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的应用——以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丁辉 张茂省 +1 位作者 王佳运 裴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0,共8页
针对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依靠野外考察效率低、成本高及容易造成资源遗漏问题,将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遗迹调查评价。基于IKONOS多光谱数据进行自然彩色变换,采用乘积法变换与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将遥感数据与DEM数据叠加生... 针对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依靠野外考察效率低、成本高及容易造成资源遗漏问题,将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遗迹调查评价。基于IKONOS多光谱数据进行自然彩色变换,采用乘积法变换与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将遥感数据与DEM数据叠加生成三维遥感影像图,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的形态特征、堆积体结构、成灾范围、成因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为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地质遗迹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遗迹调查评价,相对于传统野外考察等手段具有无比的优势。陕西华县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类型、特征、规模具有国际性对比意义,属国际罕见的滑坡灾害遗迹点,其稀有性对于研究高速远程滑坡这类特殊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的科考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寺滑坡 地质遗迹 遥感 IKONOS
下载PDF
18.7万年前的高速远程古滑坡:来自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体上覆黄土光释光(OSL)测年的证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建军 黎敦朋 +2 位作者 马寅生 王成敏 邵俊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5-1015,共11页
在渭河盆地东南缘的华山山前断裂北侧,对分布于陕西华县莲花寺一带数平方千米的黄土之下松散堆积的角砾岩的成因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笔者根据地貌和堆积物特征支持其为高速远程滑坡的观点,并确定滑坡分为早、晚两期,后期还叠加了崩塌。... 在渭河盆地东南缘的华山山前断裂北侧,对分布于陕西华县莲花寺一带数平方千米的黄土之下松散堆积的角砾岩的成因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笔者根据地貌和堆积物特征支持其为高速远程滑坡的观点,并确定滑坡分为早、晚两期,后期还叠加了崩塌。野外调查发现覆盖于滑坡体上的黄土最大厚度达9m,根据第四纪黄土平均堆积速率估算的年龄与前人认为的滑坡时代大相径庭。为了准确厘定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的形成时代,对覆盖于滑坡体上的黄土进行了5个剖面的样品采集,应用光释光(OSL)方法开展了系统的测年,结果5个剖面角砾岩之上最底部的黄土年龄在 130.2±5.6-187.3±7.7ka之间,显示角砾岩之上堆积的黄土并不是同时形成的,其堆积的先后可能与古地形有关,角砾岩之上最底部黄土的最老年龄(187.3±7.7ka)代表了陕西华县莲花寺第二次滑坡形成时代的上限,即陕西华县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至少形成于18.7万年前。这是首次准确获得陕西华县莲花寺古滑坡的时代上限,亦是目前国内报道最老的高速远程滑坡,对滑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讨论了华县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的诱因可能是华山山前断裂的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滑坡 华县莲花寺滑坡 黄土OSL测年 华山山前断裂
原文传递
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建军 马寅生 黎敦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55-58,共4页
渭河盆地是中国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新生代断陷盆地,也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属于汾渭地震带的一部分。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就位于其上。渭河盆地东南缘活动断裂非常发育、地震活动频繁,而且有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发生... 渭河盆地是中国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新生代断陷盆地,也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属于汾渭地震带的一部分。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就位于其上。渭河盆地东南缘活动断裂非常发育、地震活动频繁,而且有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发生的背景。华县大地震是发生在高角度正断层上为数不多的强震之一,并且其发震构造目前还存在争议。华山山前断裂为正断型活动断裂,是研究正断型活动断裂与其灾害效应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活动断裂 华县地震 莲花寺滑坡 华山山前断裂 灾害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