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与废名20世纪40年代的精神立场
1
作者 熊龙英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8,共7页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废名战时在家乡黄梅近十年的避乱生活为底本,莫须有先生在现实中所遭遇到的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都以废名的切身经历为据。观其所历,20世纪40年代之前废名的生活经历主要为北大求学—教书—交友—西山隐居,思...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废名战时在家乡黄梅近十年的避乱生活为底本,莫须有先生在现实中所遭遇到的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都以废名的切身经历为据。观其所历,20世纪40年代之前废名的生活经历主要为北大求学—教书—交友—西山隐居,思想上偏重向“精神”层面求解。而黄梅避难意味着作为知识分子的废名真正走向“世俗”生活层面,如何看待生活方式的改变给“自我”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如何解决一个知识分子掉进世俗的“魔障”中所面临的精神困惑,这是废名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精神危机”。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这一回溯性文本为寄托,废名用文学的感知方式触摸自己在20世纪40年代置身于乡间或民间所遭遇的精神困境,在儒释道的“杂烩”中完成“自我”的精神修行,在格物致知的“理智”认识论中确立“为民”布道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20世纪40年代 精神立场
下载PDF
论《莫须有先生传》的用典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元明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58-62,98,共6页
用典是《莫须有先生传》突出的文体特征,从用典可以看出废名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保守主义倾向,可以透视出废名儒、释互补的文化品格。《莫》用典手法多样,表达效果丰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小说 废名 莫须有先生传》 用典 成就 缺陷 典故 文化品格 文化保守主义
下载PDF
秦桧“莫须有”说质疑 被引量:3
3
作者 顾吉辰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分析,认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说法,最初是无名氏作者在《野史》一书中编造出来的,并非历史事实。后人失于考证,辗转抄录,一味承袭不实的传闻,遂使“莫须有”成为秦桧加害岳飞的无理之理。... 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分析,认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说法,最初是无名氏作者在《野史》一书中编造出来的,并非历史事实。后人失于考证,辗转抄录,一味承袭不实的传闻,遂使“莫须有”成为秦桧加害岳飞的无理之理。事实上,秦桧打击和加害岳飞的“罪名”是十分清楚和足够的,根本没有必要搬出“莫须有”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 韩世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秦桧传》 《岳飞传》 《三朝北盟会编》 李心传 《大事记》 《宋史》 明清
下载PDF
《莫须有先生传》与《堂吉诃德》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元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8-32,共5页
《莫须有先生传》深受《堂吉诃德》影响。两部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文体上 ,游戏的笔调、“涉笔成文”的结构 ,也是两部作品共同的审美特征。《莫须有先生传》可以说是 2 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堂吉诃德》
关键词 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莫须有先生传》 《堂吉河德》 思想内容 审美特征 创作技巧
下载PDF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漫漶的“水”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1-44,共4页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一部实录性小说 ,作者把议论引入小说创作之中 ,注重对事实意义的阐释 ,一扫其早期小说的诗性特征 ,语言相当绵密、繁琐。小说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图式 ;同时 ,作者创作旨趣的前...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一部实录性小说 ,作者把议论引入小说创作之中 ,注重对事实意义的阐释 ,一扫其早期小说的诗性特征 ,语言相当绵密、繁琐。小说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图式 ;同时 ,作者创作旨趣的前后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小说 议论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中国 现代文学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新视野下的“莫须有”故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裕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9-58,共10页
《宋史·岳飞传》记载了"莫须有"故事,大意是说,岳飞被害,韩世忠挺身而出,质问秦桧,有什么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做贼心虚,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故事流... 《宋史·岳飞传》记载了"莫须有"故事,大意是说,岳飞被害,韩世忠挺身而出,质问秦桧,有什么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做贼心虚,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故事流传了八九百年,并被多种岳飞传记采用,人们都信以为真。本文立足时代背景,经过周密考证,确认这故事是人为编造的。真实的历史是,高宗与秦桧合谋害死岳飞,韩世忠在当时高压的形势下,赞同这一举措(见1158年《韩世忠墓志》)。到高宗在位末年,金撕毁和约,兴兵南侵。1163年孝宗继位,为重振抗金士气,需要为岳飞平反。同时,孝宗需要为太上皇高宗开脱罪责,韩世忠之子需要为其父重塑光辉形象。孝宗命赵雄另撰碑文,于是,在岳飞被害三十多年之后的新碑文中有了"莫须有"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桧 韩世忠 莫须有 岳飞
下载PDF
“莫须有”语义研究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兴彬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2X期46-47,共2页
把秦桧的"莫须有"训释为"也许有"、"恐怕有"是错误的。学界对其确切语义已有多种研判。但笔者认为,按照宋人的音韵特点和行文的句式习惯,"莫"字,用作疑问时,多是"莫……否"连用;用... 把秦桧的"莫须有"训释为"也许有"、"恐怕有"是错误的。学界对其确切语义已有多种研判。但笔者认为,按照宋人的音韵特点和行文的句式习惯,"莫"字,用作疑问时,多是"莫……否"连用;用作陈述句时,则句尾不用"否"。陈述句中的"莫"字,又分三种情况:一是相当于否定词"不",且常用"之"字作动宾倒装;二是"莫须"合用表示肯定,义同"务必";三是仅作句首发语词,同于"夫、维"。秦桧的"莫须有",当训为:"嗯,应该有!"表达了委婉性肯定,最切合秦桧当时的心态和对话情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 语义研究 评估 发语词
下载PDF
废名的儿童教育思想——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桃兰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q...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儿童教育思想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下载PDF
分裂的文本:废名《莫须有先生传》读解
9
作者 刘年辉 王姗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生存焦虑的集中体现和全面爆发。这是一个“精神分裂性”的文本,其人物、叙述和语言都是分裂的。
关键词 废名 莫须有先生传》 解读
下载PDF
说《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健男 《黄冈师专学报》 1998年第2期51-57,46,共8页
从时代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蕴二者交叉的视角,评析了《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文本的生成、作品的主题及其艺术品位,指出:前传的创作受过塞万提斯和庄子的影响,是一部愤世忧国之作、悲天悯人之书;后传系反映作者在抗战时期... 从时代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蕴二者交叉的视角,评析了《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文本的生成、作品的主题及其艺术品位,指出:前传的创作受过塞万提斯和庄子的影响,是一部愤世忧国之作、悲天悯人之书;后传系反映作者在抗战时期所经历的真实生活的“自传”,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前传近《庄子》,后传近《论语》,均系“文化小说”,均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先生传》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小说评论 废名 民族精神 《庄子》 《论语》
全文增补中
《莫须有先生传》与《堂吉诃德》比较谈
11
作者 吴军英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41,共6页
废名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以其晦涩难懂而殊少为人提及,本文将它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相比较,试图揭示出它的思想意蕴及艺术特质,认为它是一部深受后者影响的作品,但二者之间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 莫须有先生传》 《堂吉诃德》 比较研究 小说 废名 西班牙 死亡 叙述模式 对话 语言艺术 章目设置
下载PDF
以“癫”证“道”:《莫须有先生传》论
12
作者 熊龙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
在《莫须有先生传·序》中,废名借庖丁答梁惠王的一句话作为对莫须有先生的嘉奖:“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正是解读《莫须有先生传》的“立身之本”,借助戏谑与反讽,废名通过近乎“疯癫”的莫须有先生表达他的人生之“... 在《莫须有先生传·序》中,废名借庖丁答梁惠王的一句话作为对莫须有先生的嘉奖:“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正是解读《莫须有先生传》的“立身之本”,借助戏谑与反讽,废名通过近乎“疯癫”的莫须有先生表达他的人生之“道”、生存之“道”,体现出废名从“自我”的感知出发,对儒、道、释思想的融合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莫须有先生 “癫” “道”
下载PDF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教育和启蒙视角
13
作者 武少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7-69,110,共4页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以其避难湖北黄梅的生活为蓝本而创作的一部传记性小说,是其抗战时期思想的重要体现。废名在小说中立足于普通教育者的视角,着重关注黄梅乡间落后的教育现状,希望从改革旧式国文教育切入,打破旧有私塾教...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以其避难湖北黄梅的生活为蓝本而创作的一部传记性小说,是其抗战时期思想的重要体现。废名在小说中立足于普通教育者的视角,着重关注黄梅乡间落后的教育现状,希望从改革旧式国文教育切入,打破旧有私塾教育的腐朽思想,积极倡导新式国民启蒙和教育改革。废名抛开了五四新文化的束缚,着重凸显反思和启蒙的主旨,践行"古典启蒙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国民启蒙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交易与交往——从莫须有先生的两次买东西谈起
14
作者 张吉兵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记叙了莫须有先生两次买东西的情节。伴随两次购物活动的是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实则写照了不同阶段莫须有先生真实的心灵面貌,反映了莫须有先生转变原先的个人本位立场,认同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记叙了莫须有先生两次买东西的情节。伴随两次购物活动的是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实则写照了不同阶段莫须有先生真实的心灵面貌,反映了莫须有先生转变原先的个人本位立场,认同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并融入当地农村社会的心灵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下载PDF
食品安全监管应当“莫须有”
15
作者 郑风田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第10期17-17,共1页
"面粉增白剂"是否禁用都争论10多年了,现在终于盼到头了。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莫须有 应当 过氧化苯甲酰 食品添加剂 增白剂 卫生部 氧化钙
下载PDF
“莫须有”辨——读史札记
16
作者 朱彦慧 王亚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1期153-154,共2页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关键词 莫须有 《现代汉语词典》 札记 读史 使用频率 词语
下载PDF
“莫须有”考辩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新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7-59,共3页
近千年来,“莫须有”一语一直活跃在群众口头上。而关于“莫须有”的语义,却是意见纷陈、各执一词。本文评介了各家说法,从广阔的语境背景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莫须有 也许有 必须有 不必有
下载PDF
废名与“莫须有先生”的遗留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约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74,共8页
拉·曼却村的骑士堂吉诃德上路后发现,世界就像他的坐骑“驾骍难得”一样,毛病百出。20世纪的中国小说中出现了一位类似堂吉诃德的漫游者,此人名叫莫须有先生。在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中,这位先生第一次亮相时,正... 拉·曼却村的骑士堂吉诃德上路后发现,世界就像他的坐骑“驾骍难得”一样,毛病百出。20世纪的中国小说中出现了一位类似堂吉诃德的漫游者,此人名叫莫须有先生。在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中,这位先生第一次亮相时,正在驴背上陷入沉思(主要是思乡和哀悼时间的流逝),他的沉思不断被吵吵嚷嚷的路人打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先生传》 遗留问题 废名 堂吉诃德 中国小说 沉思 思乡
下载PDF
废名“莫须有先生”系列小说中的“禅用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斌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废名受佛学影响颇深已为学界所公认,但就影响的程度与侧重点而言,关于此一影响的分析仍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早期,佛学对废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学方面,后期,则主要表现在思想方面。以《莫须有先生传》为界,佛学对废名的影响逐渐由"... 废名受佛学影响颇深已为学界所公认,但就影响的程度与侧重点而言,关于此一影响的分析仍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早期,佛学对废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学方面,后期,则主要表现在思想方面。以《莫须有先生传》为界,佛学对废名的影响逐渐由"禅观"向"禅用"转变,一改先前"澄怀静观"的"废名"印象,"莫须有先生"将佛法生活化,由"观心"转向了"观生活",此一转变不仅影响到了废名的美学风格,而且影响到了他的思想见地。及至《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佛学对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萃取佛法之精义,废名启蒙救亡、平等利生,展现了一名现代知识分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禅"风"道"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莫须有先生” 佛学 修菩萨行 启蒙救亡
下载PDF
“莫须有”诠解求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达人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116-116,共1页
“莫须有”一词出自《宋史·岳飞传》,其句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诂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人谓岳飞冤狱曰“三宇狱”,称无罪被冤为“莫须有”。莫须有... “莫须有”一词出自《宋史·岳飞传》,其句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诂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人谓岳飞冤狱曰“三宇狱”,称无罪被冤为“莫须有”。莫须有,今作恐怕有,也许有之解。前些时偶翻一九三六年出版的《辞海》,“莫须有”条注释曰:“《癸已存稿.岳武穆狱论》:‘莫须有者,莫一言也,须有,一言也。桧迟疑之。又言有之,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这里对莫须有的诠释与通常所言有异。为了进一步弄清它的真正原义,我又查阅了清俞理初撰的《癸已存稿》,其中有关“莫须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 诠解 《辞海》 《岳飞传》 冤狱 原义 语气助词 秦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