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象探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永林 赵鲲鹏 +3 位作者 刘稼 李兰珍 朱向东 郝军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象属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笔者认为古人对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也受到了象思维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中药药象概念。因此,发展中药必须要加强象的研究,探讨象的问题,... 象属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笔者认为古人对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也受到了象思维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中药药象概念。因此,发展中药必须要加强象的研究,探讨象的问题,对于正确把握中药乃至促进中药理论和临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象
下载PDF
《伤寒论》“同证异象”指导下的“方证、药象相应” 被引量:3
2
作者 穆杰 王庆国 +5 位作者 程发峰 任北大 刘海霞 冯天意 王天秀 王雪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36-1338,共3页
“同证异象”是《伤寒论》文体记载形式,即以“三阳病”“三阴病”“伤寒”“中风”等直言证本为纲起文,又以复杂的临床症状网络体系紧随其后列多变“异象”之条目,“同证异象”理念观点潜藏其中,也是贯穿于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潜... “同证异象”是《伤寒论》文体记载形式,即以“三阳病”“三阴病”“伤寒”“中风”等直言证本为纲起文,又以复杂的临床症状网络体系紧随其后列多变“异象”之条目,“同证异象”理念观点潜藏其中,也是贯穿于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潜在内涵,在《伤寒论》“同证异象”内涵下的“方证相应”与“药象相应”则是直接指导临床应用的处方方法,因此“同证异象”的“证”“象”在哲学层面的关系阐释了“方证相应”与“药象相应”的中医思维逻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同证异 方证相应 药象相应
下载PDF
中药“药象”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永林 刘稼 +3 位作者 吴玉泓 李兰珍 朱向东 韩涛 《甘肃中医》 2009年第1期3-4,共2页
"象"属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中医学是象思维的代表,而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也受到了象思维的深刻影响。现代系统生物学佐证了从象层面研究中药的科学性。
关键词 药象 思维
下载PDF
《医医病书》中的“药象”理论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齐容 梁永林 +1 位作者 汪雪义 边玉龙 《中医研究》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药"药象"理论从象思维出发,在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笔者试图运用中药"药象"理论,对清代吴鞠通《医医病书》中一些有关中药"药象"方面的理论做进一步...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药"药象"理论从象思维出发,在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笔者试图运用中药"药象"理论,对清代吴鞠通《医医病书》中一些有关中药"药象"方面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明晰药物的作用原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医病书 药象 理论
下载PDF
贾斌主任医师的解表类中药药象思想
5
作者 梁永林 刘光炜 +3 位作者 李娟 贾育新 柳春 韩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12-113,共2页
甘肃省名中医贾斌主任医师运用象思维分析外感风寒与温病形成表寒证与表热证不同证型的机理,解析辛温、辛凉解表法两种不同解表法的不同,并对代表方中麻黄汤和银翘散中的麻黄、桂枝及银花、连翘分别运用象思维解读了该药的作用原理,对... 甘肃省名中医贾斌主任医师运用象思维分析外感风寒与温病形成表寒证与表热证不同证型的机理,解析辛温、辛凉解表法两种不同解表法的不同,并对代表方中麻黄汤和银翘散中的麻黄、桂枝及银花、连翘分别运用象思维解读了该药的作用原理,对临床辨治外感病,提高临床疗效,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证 风寒 风热 药象
下载PDF
杨志波教授基于药象思维治疗皮肤病经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慈航 杨志波 张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2期93-95,共3页
药象思维是象思维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具体运用,杨志波教授在多年皮肤病临证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摸索,基于药象思维总结了“以皮治皮”“以色治色”“以花治华”“以湿治湿”的用药心法,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皮肤病 以皮治皮 以色治色 以花治华 以湿治湿 药象思维
下载PDF
“药象”理论在中药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文昌 宋丽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3期51-52,共2页
在传统中药学类课程教学方法基础上,提出5项改革措施:(1)教学中贯穿象思维培养,回归认识中药的传统思维方法;(2)以中药实物(原植物、饮片等)为切入点,认识中药,推断、还原古代医家识药方法;(3)基于病案分析,强化病机—法象药理—组方一... 在传统中药学类课程教学方法基础上,提出5项改革措施:(1)教学中贯穿象思维培养,回归认识中药的传统思维方法;(2)以中药实物(原植物、饮片等)为切入点,认识中药,推断、还原古代医家识药方法;(3)基于病案分析,强化病机—法象药理—组方一体化象思维;(4)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佐证、验证"药象"理论;(5)结合"药象"理论判断未知药用植物功效。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提升中药学类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类课程 药象”理论 学专业
下载PDF
辛夷的法象药理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彭欣 黄海量 秦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21,81,共7页
“药象”是中药在自然生长和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固有性质,也是形成药性药效的基础。辛夷独特的药象特征一直是古人细致观察与重点关注的内容。辛夷“必至四序并经,乃刳苞以出”的物候之象,可谓花木之独一份,也奠定了其独特的药性特点;辛... “药象”是中药在自然生长和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固有性质,也是形成药性药效的基础。辛夷独特的药象特征一直是古人细致观察与重点关注的内容。辛夷“必至四序并经,乃刳苞以出”的物候之象,可谓花木之独一份,也奠定了其独特的药性特点;辛夷形若毛桃,苞片坚韧而密被绒毛的药材之象,也是探讨其“以形治形”论治痼积癌肿的法象特征。经典本草古籍中辛夷广泛用于治疗风邪郁滞、经脉不通等诸多病证的作用机制皆与其药象特点密切相关。虽然后世受“舍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之论所囿,但从其“法象药理”而言,辛夷不仅可轻宣升散,又善于内入脏腑以宣达阴伏之邪,深入巢窟以驱逐结聚之滞,可广泛应用于气血郁滞、沉寒痼冷、瘀毒结聚等病证。而这些功效主治的拓展,正是辛夷“象性合参”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 药象 思维 性合参 以形治形
下载PDF
白术的法象药理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彭欣 秦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以象释药”是中医象思维在中药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极好体现。白术为“后天培土圣药”,但在《神农本草经》等本草经典中,古人常以之治疗痃癖、结肿、山岚瘴气等诸多疑难怪证。对此,按药性常论往往难以理解。但若以“法象药理”“象性合... “以象释药”是中医象思维在中药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极好体现。白术为“后天培土圣药”,但在《神农本草经》等本草经典中,古人常以之治疗痃癖、结肿、山岚瘴气等诸多疑难怪证。对此,按药性常论往往难以理解。但若以“法象药理”“象性合参”的角度,这些功效应用可以从白术独特的“药象”中找到答案。古代本草著作对于白术特殊药象多有详尽阐释,称之为“盘结丑怪,有兽之形”,以及“桴蓟”“多刺有风象”等。笔者结合传统本草和现代药学研究,将白术的药象特点概括为:叶裂羽刺,团根瘤皱,肉白辛香。而这些药象均与其“逐风水结肿”“痃癖气块”“主大风在身面”等特殊药效密切相关。正如徐灵胎所言:“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由此认识白术的“象-效”相关性,可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药学智慧,弘扬传统本草理论的现代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药象 性合参
下载PDF
现代中药法象的基本理论(Ⅱ):论“法象药理”及“象性合参”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林 彭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0-705,共6页
采用分析与归纳方法,探讨中药特殊药象与特殊功用的相关性,揭示中药法象应用的特殊规律,为单味药物的法象认识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立与运用“药象与药性合参”的方法,探讨药物复杂变化之药理机制。研究发现:中药的结构、形态、质... 采用分析与归纳方法,探讨中药特殊药象与特殊功用的相关性,揭示中药法象应用的特殊规律,为单味药物的法象认识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立与运用“药象与药性合参”的方法,探讨药物复杂变化之药理机制。研究发现:中药的结构、形态、质感、生物习性等药象,均能产生特殊的药理作用,其内容丰富多样、直观具体;将法象与药性理论合参,客观把握与阐释药用变化规律,是形成具有发展性科学概念的重要基础,也是客观把握现实变化的重要标准。提示中药的应用与理论发展既有“药性理论”一般意义的指导,同时也受“中药法象”特殊作用的影响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药象 结构 形态特点 生物习性 特殊功用 性合参 性理论
下载PDF
以药性、药用、药象相反说理为例的中医学相反说理管见
11
作者 郭天禄 龚小明 +3 位作者 王小刚 寇化洪 鲁军 张俊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42-1943,共2页
中医学相反说理是指在同一理论框架下,对同一现象有着两种相反的说理。文章举药性、药用、药象之反予以说明。研究发现,中医学之所以出现相反说理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者,受中医学“司外揣内”的影响;二者,忽略了人体自我调节作用... 中医学相反说理是指在同一理论框架下,对同一现象有着两种相反的说理。文章举药性、药用、药象之反予以说明。研究发现,中医学之所以出现相反说理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者,受中医学“司外揣内”的影响;二者,忽略了人体自我调节作用;三者,过度诠释。辨析相反说理现象有利于中医理论的完善和临证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说理 药象 司外揣内 自我调节 过度诠释
原文传递
基于“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学》探析构建药象思维的重要性
12
作者 王广龙 赵红兵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2-1484,共3页
中医“象思维”作为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代表之一,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字里行间,是指导中医思想的灵魂。而“药象思维”是中医“象思维”的重要分支,它有助于辨识、学习中药,以及指导着配伍、处方等中药的相关应用,是中药学的道法所在,亦是中... 中医“象思维”作为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代表之一,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字里行间,是指导中医思想的灵魂。而“药象思维”是中医“象思维”的重要分支,它有助于辨识、学习中药,以及指导着配伍、处方等中药的相关应用,是中药学的道法所在,亦是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学》,通过探索《中药学》教材中所构建的药象思维和教材中药象思维的发展方向,继而诠释构建药象思维对中医药教育的重要性,并由此体现药象思维对发挥中医药特色及疗效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思维 药象思维
原文传递
小议取类比象思维方法在认识中药功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聂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8-28,共1页
取类比象是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取类,就是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按其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比象,就是把分类的事物,与不同的卦象相互比较,看哪类事物与哪种卦象相似,就把它归在这个卦象下面。笔者认为,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取类比象是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取类,就是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按其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比象,就是把分类的事物,与不同的卦象相互比较,看哪类事物与哪种卦象相似,就把它归在这个卦象下面。笔者认为,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都是中医取类比象思维的产物,并且直接指导中药功效的发掘。历代医家无不看重这一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效 药象 取类比
下载PDF
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活血化瘀药的用药思维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广龙 白云飞 +4 位作者 冯梦函 刘巧玲 康晓婕 李亚青 赵红兵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四气五味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了中药的功用特征,阐释了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指导着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性味特点,结合各医家经典活血方剂阐释活血化瘀药之间不同... 四气五味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了中药的功用特征,阐释了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指导着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性味特点,结合各医家经典活血方剂阐释活血化瘀药之间不同的活血机理,以此作为活血药组方的重要依据。深入理解活血化瘀药的性味特点,为形成活血化瘀药的用药思维及药象思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五味 活血化瘀 思维 药象思维
下载PDF
《周易》与中华饮食(二) 象形药食与象义药食之谜
15
作者 马超 《中国食品》 2002年第2期45-45,共1页
记:生活中,人们常说吃什么补什么,这和《周易》有什么联系?杨: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给你介绍两个概念,“象形药食”
关键词 《周易》 饮食营养 食” 食” 食同源 食补
下载PDF
紫苏“法象”新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燕菊 鲁玉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229-231,共3页
紫苏入药最早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其叶、梗、子分别以(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命名入药,临床上应用广泛。从法象思维出发,通过分析紫苏体、色、气、味、形的所成之时、所生之地等形和象,寻求对紫苏的“药象”理解,辨析其... 紫苏入药最早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其叶、梗、子分别以(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命名入药,临床上应用广泛。从法象思维出发,通过分析紫苏体、色、气、味、形的所成之时、所生之地等形和象,寻求对紫苏的“药象”理解,辨析其“药象”机理,并结合历代中医本草论著的相关条文,领悟紫苏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等“法象”之理,以中医独特思维模式解读紫苏,为本草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思维 药象 中医思维 本草学
下载PDF
辨象治疗泄泻69例
17
作者 徐泽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四象医学治疗泄泻的方法。方法:通过辨别病人的分象而施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泄泻。结果:通过辨象施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论:运用四象医学进行辨象施药,只要辨象准确,因象施药,就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泄泻 医学
下载PDF
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法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翔 李小莎 白静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99-200,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的临床疗法。方法从中医药基础理论、药理学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初步探讨。结果 "以皮治皮"疗法是欧阳恒教授结合中药药象学和中医直观论治而提出的科学疗法,经过多年临床... 目的总结探讨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的临床疗法。方法从中医药基础理论、药理学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初步探讨。结果 "以皮治皮"疗法是欧阳恒教授结合中药药象学和中医直观论治而提出的科学疗法,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证明了其疗效的确切性。结论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研究探讨,不断完善发展,并且在医疗领域中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皮治皮 药象 直观论治
下载PDF
《东垣试效方》方剂配伍理论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友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东垣试效方》 方剂 配伍理论 临床用 药象”理论 处方
下载PDF
燥湿“相对—相反—相变—相通”之阴阳属性理论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美松 吴云毅 +1 位作者 张一梅 李国臣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燥与湿同寒与热一样具有相对、相反、相变和相通的阴阳属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六淫病因层面,燥性与湿性既对立又统一;诊断层面,八纲辨证应含燥证与湿证;治疗层面,燥证与湿证突出承制施治之模式;此燥湿属性与中药药象理论之燥剂、润剂遥相... 燥与湿同寒与热一样具有相对、相反、相变和相通的阴阳属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六淫病因层面,燥性与湿性既对立又统一;诊断层面,八纲辨证应含燥证与湿证;治疗层面,燥证与湿证突出承制施治之模式;此燥湿属性与中药药象理论之燥剂、润剂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邪 湿邪 燥证 湿证 燥剂 润剂 药象 辨证 承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