础,分析药物气味厚薄,辨明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势,以人体与天地四时比类的思维为基础,构建药物顺应天地四时的理论结构,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中央、燥降收、寒沉藏”的药性理论。在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建构关系中,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厘清这一点,为中医临床工作者精细化诊疗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五味 药类法象 升降浮沉 张元素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