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莫氏田鼠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晓东
邹元平
+2 位作者
郝玉山
杜臣
那守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9-64,共6页
1991年~ 1993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岩山林场野外设置 8块样地和 1块标志流放区 ,对莫氏田鼠 (Microtusmaximowiczii )的种群数量动态、繁殖和巢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91年为当地莫氏田鼠的数量高峰年 ,其种群数量最高月 ...
1991年~ 1993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岩山林场野外设置 8块样地和 1块标志流放区 ,对莫氏田鼠 (Microtusmaximowiczii )的种群数量动态、繁殖和巢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91年为当地莫氏田鼠的数量高峰年 ,其种群数量最高月 7、8月的捕获率在 8种生境中平均为 13.34 %和 2 1.89% ,1992年为其数量低峰年 ,7月各个样方平均捕获率仅为 1.42 % ,与高峰年相差 10倍~ 17倍。莫氏田鼠的最适生境沼泽地和塔头甸子 3年平均捕获率分别为 5 .89%和 3.9% ,麦田中莫氏田鼠的数量也很高 ,3年的捕获率分别达到 13.85 %、0 .78%和 30 %。莫氏田鼠的繁殖高峰在 6月、7月 ,8月、9月几乎不进行繁殖 ,3年平均仔数为 7.2 8。莫氏田鼠的巢区面积越冬雄性达1874.46± 5 39.31m2 ,越冬雌性达 165 8.5 4± 499.98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氏田鼠
种群动态
繁殖
巢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繁殖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邹永波
王安蕤
+6 位作者
郭聪
黄治宇
王登
于成
焦玉斌
哈斯其木格
关其格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验证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野外控制成效。方法 2004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羊草样地进行野外实验。4月底投药,采用样线跟踪调查方法对5-7月莫氏田鼠种群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 EP不育剂对莫氏田...
目的验证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野外控制成效。方法 2004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羊草样地进行野外实验。4月底投药,采用样线跟踪调查方法对5-7月莫氏田鼠种群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繁殖具有较好抑制效果,1个月后投药区莫氏田鼠的子宫损伤率达到78.9%,妊娠率下降至0;2个月后投药区莫氏田鼠的子宫损伤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76.7%),妊娠率和平均胎仔数开始回升,但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投药区雌鼠子宫损伤率开始回落到30.0%。结论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的种群繁殖作用效果可以维持3个月,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性的不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制剂
莫氏田鼠
繁殖参数
不育控制
原文传递
莫氏田鼠种群年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武晓东
邹元平
+2 位作者
赵凤芝
张连杰
张金华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莫氏田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颅全长、颅基长、上齿列长、齿隙长、听泡长、听泡宽、眶间宽、鼻骨长、颧宽、后头宽、下齿列长、后头高16项指标测量并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在...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莫氏田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颅全长、颅基长、上齿列长、齿隙长、听泡长、听泡宽、眶间宽、鼻骨长、颧宽、后头宽、下齿列长、后头高16项指标测量并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在莫氏田鼠的年龄鉴定和划分中,用体重和体长加以头骨的颅基长和颅全长其准确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氏田鼠
年龄指标
主成分分析
种群
原文传递
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的遗传特征分析
4
作者
从美丽
郭文平
+5 位作者
王剑波
王文
周润宏
李明慧
张居农
张永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HV)的遗传特征及其与汉滩病毒(HTNV)和汉城病毒(SEOV)型HV之间的关系,确定哈巴罗夫斯克病毒(KHAV)的自然宿主。方法采用RT-PCR检测HV核酸、特异性引物扩增S、M基因并测序及进行...
目的分析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HV)的遗传特征及其与汉滩病毒(HTNV)和汉城病毒(SEOV)型HV之间的关系,确定哈巴罗夫斯克病毒(KHAV)的自然宿主。方法采用RT-PCR检测HV核酸、特异性引物扩增S、M基因并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捕获52只莫氏田鼠,其中5只为Hv核酸阳性,带毒率为9.62%。经PCR扩增,5份HV阳性样本获得全S基因片段,2份阳性样本全M基因片段;S基因片段由1848~1861bp组成,M基因片段由3662bp组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病毒与KHAV具有高度同源性(S基因片段为92.5%~96.4%,M基因片段为88.9%~95.4%),与其他型HV的差异较大。将核蛋白(NP)和糖蛋白(GP)氨基酸序列与HTNV和SEOV进行比较,NP具有一致的二级结构,GP存在明显的差异。用全S与全M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这些病毒均与KHAV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KHAV分为2个小分支,核苷酸差异〉5.3%。结论内蒙古牙克石地区存在KHAV的流行,莫氏田鼠是KHAV的自然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哈巴罗夫斯克病毒
莫氏田鼠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丛林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健旭
曹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活动节律
达乌尔黄鼠
莫氏田鼠
大仓鼠
小家鼠
褐家鼠
黑线姬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贝奥不育剂林间防治效果调查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军生
王广山
+3 位作者
康尔年
孟祥玉
李山
张金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0,共2页
贝奥不育灭鼠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灭鼠剂,来源于天然植物雷公藤。2007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分别采取6 m×6 m,7 m×7 m,8 m×8 m和10 m×10 m的不同投药方式,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Sundevall和莫氏田鼠Micr...
贝奥不育灭鼠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灭鼠剂,来源于天然植物雷公藤。2007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分别采取6 m×6 m,7 m×7 m,8 m×8 m和10 m×10 m的不同投药方式,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Sundevall和莫氏田鼠Microtus maximowicziiSchrenck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莫氏田鼠的适口性较好,盗食率达到75%以上,而棕背最高盗食率仅为10.1%。对莫氏田鼠采取10 m×10 m的投药方式(3 450 g/hm2)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奥不育剂
棕背
莫氏田鼠
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毕承林
张聿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2期4-6,共3页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病原学的突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临床、病毒生物学特征、实验诊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流行病学方面亦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国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概况 EHF在我...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病原学的突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临床、病毒生物学特征、实验诊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流行病学方面亦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国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概况 EHF在我国流行半个多世纪,到了1955年后,疫区逐渐被发现。据目前疫情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数
疫情报告
流行概况
病毒生物学
实验诊断
八十年代
家鼠型
莫氏田鼠
混合型疫区
病毒颗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氏田鼠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晓东
邹元平
郝玉山
杜臣
那守义
机构
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森防站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9-64,共6页
文摘
1991年~ 1993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岩山林场野外设置 8块样地和 1块标志流放区 ,对莫氏田鼠 (Microtusmaximowiczii )的种群数量动态、繁殖和巢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91年为当地莫氏田鼠的数量高峰年 ,其种群数量最高月 7、8月的捕获率在 8种生境中平均为 13.34 %和 2 1.89% ,1992年为其数量低峰年 ,7月各个样方平均捕获率仅为 1.42 % ,与高峰年相差 10倍~ 17倍。莫氏田鼠的最适生境沼泽地和塔头甸子 3年平均捕获率分别为 5 .89%和 3.9% ,麦田中莫氏田鼠的数量也很高 ,3年的捕获率分别达到 13.85 %、0 .78%和 30 %。莫氏田鼠的繁殖高峰在 6月、7月 ,8月、9月几乎不进行繁殖 ,3年平均仔数为 7.2 8。莫氏田鼠的巢区面积越冬雄性达1874.46± 5 39.31m2 ,越冬雌性达 165 8.5 4± 499.98m2。
关键词
莫氏田鼠
种群动态
繁殖
巢区
Keywords
Microtus maximowiczii
populotion fluctuation
reproduction
home range
分类号
Q959.837 [生物学—动物学]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繁殖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邹永波
王安蕤
郭聪
黄治宇
王登
于成
焦玉斌
哈斯其木格
关其格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内蒙古锡林阿巴嘎旗草原工作站
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06-508,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9B00)~~
文摘
目的验证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野外控制成效。方法 2004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羊草样地进行野外实验。4月底投药,采用样线跟踪调查方法对5-7月莫氏田鼠种群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繁殖具有较好抑制效果,1个月后投药区莫氏田鼠的子宫损伤率达到78.9%,妊娠率下降至0;2个月后投药区莫氏田鼠的子宫损伤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76.7%),妊娠率和平均胎仔数开始回升,但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投药区雌鼠子宫损伤率开始回落到30.0%。结论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的种群繁殖作用效果可以维持3个月,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性的不育剂。
关键词
EP制剂
莫氏田鼠
繁殖参数
不育控制
Keywords
EP-1 compound
Microtus maximowiczii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Fertility control
分类号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莫氏田鼠种群年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武晓东
邹元平
赵凤芝
张连杰
张金华
机构
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防站
出处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文摘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莫氏田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颅全长、颅基长、上齿列长、齿隙长、听泡长、听泡宽、眶间宽、鼻骨长、颧宽、后头宽、下齿列长、后头高16项指标测量并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在莫氏田鼠的年龄鉴定和划分中,用体重和体长加以头骨的颅基长和颅全长其准确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
莫氏田鼠
年龄指标
主成分分析
种群
Keywords
Microtus maximowiczii. age indicate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的遗传特征分析
4
作者
从美丽
郭文平
王剑波
王文
周润宏
李明慧
张居农
张永振
机构
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呼伦贝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2-835,共4页
基金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2011SKLIDl01)
文摘
目的分析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HV)的遗传特征及其与汉滩病毒(HTNV)和汉城病毒(SEOV)型HV之间的关系,确定哈巴罗夫斯克病毒(KHAV)的自然宿主。方法采用RT-PCR检测HV核酸、特异性引物扩增S、M基因并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捕获52只莫氏田鼠,其中5只为Hv核酸阳性,带毒率为9.62%。经PCR扩增,5份HV阳性样本获得全S基因片段,2份阳性样本全M基因片段;S基因片段由1848~1861bp组成,M基因片段由3662bp组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病毒与KHAV具有高度同源性(S基因片段为92.5%~96.4%,M基因片段为88.9%~95.4%),与其他型HV的差异较大。将核蛋白(NP)和糖蛋白(GP)氨基酸序列与HTNV和SEOV进行比较,NP具有一致的二级结构,GP存在明显的差异。用全S与全M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这些病毒均与KHAV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分支。KHAV分为2个小分支,核苷酸差异〉5.3%。结论内蒙古牙克石地区存在KHAV的流行,莫氏田鼠是KHAV的自然宿主。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哈巴罗夫斯克病毒
莫氏田鼠
系统进化分析
Keywords
Hantavirus
Khabarovsk virus
Microtus maxirnowixzii
Phylo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丛林
刘晓辉
张健旭
曹煜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鼠害研究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5BA529A05)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关键词
昼夜活动节律
达乌尔黄鼠
莫氏田鼠
大仓鼠
小家鼠
褐家鼠
黑线姬鼠
Keywords
daily activity rhythms
Spermophilus dauricus
Microtus maximowiczii
Cricetulus triton
Mus rausculus
Rattus norvegicus
Apodemus agrarius
分类号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奥不育剂林间防治效果调查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军生
王广山
康尔年
孟祥玉
李山
张金华
机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库都尔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0,共2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贝奥雄性不育剂推广"(2005-63号)课题的部分内容
文摘
贝奥不育灭鼠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灭鼠剂,来源于天然植物雷公藤。2007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分别采取6 m×6 m,7 m×7 m,8 m×8 m和10 m×10 m的不同投药方式,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Sundevall和莫氏田鼠Microtus maximowicziiSchrenck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莫氏田鼠的适口性较好,盗食率达到75%以上,而棕背最高盗食率仅为10.1%。对莫氏田鼠采取10 m×10 m的投药方式(3 450 g/hm2)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贝奥不育剂
棕背
莫氏田鼠
防治
Keywords
"BIO" sterilant
Clethrionornys rufocanus
Microtus maximowiczii
control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毕承林
张聿厚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卫生防疫站
山东省淄博卫生学校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2期4-6,共3页
文摘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病原学的突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临床、病毒生物学特征、实验诊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流行病学方面亦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国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概况 EHF在我国流行半个多世纪,到了1955年后,疫区逐渐被发现。据目前疫情报告。
关键词
病人数
疫情报告
流行概况
病毒生物学
实验诊断
八十年代
家鼠型
莫氏田鼠
混合型疫区
病毒颗粒
分类号
R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莫氏田鼠种群生态研究
武晓东
邹元平
郝玉山
杜臣
那守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P不育剂对莫氏田鼠种群繁殖的控制效果
邹永波
王安蕤
郭聪
黄治宇
王登
于成
焦玉斌
哈斯其木格
关其格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
7
原文传递
3
莫氏田鼠种群年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武晓东
邹元平
赵凤芝
张连杰
张金华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8
2
原文传递
4
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莫氏田鼠携带汉坦病毒的遗传特征分析
从美丽
郭文平
王剑波
王文
周润宏
李明慧
张居农
张永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5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丛林
刘晓辉
张健旭
曹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贝奥不育剂林间防治效果调查
张军生
王广山
康尔年
孟祥玉
李山
张金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国内研究进展
毕承林
张聿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