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患者体外受精周期中获卵数和获卵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仪 颜晓红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2-749,共8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患者体外受精周期中获卵数和获卵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扳机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950例。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患者体外受精周期中获卵数和获卵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扳机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950例。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给药日雌二醇(E2)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取卵日及HCG给药日不同大小卵泡百分率、促排卵方案和手术医生等因素对获卵数和获卵率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关系(β=-0.068,P<0.01),取卵日大卵泡百分率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关系(β=-0.243,P<0.01),HCG给药日大卵泡百分率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关系(β=-0.073,P<0.01);HCG给药日E2水平和卵巢储备功能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关系(β=0.270,P<0.01;β=0.196,P<0.01),HCG给药日中卵泡百分率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关系(β=0.098,P<0.01)。促排卵方案长方案组、拮抗剂方案组、高孕激素促排卵(PPOS)方案组和自然周期方案组患者获卵数逐渐减少(β=0.227,P<0.01)。回归分析,取卵日大卵泡百分率和中卵泡百分率与获卵率呈正相关关系(β=0.168,P<0.01;β=0.194,P<0.01),卵巢储备功能、促排卵方案和不同手术医生对获卵率均有影响(β=0.086,P=0.040;β=0.137,P<0.01;β=0.270,P<0.01)。结论:HCG给药日卵泡直径≥18 mm的卵泡百分率应控制在20%以下获卵数更多;随着女性年龄增加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获卵数逐渐减少;需加强取卵手术的标准操作,保证获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获卵 获卵 雌二醇
下载PDF
改良IVF正常受精率计算公式在获卵少周期中的应用及资料分析
2
作者 蒋彦 袁景川 +3 位作者 耿彩平 宋歌 张旭慧 曹尧南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IVF正常受精率计算公式在获卵数少周期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获卵少(获卵1~3枚)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777个周期。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行IVF授精,1 ... 目的 探讨改良IVF正常受精率计算公式在获卵数少周期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获卵少(获卵1~3枚)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777个周期。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行IVF授精,1 192个周期)和ICSI组(行ICSI授精,585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Ⅱ卵率、正常受精率、改良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可用胚胎率等。结果 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中获卵少的周期共1 777个周期,占所有取到卵周期的比例为15.8%(1 777/11 231)。IVF组和ICS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组的MⅡ卵率(89.9%vs. 81.4%)、优质胚胎率(51.0%vs. 43.1%)和可用胚胎率(84.6%vs. 74.8%)均显著高于ICSI组(P<0.05),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75.1%vs. 86.3%,P<0.05);而采用改良公式计算后,IVF组的改良正常受精率为83.6%,与ICSI组(86.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获卵少、非男性因素不孕的患者,采用改良IVF正常受精率的计算公式能更好地反映成熟卵受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受精率 MⅡ 获卵数少
下载PDF
获卵数少对PGT周期囊胚活检的影响
3
作者 蒋彦 袁景川 +3 位作者 宋歌 耿彩平 张含 曹尧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周期囊胚活检的影响。方法:获卵数≤8个拟行PGT周期患者分为获卵数1~3个组、4~6个组、7~8个组;比较各组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PGT-A)周期占比、每取卵周期行PGT活检周期占比、卵母细胞利用...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周期囊胚活检的影响。方法:获卵数≤8个拟行PGT周期患者分为获卵数1~3个组、4~6个组、7~8个组;比较各组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PGT-A)周期占比、每取卵周期行PGT活检周期占比、卵母细胞利用率(每卵子活检囊胚数)等。结果:共纳入168个拟行PGT周期,其中PGT-A周期90个(53.6%),每取卵周期行PGT活检周期占72.4%(118/163)。获卵数1~3个组(n=49),4~6个组(n=70),7~8个组(n=49)PGT-A周期分别为65.3%,57.1%,36.7%,每取卵周期行PGT活检周期分别占38.6%,74.3%,100%,卵母细胞利用率(每卵子活检囊胚率)分别为24.2%、28.7%、44.4%,每卵子优质囊胚率分别为8.8%、12.6%、14.9%,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获卵数≤6个,尤其≤3个时,谨慎行PGT-A,当获卵数≥7个时,行PGT活检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子利用率 囊胚活检
下载PDF
胚胎实验室解读:获卵数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文怡 张东 +3 位作者 李采霞 杜娟 张艳茹 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71-3876,共6页
背景:控制性超促排卵逐渐成为增加获卵数的常规手段,但关于获卵数是否越多越好一直存在争议,理想的获卵数区间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目的:探讨获卵数对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胚胎受精结局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9例进行体外受精... 背景:控制性超促排卵逐渐成为增加获卵数的常规手段,但关于获卵数是否越多越好一直存在争议,理想的获卵数区间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目的:探讨获卵数对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胚胎受精结局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9例进行体外受精治疗(包含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患者按照获卵数进行分组,分以下5组:1-4枚组、5-8枚组、9-12枚组、13-16枚组、≥17枚组。比较各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结局,分析获卵数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获卵数与正常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显著相关,过多或过少的获卵数均会导致正常受精率降低,异常受精率增加;可移植胚胎率与优质胚胎率下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活产率下降。结果表明,过多或过少的获卵数会导致胚胎质量下降,影响体外受精临床结局,获卵数在5-16枚为宜,9-12枚为佳。临床医生在促排卵过程中,不能只以提高获卵数量为目标,应该追求足够多的高质量卵母细胞,为不同患者合理制定个性化促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卵 受精率 可移植胚胎率 优质胚胎率 临床妊娠率 胚胎种植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多原核受精对IVF周期中获卵数低的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宏苹苹 李涛 +1 位作者 欧建平 夏欣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多原核发生与否,对获卵数较低的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情况。共纳入1306个IVF周期,发生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A...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多原核发生与否,对获卵数较低的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情况。共纳入1306个IVF周期,发生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A组(388例),无多原核受精的患者为B组(918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累计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出生体质量等周期结局。结果:A组的抗缪勒管激素水平(AMH)显著高于B组,而可利用胚胎数显著少于B组,两组间的窦卵泡计数(AFC)、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和移植胚胎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累计妊娠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计活产率也小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可利用胚胎数为1~3枚时,随着可利用胚胎数的增加,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相应上升,而当可利用胚胎数为4~5枚时,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达到平台期。结论:当获卵数低的患者出现多原核受精时,患者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因可利用胚胎数减少而降低,会对周期结局产生影响,只有当可利用胚胎数≥4枚时,才可考虑胚胎移植,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IVF) 获卵数低 多原核受精 助孕结局
下载PDF
基于广义相加模型分析血清AMH对ART治疗中获卵数和累计活产结局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玲 周佳 +1 位作者 吕松杰 潘晖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40-1149,共10页
目的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中不同阶段结局指标(获卵数与累积活产)的非线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65... 目的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中不同阶段结局指标(获卵数与累积活产)的非线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653例患者(653个周期)。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5岁的年轻组(457例)和≥35岁的高龄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指标,利用单因素GAM和经协变量校正的多因素GAM分别拟合AMH与获卵数、单次取卵累积活产的关系模型,分析AMH的非线性效应及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65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1~47岁,所有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为40.7%。年轻组的累积活产率为44.0%,高龄组的累积活产率为33.2%。GAM结果显示,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存在非线性效应。年轻人群中,经协变量校正后,AMH非参数部分的有效自由度(EDF)为3.485(P<0.001);随着AMH增加,其对获卵数产生的效应呈持续正向关联,且在<2.7 ng/ml或>5.8 ng/ml时效应显著上升。在高龄人群中,经协变量校正后,AMH非参数部分的EDF为2.660(P<0.001),且关联呈倒U型,在4~6 ng/ml时效应值最大。血清AMH与累积活产率存在的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年轻组中,经协变量校正后AMH提供的EDF为1.000,表现为直线效应,且无统计学意义(P=0.878);在高龄组中,AMH提供的EDF为3.265,但曲线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在ART治疗中,AMH水平与获卵数呈现非线性关联,在不同年龄组中AMH的效应趋势变化不同,AMH可以作为获卵数的独立预测因素;但无论哪个年龄段,AMH水平对累积活产的效应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累积活产率 广义相加模型 获卵
下载PDF
40岁以上高龄妇女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彭玲 储亚平 +3 位作者 魏兆莲 许孝凤 徐玉萍 章志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获卵数≥10个。分析3组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统计229个移植周期,4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23个周期获活产,临床妊娠率为20.9%,活产率为10.0%。A、B、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7%、23.0%、22.1%,活产率为5.9%、12.1%、10.6%。结论 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IVF治疗活产率低,临床妊娠率以及活产率不随获卵数增多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高龄 获卵
下载PDF
35岁以下患者长方案促排卵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雅琴 杨菁 +3 位作者 徐望明 谢青贞 肖卓妮 尹太郎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最佳获卵数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35岁以下行长方案IVF-ET治疗的544个获卵周期的资料。比较不同获卵数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并发症等...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最佳获卵数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35岁以下行长方案IVF-ET治疗的544个获卵周期的资料。比较不同获卵数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获卵数各组间促性腺激素(Gn)刺激天数、Gn用量、卵裂率、优胚率无明显差别(P>0.05),获卵数>25个组受精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获卵数的增加,冷冻胚胎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_2)值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逐渐增加,当获卵数>1 5个,临床妊娠率较前下降,累积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而增加,当获卵数>25个,临床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明显下降。结论获得适量的卵有利于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 妊娠
下载PDF
2种不同受精方式在低获卵周期中应用效果及其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艾海权 徐华 +6 位作者 巩晓芸 祁静 李霞 胡泊 田海清 王青丽 腊晓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授精(IVF)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两种不同受精方式在低获卵周期中应用效果及其卫生经济学状况,为低获卵周期不孕妇女选择合理的受精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 目的比较体外授精(IVF)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两种不同受精方式在低获卵周期中应用效果及其卫生经济学状况,为低获卵周期不孕妇女选择合理的受精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初次行助孕治疗且获卵数≤5枚患者239例共计239个周期,按照授精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IVF)114个周期,B组(ICSI)125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受精、胚胎发育情况、临床结局及治疗费用和耗费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A组在正常受精率、平均每卵可移植胚胎率均低于B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A组完全受精失败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B组因无可移植胚胎取消周期率略高于A组,而B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略低于A组,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治疗费用及人均耗费卫生、人力资源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低获卵治疗周期中,排除男方因素及既往受精失败史患者采用IVF受精是一种既安全、有效又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授精方式 获卵周期 卫生经济学
下载PDF
女性年龄和获卵数对PESA-ICSI治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妍 林德伟 +3 位作者 熊露 于妍 郭新宇 张金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6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析女方年龄和获卵数对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分析女方不同年龄组(<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和不同获卵... 目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6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分析女方年龄和获卵数对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分析女方不同年龄组(<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和不同获卵数组(1~10个组、10~19个组和>19个组)患者行ICSI后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的结果。结果:不同年龄组与不同获卵数组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获卵数组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年龄和获卵数对PESA-ICSI-ET周期的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无精子症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女性年龄 获卵
下载PDF
IVF/ICSI周期中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瑶 倪郝 +1 位作者 谭颖 全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 055个周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 055个周期。按获卵数分为A1~A5组,分析获卵数与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关系。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B1~B5组,<0.5,0.5~1,1~1.5,1.5~2,≥2 ng/mL,分析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的孕酮水平阈值。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r=0.315)。B1~B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54.4%、46.7%、36.4%、18.2%(P<0.001),P≥1.5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孕酮水平超过1.5 ng/mL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不利于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孕酮 获卵 妊娠结局
下载PDF
IVF长方案促排卵周期获卵数≤5个的416例患者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葛明晓 陶莉莉 +3 位作者 陈小平 张金玉 徐琳 关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31-3035,共5页
目的评价标准长方案促排卵IVF周期获卵数≤5个的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标准长方案IVF助孕,获卵数≤5个的416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获卵数从1-5起始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5%、9.7%、23.8%、32.0%和41.2%;胚胎种... 目的评价标准长方案促排卵IVF周期获卵数≤5个的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标准长方案IVF助孕,获卵数≤5个的416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获卵数从1-5起始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5%、9.7%、23.8%、32.0%和41.2%;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3.6%、9.2%、19.3%、22.5%和27.7%;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上年龄段较35岁以下患者的用药量明显增加,35岁以上的获卵数低于35岁以下;平均移植胚胎数相同的情况下,40岁以上组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低于40岁以下组(P〈0.05)。结论在超促排卵周期,获卵数≤2的临床结局是令人失望的,获卵数结合年龄对预测IVF结局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低反应 获卵 控制性超促排 妊娠率
下载PDF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景 周梦鸽 +4 位作者 李真 于晓娜 管一春 孔红娇 刘馨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女性年龄、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095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年龄不同分为20~岁、25~岁、30~岁、35~岁及40~49岁组;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1~...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女性年龄、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095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年龄不同分为20~岁、25~岁、30~岁、35~岁及40~49岁组;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1~、6~、11~、16~、≥21组。按最终助孕结果分为获得累积活产组与未获得累积活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按不同年龄分层分析获卵数与累积活产之间的关系并生成曲线拟合图。结果:10953例患者中7541例获得累积活产,累积活产率为68.85%。年龄、BMI、不孕类型、Gn启动量、HCG日血清LH、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与患者每周期是否累积活产有关(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获卵数6~(OR=2.51,95%CI为2.14~2.94)、11~(OR=4.25,95%CI为3.56~5.06)、16~(OR=6.33,95%CI为5.14~7.80)、≥21(OR=8.65,95%CI为6.75~11.09)组的累积活产率高于获卵数1~组。年龄35~岁组患者(OR=0.58,95%CI为0.46~0.75),40~49岁组患者(OR=0.18,95%CI为0.13~0.24)的累积活产率较20~岁组降低(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影响的拟合曲线结果显示,20~岁、25~岁、40~49岁组取得最大累积活产率时所需的卵子数为15~20,30~岁组及35~岁组累积活产率随着获卵数的增加持续增加。结论: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最大累积活产率时所需的卵子数来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年龄 获卵 累积活产率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下载PDF
获卵日男方取精失败改行手术取精的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建平 赵伟娥 +2 位作者 刘雅峰 徐艳文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治疗患者在获卵日由于男方取精失败,改行手术取精联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探讨获卵日男方取精失败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在我中心拟行辅助生殖治疗,在获卵日...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治疗患者在获卵日由于男方取精失败,改行手术取精联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探讨获卵日男方取精失败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在我中心拟行辅助生殖治疗,在获卵日因男方取精失败而改行手术取精联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病例共33例;分成经皮附睾精子抽吸组(5例)和睾丸精子抽提组(28例)。分析ICSI后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结局。【结果】5年来,获卵日取精失败的发生率为0.52%(33/6341)。在33例患者中,经手术取精均成功获得精子,其中从附睾抽吸取精5例(15.2%,5/33),从睾丸抽提取精28例(84.8%,28/33)。ICSI后两组的受精率(69.2%vs78.6%,P=0.118)、妊娠率为(60.0%vs37.0%,P=0.374)和种植率(41.7%vs21.2%,P=0.12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卵裂率(88.9%vs99.7%,P=0.019)与优质胚胎率(52.5%vs75.6%,P=0.00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有1个周期因为ICSI治疗后未受精没有移植,生化妊娠率为40.6%(13/32),种植率为24.4%(19/78),共获得14个活产儿。【结论】对于获卵日因男方取精失败的患者,改行手术取精联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能避免因此取消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精失败 获卵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睾丸精子抽提术
下载PDF
两侧卵巢获卵数差异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屹 张欢 +1 位作者 林佳 周颖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左右两侧卵巢获卵数差异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502个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左右两侧获卵数差异率0.4为界值分... 目的探讨左右两侧卵巢获卵数差异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502个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左右两侧获卵数差异率0.4为界值分为≥0.4组和〈0.4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右两侧卵巢的获卵数及差异率,分析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基础雌二醇(E2)、体重指数(BM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E2值、ICSI比例、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等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率〈0.4组,HCG日E2水平(9 264.3±7 587.7)pmol/L,平均获卵数(12.7±5.8)个,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6%和70.6%,均显著高于差异率≥0.4组[HCG日E2水平(7 165.5±4 500.8)pmol/L,平均获卵数(7.7±4.1)个,种植率27.6%,临床妊娠率46.4%](P〈0.01)。结论左右两侧获卵数的差异率与IVF-ET成功率的关系独立于年龄和供移植的优质胚胎率,提示该差异率或许可以作为预测IVF周期成功率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获卵 均衡性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卵巢功能低下者添加DHEA获卵数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海清 王青丽 +1 位作者 巩晓芸 腊晓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评价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经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卵巢功能低下(DOR)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目的评价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经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卵巢功能低下(DOR)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法)。试验组(n=53)为IVF-ET前接受DHEA治疗者,25mg,每日3次;对照组(n=51)为不进行DHEA治疗者。对两组基础内分泌激素、HCG日雌激素值、促排天数、Gn总量、获卵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胚数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激素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Gn用量少及获卵数、2PN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促排天数少、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胚数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CG日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DOR的不孕妇女,经DHEA治疗后,Gn用量减少,获卵数增加,降低IVF-ET周期取消率,增加妊娠率。添加DHEA对接受IVF-ET的DOR患者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储备低下 脱氢表雄酮 获卵
下载PDF
低获卵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雪梅 姜宏 +1 位作者 张文香 魏兆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6个移植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组(A组)、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6个移植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组(A组)、35~39岁组(B组)和≥40岁组(C组),选择同期年龄<35岁、获卵数6~15枚的患者共409个移植周期作为A组对照组;将35岁以上高龄低获卵患者按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拮抗剂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率(38.3%vs.19.4%)及早期流产率(16.1%vs.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38.3%vs.41.6%)及早期流产率(16.1%vs.1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组间临床妊娠率(29.0%vs.26.1%vs.25.9%)及早期流产率(33.3%vs.33.3%vs.4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VF/ICSI过程中,<35岁的低获卵患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并不能改善高龄低获卵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年龄 超促排 获卵 l临床结局
下载PDF
IVF-ET中获卵数与储备卵泡、年龄、卵巢体积及基础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玲玲 冒韵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储备卵泡数及年龄的变化、基础激素水平与获卵数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2002~2006年,142例接受IVF-ET治疗(长方案治疗,首个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FSH)、储备卵泡数(AF...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储备卵泡数及年龄的变化、基础激素水平与获卵数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2002~2006年,142例接受IVF-ET治疗(长方案治疗,首个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FSH)、储备卵泡数(AFC)、卵巢体积(OV)与所获卵子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bFSH与获卵数呈负相关;OV、AFC与获卵数呈正相关。方程aX+bY+cZ+dH+常数项=获卵数。结论年龄、bFSH、OV、AFC均能预测超排卯时获卵数。结合四种因素列出相关方程,能明显提高预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 COH 巢体积 获卵
下载PDF
常规受精和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在获卵较少周期的临床结局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玮 刘平 黄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846-1848,185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获卵数较少的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IVF-ET,女方获卵数≤3的夫妇做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获卵数较少的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IVF-ET,女方获卵数≤3的夫妇做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内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结果对于获卵数较少的夫妇,不论女方年龄是否≥35岁,采取常规受精与采取单精子注射受精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精液正常行ICSI和少弱精行ICSI的2PN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活婴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VF治疗时,获卵数较少的夫妇单精子注射并不能改善妊娠结局,受精方式的选择仍以精液指标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低反应者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精子母细胞胞浆内注射 获卵
下载PDF
35岁以下妇女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晓燕 汤美玲 +2 位作者 沈澍 马娟 王召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妇女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IVF-ET治疗的35岁以下女性病人依照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10个,B组:获卵数11~20个,C组:获卵数> 20个,分析获卵数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妇女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IVF-ET治疗的35岁以下女性病人依照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10个,B组:获卵数11~20个,C组:获卵数> 20个,分析获卵数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病人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支数明显高于B组和C组(P <0. 01); C组Gn使用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Gn使用支数明显低于B组(P <0. 01); 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当日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 01),B组明显高于A组(P <0. 01),各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卵巢过度刺激率随着获卵数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提高IVF-ET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需获取足够高质量卵母细胞,且获卵数在11~20个效果最佳,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