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获奖新闻作品看记者的创新思维品质 |
刘保全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
|
论编辑的“记者化”与记者的“编辑化”——以两篇获奖新闻作品的采编及新闻点的开掘为例 |
宋万林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3
|
从获奖新闻作品看记者的创新思维品质——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
刘保全
|
《采写编》
|
2006 |
0 |
|
4
|
从获奖新闻作品看背景材料的运用 |
李云娣
|
《理论观察》
|
2008 |
0 |
|
5
|
用观点新闻赢得更多关注——以两篇获奖新闻作品为例 |
彭世松
|
《新闻论坛》
|
2015 |
0 |
|
6
|
从获奖新闻作品看记者的创新思维品质——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
丁常英
张德培
刘教叟
|
《采写编》
|
2005 |
0 |
|
7
|
媒体融合背景下H5新闻作品的实践与创新——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
温馨蕊
|
《传播与版权》
|
2024 |
1
|
|
8
|
浅析我国经济新闻报道价值取向——以第十九届获奖新闻作品为例 |
成晓丽
|
《电视时代》
|
2010 |
1
|
|
9
|
“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与案例教学——兼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
高红波
屈梦茹
|
《教育传媒研究》
|
2022 |
3
|
|
10
|
大、小、新、近总相宜——从部分获奖作品分析好新闻的基本特征 |
袁鹏
李佩文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3 |
0 |
|
11
|
裁判员、医生、设计师:论编辑在新闻作品获奖中的作用 |
刘一平
|
《新闻研究导刊》
|
2022 |
0 |
|
12
|
浅谈新闻获奖作品对黑龙江形象的影响 |
宣英
|
《西部广播电视》
|
2018 |
0 |
|
13
|
新奇怪巧——评析获奖作品《四个月没死人 村主任丢了官儿》 |
王喜民
|
《中国广播》
|
2003 |
0 |
|
14
|
新闻获奖的九个要素 |
易军魁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传递中国声音 传播中华文化——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探析 |
程曼丽
|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2000年度浙江广播电视 新闻社教获奖作品评析 |
刘诗奎
邱汉初
王志敏
朱菁
|
《视听纵横》
|
2001 |
0 |
|
17
|
荣辱榜 |
|
《青年记者》
|
2011 |
0 |
|
18
|
从《生命》看生命的足迹 |
董少为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5 |
0 |
|